第345章 軍政改革

字數:3827   加入書籤

A+A-


    三個月的時光轉瞬即逝。但武植自己卻覺得自他登基稱帝以來,時間仿佛放慢了腳步,每一天都如煎熬般漫長。
    每天清晨醒來召開朝會,結束後又得匆匆返回禦書房處理堆積如山的奏章,幾乎沒有片刻的閑暇。
    “不行,我登上這皇位,可不是來吃苦受累的,必須得想個法子減輕負擔。”
    武植望著眼前案桌上那等待審批的厚厚一摞奏章,心中做出了決定。
    翌日早朝,垂拱殿內,一眾朝臣如往常般依次開始稟報事務。待全部議事完畢後,坐在帝座上方的武植突然開口:“諸位愛卿,如今我大明帝國幅員遼闊,百姓眾多,與前朝大宋相比已大不相同。因此,朕決定對朝廷製度進行變革。”
    聽到帝座之上武植的話語,原本如往常一樣靜待武植宣布散朝的群臣頓時神色一凜。
    左相宗澤神色凝重,跨步出列拱手說道:“不知陛下想對我朝製度進行怎樣的變革?”
    其餘大臣也紛紛將目光望向了帝座之上的武植。
    畢竟,曆朝曆代,對於朝廷製度進行改革都絕非小事。若改革成功,無疑能讓朝廷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國力越發強盛。
    然而,一旦改革失敗,一方麵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麵,極易引發社會動蕩不安,各種矛盾衝突激化,甚至可能引發大規模的動亂,危及王朝的統治根基。
    武植目光掃過大堂內神色凝重的朝臣,緩緩開口:“今次朝廷革新,旨在更好輔佐朕統禦大明這數萬裏錦繡疆土。朕意決定裁撤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將此三省精簡合並,新設一機構,號為內閣 。”
    “至於六部、九卿與五監,仍維持原有機構設置不變。此後,各部官員皆統一向朕與內閣負責。”
    大殿中,眾人聽聞武植要撤銷並精簡三省機構,三省中眾多官員麵色微變。他們心中雖有抗拒,可武植身為開國皇帝,在朝堂內外威望正盛。因此根本不敢開口,隻能將目光看向三省最高長官宗澤、錢即等人。
    宗澤聽聞武植要撤銷並精簡三省,眉頭微皺。旋即向武植拱手進言:“陛下,雖說撤銷三省,既能精簡機構,又可強化陛下職權,然而此舉恐怕會令陛下的政務負擔大幅加重啊。”
    武植聞言,臉上浮現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意,從容說道:“愛卿無需憂慮,正因考慮到這一點,朕才特意新設內閣,內閣之中,設置三到五名內閣大臣,專門輔佐朕處理繁雜朝政。”
    “至於三省的權力,中書省的決策權,今後由內閣行使;門下省的審核封駁之權,可部分分予六科給事中;尚書省的執行權,今後由六部直接承擔,並對朕與內閣負責。”
    聽聞武植詳述內閣職權,以及對今後三省職責的重新分配,大殿內的六部尚書臉上不禁皆浮現出喜色。現在的他們雖名義上身為各部首腦,可實際上大部分權力卻被三省侵奪。
    如今得知武植決意強化六部職權,眾人心中興奮。畢竟身為一部之長,誰人不渴望能對自己所在部門全權統管呢?
    反觀其餘三省官員此刻內心忐忑不安。新成立的內閣,滿打滿算也隻設5名內閣大臣。可三省之中足足有上百名官員,一旦三省撤銷,自己究竟該何去何從?
    殿內眾多三省官員神情的細微變化,自然逃不過端坐在帝座之上武植的眼睛。
    看著他們焦慮不安的神色,武植寬慰道:“諸位愛卿不必憂心。朕雖裁撤三省機構,但對三省官員,自會妥善安置。如今我大明王朝北方,原遼、金兩國故地,以及新納入版圖的高麗之地,都急需各級官吏,此次從三省裁撤下來的官員,品級一概維持不變,除部分留用,其餘皆派往北方各地任職。”
    聽聞武植的承諾,三省官員們才鬆了口氣。雖說前往北方任職定然不比在京師之地,但總比失業強。
    誠如武植所言,如今北方地域廣袤,正急需官員。說不定自己前去,若能做出成績,將來升遷反倒更為便捷。
    “至於內閣大臣的人選,往後便由宗澤、王進、錢即三位愛卿暫任。”武植望著三個心腹大臣開口說道。
    王進聽武植任命自己為新組建內閣的大臣,臉上浮現出不解的神情。
    他身為樞密使,手中握著大明軍隊的調度大權,平日裏隻與軍事要務打交道,與行政事務幾乎毫無交集,想不通為何會被委以內閣大臣之職。
    盡管心中疑惑,他還是與宗澤、錢即二人一同向武植抱拳領命。
    瞧見王進臉上露出的不解之色,武桂未當即開口解釋,畢竟接下來他要推進大明軍事方麵的改革。
    待三人領命後,武植微笑著麵向殿內群臣說道:“諸位愛卿,如今政事方麵的改革已然確定,接下來便是軍事方麵的舉措。朕決定撤銷樞密院和殿前司這兩個機構,進而組建五軍都督府。”
    大殿內武將隊列裏的一眾將領,乍一聽聞武植要撤除樞密院和殿前司,臉上一怔。他們方才還瞧著對麵文臣們經曆改革而暗自竊喜,沒料到這麽快改革的矛頭就指向了自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刻王進終於明白了武植剛剛任命他為內閣大臣的用意,心中不禁暗暗感慨。
    看著自己身旁那些麵色微變的將領,王進也隻能無奈地報以苦笑。論及武植在文官群體中的影響力,那已然是非同小可;而在軍隊裏,他簡直就如同神明一般的存在。
    整個大明軍隊,對武植下達的軍令,無論內容如何,都會毫不猶豫地執行,就像最為虔誠的信徒,絕對不會有任何質疑之聲。
    武植停頓片刻,繼續說道:“五軍都督府,分別負責管理我大明王朝中部、東部、南部、北部、西部這五個地域內的駐軍,以及軍隊的訓練、指揮等事務,並統籌區域內各地區的軍事防禦與軍事訓練工作。每個都督府的最高長官為左右都督,官階為正一品。”
    殿內武將們聽聞新設立的五軍都督府,其最高長官品階居然是正一品,而且這樣的正一品職位竟多達十個!他們的臉色瞬間由憂轉喜。
    要知道,原本樞密院的最高長官樞密使,品階不過從一品,殿前司的都點檢也僅為正二品。與這五軍都督府相比,無論是品階還是正一品職位的數量,都相差甚遠。
    隨後,武植對五軍都督府各都督府的管轄區域進行了劃分。
    其中,中部都督府負責大明京畿之地,以及周邊京西、京東、河東、河北、京南、京北及原遼國南京道、中京道地等大明中部地區的十一路地域,並任命武鬆為中部都督府左都督。
    東部都督府負責兩淮、兩浙、兩江、福建等六路之地,花榮為左都督、吳階為右都督。
    南部都督府負責兩荊、兩廣、四川、貴州等七路之地,盧俊義為左都督、關勝為右都督。
    西部都督府負責永興、秦鳳、寧夏、甘肅、隴右、靖邊、青海、西域等八路之地,林衝為左都督、韓世忠為右都督。
    北部都督府負責原遼國西北路、上京道、東京道、原金國、高麗全境等七路之地,以種師道為左都督、嶽飛為右都督。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