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帝國學院
字數:4258 加入書籤
武植心中明白,若要把圖紙上眾多建築全部建成,幾年時間根本無法實現。
“諸位將軍隻需將主要建築大體完成即可,至於後續的建築往後慢慢完善。”
聽聞此言,種師道、劉琦等一眾將領臉上這才露出喜色。若隻是完成部分主體建築,他們很有把握在幾年內將其建成。
隨後,武植又指著一張圖紙說道:“種將軍,這圖紙中的建築,乃是朕打算開辦的兩所學院的設計規劃。還請種將軍集中精力,先將這些建築建造完成。”
種師道聽了麵色一正,開口道:“陛下放心,末將定會全力以赴!”
隨後的日子裏,武植在幽州城住了下來,與種師道等人齊心協力,一同開展幽州城的改建工作。
另一邊,遠在京兆府的止戈院,此時也緊鑼密鼓地啟動各項搬遷事宜。
駐守高麗的花榮,接到武植的命令後,即刻派遣將領率領將士,押解著大批高麗百姓越過鴨綠江,朝著幽州城進發。僅僅過去月餘,就送來了五萬多高麗勞工。
然而對於規模宏大的幽州城建設而言,這些勞工數量不過是杯水車薪。
於是武植再次派人快傳信給花榮,令他務必盡快遷移高麗境內的百姓,人數大致要達到五十萬左右。
駐守高麗的花榮接到武植的命令後,原本行事較為懷柔的宋軍將士,此刻也不得不動用強硬手段。
一時間,整個高麗境內人口銳減,就連平壤、開城、漢陽這些高麗的重要城池,城內都變得人煙稀少,一片荒涼。
在之後短短兩個月中,從高麗押解至幽州的百姓數量迅速攀升,達到了三十萬之多。
隨著高麗百姓一齊而來的,還有一封花榮的書信。
幽州城府衙,武植看著花榮送來的信件陷入了沉思。信上明言:由於他們近期大肆抓捕高麗百姓,導致高麗境內如今一片荒涼,長此以往,原本還算繁華的高麗地境,恐將淪為不毛之地。
“人口稀少?那朕就推行移民之策。”
念及於此,武植吩咐一旁的內侍備好筆墨紙硯 ,當場寫下一封詔令。
詔令讓宗澤、錢即、王進等內閣大臣在京師周邊張貼告示,向大宋百姓宣告:若有人願意前往高麗地境生活,每人都將獲授十畝良田。
自武植稱帝之後,京師開封府的人口數量與日俱增,如今已逼近二百五十萬大關。如此龐大的人口規模,使得京畿之地的土地價格一路狂飆。
許多背井離鄉來到京師討生活的百姓,因無力負擔高昂的生活成本,無奈之下隻能淪為最底層的勞力,艱難求生。
當這些百姓看到京師各處張貼的告示時,原本灰暗的臉上立時泛起喜色。
“10畝良田?每人能獲授10畝良田!”
他們心裏清楚,要是能把這10畝良田用心耕種好,養活一家幾口人不成問題。
而且如果是拖家帶口一同前往,按照人頭計算,得到的良田數量就會更多,日子也就更有盼頭了。
一時間,那些在京師難以維持生計的百姓紛紛踴躍報名參加移民。
宗澤得知情況後,迅速調配專門的將士,負責全程護送這些百姓,安全抵達登州港。
這段時間以來,登州港的水師船隻,全然變作了運送百姓的專用運輸工具。它們從高麗境內押解著高麗百姓抵達登州港後,稍作休整,又搭載著大明境內報名移民的百姓,朝著高麗再度進發。
這般一來一回的行程安排,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當真沒有半點浪費。
駐紮在高麗的花榮聽到將有大批中原百姓移民至此,臉上浮現出了欣喜之色。
當移民百姓乘坐的船隻緩緩靠近高麗港口,花榮早早便率領一眾將領候在岸邊迎接。
那些背井離鄉、初來乍到的大明百姓,看到眼前身著明軍服飾、隊列嚴整的將士,原本忐忑不安的心都漸漸安定了下來。
時光荏苒,自武植離京已然過去半年時間。在這半年裏,種師道率領一眾將領,帶著幾十萬勞工齊心協力,使得部分建築以及兩座學院的建設基本完工。
而在此期間,武植也未曾閑歇。他憑借前世記憶將各類兵法謀略書籍中的內容以及各種現代知識逐一書寫整理,打算將這些作為兩座學院的教材使用。
咚咚咚!書房中,正在提筆書寫的武植,突然被敲門聲打斷。“進來吧!”
吱呀一聲,門被推開,隻見仇瓊英英姿颯爽地走進書房,對著武植稟報道:“陛下,種將軍前來求見,明言陛下指定所需的建築,如今已全部完工需,可以投入使用了。”
“可算建成了,這幾個月,止戈院的師生都找朕抱怨好幾回了。”武植臉上掛著溫和的笑意。
三個月前,西北的止戈院就已經遷移到幽州城。但那時學院的建築還未完工,師生們沒辦法,隻能擠在幽州城的一處民房裏。
民房空間實在狹窄,好些教學項目都沒辦法正常開展,止戈院的院監和教頭們多次找到武植訴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起身領著原本在書房內的扈三娘與前來稟報的仇瓊英一同走出書房。
來到大堂,看到正在等候的種師道。還未等種師道開口,武植便徑直說道:“眾將軍,隨朕一同去看看這兩所學院吧!”
隨即一行人來到幽州城中央一處開闊的建築群旁,這處建築群在設計上與皇城緊密相鄰,一左一右,中間便是規劃中的皇城,左右兩側分別是已建好的文學院和武學院。
至於皇城的設計,武植完全參照清朝時期的紫禁城,因其工程量巨大,所以至今尚未建造完成。
武植凝視著眼前宏偉的武學院,臉上露出興奮之色,“好!從今往後,這裏便是皇家軍事大學!”
說完,他扭頭向一旁的親衛下令道:“你速去傳告止戈院師生,讓他們準備入駐這皇家軍事大學!”
“得令!”親衛聞言,領命而去。
參觀完武學院後,武植又帶領眾人來到了文學院。文學院與武學院風格迥異,院內環境優美,靜謐安寧。
望著這般景致,武植不禁微微點頭。他對著一旁的種師道說道:“種將軍,從今往後,這裏便是皇家帝國大學。還望種將軍安排人手,在大門口樹立牌匾。”
“得令!”種師道拱手領命。
兩所學院落成之後,皇家軍事大學因以止戈院為依托,已然擁有深厚的根基,後續隻需按部就班地推進,便能順利步入正軌。
不過另一所皇家帝國大學卻還是一個空殼,院內尚無任何師生,一切都需從零開始。
武植當即傳令京師的宗澤等內閣大臣,命其挑選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賢才,前來皇家帝國大學任教。
所授科目極為廣泛,除傳統儒學外,還涉及天象地理、器械營造、農事水利、格物算學、冶煉鍛造等諸多領域。
為促使這兩所學院蓬勃發展,武植降下旨意,派人送往大明各地,昭告天下,自己將親任皇家軍事大學與皇家帝國大學的院長。
天下眾人聽到當今大明皇帝將親自執掌兩所學院時,驚愕萬分。隨即,整個大明士林為之轟動,眾多學子心動不已,都渴望踏入這兩所學院求學。
此時此刻,任誰都明白,一旦成為這兩所學院的學生,便等同於天子門生,日後的前程必定一片光明。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