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製霸全球

字數:3549   加入書籤

A+A-


    真臘國的武思君聽到自己的弟弟已然率軍為大明開疆拓土,他又怎會甘願落於人後?
    曆經數年治理,他麾下此時已坐擁近十萬大軍,很快將目標鎖定在了波羅王朝和朱羅王朝。
    起初武思君憑借麾下戰士的驍勇善戰與精良裝備,迅速攻占波羅王朝大片領土。
    然而隨著戰事不斷推進,波羅王朝攜手朱羅王朝共同抵禦武思君的進攻。至此,戰局逐漸陷入僵持之態。
    見自己大軍受挫,武思君祭出終極大招——搖人,他派人快馬加鞭將一封求助信傳至北京,武植見兒子求援,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他思忖著京師之中尚有幾位已具備封王外放條件的子嗣,最終決定派武明逸,以及與武思君一母同胞的武明坤率領十萬大軍前去支援。
    既然已然派人支援武思君,對於另一位正在征戰的子嗣李淩霄,武植自然不會厚此薄彼。
    旋即,他派遣自己與李師師、李明珠二位女子所生的其餘四個子嗣——武明玉、武淩鋒、武淩雲、武明星,統率二十萬大軍奔赴西域,助力李淩霄作戰。
    得父親所遣援軍助力,神武曆十三年,武思君、李淩霄等八位皇子先後將塞爾柱帝國、花剌子模、波羅王朝、朱羅王朝等國盡皆覆滅。
    大明的疆域因而擴充了數萬裏之遙,與歐洲大陸的兩大強國——拜占庭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接壤。
    這兩大帝國對與之相鄰的大明帝國暗自警覺,憂心自身安危。它們經多方打探,得知大明帝國熱衷對外征戰、滅國,唯恐自己成為下一個目標。於是兩大帝國相互聯合,紛紛派遣重兵駐守在兩國接壤的邊境線上。
    李淩霄、武思君等八位皇子,麵對眼前這兩大強勢帝國,並未輕舉妄動,而是選擇進行整軍休整。
    神武曆十五年,一條橫貫亞歐大陸、自大明京師徑直通往原塞爾柱帝國首都巴格達的鐵路宣告建成。
    在鐵路的貫通下,大明腹地的物資能暢通無阻地輸送至前線。有了充足的後勤保障,李淩霄、武思君等八位皇子迅速揮師西進,將進攻矛頭指向歐洲各國。
    拜占庭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兩大強國,率先遭受衝擊,戰爭的硝煙瞬間在兩大帝國的邊境線上燃起 。
    歐洲各國麵對大明的瘋狂進攻,人人自危,在兩大帝國的主導下,他們迅速聯合起來組建兵馬,與大明八位皇子所率的軍隊展開激烈抗爭,雙方在歐洲大陸上掀起了連天烽火。
    神武曆十八年,曆經三年交戰,雖說大明一方成功覆滅拜占庭帝國,可大明一方亦是損失慘重,連武淩雲、武明星兩位皇子都戰死沙場。
    消息傳至大明京師,武植望著李師師與李明珠二位女子淚眼婆娑之態,心中亦是悲慟萬分。
    此刻的武植雖年近五旬,憑借一身高深武藝,非但毫無衰老之態,體魄愈發健碩,臉上不見歲月的滄桑,看上去宛如三十餘歲的壯年之人 ,精氣神十足。
    為了替自己的子嗣報仇雪恨,同時一舉蕩平歐洲各國,武植決定親自出征。他任命自己與李清照所生的嫡子武承乾為監國太子,留守大明。
    而他本人則率領嶽飛、韓世忠、劉錡等一眾青壯將領,統領百萬雄師,乘坐列車,橫跨亞歐大陸,殺向了歐州列國。
    為了讓太明的權利交接平穩,以及讓武承乾坐穩太子之位,武植還將大明境內此時已成年的皇子,包括他和居住在萬壽宮內的趙佶遺孀鄭皇後、喬貴妃、張貴妃、韋氏、安妃等眾女所生的十幾個成年皇子,一並帶在身邊隨軍出征。
    歐洲各國麵對大明傾盡全力的攻勢,根本無力抵擋。在武植與眾多將領及皇子的率領下,一百多萬大明將士兵分多路,向歐洲大陸上尚在頑抗的國家展開進攻。
    神武曆十九年,大明軍隊成功覆滅歐洲又一強國——神聖羅馬帝國,並占據了羅馬城。
    隨著神聖羅馬帝國的覆滅,歐洲殘餘各國愈發難以與大明軍隊抗衡。終於,曆經又兩年的征戰,至神武曆二十二年,大明成功將歐洲大陸上的各國盡數覆滅,從而占據了整個歐洲大陸。
    此時大明雖已成功占據歐洲大陸,但歐洲各國舊有勢力並未就此銷聲匿跡,眾多殘餘分子隱匿於民間,時常發動針對平民的暴力襲擊。
    為使歐洲大陸徹底歸化於大明統治,戰爭結束後,武植放棄即刻班師回朝的計劃,選擇坐鎮歐洲羅馬城,親自指揮大局。
    一方麵,他調遣大明軍隊對各國殘餘勢力展開全麵鎮壓;另一方麵,積極推行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治理舉措,對歐洲這片廣袤地域進行妥善治理。
    此外,為嘉獎在征伐歐洲大陸中有功的眾多皇子,武植在歐洲實行分封製度,將歐洲大陸部分戰略要地分封給此次有功的十幾名皇子,讓他們各領一方,進而鞏固大明在歐洲的統治根基。
    神武曆二十八年,曆經武植於歐洲大陸數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初步蕩平境內的反抗勢力。至此,歐洲大陸的百姓也逐漸適應了大明的統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此時的武植卻無意返回大明了。他發覺,雖年歲漸長,自己的相貌卻並無太大變化。為避免這種有悖自然規律、驚駭世俗的現象引發過多關注,他打算長居歐洲大陸。
    於是他派遣信使傳奏大明京師,讓太子武承乾代自己處理亞洲境內的大明國事。
    此時的大明帝國疆域橫跨亞歐兩大洲,其國土麵積達到了令人驚歎的三千六百多萬平方公裏,境內人口多達三億有餘。其中,亞洲境內的大明人口約兩億,歐洲人口近一億。
    大明京師之內,群臣傳閱武植發來的詔令,不少人原本滿心反對。可轉念一想,當下大明疆域空前遼闊,從白山黑水到歐洲海濱,僅靠亞洲境內調配的人力與資源,身處京師,對遙遠歐洲的管理必定鞭長莫及。
    如有武植親赴歐洲坐鎮,無疑能更高效地管理這橫跨歐亞的龐大帝國。權衡之下,群臣雖心有不甘,卻也隻能無奈默許。
    自此,武植在歐洲大陸雷厲風行地施展統治,其子武承乾則在亞洲大陸有條不紊地治理朝政。
    神武曆三十年,武植自歐洲乘列車返回大明京師。他將皇位傳予武承乾後,便攜李清照、李師師、李明珠、王靜姝、方百花等眾女再度返回歐洲大陸。
    而在之後的十幾年中,武植與武承乾父子二人分領歐亞,共治大明,後世將這段曆史稱為“父子雙皇”時代,成為大明朝一段極具傳奇色彩的獨特篇章 。
    全書完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