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去大夏的人選

字數:3905   加入書籤

A+A-


    夏皇南宮博的第二封國書,在西陵朝堂上又引起了震動。
    這回,大殿下站著的所有文臣武將,都開動起了腦筋。
    朝廷明令禁止在朝為官者不得經營商鋪。就怕有人借著職務之便,為自己大開方便之門,幹些違法亂紀的事。
    可為官的,又有幾個手底下沒有點私產的。隻要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又沒有禦史彈劾,永平帝也不會去插手。反正不管鋪子掛在誰的名下,該交的稅銀一文都不會少交。
    西陵的稅收體製跟現代比還不算太完善。像環境保護費、過橋費、高速費等一些稅費是沒有的。
    當然了,這時代的西陵專用道路沒有幾條。又沒有隨便排汙和亂砍亂伐的事情發生。
    而且種的莊稼都施農家肥。什麽速成的豬,專產蛋的雞都是沒有的。一切都是順其自然,沒有人為的幹預。
    肥沃的黑土地上都是純綠色食品。空氣中滿滿的都是動植物的氣息。天空都像是被水洗過似的,始終瓦藍瓦藍的。
    這是沐瑤穿到這個時代的最大感觸。
    西陵的經濟以民生為主。吃穿住行這四大經濟命脈,最注重的是吃和穿。後來醫藥逐漸被人們所重視,排在了第五位。
    有的官員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和家私,開起了一個個的商鋪。任親近信得過的人代自己管理,來塞滿自己的錢包。
    有頭腦的賺的盆滿缽滿的,還給自己在京郊或鄉下弄了幾個養老的莊子。
    有的還給兒孫後代置辦下了不少的鋪麵。
    也有那沒買賣腦瓜,還想著花天酒地的。就把眼睛盯到了別人家的產業上,試圖扔裏倆錢兒,好分一杯羹。
    還有那膽小怕事,自己不敢幹,看人家瀟灑快活自己就眼熱的。
    像老太傅上官林這樣,隻靠俸祿活的自在的,也大有人在。
    家裏鋪子越來越紅火的官員,盤算著舉薦個自己人去大夏建立作坊,再大賺一筆。
    也有人持觀望態度,先讓別人去試試水,真有利可圖,自己再下手。
    總之一句話,殿下的所有人都對這封國書感興趣。出謀劃策的,舉薦人才的。本來不是太多人的朝會,倒比正式上早朝時還要熱鬧。
    永平帝看著下麵吵吵鬧鬧的,身份都不算小的官,不禁暗暗皺了下眉頭。
    這裏是朝堂,不是你們家後宅。吵吵嚷嚷的成何體統,也不怕被大夏使臣看了笑話。
    不過,永平帝還是挺欣慰的。因為除了唐丞相外,老太傅上官林,京衛營統領左明,吏部右侍郎柳亦堂,還有禮部左侍郎劉琪,工部左侍郎竹景瀾,工部員外郎方玉濤等人,紛紛請求羽瑤公主沐瑤,為了西陵和大夏兩國的和平,也為了兩國的老百姓都能吃飽穿暖,不再受疾病和戰亂之苦,去大夏國建作坊。
    工部員外郎方玉濤一個正六品的官,本來是沒有資格站在這裏的。可他身在工部,又是竹侍郎手下的得力幹將,所以破格允許他上殿。
    戶部尚書他們想到的隻是自己人去建作坊,能給自身帶來多少利益。卻忽略了這時候去建作坊,可不光是為了賺銀子。那是與大夏太子南宮淩綁在一起的,一個不慎腦袋就得搬家。他們還在這想著為自己撈錢呢。
    唐司南因為兒子唐軒的緣故,跟沐瑤比較熟悉。他奏請完皇上,轉頭對沐瑤歉意的道:“羽瑤公主,恕微臣自私了點,將這副重擔放在你的肩上。可放眼西陵,再沒有一個人比你更適合去大夏建立作坊。沒有一個人能助太子南宮淩一臂之力的。
    微臣也知道你這一去,即使有大夏皇帝的鼎力支持,恐怕也會有許多人暗地裏動手腳都。但微臣仍然希望公主殿下為了天下蒼生走這一趟。”
    唐司南說完竟然對沐瑤行了跪拜大禮。
    由於西陵隻有一位丞相,因此他肩上的擔子更重。所以他的品階和沐瑤一樣都是超一品。
    唐司南麵對沐瑤時是不用下跪的。可今日唐司南這一跪,不僅僅是覺得有愧於沐瑤,更多的是為了西陵。
    唐丞相這一跪,讓還在動發財夢的盧坤等人,臉上像被人抽了幾巴掌一樣,火辣辣的難受。
    他們竟然忘了是誰創造的紙筆和藥丸了,是人家羽瑤公主。而且人家羽瑤公主就是個買賣精,他們竟然想從公主的嘴裏奪食!是瘋了不成!
    想到裕王的兵敗,那幾個人的後背都濕了。
    禮部尚書張居正想到自己剛才還舉薦自己的內侄來的。怎麽就忘了這時去大夏就有奪嫡的嫌疑呢?
    這要是劉埠那小子有個好歹,自家那隻母老虎不得找自己玩命啊!就是妻舅劉禹城也不會放過自己的。
    張居正張大人也口風一改,向永平帝奏道:“皇上聖明,微臣也認為羽瑤公主是去大夏的最佳人選。
    因為紙筆藥丸都是羽瑤公主所創,沒有人比她更為熟悉。
    而且羽瑤公主有勇有謀,九歲時就能孤身殺山匪。由羽瑤公主去,才對大夏太子更為有利。”
    要說張居正一開始純粹是附和唐丞相說的話,後麵這幾句可是發自他的肺腑的。
    張居正未入仕時,隻是個落魄的窮苦書生。好不容易攢了點盤纏進京趕考,卻又被土匪打劫。萬幸無助時遇到了現在的嶽父大人。
    因此張居正對土匪那是恨之入骨。而張居正的老家離大青山不遠,他知道的事情更為清楚。所以他從那時起就非常佩服沐瑤這個小丫頭了。
    永平帝很滿意張居正這回說的話。
    禮部尚書這個位子他坐很合適。不惡不貪,膽子還小。這不,被唐司南這一嚇,心裏的小九九立馬就打消了。還能說上幾句中聽的話,是個可塑之才。
    永平帝還是比較喜歡這個膽小,做事特別謹慎的禮部尚書的,要不然,張居正也坐不到尚書這個位置上來。
    古代的禮部雖然不掌握軍政大權,但這個部門負責科考。
    想要自己的人入仕,又沒有幾分真才實學的,少不得打他這個尚書大人的主意。
    可張居正在尚書這個位置坐了十來年,硬是一個紅封都沒收過。就是妻子收下的首飾等物,也被他派人盡數退了回去。
    因此永平帝對他非常的滿意。
    不過膽子小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張居正沒幫上某位大員的忙,被人劫持了一次。
    膽小的張居正雖然被人打了幾拳,踢了幾腳,嚇的尿失禁在床上躺了差不多一個月才能上朝。可他愣是沒有答應那人的條件。
    這件事更堅定了永平帝重用此人的心。
    不過永平帝也為自己的寵臣出了氣,把那個大員罷了官,發配到了苦寒之地。其後人五代不得入仕。
    別的流放犯家人是三代不得入仕,這個五年讓眾人看清了形勢。千萬不能在張大人身上打什麽主意。否則皇帝就會找他們的小腳。
    張居正挨打因禍得福,此後再沒人敢招惹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