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四舅姥爺畢冬

字數:4020   加入書籤

A+A-


    沐瑤的鑾駕剛進平縣地界,就有人得知飛馬跑去了縣衙。一時間把縣衙弄的是雞飛狗跳。
    新任的平縣縣令衛騫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他平日裏忙完公事就會回到自己的小院,去搗鼓他那些五顏六色的泥巴。
    衛騫從小家境貧寒,父親靠捏泥人供他讀書。隻可惜老人家沒福,兒子好不容易中了舉,他卻兩眼一閉歸了西。
    衛騫受父親的熏陶,自小就會捏泥人。但他最喜歡的是捏小動物。而且捏出來的貓啊,狗啊栩栩如生,就像活的一樣。
    衛騫人長的不賴,又是朝廷命官有俸祿在身,但他依舊節儉度日。原因是,他都二十了還沒討到媳婦。給他的師爺畢冬可是愁壞了。
    人家請的師爺都是精瘦的老者,或者是書卷氣十足的窮秀才。
    可咱們平縣這位縣太爺自己年紀小,請的師爺也是歲數小的,而且小的離譜,今年才不過七歲。
    七歲也不是不能幹啥,例如沐瀟。
    七歲中舉,而且練的一身好功夫。就是坐在衛騫的位置上也能幹的有聲有色的。
    可畢冬談文鬥大的字識不了幾升,論武殺隻雞都不敢。
    這樣的小孩又是怎麽入了衛騫的眼呢?
    一是這兩個人是同村的,而且還沾親帶故。論起輩分來小小的畢冬還是衛騫的四舅姥爺。
    但畢冬能做衛騫的師爺,靠的可不是親戚。
    衛騫十五歲中舉,又苦讀三年。奈何學識有限,會試別說正榜無名,就是副榜的尾巴他都沒摸到。
    衛騫經夫子勸說,進吏部考核,就做了贛州石橋縣的縣令。
    永平帝可能是看衛騫年紀小,他任職的石橋縣和他的家鄉鬆溪縣同在贛州。
    雖然這兩個縣一個在贛州東北,一個在贛州西南。但這在西陵曆史上也是沒有過的。
    衛騫這個縣太爺由於俸祿少,縣城小,又沒有大的經濟來源,所以手底下隻有縣丞、主簿、典史各一名,外加三名巡檢吃朝廷的俸祿。胥吏和衙役雖在編製內,卻是沒有俸祿的。
    衙役和胥吏沒有俸祿,隻有縣衙給的補貼,也是少的可憐。他們的銀子來源主要靠辦差收取的好處費。
    沒錢就沒動力,就是規製內的二十八名衙役還缺五名。
    衙役不足職位就互補。例如押解犯人時人手不夠,就從皂班衙役裏出。
    緝拿逃犯時人員不夠,從獄卒裏湊。
    一忙起來,一人就身兼數職。
    而四名胥吏隻得兩個。
    有點文采的上私塾教書育人,都不幹這個沒啥出息的胥吏。
    所以小小的畢冬就挺身而出。要幫助自己的外孫孫。
    可衙役也好,胥吏也好,那也得經過考核。
    七歲的孩子不能做衙役,若有文采做名書吏,動動筆頭子也不是不可以。反正書吏一職也沒有年齡限製。
    上到年逾古稀的老翁,下至私塾裏的小小孩童。隻要通過考核,就能領縣衙的補貼。
    可畢冬識字有限,就毛遂自薦,給自己弄了個刑名師爺當。倒減輕了那兩個胥吏的負擔。
    畢冬可不白拿銀子的。
    他幼時爹爹是村長。村裏李家的雞丟了,張家的牛跑了。三娃子和媳婦打架了,狗剩子不孝順老娘了。
    總之一句話,大事小事一律找村長,村長解決不了找巡檢。
    畢冬從小就頑皮,整天東家走走西家串串的。村裏六十多戶人家他都混個臉熟。
    畢冬雖小但記性好。
    例如,張爺爺家的豬屁股上有一塊黑記,劉奶奶家的蘆花雞四隻母雞,一隻公雞。
    根柱伯伯的右腳多一個腳趾,小娥姐姐的左手腕有一個不大的紅痣。
    這些個不起眼的小事,畢冬隻要見過就能記住。
    再比如隔壁村的萬奶奶來他們村的女兒家走親戚,幾時來的,幾時走的,來去都拿了什麽。就連萬奶奶的女兒隔一段時間都記不清了,但畢冬還記得清清楚楚的。
    所以村裏的大事小情他可沒少幫忙。
    村長肩上的擔子輕了不少,對畢冬這個幺兒更是喜歡了。
    而村民們也戲稱畢冬是他們村的冬冬小村長。
    隻可惜好景不長。畢冬五歲那年老爹又走了,從小就沒了娘的畢冬,現在成了沒爹護沒娘疼的孩子了。
    以前對他很好的三個哥哥和嫂嫂,前腳父親下葬,後腳就分起了家。
    畢冬成了沒人要的孩子。要不是新村長和鄰居們出麵,畢冬應得的那兩間小屋和一畝地都得被兄嫂霸占了去。
    五歲的畢冬一個人實在是無法過活,就給縣令衛騫做了師爺。
    村長對衛騫有資助之恩,再說畢冬也有些本事,而且縣衙也缺人手。所以畢冬這個小師爺就在石橋縣衙紮了根。
    畢冬淘氣歸淘氣,腦子好使。衛騫也有意栽培,畢冬從最初的書信都不會寫,到現在已經成為一名合格的刑名師爺了。
    衛騫還想著等畢冬八歲就讓他去考秀才。然後再苦讀幾年,拿個舉人回來應該不是難事。
    可衛騫在石橋縣待了一年多就被皇上調往了承天府薊州的平縣。
    小畢冬對自己的家鄉也沒什麽好留戀的,賣了房子地也跟著到了平縣。
    畢冬的想法很簡單,這一輩子就跟著外孫孫了。他為官自己給他做個師爺;他若為民,自己給他做個小廝。
    畢冬不想科舉,就喜歡做個師爺。
    這回到了一個新地方,衛騫對這裏人生地不熟的,自己可得幫他好好的看著這塊地。
    畢冬一個小孩子,也沒人注意他。所以一個月的光景,畢冬把平縣下轄的十一個鎮子也了解了個七七八八。
    特別是知道沐瑤就在他平縣的小南村後,更是激動的不要不要的。
    今天聽出外辦差的捕快回來說羽瑤公主回來了,畢冬著急忙慌的就闖進了縣衙的後堂。
    沒媳婦沒家眷就這一樣好,伺候的下人也沒幾個。
    今天畢冬也沒讓人通傳。往日畢冬還是很尊敬這個縣大老爺的。
    雖說自己的輩分高了點,但自己可是表了三表的表舅姥爺。跟嫡親的舅姥爺區別大了去。
    而且衛騫這個縣太爺待自己就像親弟弟一樣,自己更得盡心盡力的扶持他。
    若不是兩人的年齡相差不是太多,縣衙裏的人都要認為畢冬是縣太爺的私生子了。
    喜歡小農女撿個皇子當夫婿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小農女撿個皇子當夫婿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