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無法無天
字數:6545 加入書籤
這時丞相道:“很多縣城的夫子,都以收兩個學子來維持生活,如果學生都去書院了,那麽這些人又以何為生呢!”
沈夏看著丞相,不愧是地方考科舉上來的,對於民間的事件就是了解的多。
“當皇家書院成立後,隻會要更多的夫子,他們可以考書院當夫子。”
蘇大人一聽:“學院的夫子也要考。”
沈夏點頭:“是啊!肯定要考啊!總不可能什麽人都能當夫子,夫子都需要考學院的,如果你是縣裏的夫子,府城有學院要招夫子,你也可以去考府城的夫子,京城未來也會招,有師來都可以考。小學的夫子,可以考中學的夫子。”
眾人一聽,就是一個夫子都要考。
那想要憑關係,走一個後門,好像更難了。
現在一個九品或者七八品,有點關係就直接塞進去了。
眾人聽著陛下的安排。
簡直是環環相扣,步步為營。
太硬了。
眾人心裏都有一個數了。
未來讀書人多了,那麽競爭就更激烈了。
家裏的那不學無術的逆子,看來得管教了。
最後知道陛下對未來的安排。
隻是可惜了,也不知道最後的殿試考的是什麽?
不然還可以給孩子說一下陛下的想法。
看看有沒有用。
這次殿試,原本沈夏出題是發展商業的好處。
後來一想,太明顯了。
改成了:國家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靠的是什麽?
以此為策論。
讓大家奮筆疾書。
考試就隻有半天,兩個時辰。
這中間,自覺才能不錯的,可以在陛下麵前露臉的,提前交卷,因提前交卷的,沈夏都可以看看。
沈夏看著還有一個小時。
就已經有人舉手了。
孫公公示意旁邊的人去將人帶來。
來人就在下一個台階的平坦處。
就跪下行禮:“參見陛下。”
沈夏認出來了。
這就是之前那個姓謝什麽的?
哦!
好像是謝和。
沈夏:“哦,是你啊!怎麽樣,有信心嗎?”
謝和點頭:“有。”
旁邊的孫公公已經遞上來了答卷。
沈夏接過。
就開始看了起來。
一手好字。
難道前世讀書的時間。
老師都會讓孩子將字寫好一點。
因為一個整潔的答卷就能得三分。
沈夏這下開始看內容。
開頭,中間,最後。
居然和自己的想法有八成相似。
重點是。
他居然這兩個月的時間就調查了自己在繁花村的一切。
前麵說自己的觀點,中間拿繁花村舉例。
最後總結。
能讓百姓安居樂業的是商業。
經濟發展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有錢才能讓兵強馬壯。
眾人都看著沈夏的表情。
謝和低著頭。
心裏砰砰砰的跳。
其實他也是搏一搏。
有一點膽大了。
都不知道陛下的性格如何。
他的舉例相當於調查陛下的過往。
也不知道陛下會不會生氣。
這次考試公布後。
對於陛下更喜歡商業。
他無意間聽別人說過,陛下被拐賣的地方發展的繁榮富強。
他還不知道是什麽樣子。
所以為了得一個結論。
他親自去過。
他想著陛下看重商業,所以考試這一點,肯定和四書五經沒有太多關係。
他並沒有在家埋頭苦讀。
就出去走走,考試前回來就好。
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那個地方,真的是做到百姓安居樂業。
好好上班就有房可住。
孩子都是免費讀書的。
這簡直太讓人驚訝了。
沈夏看他寫的如此細致。
便開口問道:“你去過繁花鎮。”
謝和道:“是,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有的事情還得親自看過,才能知道一二。”
“感覺怎麽樣?”
“感覺甚好,一片欣欣向榮,百姓安居樂業,積極向上。所有的孩子都有書可讀,百姓都能吃飽穿暖。”
“嗯。”
沈夏還問了一下謝和的學曆,舉人。
不錯。
這時另一個學生也答上的考卷。
沈夏不認識的。
此人便是吳啟。
沈夏看著卷子。
字體沒有謝和的好。
看著他的穿著,家庭條件也不怎麽樣。
文章的內容,倒也符合她的想法。
隻是沒有謝和答的麵麵俱到。
“你為什麽來考皇朝司?”
吳啟老實說道:“聽說待遇不錯,還包吃住。”
沈夏:這有點直白了吧!
但是看得出來,倒是一個直爽之人。
“家裏沒有住處?”
“是的,家裏還有兩個弟弟了,年齡也不小了,要說親了。”
聽到這裏沈夏就八卦一句:“那你沒說親。”
吳啟臉紅道:“沒有。”
而沈夏則隨意八卦一句。
旁邊眾臣,心裏都有八百個猜測了。
蘇大人:這長相也不怎麽樣啊!比我家長子差多了。
劉大人:最後陛下眼光變了。
鄭大人:陛下好得吃太多了,突然這種平平無奇的長相也想試試。
當然眾人的這些想法沈夏是不知道的。
而吳啟也不擔心自己這樣說,太直白了。
畢竟皇上想要發展商業。
對於他的這種回答,應是理解。
“你弟弟多大了。”這哥哥都沒有成親,怎麽有弟弟成親的說法。
她記得有些地方,很講究的,一定要前麵的成親了,後麵的才能成親。
因為後麵的先成親,聽說前麵的就不容易成親了。
當然這是迷信的說法。
吳啟又疑惑了:“二弟吳法今年十六歲,三弟吳天十五歲。”
沈夏:“無法無天?”
吳啟點頭:“是。”
他這時還沒有反應過來陛下是何意。
沈夏:“這名字有特色。”
吳啟這才反應過來:吳法吳天,無法無天。
“陛下.......學生........\"完了,怎麽解釋。
之前也沒有合著念過,陛下會不會覺得這名字太大逆不道啊!
沈夏著急的:“起來吧!朕沒有別的人,取名是各人的想法。”
沈夏雖然是這麽說。
但是吳啟已經想好了。
回去,得讓二弟和三弟,其中一個改一下名字。
接下來蘇宴的答案也拿了上來。
沈夏都看了一下。
蘇宴作為京城世家子弟。
父親是重臣。
當然也了解她對於新政的看法。
答案也是如沈夏的意。
隻是沒有謝和說的那麽生動。
沈夏看著三人的卷子:“這三人都過,賞。”
蘇大人一聽。
笑眯了眼。
接下來就到了考試結束的時間。
有人專門去收卷子。
已經是午膳的時間。
沈夏也讓眾位大臣告辭了。
告辭前,
沈夏之前讓宋謹帶了各種花樣的琉璃茶盞。
尺寸都一樣的。
每個官員賞了一幅。
收買一下臣心。
眾位大臣感激不已啊!
真漂亮。
這泡茶是不是都得香一點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