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章 離開南荒
字數:6201 加入書籤
淩珩聽著沈夏說他沒有良心。
便壞笑道:“沒有良心?要不你過來摸摸。”
沈夏批評:“你別給我岔開話題。”
淩珩:“哎!終究是上了點年齡,不討鴛鴛喜歡了。”
沈夏伸手:“停,你別演了,好好休息吧!”
戲太多了。
還裝,三哥都沒他戲多。
沈夏看完淩珩就回了前院。
和宋江宋明宋謹他們三個一起喝茶。
幾個孩子帶著護衛出去玩了。
護衛都帶得比較多。
最後沈夏還是不放心,又讓離一跟著一起去。
這才放心了下來。
因為想著他們三兄弟也得聚聚,年過了。
二月他們就要離開了。
到時候他們就會和二哥分開。
能多聚聚也好。
當然小天也跟著一一他們一起。
院子裏就剩他們四人。
宋明最先開口:“陛下,現在礦廠和煤廠都已經正常生產了,接下來打算往哪裏走。”
“原本直接打算往沿北城去的,正好可以看看母親,但是後來一想,途中繞一點可以回老家看看,所以打算回繁華鎮看看,畢竟好多年沒有回去了。”
宋謹:“那臣也陪陛下一起回去。”
“好啊!隻是沿北城的鹽田,三哥得讓人提前去開發。”
宋謹點點頭:“嗯,會安排好。”
宋江在旁邊沒有什麽可說的,畢竟陛下去哪裏,他都在暗中跟著。
隻不過這過年才出來和大家一起過年。
他的人馬不會和陛下的人馬一起走。
不然人馬太多了。
沈夏想著宋母去沿北城也那麽多年了。
中間雖然有來信,說在這邊習慣。
但是沈夏既然路過,還是得去看看。
過了年,沈夏再去信東璃。
反正到達東璃前,東璃的皇帝必須知曉此事。
這邊的所有事情都上了軌道,而宋明去年實行的農業都已經大致成功。
而今年再盯一年,就可以換下一個地方了。
最近宋明已經收了兩名孤兒當學生。
年齡都是十三四歲。
正好懂事又能使喚的年齡。
沈夏覺得二哥都還可以再收幾名,培養的人越多,用處越大。
最後都不用自己親力親為了。
這個正月,沈夏和一家人,安安靜靜的過年。
為什麽這麽安靜,因為年前,沈夏就說了,沒上值之前,不許去打擾她。
現在全國都是正月初八才上值。
空閑的時間沈夏就帶著一家人,四處遊蕩。
雖然四處都是雪,但是正月的天氣好。
沒有再下大雪,出門也好玩。
這邊還有溫泉。
帶著孩子們一起去泡溫泉。
大家玩的都還算開心。
正月初八上值了。
眾位大臣才來到宋明的院子拜年。
沈夏跟大家說了一下今年的計劃。
然後跟官員寒暄了一下,還發了一個紅包。
眾人都受寵若驚。
陛下親自發的紅包啊!
就算沒有紅包大家都開心。
畢竟南荒這兩個廠區,可以說直接將南荒的百姓都養活了。
經濟肉眼可見的好起來。
大家現在才明白,百姓的生活,真的得靠經濟發展才能安居樂業。
當年陛下剛上任,就帶頭發展商業。
這事,多少讀書人都覺得陛下的行為太荒唐。
要不是因為陛下減免了稅收,恐怕大家都會覺得陛下昏庸無能了。
畢竟大部分讀書人都看不起商賈。
而陛下作為頂端的人。
居然抬高商人的地位,實在讓人費解。
之前商人的地位真的是最低的。
但自從陛下都重商後。
商人的地位也有所改變。
不像之前了。
現在老百姓的生活好過了,官員麵子還好看了。
這是政績考核的。
而這個政績還是陛下親自送上來的。
諸知府覺得他的麵上也有光啊!
畢竟陛下在他南荒住了幾個月啊!
這是別的府城都沒有的待遇啊!
沈夏和眾人寒暄過後,中午一起吃了個飯。
就讓他們離開了。
對於想招待一下陛下的心。
眾人真的是不敢再亂來了,生怕蹙了陛下眉頭。
完全不知道陛下的喜好。
煤礦之前隻生產煤球。
因為大家太需要煤了,也沒有時間生產別的。
年一過,宋謹就開始讓人做煤炭。
也讓打鐵匠做了很多煤灶出來。
使用方法也說了。
避免大家在室內用中毒。
而塗家軍那邊的縣城,早就用上煤炭了。
讓大家用煤炭也方便得多。
不過煤球也可以,多樣化,讓百姓的生活更好過一些。
二月初八
七不出門八不歸。
沈夏還是選了一個日子。
初八離開。
早上天還沒亮,沈夏就帶著眾人離開。
她去下一個地方。
不想讓人知道。
所以沒有天亮就走。
離開的事情,隻有宋明知道。
這個時季,萬物複蘇。
地上的雪基本都沒有什麽了。
眾人也沒有很趕的意思。
這一路上走走停停,走了十天,終於到了繁華鎮。
之前的繁華村。
沈夏沒有驚動任何人。
宋江已經派人回去打掃了。
所以一到宋家的時候。
所有的下人都在大門口等著。
隔壁的消息靈通的工人,看著宋家來了幾個護衛。
然後院子裏這兩天都在打掃。
這讓眾人都好奇。
這宋家是誰要回來啊!
雖然這兩年,宋母回來看母親,住過幾天。
眾人還是好奇。
但是想著,難道是宋母又回來了。
不管以前,還是現在,繁華鎮,都不是那種消息閉塞的地方。
畢竟人來人往的生意人,而生意人的消息最是靈通的。
而現在大晉有皇家書肆,可以說是不出縣,就能知道京城上個月發生的大事。
所有繁華鎮的人都知道當年的宋家那個共妻。
居然是長公主的女兒。
而現在的聖上。
那些當年和沈夏關係還可以的人。
心裏都覺得自己真的是太慶幸了,居然在陛下的加工廠上工。
而最後悔的可以說是老沈家。
畢竟當初如果他們好好對沈夏。
作為當今聖上的養父養母和義兄。
都不可能過的太差。
現在的沈父沈母已經死了。
而沈家的兩兄弟,因為娶了媳婦,也不合。
最後分家了。
都生了孩子。
但是奈何兩人一點都不上進。
明明在最好的縣城。
這些年,人人都已經發家致富了,生活都是小康了。
隻是他們家,還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
老大的媳婦兒聽說是跑了。
老二因為看見老大的媳婦兒跑了後,那日子更難過了,所以老二改變了一些。
不然老二的媳婦兒恐怕已經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