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小叔
字數:6547 加入書籤
因為來看宋母,所以沈夏就沒有帶淩珩和離一。
隻帶了宋江宋謹小天和自家的幾個孩子。
小天肯定得帶來的,畢竟小天也叫宋母幹娘。
沈夏一進去。
就看著前院裏有一個兩三歲的孩子在四處亂跑。
身邊圍著幾個下人。
沈夏好奇的望著宋謹?
宋謹搖頭?
他也不知道什麽情況啊!
沈夏幾人慢慢上前。
這時宋母從側麵出來:“樂樂,等等娘親,別......”
宋母驚訝的看著沈夏幾人。
然後再看著地上的孩子。
一時不知道怎麽開口。
沈夏此時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這是宋母和蕭北的孩子。
突然想到一一都十來歲了,突然來了一個小叔。
這?
蕭北一生沒有孩子。
既然和宋母在一起,想來想要一個孩子也正常。
但是宋江和宋謹比沈夏更驚訝。
他們也明白了。
宋江愣愣的看著地上的孩子。
他都三十多了,還有這麽一個小弟弟。
心裏真的很複雜。
宋謹也是一樣。
不過他在看沈夏的表情。
宋母張了張嘴:“我.......我.......”
宋母不知道要怎麽解釋。
臉上的緊張和無措都要溢了出來。
因為這些年,她寫過家書回京城,也說了自己和蕭北成親了。
但是沒有說生了一個孩子。
她以為自己一把年紀了,肯定不會有身孕了,誰知道這孩子來的相當巧合。
但又不忍心打掉。
最主要的是蕭北沒有孩子。
她不希望蕭北到死都沒有一個後人。
所以.......
但是又怕孩子們不同意,所以她就選擇瞞著。
可是現在.......
下人都不明白夫人是怎麽回事?
隻有夫人身邊的丫鬟看著陛下和側君們,才明白夫人為什麽會這麽緊張。
正當宋母籌措的時候。
沈夏溫和的看著旁邊的孩子:“先給祖母問好,這是你們小叔。”
一一幾人馬上看著宋母:“祖母好,小叔好。”
宋母聽見沈夏這邊教孩子,心裏的緊張一下就放了半截下來。
她原本還擔心夏夏不高興的,結果夏夏比她的兒子更快的適應。
“嗯,乖孫孫們,快.......快進來坐。”
旁邊帶著孩子的下人才知道 ,原來夫人孫子都這麽大了。
然後看著旁邊的管家:“趕緊去軍營請將軍回來。”
管家點頭“是,夫人。”
眾人一起進去。
宋母讓沈夏坐主位。
她坐側麵。
下麵的人都好奇這女子是什麽 身份,按理說,夫人作為婆婆,怎麽還坐下位呢!
沈夏看著宋母手中的孩子:“很可愛。”
宋母抱著懷裏的孩子教認人:“這個喊大哥。”
“大哥好。”
“這個喊三哥。”
“三哥好。”
然後看著沈夏,要怎麽喊呢?
沈夏見宋母猶豫:“在外就喊嫂嫂吧!”
宋母笑道:“好,這是嫂嫂。”
小孩子乖乖的喊道:“嫂嫂好。”
沈夏點頭:“嗯。”然後拿出自己身邊帶著的玉佩,然後取了下來:“這是嫂嫂送你的禮物。”
如意遞了過去。
小乖乖的收著可喜歡了,還拿著向母親手裏顯擺:“真好看。”
宋母心道:當然好看了,你嫂嫂是當今天子,身上用的任何東西都是好貨。
結果那小孩子眼神一轉:“嫂嫂是大哥的媳婦兒還是三哥的媳婦兒啊!”
宋母:“。。。。。”
眾人:“。。。。。。”
“小孩子別問這麽多?”
小孩子總有問不完的問題。
這下換小樂樂疑惑了,他問了什麽奇怪的問題嗎?
好吧!
娘親不讓問就不問吧!
宋母:“夏夏怎麽想著來這邊呢?”
“想去東璃拜訪,正好想著母親在這邊,所以先過來拜訪母親。”
“好好好,既然來了就多玩幾天。”
“好。”
眾人聊了一會兒。
就見蕭北回來了。
回來的很急。
為什麽?
來人隻說宋江過來了。
但是據他所知。
宋江一直在陛下身邊做事,怎麽會突然來沿北城。
所以他有別的猜測。
結果他剛進府。
然後看著正廳上方坐著的陛下。
就打算馬上行禮。
沈夏馬上抬手:“蕭將軍回來了,坐吧!我陪宋江出來遊玩。”
蕭北明白了,陛下是微服私訪。
準備行禮的手,一下就放下了:“是。”
沈夏還想帶孩子們四處遊玩,所以不喜歡驚動別人。
這裏不像繁花村,不是她不想驚動就能不驚動的。
所以能過幾天安靜的日子也好。
“陛......”蕭北哽住了,這不喚陛下,喚什麽啊!
“您來這邊是?”
“打算去東璃拜訪,所以正好來這裏拜訪一下母親。”
“哦,那多玩幾天,在沿北城就住在將軍府。”
“不用,大哥已經安排好了院子。”
“那好吧!”
沈夏一行人在將軍府待了一天。
晚上吃完飯才回去的。
回去的路上一一就開始問這邊有什麽好玩的。
“這邊可以趕海,娘親帶你們去趕海?”
一凡好奇:“什麽是趕海啊?”
沈夏細心的解釋。
當然沈夏有這個安排。
宋江在沿北城待了幾年。
所以對這邊很熟的。
兩人就商量了一下明天就去。
跟在沈夏身邊的人都見怪不怪了。
一點帝王的威嚴都沒有?
晚上就跟孩子們說好了的。
所以早上天還沒有亮,眾人就起來了。
宋江早就配好了水鞋。
宋謹沒有去。
因為他要去看一下,下麵的人準備改造的鹽田,怎麽樣了。
眾人去了海邊。
對於沒有去過海邊的孩子來說,當然驚訝啊!
宋江還專門找了漁民帶孩子們。
沈夏給眾人都配了手電筒。
這個時候用火把看不太清。
漁民看著這透亮的東西:“這位老爺,這是什麽東西啊!居然可以這麽亮。”
宋江:“這是照亮筒,番邦傳過來的。”
那漁民感歎:“我們要是有這個,那簡直太實用了。”
漁民是宋江去找的本地人。
找了六個,一個帶著一個人,還有一個帶沈夏。
每個人一個早上是五兩銀子。
眾人都高興的不得。
因為有錢,還不少。
他們平時一個月才掙五兩銀子。
這一天就能掙五兩銀子。
簡直服務周到得要死。
海邊的人,天天吃海鮮,對趕海,根本沒什麽愛好。
別說趕海了,就連海鮮在他們眼裏,都覺得吃膩了。
所以沈夏帶著孩子們來,簡直可以說收獲不少啊!
天慢慢亮了。
沈夏看著淩珩那一臉無奈的樣子。
隻見他的白色長衣,濕了半截。
一臉無望的看著沈夏。
沈夏也無語,出來前,就跟他說了,得穿騎馬裝,那樣更方便一點。
非要耍帥,現在好了。
淩亂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