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無事酒”,我吃不起了

字數:5192   加入書籤

A+A-


    我叫田穎,是一名企業的普通管理工作人員。
    今天,我去參加了村裏劉老幺兒子的婚宴。
    劉老幺的兒子今年剛好滿二十歲,按農村裏的說法,二十歲已經老大不小了,可以結婚成家了。
    其實,劉老幺的兒子也談過幾個女朋友,但都因為家裏窮,拿不出彩禮錢,最後都吹了。
    直到去年,劉老幺的兒子在網上談了一個雲南的女朋友,兩人聊得很投機,也視頻見過麵,彼此都很滿意。
    後來,劉老幺的兒子把這個雲南的女朋友帶到了家裏,劉老幺兩口子一看,姑娘長得水靈靈的,也很滿意。
    兩人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劉老幺便催促兒子把婚事給辦了。
    兒子說:“人家姑娘是外地的,大老遠的跟了我,我們也不能虧待了人家,至少得給人家拿十萬的彩禮錢吧。”
    劉老幺兩口子一聽,十萬,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啊!
    劉老幺兩口子都是土裏刨食的農民,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哪裏拿得出來十萬塊錢啊!
    但劉老幺一想到兒子都二十大幾的人了,好不容易談了個女朋友,不能因為彩禮錢而黃了這門親事,便咬了咬牙,東拚西湊地給兒子湊夠了十萬塊錢的彩禮錢。
    彩禮錢給了後,劉老幺又開始忙著給兒子準備婚禮了。
    婚禮在農村自家院子裏舉行,雖然沒有城裏酒店裏舉辦得那麽隆重,但也熱鬧非凡。
    今天,劉老幺邀請了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鄉裏鄉親的都來喝喜酒。
    我也被劉老幺邀請了,因為我和劉老幺的兒子是小學同學,雖然畢業後很少聯係,但同學之情還是有的。
    早上八點過,我便開車來到了劉老幺家。
    此時,劉老幺家已經來了很多的客人,有的在幫忙洗菜、煮飯,有的在幫忙搭帳篷、擺桌椅,有的在抽煙、聊天,還有的在打牌、打麻將……
    劉老幺見我來了,便熱情地招呼我:“田穎,你來了啊,快進來坐。”
    我笑著說:“恭喜劉叔啊,今天你兒子結婚,我是來討杯喜酒喝的。”
    劉老幺笑著說:“客氣啥呀,你能來就是給我麵子。”
    說完,劉老幺便拉著我到屋裏去坐。
    剛坐下沒多久,便聽見院子裏有人在大聲地喊道:“劉老幺,我來了啊,恭喜你家小子結婚啊!”
    話音未落,便見一個身材魁梧、滿臉絡腮胡子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劉老幺一看,趕緊從屋裏迎了出去:“哎呀,這不是張大炮嘛,你可終於來了啊,我都等你老半天了。”
    張大炮拍了拍劉老幺的肩膀說道:“老幺,不好意思啊,我來晚了,今天實在是太忙了,吃了五家的酒了,這才趕到你這裏來。”
    劉老幺笑著說:“不晚不晚,你能來就是給我麵子。”
    說完,劉老幺便拉著張大炮到屋裏去坐。
    我坐在屋裏,透過窗戶看著院子裏來來往往的客人,心裏不禁感慨萬分。
    想起以前小時候,村裏要是誰家有紅白喜事,那都是很熱鬧的。
    主人家會提前幾天就開始準備,請廚師、借桌椅板凳、搭帳篷……
    到了正事的那一天,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都會來幫忙,洗菜、煮飯、端茶倒水……
    大家忙得不亦樂乎,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那時候,大家的經濟條件都差不多,也沒有攀比之心,不管誰家有喜事,都會真誠地去祝福,去幫忙。
    而現在呢?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攀比之心也越來越重了。
    特別是農村裏,誰家要是有個紅白喜事,那都得大操大辦,請廚師、租桌椅板凳、請歌舞團……
    一場喜事辦下來,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甚至幾十萬。
    而且,現在的喜事也越來越多了,什麽進新屋酒、生小孩酒、過生日酒……
    隻要你想得到,就有人辦。
    而這些所謂的“無事酒”,也讓很多的農民朋友苦不堪言。
    就拿我們村來說吧,去年一年,我就吃了大大小小幾十場的酒席,隨出去的份子錢都有好幾萬。
    而我的工資一個月也才幾千塊錢,除去生活開支,根本就所剩無幾。
    不吃吧,又抹不開麵子,畢竟都是鄉裏鄉親的。
    吃吧,又實在是吃不起了。
    正當我思緒萬千的時候,便聽見院子裏有人在大聲地喊道:“大家莫吼,聽我說兩句,今天我吃了六家的酒了,這個酒我是吃不起了,實在吃不起了。像這個結婚嫁娶,能到場的我一定捧個人場,無事酒我一律不去。無事酒就是進新屋、生小孩、還有過生日的。大家也不要怪我啊,實在是吃不起了。”
    我透過窗戶一看,隻見張大炮正站在院子裏,雙手抱拳,對著滿園的客人大聲地說道。
    滿園的客人一聽,頓時都愣住了,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張大炮。
    這時,隻見劉老幺從屋裏走了出來,他拍了拍張大炮的肩膀說道:“大炮啊,你能來就是給我麵子,你的心意我領了。你說得對,現在的‘無事酒’是太多了,大家都吃不起了。以後啊,我們也得改改這個風氣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老幺的話音剛落,便贏得了滿園客人的掌聲和叫好聲。
    這時,隻見一個身材瘦小、穿著樸素的中年婦女從人群中走了出來,她看著張大炮說道:“大炮啊,你說得輕巧,你不去吃‘無事酒’,那你家的‘無事酒’我們也不來吃啊,這樣總行了吧?”
    眾人一看,原來是村裏的王嬸。
    王嬸的丈夫早年因病去世,留下王嬸一個人獨自撫養一雙兒女。
    為了供兒女讀書,王嬸吃了很多的苦,受了很多的罪。
    好不容易把兒女都拉扯大了,也都成家了,王嬸也鬆了一口氣。
    去年,王嬸的兒子在城裏買了一套房子,便把王嬸接到了城裏去住。
    王嬸在城裏住了一段時間後,覺得不適應,便又回到了村裏來。
    回到村裏後,王嬸便用兒子給的錢,把家裏的老房子給翻新了一下。
    房子翻新好後,王嬸便在村裏擺了幾十桌的酒席,請村裏的父老鄉親都來喝喜酒。
    而張大炮呢,因為當時有事,沒有去。
    為此,王嬸還對張大炮頗有微詞。
    張大炮一聽王嬸的話,頓時就愣住了。
    他看了看王嬸,又看了看滿園的客人,然後說道:“王嬸啊,你說得對,我家的‘無事酒’你們不來吃,那也是我活該。但是,大家想想啊,我們這樣互相吃來吃去的,有什麽意思呢?到最後,還不是把自己的腰包都給吃空了。我覺得啊,我們還是得改改這個風氣了。”
    張大炮的話音剛落,便又贏得了滿園客人的掌聲和叫好聲。
    這時,隻見一個身材魁梧、穿著講究的中年男子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他是我們村的村長,叫李富貴。
    李富貴看了看滿園的客人,然後大聲地說道:“大家靜一靜,聽我說兩句。我覺得大炮說得很有道理,現在的‘無事酒’確實是太多了,大家都吃不起了。為了改變這個風氣,我提議,從今天開始,我們村裏要製定一個村規民約,以後誰家要是再辦‘無事酒’,那大家就都不要去吃了,也不要去隨禮了。大家覺得這個提議怎麽樣?”
    李富貴的話音剛落,便贏得了滿園客人的掌聲和叫好聲。
    大家都覺得李富貴的這個提議很好,都紛紛表示讚同。
    就這樣,一場關於“無事酒”的討論,在大家的熱烈掌聲和叫好聲中結束了。
    而劉老幺的兒子的婚禮,也在大家的祝福聲中,圓滿地結束了。
    吃完酒後,我便開車回家了。
    回到家後,我便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告訴了老公。
    老公聽了後,也感慨萬分。
    他說:“現在的農村,確實存在這樣的風氣。其實啊,大家也不是真的想吃‘無事酒’,隻是抹不開麵子而已。希望經過今天的討論後,大家都能改掉這個風氣吧。”
    我聽了後,也點了點頭。
    是啊,希望經過今天的討論後,大家都能改掉這個風氣吧。
    讓農村再次回到以前那種淳樸、善良、互幫互助的風氣中去。
    讓農民朋友都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喜歡情感軌跡錄請大家收藏:()情感軌跡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