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梁武帝再還舊都 眾豪傑重歸江湖
字數:5242 加入書籤
濱海城立約後過了許多時日,水陸大會已畢,又是五月初五端陽節,梁武帝林翰傳令還於舊都九華城,收拾舊山河。
這一點林翰早就想好了,當年他就不同意遷都銀陵,銀陵雖好卻是偏安一隅,隻能固守不能圖謀,九華這邊經曆大戰雖然破敗可是如今軍民一心,恢複往日生機隻是時間問題。
太上皇林勇並沒有回九華,他本就是太上皇該享清福了,在銀陵享受總比在九華強,葉皇後也留在銀陵,不過昭仁公主隨皇後蔣貞等回了九華城。
這一日在九華城的菖蒲河旁與民同樂,插艾草包粽子,痛飲雄黃酒。
席間林翰詢問江雲濯等江湖子弟想要什麽封賞,江雲濯道:“我等都是江湖浪子,一個個自由散漫慣了,不要什麽封賞!”
他又複問洛春風,萬鑫,季鴻鳴,齊悅等人也是一樣回答。林翰臉色有些難看,問道:“難道諸位不願為寡人守天下不成?”
早有武宏祖聽出蹊蹺,稟告道:“起奏陛下,他們都是些閑散人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我主大德寬宏善解人意想來不會拘泥於他們!”
一句話把林翰架起來了,其實林翰也不是嫉賢妒能的小人,隻是在戰場上看見這些人的勇猛,想著如果收在麾下必然能使江山永固,故而說此話。
江雲濯也聽出話中意思,便到:“陛下,我們這些人雖然閑散但是也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若日後梁國還有什麽威力,但有你三寸紙條傳來我等必當效勞!”
林翰聽了,思慮良久,終究哈哈大笑,想來嫉賢妒能強人所難不是漢子所為,既如此便罷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林翰問席下眾文人墨客可能詩否,眾人立刻抖擻精神展現風采。
徐治也即興做賦一篇,賦曰:
歲在乙巳,仲夏既望。新皇複禦紫極,掃六合烽煙,乃重修神都舊苑。曾記當日歸舊都,仍記憶猶新。蒿滿徑,塚斜陽,鏽鎖苔門,丹墀生蘚;陋室空堂,破敗萬千。此則劫後之城也,文人之述備矣。然得王上仁德,臣下協力,張榜安民,開倉放糧,收拾河山,今百廢待興矣!
若夫毒瘴橫行,餓殍曝野,陰風呼號,寒鴉蔽空;外有強敵,戰火紛飛;內憂外患,危機萬分。憶昔當日,有家國動蕩之悲,枯骨曝野之慘,滿目蕭然,感極而慟者矣。
至若疫癘初消,新秧始秀,碧艾懸門,龍舟競渡。而或青煙一縷,梵鍾徹天,浮屠七級,明燈三千;漁歌互答,稚子牽鳶。再盼明朝,則有心神俱澄,忘寵辱於江湖,執蒲酒祭英魂,其喜氣洋洋者矣。
嗟夫!予嚐聞太平之道,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時端午佳節,天子親臨菖蒲,賜民雄黃酒,敕建水陸道場。見羽林郎焚鐵甲鑄鍾磬,遊俠兒折柳枝代吳鉤。是日也,巫祝舞雩,老卒垂淚,昔年戰骨,皆作蓮花燈,順流東去。須臾間,滿城盡飄五色縷,稚童額點朱砂紅。
吾觀江湖俠少,鮮衣怒馬,踏歌而行。或護流民歸故裏,或誅惡吏平冤獄,雖無麟閣圖形,自有俠氣幹雲。方知太平之世,重在廟堂丹墀,也在市井肝膽。此江湖之大,猶載萬民悲歡也。
異日史官秉筆,當記乙巳端午:新火續舊炊,亡魂歸星野,俠骨香如故,人間炊煙直。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林翰一看心裏高興,誰不喜歡聽好話啊,寫東西誇自己他自然高興,把徐治這篇文章貼在自己的禦書房裏,學其治國之道,也將其作為警示,警示自己!
江雲濯又回九華自然要去采訪一下他外公,也就是他二娘周瀅的父親周老丞相,於是便打算在九華城先留幾天。
其餘人也都來向江雲濯辭行。江雲濯詢問幾人日後打算。
洛春風道:“我和瑤瑤先回銀陵老家看看我表姐,之後嗎再做計較!”
萬鑫道:“如今什麽事都沒有了,太一教眾也都有了依靠,我也找個茶樓幹本行了!”
江雲濯不禁罵道:“你這家夥,你是閑著了,合著把挑子給我了!”
萬鑫大笑“教主,太一教未來交到你手裏,我放心的”。
林星竹問一旁的齊悅:“齊姐姐,你呢?”
齊悅看了看身後馬鞍橋上的白虎亮銀槍“去哪都行,我……無所謂的……”
江雲濯又問季鴻鳴“兄弟,你呢?”
季鴻鳴說:“我現在沒了一條胳膊,別的幹不了回家種地吧!”
大家都有打算江雲濯也欣慰,他告訴眾人錢南鄭還沒死不知何時還回來,你們回去把劍法練熟,日後還有有用處。
眾人同意,跨馬各自離開。
江雲濯同兩個夫人又帶著江雲濤奔丞相府。有家裏下人稟告過後四人進府,周老丞相一看見外孫子,外孫媳婦心情好得不得了。
老人家身體不錯,這一次大亂從九華到銀陵又回九華倒也神采奕奕。
眾人敘了多時,老人家不由分說要留幾人在府裏多住幾天,江雲濯幾人還要回南中不敢多留,耐不住老人家苦勸便住了三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哪知道到了第四天門口來了一個童子,帶來了張金童張五爺的書信,讓江雲濤回萬花穀去修行。
江雲濯說:“不能等幾天嗎,讓他回家見見他母親”。
童子說:“師尊安排了,讓他騎鶴先行,你們三位慢行!”
江雲濯憤憤不平“這牛鼻子老道,這一天到晚都搞的什麽事啊,玄之又玄得別把他自己繞進去”。
江雲濤同意與童子駕鶴同回南中。
江雲濯坐在大街上問兩個夫人:“星竹,玉茹你們說咱們仨去哪啊?如今這房子也讓我賣了,現在連個家也沒了!”
林星竹道:“誰說沒有家的,你別忘了林州還有一群徒弟等著你呢!”
金鈺茹也附和:“姐姐說的對,隻要咱們在一起到哪不是家啊!”
聽了兩個夫人所說江雲濯也是如夢方醒,也不多留三人各自帶馬,也不與人辭行,縱馬出了城門,一路上也不急行走馬看花,有人寫了一首臨江仙描繪一路景象:
榴火燃雲鶯織翠,青驄並轡過煙郊。劍穗搖紅係柳梢,忽驚群燕起,劃破碧天綃。
解鞍暫醉青梅釀,笑指流泉淬寶刀。廿四橋頭星欲潮,江湖同載酒,共此月輪高。
這一天正來到林州城慶雲寺,金鈺茹腿腳快先進去看看眾弟子,口裏吆喝著“孩子們,我們回來了!”
眾師兄弟一聽聲音就知道是誰,急忙跑出去見了師父師娘納頭就拜,盡訴離別之苦。
林星竹一看才分別一年多這些孩子長高了不少,一個個頂天立地倒也能獨當一麵了。
韓榮領頭說:“師父師娘,你們這一年去哪裏了,我們日也思夜也盼可算把你們盼回來了,快快快師弟師妹們跟我一起再拜師父師娘”。說罷又是一拜。
江雲濯聽得他們幾個聲音洪亮底氣也足,知道他們幾個這些日子沒有偷懶,也很欣慰道:“也難怪你們這般勤奮肯學,我一個瞎子,怎麽就願意就在這等我呢?”
盜年搶著說:“師父,江湖上那個不知您的名頭,我們都聽說了您在疆場上如何勇猛,如今梁國誰不認識你啊,當你的徒弟這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好事”。
眾人嬉笑,又逢老僧前來,江雲濯與他講經說法一夜這才睡去。
第二天江雲濯帶著兩個夫人六個徒弟共回南中,一路上沒什麽事情發生,隻說這一天又來到了一處所在。
隻見遠處荊棘叢生,雜草遍地。
林星竹疑惑道:“不對啊,我記得這條路上沒有這麽多的樹木藤條啊,這才幾年沒走,怎麽就生出這麽多的樹藤”。
盜年自告奮勇道:“大師娘我去看看”。
“去吧,你可小心啊!”
盜年得令,使個輕功,就看他身輕如燕,機敏似猿猴,幾個閃身到了一棵老鬆樹頂上,隨後手搭涼棚抬眼觀看,隻見得:
鬆柏如鐵鑄銅澆,枝杈橫斜似斷龍筋脈。千年古藤絞纏若玄蛇蛻骨,虯結的根係從岩縫裏暴凸而出,偶有金箭般的鋒芒刺透三重樹冠,卻在墜地前被荊棘織就的羅網絞殺成斑駁碎影。
若細觀其勢:東南隅老鬆皆作搏殺態,針葉如淬毒匕首倒插雲霄;西北麓柏樹群落更顯陰詭,墨綠色鱗片狀樹皮層層翻卷,每道裂隙間皆垂掛著蛛網般的須狀氣根,隨山風搖曳時宛若招魂幡幢。頭頂有樟木橫枝垂落的鍾乳狀樹脂,其粘稠如飴糖卻暗藏腐骨蝕膚之毒;足下盤踞著鐵線蕨銳利如鋼針。更有巨榕氣根垂落成簾幕,藤蔓絞纏作柵欄。
盜年見了不由得打了個寒顫,飛身下樹道:“師父,兩位師娘去不得,一望無際隻怕有三五百裏遠,整個道路全是鬆柏遮蓋,藤蔓纏繞,荊棘叢生當真去不得!”
江雲濯聽了也是奇怪,口中疑問:“怪了,南中的路我也走過多少次了,沒有這麽多樹啊,難不成有什麽東西作怪?”他又湊鼻子聞了聞好濃鬱的屍氣。
金鈺茹道:“怕他鳥甚,一把火燒了也是個幹淨!”
江雲濯說:“別別別,縱火燒林子罔顧生靈,咱們看看再說。”
話音剛落就聽林中一陣大笑:“江駙馬果然英雄,老朽久仰了!”
喜歡星雲:少年遊俠客請大家收藏:()星雲:少年遊俠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