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葛洪仙蹤傳奇之醫方濟世
字數:23841 加入書籤
《葛洪與<肘後備急方>》
葛洪深知自己多年來積累的醫學知識和經驗若能匯集成冊,必將造福更多的百姓。於是,他毅然決定全身心投入到撰寫《肘後備急方》的偉大工作中。
然而,這一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白天,他要在繁忙的醫館中忙於救治病人,仔細觀察每一位患者的病症表現,收集各種不同的案例;夜晚,在那微弱的燭光下,他強忍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疲憊,整理白天的思緒,奮筆疾書。
葛洪首先記錄的是治療瘧疾的方子。他寫道:“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這是他經過多次實踐和觀察總結出的方法。曾經,他為了驗證青蒿治療瘧疾的效果,親自走訪了許多瘧疾患者的家庭,觀察他們的病情變化。在無數次的嚐試和調整後,他終於確定了這個方子,對於緩解瘧疾的症狀有著顯著的效果。
接下來,他又詳細描述了治療痢疾的方藥。“黃連三兩,黃柏三兩,梔子十四枚。右三味,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此方能清熱解毒,對腸道濕熱所致的痢疾療效頗佳。為了找到這個最佳的配方,葛洪翻閱了大量的古籍醫書,又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不斷調整藥材的用量和比例。
在撰寫的過程中,葛洪常常為了一個病症的準確描述和方藥的精準用量而反複斟酌。有時,他會為了驗證一個方子的效果,親自試藥,哪怕身體出現不適,也絕不放棄。
隨著時間的推移,《肘後備急方》的內容逐漸豐富起來。葛洪記錄了治療狂犬咬傷的方法:“乃殺所咬之犬,取腦敷之,後不複發。”為了這個方子,他深入民間,訪問了許多被狂犬咬傷的患者,觀察他們的病情發展。他發現用狂犬的腦髓敷在傷口上,能夠有效地預防狂犬病的發作。
他還寫下了治療食物中毒的應急之方:“飲生葛根汁,大良。”有一次,葛洪遇到了一家因誤食毒蘑菇而中毒的人家,他立刻想到了葛根汁解毒的方法。經過緊張的救治,這家人終於脫離了危險,這也讓他更加堅信葛根汁在食物中毒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葛洪的身體也因為長期的勞累和試藥而日漸虛弱。但他依然堅持不懈,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盡快完成這部醫書,讓更多的人受益。
曉萱和弟子們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他們紛紛勸葛洪多休息,可葛洪總是搖搖頭說:“時間緊迫,救人如救火,我不能停下。”
又過了一段時日,葛洪在書中增添了治療心痛的方子:“桂心末,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這個方子是他在觀察了眾多心痛患者的症狀和脈象後,經過反複思考和試驗得出的。他深知心痛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因此在尋找治療方法時格外用心。
對於燒傷燙傷,他也給出了有效的治法:“以柳白皮細切,煮取汁,冷敷之。”有一次,一個孩子不小心被火燒傷,痛苦地哭泣。葛洪看到後,立即用柳白皮煮汁為孩子冷敷,孩子的疼痛很快得到了緩解。從此,這個方法便被他記錄在了《肘後備急方》中。
葛洪還記錄了治療腳氣病的方子:“大豆三升,水一鬥,煮取五升,去豆,飲汁。”在研究這個方子時,他遇到了一位長期被腳氣病困擾的老人。葛洪通過觀察老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結合自己的醫學知識,嚐試用大豆煮湯讓老人服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老人的腳氣病逐漸好轉。
對於中暑的治療,葛洪寫道:“取青蒿、荷葉各等分,搗汁飲之。”在炎熱的夏季,他常常看到有人因中暑而昏厥。通過多次的實踐,他發現青蒿和荷葉的汁液能夠清熱解暑,有效緩解中暑症狀。
治療咳嗽,葛洪提出:“梨去核,納蜜,蒸熟食之。”他曾為一位久咳不愈的病人開出這個方子,病人食用後咳嗽明顯減輕。
在治療癰疽方麵,葛洪記載:“馬齒莧搗敷之。”他在鄉間行醫時,看到一位農民身上長了癰疽,便用馬齒莧為其敷治,很快癰疽就消退了。
對於牙痛,葛洪寫道:“花椒醋煮,含漱。”為了驗證這個方法的效果,他自己也曾嚐試過含漱花椒醋,感受其中的滋味和作用。
在治療婦女產後血暈的病症時,葛洪給出:“當歸三兩,清酒一升,煮取一升,頓服。”這是他在觀察了多位產後婦女的狀況後總結出來的經驗之方。
葛洪還記錄了治療小兒驚風的方法:“鉤藤、蟬蛻各等分,煎水服。”他在為小兒診治驚風病症時,不斷嚐試不同的藥材組合,最終確定了這個有效的方子。
在治療眼疾方麵,他寫道:“黃連、黃柏各等分,熬膏點眼。”為了研製這個眼膏,葛洪精心挑選藥材,反複熬製,以確保其療效。
對於毒蛇咬傷,葛洪記載:“白芷末,水調敷傷處。”這是他在山林中遇到被毒蛇咬傷的獵戶後,經過緊急救治得出的良方。
在治療水腫時,葛洪提出:“冬瓜皮煮湯,飲之。”他觀察到水腫患者的症狀,通過食用冬瓜皮湯來利水消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治療鼻出血,葛洪寫道:“大蒜搗爛,敷足心。”這個獨特的方法是他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現的。
在治療黃疸時,他記錄:“茵陳蒿煮湯,服之。”葛洪在觀察患者的膚色和脈象變化後,確定了茵陳蒿的療效。
對於感冒發熱,葛洪給出:“生薑、紅糖煮湯,趁熱服。”這是他在眾多感冒患者的治療中總結出來的簡便有效的方法。
葛洪不斷地將自己的經驗和智慧融入到《肘後備急方》中,每一個方子都經過了他的深思熟慮和實踐驗證。
然而,長時間的勞累和專注使得葛洪的身體每況愈下。他的眼睛因為長時間在燭光下書寫而變得幹澀疼痛,手指也因為頻繁地執筆而長滿了老繭。但他從未有過一絲的抱怨和退縮。
曉萱心疼地為葛洪熬製滋補的湯藥,勸他道:“師傅,您這樣不顧身體,萬一累垮了,這醫書還怎麽完成啊?”
葛洪微笑著回答:“曉萱啊,我多寫一個方子,就能多救一個人。這點辛苦算什麽?”
弟子們也紛紛主動幫忙整理藥材、記錄案例,為葛洪分擔一些工作。
葛洪繼續在醫書中增添了治療風濕痹痛的方子:“獨活、防風、秦艽各等分,煎水服。”他曾遇到一位飽受風濕折磨的老人,關節疼痛,行動不便。經過反複調配藥方,終於找到了這個有效的組合。
對於胃痛,他寫道:“胡椒、大棗煮湯,服之。”這是他在觀察了眾多胃痛患者的飲食和症狀後得出的方法。
治療失眠,葛洪提出:“酸棗仁、柏子仁各等分,研末,衝服。”他深知失眠給人們帶來的痛苦,經過多次嚐試,確定了這個養心安神的方子。
在治療疔瘡方麵,葛洪記載:“蒲公英搗爛敷之。”他在野外采藥時發現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疔瘡效果顯著。
對於痔瘡,葛洪寫道:“槐角、地榆各等分,煎水熏洗。”這是他在為眾多患者治療痔瘡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方法。
治療耳鳴,他給出:“磁石、菖蒲各等分,煎水服。”葛洪通過對耳部經絡和脈象的研究,確定了這個方子能夠聰耳明目,緩解耳鳴症狀。
在治療腰痛時,葛洪記錄:“杜仲、續斷各等分,煎水服。”他觀察到許多勞動者因勞累而腰痛,經過多次試驗,找到了這個強腰健腎的良方。
葛洪還記載了治療皮膚瘙癢的方法:“苦參、蛇床子煎水,外洗。”他在為患者解除皮膚瘙癢的痛苦時,不斷改進這個方子的用法和用量。
對於口瘡,他寫道:“吳茱萸研末,醋調敷足心。”這是他在治療口瘡患者時偶然發現的獨特療法。
在治療瘰鬁淋巴結核)時,葛洪給出:“海藻、昆布各等分,煮湯服。”他通過觀察瘰鬁患者的病情發展,結合藥材的特性,確定了這個軟堅散結的方子。
葛洪不斷豐富著《肘後備急方》的內容,每一個方子都凝聚著他的心血和對患者的關愛。
但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終於讓葛洪病倒了。他躺在床上,麵色蒼白,但仍然念念不忘未完成的醫書。
曉萱和弟子們圍在他的床邊,淚流滿麵。
“師傅,您放心養病,我們會繼續完成您未竟的事業。”曉萱堅定地說道。
葛洪微微點頭,用微弱的聲音說道:“一定要把醫書寫好,讓它造福百姓……”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葛洪的身體稍有好轉,便又投入到了《肘後備急方》的撰寫中。
他新增了治療脫發的方子:“黑芝麻、何首烏各等分,研末,衝服。”這是他在觀察了許多脫發患者的情況後,經過反複研究得出的方法。
對於便秘,葛洪寫道:“蜂蜜水衝服。”這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是他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的。
治療凍瘡,他記載:“辣椒水塗抹。”在寒冷的冬季,他看到許多人飽受凍瘡之苦,經過嚐試,發現辣椒水能夠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凍瘡症狀。
在治療腋臭時,葛洪給出:“密陀僧、枯礬各等分,研末,塗擦腋下。”這是他經過多次試驗找到的去除腋臭的良方。
對於腳氣腫痛,他寫道:“檳榔、木瓜各等分,煎水服。”葛洪在為患者治療腳氣腫痛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藥方,最終確定了這個有效的組合。
治療鼻出血不止,他記錄:“用線紮緊中指根部。”這是他在緊急情況下發現的止血方法。
葛洪還增添了治療耳鳴耳聾的方子:“熟地、山藥、山茱萸各等分,煎水服。”他通過對耳部疾病的深入研究,結合中藥的性味歸經,確定了這個補腎聰耳的方劑。
在治療牙痛不止時,葛洪記載:“花椒、細辛各等分,煎水漱口。”這是他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止痛良方。
對於婦女白帶異常,他寫道:“白術、山藥、芡實各等分,煎水服。”葛洪在為眾多婦女診治婦科疾病時,不斷摸索,找到了這個調理白帶的方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治療小兒遺尿,葛洪給出:“桑螵蛸、益智仁各等分,研末,衝服。”他在觀察小兒遺尿的症狀和脈象後,確定了這個補腎縮尿的方子。
在治療跌打損傷時,葛洪記錄:“紅花、桃仁各等分,煎水服。”這是他在為受傷的患者治療時總結出來的活血化瘀的方劑。
葛洪的《肘後備急方》越來越豐富,涵蓋了各種常見病症和疑難雜症的治療方法。
然而,就在他即將完成這部醫書的關鍵時刻,一場突如其來的疫病在當地爆發。葛洪毫不猶豫地放下手中的筆,投身到抗疫的戰鬥中。
他日夜不停地為患者診治,調配藥方。在抗疫的過程中,他又積累了許多新的經驗和方法,如治療疫病發熱的“石膏、知母各等分,煎水服”,以及預防疫病的“雄黃、蒼術熏房間”。
經過艱苦的努力,疫病終於得到了控製。葛洪拖著疲憊的身體,重新回到書桌前,繼續完成《肘後備急方》的最後部分。
終於,這部凝聚了葛洪一生心血的醫學巨著《肘後備急方》完成了。曉萱和弟子們激動地傳閱著,眼中滿是敬佩和自豪。
葛洪望著完成的醫書,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這部醫書將為後世帶來無盡的福祉,拯救無數的生命。
從此,《肘後備急方》流傳於世,成為了中醫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葛洪的名字也永遠銘刻在了醫學的曆史長河中。
《肘後備急方》完成之後,葛洪的聲名遠播,引得各地醫者紛至遝來,皆渴望能領略這部醫學巨著的精髓,習得其中的精妙醫術。
葛洪深知,醫書的完成僅是開端,讓更多人掌握其中知識、造福百姓才是關鍵。於是,他決定在居所開設講堂,無償為前來求學的醫者授業解惑。
課堂之上,葛洪親自為學生解讀《肘後備急方》中的方劑,從藥材的甄選、炮製之法、劑量的調配,到適應病症,皆詳細闡述。他講道:“譬如這治風熱頭痛之方,需取菊花、蔓荊子各三兩,防風、羌活各二兩,搗篩為末,每服方寸匕,日二服。”學生們全神貫注,奮筆疾書。
有一位年輕醫者名喚趙晨,來自僻遠鄉村,彼處醫療匱乏,百姓常因微恙而備受折磨。趙晨滿懷熱忱前來向葛洪求學,他勤勉好學,課後常向葛洪請教疑難。
葛洪對他頗為關注,耐心解答其惑,並親自引領他實踐。一日,趙晨為一患咳嗽之病人診治,一時無措。葛洪在旁鼓勵道:“晨兒,莫慌。回想《肘後備急方》中治咳嗽之方,可先試用杏仁、貝母各三錢,煎水服之。”趙晨依葛洪所教開方,病人服用後咳嗽漸愈。
隨著歲月流轉,眾多學生在葛洪的教導下學業有成,他們攜帶《肘後備急方》的知識回歸故裏,為當地百姓療疾除病。
然而,葛洪因長期勞心勞力,身體漸趨羸弱。曉萱與弟子們憂心忡忡,葛洪卻泰然處之:“隻要醫術得以傳承,吾之身體無礙。”
一日,一位地方富豪慕名而來,欲以重金聘請葛洪為其私家醫師。葛洪婉拒道:“吾之誌向在於普濟眾生,非為富貴人家之私屬。”富豪悻然離去。
盡管葛洪拒絕了富豪的邀請,但其仁心醫術仍廣受傳頌。一富商感其德,送來諸多珍稀藥材與財物,葛洪將之用於救助貧困病患,購置醫書典籍以充實講堂。
又過數載,一偏遠郡縣突發疫病,染者眾多。葛洪聞訊,攜曉萱及眾弟子趕赴該地。他依據《肘後備急方》中的防疫之法,指導百姓清潔居所、焚燒艾草,又調配湯藥分發給眾人。
趙晨亦在其中,協助葛洪熬藥、分發。經過多日努力,疫病終得控製。百姓對葛洪感恩戴德,葛洪卻道:“此乃吾之本分,當為百姓謀福祉。”
此後,葛洪與弟子們繼續遊曆四方,傳播醫術。他們每至一處,皆受到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
在一山村,葛洪發現當地村民多患風濕之症。他細究緣由,乃是此地氣候潮濕所致。葛洪遂依據當地藥材資源,改良《肘後備急方》中的方劑,以適應村民病症。
在一繁華城鎮,葛洪遇到一位富商之子患怪病,遍尋名醫無果。葛洪詳察病情,從《肘後備急方》中尋得靈感,開出獨特藥方,使其康複。富商欲重金酬謝,葛洪隻取少許用作義診資費,其餘皆退還。
時光荏苒,葛洪的名聲越傳越廣。有一江湖郎中,嫉妒葛洪之名,四處散播謠言,稱《肘後備急方》乃虛有其名。葛洪聞之,並未動怒,而是當眾與其比試醫術。葛洪憑借精湛醫術,令那郎中折服,從此改過自新,拜葛洪為師。
又有一醫者,自稱得仙人指點,有妙方無數,欲與葛洪一較高下。葛洪欣然應之,雙方交流切磋,葛洪以其博學和謙遜,令對方心服口服,並結為好友,共同探討醫術。
葛洪與弟子們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肘後備急方》的影響日益深遠。他們的故事,成為百姓口中的美談,激勵著更多的醫者投身於救死扶傷的事業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葛洪在羅浮山的日子寧靜而充實,他一麵繼續著《肘後備急方》的完善工作,一麵將自己的醫術傾囊相授給弟子們。
這日,葛洪正在山間采藥,突然聽到一陣痛苦的呻吟聲。他順著聲音尋去,發現一名年輕的農夫躺在地上,麵色蒼白,捂著肚子,似乎疼痛難忍。葛洪急忙上前為他診治,經過一番詢問和診斷,判斷是誤食了不潔之物導致的腹痛。
他從藥簍中取出一些草藥,囑咐弟子熬製成湯藥讓農夫服下。不多時,農夫的腹痛漸漸緩解,他感激涕零,連連道謝。農夫好奇地詢問這些草藥的名字和功效,葛洪耐心地為他講解:“此藥名為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常用於治療腸胃濕熱所致的病症。”農夫聽後,對葛洪的醫術欽佩不已。
此事過後,葛洪意識到,僅靠自己和弟子們行醫救人,範圍終究有限。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受益於醫藥知識,他萌生出了一個新的想法——編寫一部更為通俗易懂的醫書,專門介紹常見病症的簡易療法和常用藥物。
說幹就幹,葛洪開始整理自己多年的行醫經驗和筆記。他挑選出一些常見且易於獲取的藥材,詳細記錄它們的性味、功效、適用病症以及簡單的炮製方法。對於一些病症,他還親自繪製了圖示,以便讀者能更直觀地了解治療的部位和方法。
經過數月的努力,一部名為《簡易醫方》的書稿逐漸成形。葛洪在書中寫道:“生薑,性溫,可解表散寒、溫中止嘔。若感風寒,可取生薑數片,煎湯服用,能驅寒邪。”又比如:“馬齒莧,味酸,性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治痢疾,可采新鮮馬齒莧搗汁服用。”
書稿完成後,葛洪將其交給弟子們,讓他們在周邊的鄉村和城鎮中傳播。百姓們得到這本書,如獲至寶,紛紛按照書中的方法自治疾病,許多常見的小病小痛都能得到及時的緩解。
然而,葛洪並沒有滿足於此。他深知醫學之道,學無止境,世間還有許多病症等待著他去探索和攻克。
一日,一位遠方的醫者專程來到羅浮山拜訪葛洪。這位醫者名叫林之軒,他聽聞葛洪的醫術高明,特來請教一些疑難病症的治療之法。葛洪熱情地接待了他,並與他深入探討醫術。
林之軒提到,他所在的地方有一種怪病,患者渾身乏力,皮膚出現紅斑,且伴有發熱症狀,但用盡各種方法都無法治愈。葛洪仔細聆聽著他的描述,陷入了沉思。
隨後,葛洪查閱了大量的醫書古籍,又結合自己的經驗,推測這種病症可能與濕毒有關。他決定親自前往林之軒所在之地,實地考察病情。
經過長途跋涉,葛洪來到了那個患病的地方。他深入患者家中,仔細觀察病症,詢問他們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經過一番調查,他發現當地氣候潮濕,百姓們多食用生冷之物。
葛洪心中有了數,他依據《肘後備急方》中的理論,調配了一種藥劑。其中用到了黃柏、苦參、連翹等藥材,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作用。他讓患者們按時服用,並囑咐他們改善生活習慣,避免食用生冷之物。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患者們的病情逐漸好轉,紅斑漸漸消退,身體也恢複了力氣。當地的百姓對葛洪感激不盡,紛紛傳頌他的醫術和仁德。
葛洪回到羅浮山後,將這次治療怪病的經驗也補充進了《肘後備急方》中。他深知,世間病症繁多,變化無窮,自己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時光荏苒,轉眼間數年過去。葛洪的名聲愈發響亮,許多年輕的醫者都慕名而來,拜在他的門下。其中有一位名叫蘇瑤的女子,她聰明伶俐,對醫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極高的天賦。
葛洪對蘇瑤悉心教導,將自己的醫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蘇瑤勤奮好學,不僅精通各種醫理和方劑,還善於思考和創新。
一次,蘇瑤在跟隨葛洪行醫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位患有頑固頭痛的患者。葛洪按照以往的經驗開了藥方,但患者服用後效果並不明顯。蘇瑤仔細觀察患者的症狀,發現他的頭痛似乎與情緒有關。
於是,蘇瑤在葛洪的指導下,嚐試在藥方中加入了一些具有疏肝理氣作用的藥材,如柴胡、鬱金等。沒想到,患者服用後頭痛症狀明顯減輕。
葛洪對蘇瑤的發現給予了高度讚揚,並鼓勵她繼續深入研究。蘇瑤受到鼓舞,更加努力地鑽研醫術。
在葛洪的影響下,蘇瑤也開始關注一些被忽視的病症和治療方法。她發現,對於一些外傷患者,傷口愈合後往往會留下疤痕。為了尋找祛疤的方法,蘇瑤查閱了大量的古籍,並進行了多次實驗。
經過不斷嚐試,她發現用蜂蜜、蘆薈等天然材料製成的藥膏,對外傷疤痕有一定的淡化作用。葛洪得知後,與蘇瑤一起進一步研究和改進配方,使其效果更加顯著。
他們將這個祛疤的方法也收錄進了《肘後備急方》中,為更多的患者帶來了福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著《肘後備急方》的不斷豐富和完善,其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不僅在民間廣泛流傳,就連一些宮廷禦醫也對其讚賞有加。
然而,葛洪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始終保持著一顆謙遜的心,繼續在醫學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他常常告誡弟子們:“醫學之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必須時刻保持學習的熱情和探索的精神,才能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
在葛洪的晚年,他的身體逐漸衰弱,但他依然堅持著教導弟子和整理醫書的工作。他希望自己的醫術能夠世代傳承下去,為後人造福。
一日,葛洪把蘇瑤和其他弟子召集到一起,他坐在榻上,麵容慈祥而莊重。他緩緩說道:“吾一生致力於醫學,能將所學傳授給你們,吾心甚慰。《肘後備急方》乃吾之心血,望你們能繼續傳承和發揚。治病救人,乃是醫者的本分,切不可有絲毫懈怠。”
弟子們紛紛點頭,表示一定會謹遵師訓。
不久後,葛洪安詳地離開了人世。蘇瑤和其他弟子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將葛洪的遺體安葬在羅浮山的一處幽靜之地。
他們繼承了葛洪的遺誌,繼續在醫學領域努力鑽研,將《肘後備急方》傳播得更遠更廣。葛洪的醫術和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古代醫學的長河中閃耀著永恒的光芒,為後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蘇瑤牢記葛洪的教誨,更加勤奮地鑽研醫術。她常常帶著《肘後備急方》遊曆四方,為各地的百姓治病。
一次,蘇瑤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山村。這裏的村民們生活貧困,醫療條件極差,許多人患病後隻能默默忍受痛苦。蘇瑤看到這種情況,心中十分難過,她決定在這裏停留一段時間,為村民們提供醫療幫助。
在村子裏,蘇瑤遇到了一位患有眼疾的老人。老人的眼睛紅腫疼痛,幾乎看不清東西。蘇瑤仔細檢查後,發現老人是因為長期受到風沙侵襲,加上體內燥熱,導致肝火上炎,從而引發了眼疾。
她想起《肘後備急方》中曾記載過一個清肝明目的方子,其中用到了菊花、決明子、枸杞等藥材。然而,這個村子地處偏遠,很難買到這些藥材。
蘇瑤沒有放棄,她四處尋找替代品。經過一番努力,她發現當地有一種常見的野菜,其性質與菊花相似,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於是,她用這種野菜代替菊花,再加上一些其他容易找到的草藥,為老人熬製了藥水。
老人服用了藥水後,症狀逐漸減輕。蘇瑤還教導老人一些簡單的護眼方法,如避免長時間直視強光、保持眼部清潔等。
在治療老人的過程中,蘇瑤發現村子裏還有許多兒童患有蛔蟲病。這些孩子食欲不振,身體消瘦。蘇瑤根據《肘後備急方》中的記載,找到了一種用檳榔、使君子等藥材驅蟲的方法。
可是,檳榔和使君子在當地也不容易獲取。蘇瑤經過觀察,發現村子周圍有一種植物的果實,其形狀和味道與檳榔相似。她嚐試用這種果實代替檳榔,與使君子一起製成藥丸給孩子們服用。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孩子們的蛔蟲病得到了有效的控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恢複了健康。
村民們對蘇瑤感激涕零,紛紛稱讚她的醫術高超。蘇瑤則謙虛地表示,這都是葛洪師父的功勞,是《肘後備急方》給了她治療的靈感和方法。
有一次,她來到了一個偏遠的邊塞小鎮。這裏常年受到風沙的侵襲,居民們大多患有呼吸道疾病。蘇瑤看到許多人咳嗽不止、呼吸困難,心中十分不忍。
她想起在《肘後備急方》中曾記載過用杏仁、貝母等藥材治療咳喘的方子,又結合當地居民的體質和病情,加入了一些具有潤肺止咳作用的草藥。她親自熬製藥湯,分發給患者服用。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有了明顯的好轉。其中有一位老兵,多年來飽受咳喘的折磨,甚至無法正常行走。在蘇瑤的悉心治療下,他終於能夠暢快地呼吸,重新挺直了脊梁。老兵感激涕零,他拉著蘇瑤的手說:“姑娘,你真是神醫啊!我這把老骨頭還能有今天,全靠你的醫術。”
蘇瑤微笑著說:“老人家,這是我應該做的。隻要能讓大家恢複健康,我付出再多也值得。”
在這個小鎮上,蘇瑤還遇到了一個特殊的病例。一位年輕的女子突然昏迷不醒,蘇瑤經過仔細診斷,發現她是中了一種罕見的毒。可是,這種毒在當地從未出現過,蘇瑤一時也沒有頭緒。
她徹夜翻閱《肘後備急方》和其他醫書,試圖找到解毒的方法。就在她感到絕望的時候,突然想起曾經在民間聽過的一個醫案,說是有一種毒草的汁液可以解百毒。
蘇瑤決定冒險一試,她帶著當地的村民在附近的山林中尋找那種毒草。經過幾天的努力,終於找到了。她小心地提取了毒草的汁液,給女子服下。
奇跡發生了,女子漸漸蘇醒過來,身體也逐漸恢複了正常。這個消息傳遍了整個小鎮,人們對蘇瑤的醫術更加欽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蘇瑤離開邊塞小鎮後,又來到了一個水鄉。這裏的人們因為長期在水中勞作,很多人患上了風濕痹痛的病症。
蘇瑤根據《肘後備急方》中的記載,用獨活、防風、羌活等藥材為患者熬製湯藥,同時教導他們一些簡單的保健方法,如避免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注意保暖等。
在治療的過程中,蘇瑤遇到了一位船夫。船夫的風濕病症十分嚴重,關節腫脹變形,已經無法正常工作。蘇瑤為他製定了專門的治療方案,除了服用湯藥,還為他進行針灸和推拿。
經過幾個月的治療,船夫的病情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他又能夠重新駕駛船隻在水麵上航行。船夫感激地說:“蘇姑娘,你不僅治好了我的病,還讓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然而,蘇瑤的行醫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有一次,她遇到了一個頑固的病症,用盡了各種方法都無法治愈。患者的家屬對她產生了誤解,甚至對她進行指責和謾罵。
蘇瑤感到十分委屈和失落,但她並沒有放棄。她重新審視自己的診斷和治療方案,不斷地向其他醫者請教,最終找到了治療的關鍵。
當患者痊愈的那一刻,患者的家屬向蘇瑤道歉並表示感激。蘇瑤隻是淡淡地說:“隻要病人能好起來,一切都不重要。”
在一個小村莊裏,蘇瑤遇到了一位孕婦難產。情況十分危急,產婦和胎兒都麵臨著生命危險。蘇瑤憑借著自己的經驗和《肘後備急方》中的知識,為產婦調配了催產的藥劑,並指導接生婆進行正確的助產。
經過一番努力,產婦終於順利產下了嬰兒,母子平安。整個村莊都沉浸在喜悅之中,人們對蘇瑤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隨著時間的推移,蘇瑤的醫術越來越精湛,她的名字傳遍了大江南北。許多年輕的醫者紛紛慕名而來,希望能拜在她的門下學習醫術。
蘇瑤欣然接受了他們,將自己從葛洪那裏學到的醫術和醫德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她常常對弟子們說:“醫者仁心,我們不僅要有高超的醫術,更要有一顆關愛患者的心。”
在蘇瑤的教導下,她的弟子們也都成為了優秀的醫者,在各地為百姓解除病痛。
有一天,蘇瑤收到了一封信。信是從京城傳來的,說是皇宮裏的一位貴人病重,急需她前去診治。
蘇瑤不敢怠慢,立刻啟程前往京城。到了皇宮,她才知道原來是皇後得了一種怪病,宮中的太醫們都束手無策。
蘇瑤經過仔細的診斷,發現皇後的病是由於長期的憂思和勞累所致。她根據《肘後備急方》中的養生之道,為皇後製定了一套綜合的治療方案,包括飲食調理、藥物治療和心理疏導。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皇後的病情逐漸好轉。皇帝對蘇瑤的醫術讚不絕口,想要賞賜她高官厚祿,但蘇瑤婉言謝絕了。
她說:“我隻是一名醫者,我的心願是能夠為更多的百姓治病,而不是追求榮華富貴。”
離開皇宮後,蘇瑤繼續在民間行醫。她走過了許多山川河流,經曆了無數的風雨,救治了數不清的病人。
在一次行醫的途中,蘇瑤遇到了一場嚴重的瘟疫。許多村莊都被瘟疫籠罩,百姓們痛苦不堪。
蘇瑤立刻投身到抗疫的工作中。她根據《肘後備急方》中關於瘟疫的防治方法,組織百姓們進行隔離、消毒,並熬製預防和治療瘟疫的湯藥。
在她的努力下,瘟疫終於得到了控製,許多生命被挽救。百姓們對她感恩戴德,稱她為“活菩薩”。
蘇瑤的事跡傳遍了整個國家,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但她依然保持著謙遜和低調,繼續著她的行醫之路。
在一個寒冬的夜晚,蘇瑤來到了一座偏僻的寺廟。寺廟裏的和尚們大多身體虛弱,患有各種疾病。
蘇瑤為他們一一診治,並傳授他們一些簡單的養生功法。其中有一位老和尚,患有嚴重的心髒病,已經多年無法下床。
蘇瑤為他精心調理,用針灸和中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老和尚的病情有了明顯的好轉,能夠下床行走。
老和尚感慨地說:“蘇施主,你真是菩薩心腸。你的醫術不僅治愈了我們的身體,更溫暖了我們的心靈。”
蘇瑤微笑著說:“大師過獎了,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離開寺廟後,蘇瑤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她不知道未來還會遇到什麽樣的挑戰,但她心中的信念從未動搖。
在一個繁華的都市裏,蘇瑤遇到了一位富商。富商患有嚴重的痛風,發作起來疼痛難忍。
蘇瑤根據《肘後備急方》中的記載,為富商調配了專門的藥方,並囑咐他注意飲食和休息。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富商的痛風得到了有效的控製。富商為了表示感謝,想要為蘇瑤修建一座醫館。
蘇瑤拒絕了富商的好意,她說:“我行醫不是為了名利,隻要能看到患者康複,我就心滿意足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一個小鎮上,蘇瑤遇到了一位失明的老人。老人因為多年的眼疾而失去了光明,生活十分不便。
蘇瑤經過仔細的診斷,發現老人的眼疾並非無法治愈。她運用自己的醫術和《肘後備急方》中的秘方,為老人進行了治療。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老人終於重見光明。老人激動得淚流滿麵,對蘇瑤說:“姑娘,你是我的恩人,是你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蘇瑤微笑著說:“老人家,這是我應該做的。希望您以後能好好享受生活。”
在一次旅途中,蘇瑤遇到了一位被毒蛇咬傷的獵戶。獵戶的傷口已經發黑,情況十分危急。
蘇瑤迅速從藥囊中取出解毒的草藥,為獵戶敷上,並為他服用了解毒的湯藥。
經過一夜的觀察和治療,獵戶的病情終於穩定下來。獵戶感激地說:“蘇姑娘,要不是你,我這條命就沒了。”
蘇瑤說:“以後在山中可要小心啊。”
在一個村莊裏,蘇瑤遇到了一位患有癲癇的孩子。孩子的病情經常發作,讓家人十分擔心。
蘇瑤查閱了各種醫書和《肘後備急方》中的記載,為孩子製定了獨特的治療方案。
經過長期的治療,孩子的癲癇發作次數逐漸減少,最終痊愈。孩子的家人對蘇瑤感激不盡。
蘇瑤的名聲越來越大,但她始終不忘初心,繼續在各地行醫救人。
在一個偏遠的山區,蘇瑤遇到了一位患有肺病的礦工。礦工由於長期在惡劣的環境中工作,肺部受到了嚴重的損傷。
蘇瑤為他精心調配了中藥,還教他一些呼吸鍛煉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礦工的病情得到了緩解。
礦工說:“蘇姑娘,你真是我們的救星。”
蘇瑤微笑著說:“隻要你能好起來,再辛苦也值得。”
在一個海濱城市,蘇瑤遇到了一位患有風濕性關節炎的漁民。漁民因為疾病無法出海捕魚,生活陷入困境。
蘇瑤用針灸和中藥為他治療,還給他提供了一些食療的建議。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漁民的病情有了明顯的改善,能夠重新出海捕魚。
漁民感激地說:“蘇姑娘,你的醫術讓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蘇瑤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希望你以後注意身體。”
在一個草原部落,蘇瑤遇到了一位患有皮膚病的牧民。牧民的皮膚長滿了紅疹,瘙癢難忍。
蘇瑤根據當地的草藥資源,為牧民配製了外用藥膏,並囑咐他注意個人衛生。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牧民的皮膚病痊愈了。牧民為蘇瑤獻上了潔白的哈達,表達對她的敬意。
蘇瑤微笑著接受了哈達,繼續踏上了她的行醫之路。
在一個古老的小鎮上,蘇瑤遇到了一位患有心髒病的學者。學者因為疾病無法繼續研究學問,心情十分沮喪。
蘇瑤為他製定了詳細的治療計劃,包括中藥調理和心理疏導。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學者的病情逐漸穩定,能夠重新投入到學術研究中。
學者感慨地說:“蘇姑娘,你的醫術讓我重新找回了對生活的熱愛。”
蘇瑤說:“能看到您恢複健康,繼續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也感到很欣慰。”
在一個山區的村落裏,蘇瑤遇到了一位患有糖尿病的老人。老人的身體日漸消瘦,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蘇瑤根據《肘後備急方》中的養生理念,為老人調整了飲食結構,並配製了中藥進行調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老人的血糖得到了控製,身體狀況也有所改善。
老人感激地說:“蘇姑娘,你真是我們的福星。”
蘇瑤微笑著說:“隻要您能健康長壽,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在一個邊境的哨所裏,蘇瑤遇到了一位受傷的士兵。士兵在戰鬥中受傷,傷口感染,情況危急。
蘇瑤迅速為士兵清理傷口,敷上草藥,並為他服用了消炎的中藥。
經過精心的治療,士兵的傷口逐漸愈合,重新回到了戰場上。
士兵感激地說:“蘇姑娘,你的醫術讓我能夠繼續保衛家園。”
蘇瑤說:“願你們都能平安歸來。”
在一個繁華的都市裏,蘇瑤遇到了一位患有抑鬱症的女子。女子因為生活的壓力和挫折,精神瀕臨崩潰。
蘇瑤用中藥和心理疏導的方法為女子治療,幫助她重新找回了自信和生活的樂趣。
女子感激地說:“蘇姑娘,你是我的救命恩人。”
蘇瑤說:“生活中總會有困難,但隻要勇敢麵對,總會好起來的。”
蘇瑤的行醫之旅還在繼續,她用自己的醫術和愛心,為無數的人帶來了健康和希望。
葛洪在羅浮山的日子寧靜而充實,他一邊持續完善著《肘後備急方》,一邊將自身的醫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弟子們。
這一天,葛洪正在山間采藥,忽然聽到一陣痛苦的呻吟。他順著聲音尋去,隻見一名年輕的農夫躺在地上,麵色蒼白,雙手緊捂著肚子,看上去疼痛難忍。葛洪趕忙上前為其診治,經過一番詢問和診斷,斷定是誤食不潔之物引發的腹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從藥簍中拿出一些草藥,吩咐弟子熬製成湯藥讓農夫服下。沒過多久,農夫的腹痛逐漸減輕,他感激萬分,連連道謝。農夫好奇地詢問這些草藥的名稱和功效,葛洪耐心地解釋道:“此藥叫做黃連,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常用來治療腸胃濕熱導致的病症。”農夫聽後,對葛洪的醫術佩服不已。
此事過後,葛洪意識到,僅靠自己和弟子行醫救人,所能覆蓋的範圍終歸有限。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從醫藥知識中受益,他產生了一個新的念頭——編寫一部更通俗易懂的醫書,專門介紹常見病症的簡易療法和常用藥物。
說做就做,葛洪開始整理自己多年的行醫經驗和筆記。他挑選出一些常見且容易獲取的藥材,詳細記錄它們的性味、功效、適用病症以及簡單的炮製方法。對於一些病症,他還親自繪製圖示,以便讀者能更直觀地明白治療的部位和方式。
在《簡易醫方》的書稿中,葛洪添加了這樣一則民間醫案:有個村莊,村民們常受風寒侵襲,不少人出現咳嗽症狀。其中一位老者,依照祖傳之法,采集枇杷葉,刷去絨毛,洗淨切絲,放入鍋中,加入適量冰糖,煮水飲用。沒過幾天,咳嗽逐漸痊愈。村裏其他人紛紛效仿,效果都很不錯。
又如:某鎮有一位婦人,產後乳汁不通,嬰兒嗷嗷待哺,婦人焦急萬分。後來聽說一個偏方,用王不留行與豬蹄一起燉煮,食用後,乳汁便通暢了。
經過數月的辛勤努力,一部名為《簡易醫方》的書稿初步成形。葛洪在書中寫道:“生薑,性溫,能夠解表散寒、溫中止嘔。若感受風寒,可取生薑數片,煎湯服用,可驅寒邪。”又比如:“馬齒莧,味酸,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治療痢疾,可采集新鮮馬齒莧搗汁服用。”
書稿完成後,葛洪讓弟子們在周邊的鄉村和城鎮中傳播。百姓們得到這本書,如獲至寶,紛紛按照書中的方法治療疾病,許多常見的小病小痛都能及時得到緩解。
然而,葛洪並未就此滿足。他深知醫學之道廣闊無垠,學無止境,世間還有諸多病症等待著他去探索和攻克。
有一天,一位來自遠方的醫者林之軒專程來到羅浮山拜訪葛洪。他聽聞葛洪醫術精湛,特地前來請教一些疑難病症的治療方法。葛洪熱情地接待了他,並與他深入交流醫術。
林之軒提到,他所在的地方有一種奇怪的病症,患者渾身乏力,皮膚上出現紅斑,還伴有發熱症狀,但用盡各種辦法都無法治愈。葛洪仔細傾聽他的描述,陷入了沉思。
隨後,葛洪查閱大量的醫書古籍,並結合自身經驗,推測這種病症可能與濕毒有關。他決定親自前往林之軒所在的地方,實地考察病情。
經過長途跋涉,葛洪抵達了那個患病之地。他深入患者家中,仔細觀察病症,詢問他們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經過一番調查,他發現當地氣候潮濕,百姓們多食用生冷食物。
葛洪心中有了主意,依據《肘後備急方》中的理論,調配了一種藥劑。其中用到了黃柏、苦參、連翹等藥材,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他讓患者按時服用,並囑咐他們改善生活習慣,避免食用生冷之物。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患者們的病情逐漸好轉,紅斑慢慢消退,身體也恢複了力氣。當地百姓對葛洪感恩戴德,紛紛傳頌他的醫術和仁德。
葛洪回到羅浮山後,將這次治療怪病的經驗補充進了《肘後備急方》。他清楚地知道,世間病症繁多且變化多端,自己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
時光飛逝,轉眼間數年過去。葛洪的名聲越來越大,許多年輕的醫者慕名而來,拜在他的門下。其中有一位名叫蘇瑤的女子,聰明伶俐,對醫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極高的天賦。
葛洪對蘇瑤悉心教導,將醫術傾囊相授。蘇瑤勤奮好學,不僅精通各種醫理和方劑,還善於思考和創新。
一次,蘇瑤跟隨葛洪行醫時,遇到一位患有頑固頭痛的患者。葛洪按照以往經驗開了藥方,但患者服用後效果不明顯。蘇瑤仔細觀察患者症狀,發現他的頭痛似乎與情緒有關。
於是,在葛洪的指導下,蘇瑤嚐試在藥方中加入一些具有疏肝理氣作用的藥材,如柴胡、鬱金等。沒想到,患者服用後頭痛症狀明顯減輕。
葛洪對蘇瑤的發現給予高度讚揚,並鼓勵她繼續深入研究。蘇瑤受到鼓舞,更加努力鑽研醫術。
在葛洪的影響下,蘇瑤也開始關注一些被忽視的病症和治療方法。她發現,對於一些外傷患者,傷口愈合後往往會留下疤痕。為了尋找祛疤的辦法,蘇瑤查閱大量古籍,並進行多次實驗。
經過不斷嚐試,她發現用蜂蜜、蘆薈等天然材料製成的藥膏,對外傷疤痕有一定的淡化作用。葛洪得知後,與蘇瑤一起進一步研究和改進配方,使其效果更加顯著。
他們將這個祛疤的方法收錄進了《肘後備急方》,為更多患者帶來了希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隨著《肘後備急方》的不斷豐富和完善,其影響力日益增大。不僅在民間廣泛流傳,就連一些宮廷禦醫也對其稱讚有加。
然而,葛洪始終保持著謙遜,繼續在醫學道路上探索前行。他常常告誡弟子們:“醫學之道,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必須時刻保持學習的熱情和探索的精神,才能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
一日,一位鄰村的農夫匆匆趕來,他的妻子難產,已經兩日,情況危急。葛洪聽聞,立刻隨農夫前往。
到了農夫家中,隻見產婦麵色蒼白,氣若遊絲。葛洪仔細診斷後,吩咐準備當歸、川芎、益母草等藥材,熬製成湯讓產婦服下。同時,他指導穩婆以特殊的手法按摩產婦腹部。不久,產婦終於順利產下一名男嬰,母子平安。
此事過後,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新增了這一難產救治的醫案,並詳細記錄了所用藥材的劑量和按摩手法。
又有一次,村裏一位孩童突發高熱,昏迷不醒。葛洪查看後,發現是熱毒內侵。他讓村民采集新鮮的金銀花、連翹,煮水為孩童擦拭身體,同時讓其服用白虎湯。沒過多久,孩童的體溫逐漸下降,清醒過來。
這個醫案也被葛洪收入書中,為後人提供了治療熱毒高熱的寶貴經驗。
在《簡易醫方》的傳播過程中,葛洪收到了許多反饋。其中一則民間醫案令他印象深刻。有個小鎮上的一位鐵匠,因常年勞作,患上嚴重的腰腿痛。他偶然聽聞用艾葉、花椒煮水熱敷,堅持數月後,症狀竟大大減輕。葛洪將這一方法也補充進了他的醫書。
隨著名聲越來越大,前來求醫者絡繹不絕。有一位富商,身患消渴之症糖尿病),身體日益消瘦。葛洪為其開出以天花粉、知母、麥冬等為主的藥方,並囑咐其控製飲食,適當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富商的病情得到了控製。
這一醫案再次豐富了葛洪的醫學記錄。
而蘇瑤在葛洪的指導下,醫術也日益精進。有一回,她遇到一位患有皮膚病的老人,皮膚瘙癢難耐,布滿紅疹。蘇瑤根據《肘後備急方》中的啟示,用苦參、黃柏熬水讓老人泡澡,又用黃柏膏為其塗抹患處。不久,老人的皮膚病痊愈。
還有一次,一個年輕的書生因讀書過度,勞心傷神,導致失眠多夢,精神萎靡。蘇瑤想到葛洪曾教導的養心安神之法,為書生開了酸棗仁湯,並讓他睡前用薰衣草薰香。一段時間後,書生恢複了往日的神采。
葛洪聽聞蘇瑤的這些事跡,深感欣慰。
這時,從遠方傳來消息,說有一處村莊爆發了瘟疫。葛洪毫不猶豫,帶著弟子和藥材趕赴那裏。
到達村莊後,葛洪發現疫情嚴重,許多人上吐下瀉,發熱不止。他立刻組織村民進行隔離,同時熬製防疫的湯藥分發給大家。
經過數日的努力,疫情終於得到控製。葛洪在這次抗疫過程中,總結出了一套有效的防疫方法,並將其寫入醫書。
在一個山村裏,有位獵戶被野獸咬傷,傷口感染,化膿生瘡。葛洪用自製的金瘡藥為其處理傷口,又讓他服用清熱解毒的草藥。不久,獵戶的傷口愈合。
這樣的醫案不斷積累,《肘後備急方》和《簡易醫方》也越來越豐富。
有一天,一位官員找到葛洪,說他的夫人產後抑鬱,情緒極不穩定。葛洪經過診斷,開了疏肝解鬱的藥方,並建議多聽音樂,多與家人交流。一段時間後,官員夫人恢複了正常。
在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醫案。一位漁夫出海時遭遇風暴,受傷後傷口久久不愈,且每逢陰雨天就疼痛難忍。後來,他按照一位老中醫的建議,用海桐皮、透骨草泡酒,每天擦拭傷口,症狀逐漸改善。葛洪將這個方法也收錄進了他的著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葛洪的醫書不僅在當地流傳甚廣,甚至傳到了更遠的地方。許多醫者慕名而來,向葛洪請教。
葛洪總是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有一次,一位外地的醫者帶來了一個奇特的醫案。說是有個地方的人用蛇蛻治療驚風,效果顯著。葛洪聽聞後,親自去考察驗證,確認有效後也將其納入自己的醫術體係。
在一個偏遠的小鎮上,有個小孩誤食毒果,生命垂危。葛洪及時趕到,用甘草湯為其解毒,成功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而蘇瑤也在獨自行醫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位患有哮喘的老人。老人一到冬天就呼吸困難,病情加重。蘇瑤根據葛洪的教導和醫書中的記載,為老人準備了艾灸療法,並配合中藥調理。經過一個冬天的治療,老人的哮喘得到了明顯的緩解。
葛洪和蘇瑤的名聲傳遍了整個地區,人們對他們的醫術充滿了敬佩和感激。
在一次行醫途中,葛洪遇到了一位工匠,工匠的手因為長期接觸化學物質而潰爛。葛洪用自己調配的藥膏為其治療,並告訴他日後工作時要做好防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