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白手起家 逆境立業(十九)

字數:3544   加入書籤

A+A-


    校園服務社在沈佳不辭辛勞地精心打理之下,逐漸走上正軌並日益穩定下來,生意更是蒸蒸日上、紅紅火火。如此一來,柳琦鎏的家庭經濟狀況也隨之得到改善,終於告別了過去長達兩年之久的困窘與拮據生活。
    然而,柳琦鎏和其他代課老師們所麵臨的現實問題依然嚴峻。盡管他們兢兢業業地擔任著教學工作,但每個月到手的工資卻僅有區區七十五元而已。這點微薄的收入對於需要不斷提升自己以適應教育事業發展要求的他們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因為除了日常開銷外,他們還要抽出時間和資金去繼續進修學業、提高自身的學曆水平。可每年用於進修的各項費用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僅靠那點可憐巴巴的工資根本無法支撐起這樣的支出需求,日子過得常常是緊衣縮食、入不敷出。
    相比之下,那些擁有正式編製的公辦老師們則無需為此煩憂。他們既不必承擔這些額外且繁雜的消費開支,也能夠將更多的精力專注於教學本身。更讓代課老師們感到無奈的是,進修的項目種類繁多、變幻莫測。今年或許被告知要著重在某個領域加強學習以求提升,等到了明年可能又會有新的說辭,聲稱另一個方麵才是急需改進之處。麵對如此頻繁變化的要求,代課老師們猶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完全不清楚到底該把有限的金錢投入到哪個具體方向才能符合標準順利通過考核。
    這不,就在今年,上級部門又下達了一項新的指示:所有的代課老師都必須報名參加由縣裏組織舉辦的教師進修補習班。這個補習班采取脫產學習的方式,為期整整三年,旨在對代課老師進行全麵、係統的教育培訓。待三年期滿之後,如果考核合格便可轉為公辦教師身份。不過,想要參加這個補習班可不便宜,每人需繳納高達一萬元的學費!按照目前代課老師們每月七十五元的工資來計算,這筆費用簡直就是天文數字,他們不吃不喝攢上好多年恐怕都難以湊齊……
    柳琦鎏和一同參加工作的幾位女老師圍坐在一起,針對是否要報名參加補習班這件事展開了一次又一次深入且熱烈的討論。柳琦鎏目光堅定地看著大家,言辭懇切地鼓勵著她們勇敢邁出這一步。
    “姐妹們,我覺得你們應該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去報名參加補習班。雖然可能會麵臨一些困難,但隻要你們齊心協力,一定能夠克服的!而且你們還有婆家跟娘家可以依靠,他們肯定會給予支持,幫助你們順利渡過這段艱難時期。”
    然而,當話題轉到柳琦鎏自身時,他不禁微微低下頭,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至於我嘛……唉,我才剛剛勉強穩住目前的生活狀況,實在是拿不出這筆補習費用啊。所以很遺憾,這次機會隻能與我擦肩而過了。”
    盡管內心深處充滿了失落和不甘,但柳琦鎏深知現實的殘酷,一旦做出了決定,就不能再猶豫不決、患得患失。於是,從那一刻起,他除了完成教學任務以外,便將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如何更好地協助沈佳經營校園服務社上麵。
    這家被大家親切稱為門市部的校園服務社,承載著他們共同的夢想與期望。柳琦鎏每天早早來到店裏,認真打掃衛生、整理貨架,熱情地接待每一位顧客。除此之外,他還利用業餘時間本本分分地耕種著自家那僅有的二畝一分耕地,精心嗬護著每一株莊稼,期盼著能有一個豐收的好年景。
    在這個特定的時期,農村的景象發生了一些顯著的變化。以往,農民們收割小麥幾乎完全依賴手工勞作,但如今情況已有所不同,先進的小麥收割機開始投入使用。這些現代化的機器能夠高效地完成小麥的收割工作,大大減輕了農民的體力負擔。然而,收割後的後續處理仍然需要人工參與。農民們會將收割機割下的小麥仔細捆綁成一個個整齊的麥捆,然後通過人力或畜力拉運至打麥場。
    到達打麥場後,脫粒機便成為主角。它快速而有力地將麥粒從麥稈上分離出來,隨後經過晾曬等一係列工序,金黃的麥粒最終得以儲存起來。與過去相比,這種半機械化的作業方式確實讓整個收獲流程的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不過,當涉及到玉米種植和田間管理時,傳統的人工操作依然占據主導地位。玉米的播種仍需依靠農民們親手一粒粒播撒入土,確保種子分布均勻、深淺適宜;而玉米田裏的雜草清除工作同樣離不開農民們彎腰揮鋤,辛勤耕耘。盡管如此,全國範圍內的農作物都保持著純天然無汙染的狀態,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為“綠色食品”。那個時候,人們對於所謂的“無公害”概念還相當陌生,畢竟那時根本不存在任何公害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業勞動逐漸不再是農民唯一的生計來源。隻要農民能夠準確把握農時,合理安排好麥收播種以及秋收播種這兩個關鍵環節,並在平日的農閑時光裏抽出空來給莊稼澆灌幾次水,他們就能基本保證農田的正常生產。因此,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在其餘大部分時間走出鄉村,前往城市尋找打工賺錢的機會。這樣一來,不僅增加了家庭收入,同時也拓寬了視野,接觸到更多新鮮事物和現代理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陽光明媚、熱情似火的六月,時間老人邁著不緊不慢的步伐悄然來臨。對於柳琦鎏和他的同事們來說,這個月份是特別的——他們不僅要見證初一學生們邁向新的學年,也要麵對自己共事四年的初一年級班組即將解散的事實。而在這次分別中,有三位女老師將前往補習班進行脫產進修,這使得離別的氛圍更加沉重。
    為了給這段珍貴的合作時光畫上一個溫暖的句號,柳琦鎏與金陽老師以及幾位同事決定在門市部組織一次溫馨的聚餐活動。當大家圍坐在一起開始包餃子時,氣氛既輕鬆又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麵的時候嗎?”一位女老師笑著問道,她的手上還沾著麵粉,“那時候我緊張得不行,生怕教不好這些孩子。”
    “誰不是呢?”金陽老師接過話來,“不過現在想想,那些日子真是過得太快了。孩子們也長大了,我們也都成長了許多。”
    另一位女老師則輕輕歎了口氣:“說真的,離開這裏去進修,心裏還真有些舍不得。但是我也期待能學到更多,回來後可以給孩子們更好的教育。”
    柳琦鎏點頭表示讚同:“不管怎樣,我們都應該為未來感到高興。雖然會有不同的道路要走,但我們的目標是一樣的——那就是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在席間,眾人紛紛打開話匣子,傾訴著作為代課老師所經曆的種種酸甜苦辣。那些辛勤付出卻鮮為人知的努力,那些麵對調皮學生時的無奈與苦惱,以及收獲學生進步時的欣慰與喜悅……種種情感交織在一起,讓每個人都感慨萬千。然而,盡管有著諸多不易,老師們依然懷揣著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憧憬與殷切期盼。
    隨著暑假的腳步漸近,學校宣布了一項令人興奮的消息:將組織一次前往白洋澱的遊玩活動。作為一位熱愛自然的人,柳琦鎏立刻報名參加。“終於有機會放鬆一下了!”他對妻子說,“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呼吸新鮮空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與此同時,沈佳這位平時總是忙於經營門市部的母親,也迎來了難得的休息日。她開心地告訴丈夫:“我想帶孩子們回娘家看看,順便也能放鬆一下了。”
    在這個夏天裏,無論是白洋澱湖光山色間的悠然漫步,還是家中長輩與晚輩間共享的天倫之樂,都成為了每個人心中最珍貴的記憶。即使前路未知,但隻要心中懷揣希望,未來就充滿了無限可能。
    喜歡田野的變遷請大家收藏:()田野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