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白手起家 逆境立業(二十二)

字數:2810   加入書籤

A+A-


    沈佳利用暑假專門學習了缸爐燒餅製作技術。缸爐燒餅製作的第一步就是缸爐生火。
    缸爐燒餅的生火過程,是一場對火候與技藝的考驗,它不僅關乎食物的烹飪,更是對傳統工藝的傳承。
    在晨光初露的時分,沈佳就開始了一天的勞作。她首先準備了一個陶瓷的缸爐,這是製作缸爐燒餅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缸爐底部,鋪上一層砂土,厚度約為五厘米,這是為了隔熱,保護爐體不受高溫的侵蝕。
    然後用磚塊和水泥砌成底座,這是爐子的根基,必須堅固耐用。砌底座的動作穩健而有力,每一塊磚都承載著對美味的承諾。接著,需要安裝爐膛和爐壁,這是爐子的核心,每一塊耐火磚都精心鋪設,確保爐膛的密封性和保溫性。
    爐門和煙囪的安裝需要格外小心,這關係到爐子的密封性和穩定性。安裝者要仔細檢查每一個接縫,確保沒有縫隙,讓爐火的熱量得以充分保留,同時確保煙霧能夠順暢排出。
    在爐子搭建完成後,工匠們開始調試和試燒。他們檢查爐膛和煙囪是否暢通無阻,溫度是否均勻分布。這是對爐子性能的第一次考驗,也是對工匠技藝的一次驗證。
    終於,到了點燃爐火的時刻。工匠們將木炭或柴火放入爐膛,用火種點燃。火苗在爐膛中跳躍,逐漸蔓延,最終形成熊熊烈火。爐火的溫度逐漸升高,爐膛內壁開始泛紅,這是爐火的力量,也是燒餅美味的秘訣。
    隨著爐火的穩定,工匠們開始放入燒餅胚。他們必須時刻關注爐火的變化,適時添加燃料,保持爐火的穩定和溫度的均勻。這是一場耐心與細心的較量,每一個燒餅的色澤和口感,都取決於爐火的掌控。
    缸爐燒餅的生火過程,是一場對火的駕馭,是對傳統的尊重,也是對美味的追求。當燒餅在爐火中慢慢變成金黃色,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時,所有的等待和努力都得到了回報。這是缸爐燒餅的故事,也是工匠們對美食無盡熱愛的見證。
    第二步就是燒餅胚的製作。
    在集市中,挑選最優質的麵粉,潔白如雪,細膩如絲。豬油,那來自家畜的饋贈,溫潤而醇厚。鹽,這調味的精靈,賦予食物靈魂。水,生命之源,清澈而純淨。泡打粉,這現代的魔法,讓麵團輕盈起舞。
    將麵粉與豬油、泡打粉混合,如同大地與天空的交融。鹽溶於水中,化作無形的力量,融入麵團的血脈。水與麵粉的結合,是一場溫柔的舞蹈,揉捏之間,麵團逐漸蘇醒,變得光滑而有彈性。它被包裹在保鮮袋中,靜靜地在時間的流逝中醞釀著變化。
    豬油在小火上慢慢融化,釋放出誘人的香氣。麵粉與之交融,化作細膩的油酥,如同月光下的霜,等待著與麵團的邂逅。
    麵團被擀麵杖喚醒,延展成一張薄如蟬翼的麵皮。油酥均勻地塗抹其上,如同給大地披上一層銀裝。
    麵皮被精心卷起,每一卷都是對技藝的考驗,層疊之間,藏著未來的層次與風味。分割成等份,每一份都是未來的希望。
    取一份麵團,擀開,對折,再擀開,如此反複,如同生命的輪回。對折麵向下,麵上刷水,如同給大地灑下甘霖,撒上白芝麻,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辰。
    燒餅胚製作好後放入古老的缸爐,等待著燒餅的涅盤。燒餅被放入,溫度的洗禮下,它們逐漸變得金黃,外焦裏嫩,層次分明,香氣四溢。
    當缸爐燒餅從烤爐中取出,那是一種視覺與味覺的盛宴。每一口都是對傳統工藝的致敬,每一口都是對食材本味的探索。這就是缸爐燒餅,一種穿越時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美味傳奇。
    這套製作技術對於沈佳來說並非易事,她花費了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日複一日地反複練習、摸索與嚐試,才終於熟練掌握其中的竅門。
    經過這段時間的不懈努力,沈佳製作出來的燒餅無論是從外觀還是口感都堪稱一絕。那金黃酥脆的外皮,咬一口便會發出“嘎吱”的聲響,內餡則是香甜可口,讓人回味無窮。這種美味迅速傳遍了校園和村莊,受到了學生們和村民們的熱烈歡迎和一致認可。
    隨著口碑的傳播,沈佳製作的燒餅每天的銷量節節攀升,呈現出與日俱增之勢。甚至常常不到一天的時間,所有的燒餅就已經銷售一空。麵對如此火爆的生意,連一旁的柳琦鎏都不禁心動起來,想要跟著沈佳學習這門手藝。
    然而,當柳琦鎏向沈佳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遭到了沈佳無情的拒絕。隻因為在沈佳看來,柳琦鎏平日裏做事總是笨手笨腳的,她擔心柳琦鎏不僅學不會,反而還可能會把事情搞砸。雖然吃了閉門羹,但柳琦鎏並沒有就此放棄,他隻能利用空閑的時間幫著沈佳打打下手,比如幫忙準備原材料、清理工具等等。盡管不能親手參與製作,但能在一旁協助沈佳,柳琦鎏心裏也覺得十分滿足。
    在這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裏,柳琦鎏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他,可謂是窮困潦倒至極,身無分文,甚至就連區區一百元錢都拿不出來。那時,為了能夠償還二姐借給他的那僅有的一百元,他整日愁容滿麵,雙眉緊緊皺在一起,仿佛被一股無形的重壓所籠罩。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柳琦鎏不僅成功地還清了所有外債,手頭還略有盈餘。而在這個巨大轉變的背後,他的妻子沈佳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有了沈佳的陪伴、支持與默默付出,柳琦鎏才得以一步步走出困境,迎來生活的曙光。可以說,如果沒有沈佳,就不會有今天的柳琦鎏。她宛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柳琦鎏前行的道路;又似一陣春風,吹散了他心頭的陰霾。
    喜歡田野的變遷請大家收藏:()田野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