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朝堂變天
字數:6979 加入書籤
                    話說賈璉真個去了玉皇山的尼姑庵。
    那尤二姐他也見到了。
    這時的尤二姐臉上的刀傷已經結痂快好了。
    隻是那縱橫交錯的刀疤實在是太嚇人了。
    尤二姐把頭發剃了,再穿一身僧袍把曼妙的身材掩蓋。哪裏還有當初風華絕代的尤二姐模樣。
    賈璉去見尤二姐的時候已經黃昏了。天邊殘陽射來黃暈的光照在尤二姐的臉上。使得那些刀疤更加猙獰。
    賈璉一見當即便嚇了一跳。這哪來是美人,分明這才是夜叉星。
    賈璉壯著膽子喊了兩聲“二姐!”
    那尤二姐滿臉平靜的看著賈璉。
    “賈施主,這裏沒有尤二姐,隻有貧僧靜空。”
    是尤二姐的聲音。
    賈璉大失所望。就這模樣,還不如回家玩小廝呢!
    賈璉是一刻也沒有停留,匆匆的便回了家,從此再沒有提尤二姐之事。
    ……
    卻說史信這一日如往常一般上朝。正昏昏欲睡之間。猛的外邊有急報進來。
    一時太和殿內,靜得都能聽見那香爐裏龍涎香燒裂的輕響。
    乾瑞皇帝手捏著浙江戰報的指節已經泛白,奏章上麵幾個字格外刺眼。
    “亂民陷三城,王子騰兵主力盡失。”
    乾瑞皇帝後悔了。他不過是為了讓張閣老和王子騰在浙江鬧一鬧,讓林如海和他們鬥一鬥。
    然後落個兩敗俱傷,他才好收服浙黨。
    卻沒想到這林如海這鬥爭能力是真的渣。去了那裏便被手下架空。根本和這些浙黨鬥不了。
    每日裏林如海告浙江官員的折子不斷的遞到京城。
    讓皇帝懲治浙江官員。
    我要是想親自動手收拾浙黨,我早就幹了,我派你去浙江幹什麽?
    所以皇帝根本看過林如海的奏折,便扔到一邊,不再理會了。
    他哪裏會想到這浙江富庶之地能激起民變來啊?
    這裏可是帝國的糧倉啊!這亂了,那國家的稅收怎麽辦啊!
    更可氣的是,這民變已經演變的如此厲害,他才知道。
    分明是有人故意隱瞞。
    “張大人,張閣老!”
    皇帝一拍桌案,聲音驟然炸響,震得仿佛梁上的灰都簌簌往下掉。
    “前幾日你還遞折子,說浙江是桑田成片,百姓無不‘歡然從命’!
    如今呢?如今怎麽樣了?錢塘、寧波都丟了,杭城現在四門緊閉!王子騰帶的三萬兵馬損失大半。為什麽戰事糜爛成這樣,朕才知道?”
    張閣老一下踉蹌的出班跪倒,烏紗帽歪在一邊,素來端肅的臉上滿是慌亂。
    他也沒想到會變成如此地步。
    你們這些泥腿子,不就是失去了土地嗎浙江富庶,你們可以做工啊!
    怎麽就造反了呢?
    本以為不過是一地之亂,王子騰軍馬一到,立刻瓦解冰消。可是王子騰就是個銀樣蠟槍頭。
    丟城失地,連三萬兵馬一下子丟了個差不多。真的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陛…陛下,息怒啊!!並非是臣等隱瞞。
    一定是有人在浙江誘導那些亂民,這些亂民也是看王檢點初到了浙江,不熟悉地形,才讓那些亂民鑽了空子。
    臣懇請陛下再寬限十日,臣等必催促王子騰重整兵馬,奪回丟失的城池!”
    “寬限時日?”
    乾瑞帝猛地將戰報扔在了張閣老的麵前。
    皇帝的眼神瞪視著張閣老的臉頰,
    “等亂民過了江,過了蘇北,過了山東,是不是那時要朕禦駕親征是嗎?”
    張閣老被皇帝這一問給問住了。
    他賭王子騰能輕鬆平息民變。才留中了浙江戰報,卻不想讓民變越演越烈。當真是悔不當初啊!
    自然不是悔恨在浙江的貪腐。而是錯信了王子騰。
    早知道早調南北大營過去,不過是多幾個分田地的。好過王子騰這樣把事情辦砸。
    再說皇帝,他目光掃過階下文武。
    戶部尚書縮了肩膀,兵部尚書盯著靴尖。
    連平日裏最敢言的禦史也都垂著頭——滿殿寂靜,竟無一人敢接話。
    這是陛下讓群臣站出來和浙黨對壘啊!這誰不得好好思量?
    “都啞巴了?”
    乾瑞皇帝帝氣得胸膛起伏,沒想到張閣老之威如此之重。
    “平日裏爭功爭賞的時候,一個比一個積極。
    如今浙江亂成這樣,倒沒人敢說話了嗎?”
    終於,來自東南的兵部尚書李皓然站出列。
    那袍角掃過金磚,發出細碎的聲響,沉聲道
    “陛下,臣以為浙江之亂,其根子在於改稻為桑失了民心。
    臣覺著不可單隻靠鎮壓,一方麵要派一員大將領兵穩住局麵。
    另一方麵也要再遣欽差安撫百姓,暫停改稻之策,雙管齊下,方能平息民怨。
    臣聽聞當地官員居然有人撅堤毀田。若不嚴查。便是剿滅亂民,浙江的賦稅也難以收齊。”
    “暫停?”
    張閣老猛地抬頭,看向向李浩然。
    他萬沒想到這個時候東南黨人居然站出來和他唱對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這齊楚浙把持了朝綱近百年。竟沒想到這東南偏域居然發展起來。
    再聯係上個月嶺南商人到百姓那裏以糧食定三年後生絲。
    這要是現在停了。那這絲綢便到了東南黨的手中了。
    張閣老的眼皮一跳。這幫賊子這是要奪權了嗎?
    “李大人可知改稻為桑是國策。就是為填補國庫虧空?
    若是停了國策,那東北的軍餉、黃河河工,哪一樣離得開生絲?
    一旦暫停,這一年的投入,豈不是全打水漂,到那時國本動搖,你擔得起嗎?”
    有了李浩然的出麵,立時便有東南係的禦史出班。
    “可若不平息民怨,慢說生絲的賦稅,恐怕連整個浙江的賦稅都將斷絕,那是怕不是國庫到時要更空了!”
    皇帝樂了,他就是在等一個機會,等有一個地方勢力來瓦解浙黨對朝政的把持。
    今天終於等到了。他仿佛撥開雲霧見了晴天。有東南係官員可用,自己完全可以把朝政從浙黨手中奪回來。
    這邊東南黨發動,浙黨這邊立時動了。科舉大省底蘊豈是那麽好挑釁的。
    立時十幾個官員站出來反對。
    “臣等不同意錢禦史的說法。那生絲之利是稻子的數倍。不但可以賺取大量銀兩。還能控製東南各國經濟。”
    “李尚書所言太過聳人聽聞。江南武備多年鬆弛。不經過戰陣。一時戰敗也是正常。不可以一戰否定一切。
    那亂民不過是泥腿子,也不是孫武在世。李尚書太言過其實了。”
    一時間東南一係和浙黨在朝堂上爭論起來。
    皇帝就是要看到這種事情。一片祥和,沒有牽製,他如何搞平衡,如何駕馭百官。
    皇帝一拍桌子。
    “好了!如今關鍵是要選對領兵之人,王子騰已失銳氣,斷不可再用!
    大家還是議一議人選吧!”
    這話像一塊石頭投進死水,太和殿內瞬間起了騷動。
    滿朝武將裏,勳貴一係的牛繼宗自太上皇病重,已經被奪了權,是不能用的。
    鎮守西陲的南安王失了南部基業,剛打完敗仗,沒有銳氣,也是不行。
    剩下的要麽資曆淺,要麽沒打過大規模戰事。乾瑞皇帝的目光,緩緩落在了站在武將中的史信身上。
    這位打仗是一副好手。可是他有點好的過了分了。
    南滅真真,北裂匈奴,威震東北。逼娶半島。
    再讓他在國內剿匪。他不得上天啊?
    可是這時候不用他又用誰呢?
    思來想去。史信一萬人戰關中。
    記得史信在江南和南北大營軍官不和睦。
    那我就給你添幾個浙江係的下屬分了你的功勞。
    “史愛卿怎麽看?”
    史信在浙江籌謀許久,自然是願意去的。到時這海疆的出海口和基地不就有著落了嗎?
    “臣願為陛下分憂,臣請陛下允許臣領兵赴浙江剿賊。”
    史信當即出班拱手,那聲音擲地有聲。
    皇帝聽了一笑。
    乾瑞帝聽完,手指在龍椅扶手上輕輕敲擊,片刻後,猛地拍案
    “好!就依你!”他聲音傳遍大殿,“加封靖國公史信為浙江討賊督師。
    總領浙江軍政,便宜行事!
    即日起,兵部擬從江南江北大營調兵,聽從史信調遣。
    史國公,你務必在三個月內平定亂局,安撫百姓!若有官吏違抗,可以先斬後奏!”
    “臣遵旨!定保江南安定!”
    史信立刻領旨道。
    皇帝又說道
    “文淵閣張學士玩忽職守,扣留戰報。降三級聽用。
    著兵部尚書李浩然入文淵閣,為首輔大臣。
    支應浙江用兵的一切事物。
    如若有涉及,各部皆要極力配合。”
    那李浩然心中一喜,看來自己賭對了。
    隻要自己入了閣,那我們東南一係的春天便來了。我們的時代來了。
    “臣等遵旨!”
    百官也是齊聲應和,聲音終於有了些底氣。
    太和殿的龍涎香依舊嫋嫋,隻是殿內的壓抑散去了大半。壓抑的隻有浙黨一係。
    乾瑞帝看著躊躇滿誌的史信,誌得意滿的李浩然。皇帝雀躍不已。
    以東南壓浙黨。以史信平王子騰。
    到時浙黨一定恨死史信。
    嗬嗬!這朝政終於完完全全到了朕的手上。
    以後便是朕乾綱獨斷的時代了。
    這幫人各個想著如何撈權,至於浙江百姓的疾苦。嗬嗬,哪裏有人在意呢?
    喜歡紅樓大反派,我要摘賈寶玉的神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紅樓大反派,我要摘賈寶玉的神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