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花榮憂思官風腐 花勇緊籌作戰需

字數:5205   加入書籤

A+A-


    第 15 章 花榮憂思官風腐 花勇緊籌作戰需
    花榮聽聞慕容彥達竟將朝廷的官職視作貨物肆意買賣,還大言不慚、毫無羞恥地談什麽“信譽”,心中對這腐敗不堪的朝廷更是多了幾分鄙夷。
    一州知府在買官賣官之事上都如此肆無忌憚,那處於朝廷中樞的官員呢?
    還有那高居廟堂的趙官家呢?
    想到此處,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最後,為了心中的宏偉藍圖和遠大抱負,花榮不得不對花勇說道:
    “那屆時小侄的青州團練副使一職,就隻能拜托二叔您了。
    二叔您可得早做安排,多去與這位‘慕容國舅’溝通交流一二。”
    花榮略帶無奈地向花勇打趣起來。
    “榮哥兒,你就把心妥妥地放進肚子裏!
    咱們這位慕容國舅啊,早就將青州一眾屬官的價格標注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那真是童叟無欺!
    大家都清楚,隻要買家的心意足夠到位,哪怕買家是個不折不扣的二傻子,慕容知府也定會想方設法派人把他穩穩當當地送到那個位置上。
    所以啊,既然你相中了青州團練副使這個位置,二叔到時給慕容彥達準備好合適的心意就行。”
    花榮聽到這裏,在前期短暫地對買官賣官之事感到驚訝後,突然,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
    他清楚地記得,後世史學家曾介紹過宋朝買官賣官之事,隻是剛剛自己還沒把思維從現代社會轉到這北宋末年,因而出現了短暫的驚愕。
    他記得上學時,曆史老師曾詳細講述,在宋朝,官職的確能夠買賣,不論是文官還是武將的職位,都被朝廷拉入了這場經濟交易之中。
    《水滸》中那些土豪劣紳被稱為大官人,的確名副其實。
    就拿眾人熟知的西門大官人——西門慶來說。
    西門慶原本並未在朝廷擔任實職,然而他憑借與官府的暗中勾結,以及大肆賄賂官員等手段,獲得了朝廷的金吾衛副千戶、千戶之類的職位。
    正因如此,在陽穀縣,人們都尊稱他為大官人。
    也正是這通過不正當途徑得來的身份,讓他在陽穀縣擁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影響力也不容小覷。
    其實在有宋一朝,特別是每逢戰爭這種急需巨額錢財的關鍵時刻,朝廷上下就愈發無所顧忌地大肆操辦買官賣官之事,來湊集軍費。
    公元994年,“高梁河車神”宋太宗趙光義,率先開啟了宋朝賣官的惡劣先例。
    令人玩味的是,他賣官時還顯得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所索要的並非金銀財寶,而是糧食。
    其賣官的價格標準清晰,捐贈1000石糧食便能賜予爵位一級;
    拿出2000石糧食,就能獲得一個助教的名額;
    若奉獻3000石糧食,就可以當上本州文學;
    給予4000石糧食,便能擁有大理寺評事的頭銜;
    掏出5000石糧食,直接給予文字出身,算是正式幹部了;
    花費7000石糧食,能夠換來一個州別駕的職位,不過這個職位卻沒有簽字處理公務的權力。
    要是誰家財大氣粗,願意大出血拿出石糧食,宋太宗或許也會一咬牙,狠心給予一個太祝、殿直的身份。
    那麽,這些官職的含金量究竟如何呢?
    就拿殿直來說,每月工資僅有5000文以及15石糧食,算下來,需要領將近60年的工資才能回本;而太祝每月的工資也不過8000文罷了。
    因此,這些官員要想回本,其采用的方法,大家眯著眼睛也會猜到。
    有了老祖宗開頭,後世的趙家後人賣官創收的方式就多種多樣。
    宋仁宗規定,土豪們幫助政府在陝西六路邊境上建造城池,也可以當官,如果哪個土豪可以付出數萬個“工”的錢財,他就可以擁有“同學究”等官職。
    此外,誰給前線運送了數萬束草料,也能換官。
    這種以物資換取官職的行為在當時社會屢見不鮮。
    在北宋的官場,官職仿佛成了一種可隨意交易的商品。
    無論是富商巨賈,還是地方豪強,隻要能提供朝廷所需的物資,都有可能獲得官職的賞賜。
    當今的官家和他曆代祖宗相比,絕對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堪稱賣官的狠角色。
    他在東京大肆操辦“花石綱”,這浩大的工程急需大量銀錢。
    然而,朝廷每年的稅收數額有限,這些稅收既要給眾多文武百官發放俸祿以維持朝廷運轉,又要給周邊其他國家繳納一定數額的“歲幣”。
    在如此財政吃緊的狀況下,為了“開源”滿足各項開支,當今官家竟然堂而皇之地給各級官職明碼標價售賣。
    就拿九品的成忠郎來說,他開出的價碼高達一萬三千貫銅錢。
    而正八品的敦武郎,價碼更是飆升至三萬貫銅錢。
    倘若想要謀取更好、更高級別的官職,那所需付出的價格則更為高昂。
    這使得許多有財富卻無才德之人,紛紛趨之若鶩,通過花錢買官來獲取地位和權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抱負,卻家境貧寒的人,隻能對官場望而卻步。
    這種賣官鬻爵的行為,無疑極大地破壞了官場的正常秩序,讓整個朝廷的風氣變得烏煙瘴氣,國家的治理也陷入混亂不堪的局麵。
    與此同時,花榮在心裏暗自盤算:
    “就一個團練副使的虛職,估計怎麽著也得花費一萬五千貫到兩萬貫左右。
    為了往後行事能夠順遂便利,這筆錢倒是不得不花。”
    隻是,一想到這些錢都要落入那些貪官汙吏的囊中,他心裏就格外不痛快。
    “哎!
    這可都是我的錢啊!
    哼!
    不行,這筆損失我得從那些山賊身上找補回來。”
    花榮在心裏暗暗發狠,
    “你們的錢庫可千萬別讓我失望!”
    他眉頭緊皺,目光中透著決然和一絲狡黠,仿佛已在謀劃如何從山賊那裏獲取足夠的財富來彌補自己即將付出的巨額開銷。
    ……
    花榮再次與花勇就出兵的相關事宜進行了更為詳盡的安排。
    針對每一個環節、每一處可能出現的狀況,都展開了深入探討,把眾多細節問題仔細梳理了一遍。
    雖說清風山和桃花山這兩股山賊的整體實力較為一般,但花榮深知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的道理。
    在他看來,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任何一絲疏忽都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他絕不想因自己的粗心大意,讓手下的兄弟們做無謂的犧牲,那樣的損失毫無價值,也是他絕不願看到的。
    花榮表情嚴肅,目光堅定,手中拿著繪製的地形圖,一邊比劃一邊向花勇講述著自己的作戰思路。
    花勇頻頻點頭,認真傾聽,時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和建議,兩人共同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做著最充分的準備。
    花榮做完前麵的部署後,最後又鄭重地安排花勇悄悄去籌備出兵所需的糧草、兵器以及鎧甲等各類物資。
    同時,他還吩咐花勇派人去收集清風山和桃花山兩處山寨為非作歹的證據。
    花榮心中十分清楚,此次行動必須有理有據。
    他打算先將收集到的證據以及百姓們飽含血淚的訴狀呈交到上官那裏,之後再著手出兵事宜。
    畢竟,若沒有這樣的前期準備,即便成功剿滅了這兩股山賊,他也難以獲得任何實質性的好處。
    要知道,那劉高可不是個善茬,陰險狡詐的他很可能會趁機在上官麵前給自己使絆子、上眼藥。
    倘若真讓劉高得逞,自己不僅功勞全無,甚至還可能遭受責罰。
    想到此處,花榮的眼神愈發堅定,他深知這一戰不僅要勝,還要勝得漂亮,不給敵人絲毫可乘之機。
    花榮緊緊握著拳頭,語氣沉重地對花勇說道:
    “二叔,此事關係重大,切不可有半分疏忽,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
    花勇拱手應下,隨即轉身匆匆去安排各項事務。
    喜歡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請大家收藏:()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