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官場苛政驅良善,山寨仁風聚英賢
字數:4095 加入書籤
山路蜿蜒,談笑處、險途曾曆。黑店劫、天壽機敏,化凶為吉。淮西惡霸行不義,段五助虐添惡跡。幸相逢、豪傑共歸山,風雲際。
花榮義,人心係。收流民,施仁恤。看青衫百姓,笑迎如織。官府貪殘逼眾走,清風庇護安生立。待來日、壯誌展宏圖,乾坤辟。
——滿江紅·清風義舉
幾人沿著蜿蜒的山路,一邊往山上走,一邊熱絡地攀談著。
糜貹和鄭天壽你一言我一語,將回鄉途中的經曆一五一十地說給花榮聽。
談及夜晚投宿黑店那段驚心動魄的遭遇,糜貹至今心有餘悸,臉上仍帶著幾分後怕,感慨萬千地對花榮說道:
“花榮哥哥,你不知道,這次若不是天壽哥哥心思機敏,小弟恐怕就再也無緣與你相見了。”
說罷,他便詳細地講述起來,那日他們因貪趕路程,錯過了宿頭,無奈之下投宿在一家姓黃的屠夫家中,險些被蒙汗藥迷倒。
當時的情形,現在想來都讓人毛骨悚然,若不是鄭天壽久走江湖,經驗老到,時刻保持著警惕,察覺到那細微的異常,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李助也趕忙湊上前,帶著劫後餘生的慶幸說道:
“當時幸虧二位兄弟滅了那家黑店,不然我李助估計隻能去給閻王爺舞劍了。
哎,你們是不知道,我就隻喝了一杯酒,就著了店裏那惡婆娘的道。”
杜慧娘一路上都未曾聽鄭天壽提過此事,此刻聽聞自己的天壽哥哥如此英勇機智,望向鄭天壽的眼眸裏滿是崇拜,一雙眼睛裏幾乎要冒出星星來。
這一幕可又把一旁的杜壆給氣壞了,心裏就像打翻了八百缸陳年老醋,酸意直往上湧,當著眾人又不能說自己的妹妹,隻能狠狠地瞪了鄭天壽一眼。
隨後,他們的話題轉到了淮西路的張安撫使身上。
那張安撫使的侄兒平時愛強搶民女回家淩辱,簡直就是惡行昭彰。
張安撫使非但不加製止,還為虎作倀,給侄兒提供各種便利,行徑十分可惡。
而定山堡的段五同樣助紂為虐,身為江湖中人,行事囂張跋扈,還主動跑去幫那張安撫使派人截殺杜壆。
花榮聽到這裏,得知杜壆正是因為得罪了這個淮西路的張安撫使,才和鄭天壽他們一同來到清風山,不禁感歎造化弄人。
嘿,要說這事兒也太巧了!
那段五可是未來淮西楚王王慶的小舅子啊!
這真不是自己故意去挖王慶的牆角。
合著是他小舅子一門心思來給自己“幫忙”,把他姐夫手下的統軍大將給送自己這兒來了,順帶還貼心地給自己兄弟送了個如花似玉的媳婦。
花榮心裏不禁暗暗想道,如果以後王慶王排軍知道了其中的緣由,怕是得氣得給自己那混賬小舅子幾個耳光!
花榮一路走一路想著這些事,感覺用別人的兄弟去砍別人,想想心裏頓時就覺得美滋滋的。
看來自己還是要多抽空去山下走一走,不然等“四大寇”一登上台麵,有名有姓的英雄好漢都被人搶去了,自己拿什麽和他們鬥。
花榮帶著眾人朝清風山上行去。
一路上,但凡遇到花榮的人,無論是士卒還是百姓,都滿臉熱忱地向他問好。
甚至時不時有百姓滿臉真誠,熱情洋溢地主動邀請他去家裏吃午飯。
花榮也總是笑著,和他們嘮上幾句家長裏短,詢問家中收成、老人身體如何,讓人倍感親切。
李助和杜壆跟在一旁,將這一幕看在眼裏,滿心都是疑惑。
在他們看來,士卒向花榮打招呼,那是因為花榮身為首領,他們自然認識。
可這些百姓為何也如此尊敬他呢?
幾人繼續往山上走,山路愈發崎嶇,向花榮打招呼的人卻越來越多,李助和杜壆心中的疑惑也愈發強烈,就像被貓抓撓著一般,實在按捺不住。
終於,好奇心爆棚的李助和杜壆,攔住了路邊一位步履蹣跚的老婆婆。
李助客客氣氣地開口:“大娘,您一直都生活在這山上嗎?”
大娘先是警惕地打量了李助和杜壆一番,那眼神裏滿是防備,待瞧見他們和花榮同行,才先笑著跟花榮問了好,這才轉頭對二人說道:“不是嘞,老婆子我才來半個月。”
“大娘,那您是從哪兒來的呀?”杜壆接著問道。
大娘一聽,重重地歎了口氣,眼眶微微泛紅,臉上滿是歲月的滄桑與無奈:
“哎,別提了。
原本在家日子過得還算安穩,雖說不算大富大貴,倒也能勉強糊口。
誰能想到,青州城裏那些當官的像是發了瘋,跑到村裏強行搶我們的地。
但凡說個不字,抬手就打人,絲毫不把我們當人看呐!
大夥被那些當官的逼得實在沒活路,隻能背井離鄉。
後來聽說清風山的大王收留流民,我們這才拖家帶口,一路奔波來到這兒……”
兩人又連續問了好幾個人,回答的都和這老婆婆差不多。
二人還是感覺匪夷所思,又在半山腰休息的時候,跑去半山腰修房子的人群裏問了一些人,得到的答複依舊是一樣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助和杜壆聽著這些人的講述,心中百感交集。
原本他們對來投奔花榮還心存疑慮,此刻卻覺得這是個無比正確的決定。
這些人的話語中,滿是對青州官府的憤恨和無奈,更飽含著對花榮的感恩,那質樸的情感就像一把重錘,狠狠地撞擊著他們的內心。
二人常年在江湖行走,風餐露宿,對那被迫背井離鄉的痛苦感同身受,如今看到這些百姓在清風山重獲安穩,那喜悅之情也深深觸動著二人。
他們看著花榮和沿路之人親切交談,花榮眼中流露出的關切與溫和,是如此真實,沒有一絲一毫的做作。
李助和杜壆對視一眼,彼此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堅定。
他們能來清風山,主要是因為糜貹和鄭天壽出手幫助過他們,起初他們隻是想著跟著來看看,如果感覺花榮不符合他們心中的預期,就找個理由告辭,然後另投明主。
一路上,雖然糜貹和鄭天壽都在不停地給他們講自家花榮哥哥是如何如何的好,可他們原以為花榮隻是武藝高強、善於統兵的將領,如今才明白,他更是這清風山上百姓心中的依靠,是百姓的大救星。
清風山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個山賊窩。
但是在花榮的治理下,收留流民、庇護百姓,與那隻知道魚肉鄉裏的青州官府形成鮮明對比,宛如黑夜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百姓前行的路。
想到這裏,他們心中對花榮的好感度“蹭蹭”往上升,已然開始有了留下的意向。
喜歡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請大家收藏:()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