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王通判折腰逢內侍,李公公笑納滿箱金

字數:5419   加入書籤

A+A-


    聖敕飛臨府邸,朱門盡沐榮光。金章紫綬耀華堂,卻把奴顏悄放。
    桌上黃魚獻媚,席間巧語承觴。宦途名利費周章,笑歎人心千狀。
    ——西江月·觀王文堯逢迎內監
    在清風山上鄭天壽與杜慧娘喜結連理、熱鬧非凡之時,百裏之外的青州城內青州通判王文堯的府邸同樣張燈結彩,一片喜慶景象。
    王文堯身著嶄新的官服,衣角隨著他急促的腳步,在微風中輕輕擺動。
    他帶著人在自家府邸門前的露台上,已經不停地來回踱步半個多時辰了。
    身後的下人們都不敢發聲打擾,周圍隻有王文堯柔軟的鞋底與地麵產生的摩擦,而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王文堯每走上幾步,就會忍不住伸長脖子,眼睛急切地穿透眼前的街巷,向遠處眺望,臉上的神情既期待又忐忑,顯然是在等一位至關重要的人物。
    在青州,能讓王文堯這位通判相公,這般等待的人,實在是寥寥無幾。
    因此,附近路過的行人中,但凡有認識王文堯的,都不禁暗自揣測,這位通判相公究竟在等何方神聖?
    就在眾人的胡亂猜測中,一陣整齊有力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打破了街道的寧靜。
    街道中的行人,猶如老鼠見了貓一般,紛紛跳到路的兩邊進行避讓。
    隻見一頂無比豪華氣派的轎子,在一眾威風凜凜的軍士護衛下,從街角的拐角處緩緩向著王文堯的府邸而來。
    轎子穩穩停住後,一名身著內侍服飾、白淨無須的中年人邁著小碎步從轎子裏麵緩緩的走了出來。
    王文堯眼睛一亮,立刻滿臉堆笑地快步迎了上去,對著那中年男子拱手抱拳,恭恭敬敬地行禮道:
    “李中貴宋朝時期對太監的尊稱),您一路舟車勞頓,可真是辛苦了!
    快請到府裏麵歇息一番。”
    說完,還忙不迭地做出請的手勢。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王通判今天在此費了這麽多功夫要等的是宮裏來的內侍太監。
    隻見這位李公公一手持著拂塵,那穗子隨著他的動作輕輕的晃動,好似在宣示著他身上獨有的某種高高在上的特權。
    另一隻手捏成蘭花指的模樣,捏著一張粉色繡著鴛鴦的手絹,不停地擦拭著油光發亮的額頭,也不知是天熱的緣故,還是他正享受著被眾人矚目的感覺,額頭上的汗水卻怎麽也擦不完。
    他微微發福的身形,加上臉上那副慣有的傲慢與自得的神情,眯起的雙眼掃視著周圍的一切,仿佛這世間的萬物都不被他放在眼裏。
    這邊大廳內,王文堯早在接到通知後,便命人精心籌備了起來。
    寬敞又明亮的大廳裏,精致的茶幾與香案被擺放得整整齊齊,每一個細節他都力求下人做到盡善盡美。
    此刻的他正帶著李公公在門外看著眼前的一切,就像士兵等待上官的檢閱;又像是一個等待秋闈放榜的考生,滿心都是焦慮與不安。
    李公公一腳踏進大廳,連眼皮都沒抬一下,隻是隨意地瞥了王文堯一眼,又看了看大廳內的擺設。
    然後點了點頭,王文堯正準備說什麽,
    那李公公不等王文堯開口,便伸手在寬大的袖子裏摸索了起來,不一會兒,便掏出了一卷金黃色的綢緞聖旨。
    他清了清嗓子,那顯的十分尖銳刺耳的公鴨嗓音瞬間在寬敞的大廳裏回蕩開來:
    “王通判,你還不快快跪下接旨!
    你這是想藐視官家的威嚴嗎?”
    一頂大帽子,瞬間就給王文堯扣了下來。
    王文堯心裏一驚,絲毫不敢耽擱,“撲通”一聲雙膝跪地,身子俯得極低極低,額頭幾乎都要貼到廳內的青石地麵上了,仿佛要用這樣謙卑的姿態,才能表達他自己對遠在東京的趙官家的全部敬畏與忠心。
    隨後廳外的下人也跟著跪了下來,王文堯的家眷早已提前回了東京,而王嬌娘這幾天從清風寨回“娘家”照顧自己的“幹爹”,卻不適合在這樣場景中露麵。
    因此沒有家眷的加入。
    李公公見屋裏屋外眾人都已跪下後,嘴角才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笑容,隨後緩緩展開手中聖旨,尖著嗓子高聲宣讀起來,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無上的權威,在大廳裏久久回響: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纘承天命,臨禦萬方,宵衣旰食,惟求宇內清晏、海宇鹹寧。
    今覽青州奏疏,知通判王文堯恪勤匪懈,忠藎可嘉。
    該員夙懷赤誠,體國奉公,素以敏達見稱,更兼智慮深遠。
    於逆黨謀亂之秋,燭照幽微,斬殺花氏叛眾,勘破謀逆奸圖,使社稷轉危為安,黎庶免遭荼毒,厥功甚偉。
    朕嘉其忠勇,特加擢拔。
    著即遷升正五品戶部金部司郎中,掌天下財賦計度,以展經綸之能。
    其籍沒花氏叛逆田產財貨,即刻解赴東京,充盈內帑,以佐軍國之需。
    王愛卿當益矢忠貞,恪遵職守,砥礪廉隅,勤修庶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冀爾承流宣化,共襄盛治,上答朕眷遇之隆,下副蒼生仰望之重。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欽此!
    李公公用抑揚頓挫的音調宣讀完畢後,王文堯依舊跪在地上,扯著嗓子飽含著激動與感恩之情高呼道:
    “臣,王文堯,謝主隆恩!”
    隨後,他小心翼翼地站起身,躬著半個蝦米身子,雙手微微顫抖著,恭謹地從李公公手中接過聖旨,仿佛那是世間最珍貴、最神聖的寶物,接著又連忙遞給一旁同樣滿臉恭敬的管家。
    之後,王文堯滿臉堆笑,語氣裏帶著十足的討好:
    “中貴,您這一路奔波,實在是太辛苦了。
    下官特意在後院安排了接風酒宴,還請中貴移步,略表下官的一點心意。”
    李公公鼻子裏輕輕哼了一聲,微微點了點頭,算是應允了王文堯所求之事,那神態就好像是對王文堯的一種恩賜一樣。
    王文堯見李公公答應了自己的請求,於是恭恭敬敬地在前麵引路,將李公公引入後院的客廳。
    一進客廳,一張擺滿了山珍海味的大圓桌便映入眼簾,熱氣騰騰的菜肴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可李公公隻是淡淡地掃了一眼,臉上並沒有太多驚喜的神色,似乎這些珍饈美味在他眼裏不過是再尋常不過的吃食而已。
    王文堯極為客氣地伸手示意李公公坐上主位,等李公公坐下後,他才小心翼翼地在一旁陪著坐下,接著揮手屏退左右侍從。
    等四周無人了,他微微湊近李公公,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容,說道:
    “中貴遠道而來,舟車勞頓,實在是辛苦至極!
    下官先敬中貴一杯,聊表心中敬意。”
    說著,急忙端起酒杯,雙手高高舉起,向李公公敬酒。
    李公公斜著眼睛瞟了王文堯一眼,沒有說話,慢悠悠地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小口,隨後又慢悠悠地放下酒杯,一舉一動中都盡顯傲慢與敷衍。
    王文堯見狀,心裏清楚現在說什麽也是枉然,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麽做,才能討好這位“中貴”。
    於是,他連忙起身,走到一旁,費力地把一個用紅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盒子抱了過來。
    重新坐回座位後,他對著李公公滿臉堆笑地說:
    “中貴,下官聽聞您在京裏的時候就喜愛吃魚,這是下官特意為您準備的些許青州特產‘大黃魚’,還請中貴笑納。”
    說著,輕輕地將木盒放置在桌上,緩緩朝著李公公身邊推去,眼神裏滿是期待與討好。
    李公公的眼睛瞬間亮了一下,瞧了一眼木盒的大小,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才笑著對王文堯說道:
    “王通判太客氣了,咱家在此先恭喜王通判獲官家看重,擢升為金部司郎中。
    日後在東京,少不了要與王通判,不,王郎中多多親近。”
    說完,端起麵前的酒杯,朝著王文堯一飲而盡,那姿態仿佛在告訴王文堯,這時候才是對他的認可。
    王文堯見此,心中一喜,連忙再度舉起自己的酒杯,一仰脖子將杯中的酒水喝得一滴不剩,喝完還亮了亮杯底,以表誠意。
    李公公看著王文堯的舉動,滿意地點了點頭,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還親昵地拍了拍王文堯的肩膀,說道:
    “王郎中果然爽快,咱家最喜歡與王郎中這樣又懂事又懂禮節的人結交朋友。
    王郎中回了東京,坐上這‘大宋財神爺’的位置後,可莫要忘了咱家這個窮朋友啊!
    雖說咱家不是健全人,但是咱家的朋友多啊!
    以後王郎中在東京,有什麽需要咱家出手幫忙的,盡管向咱家開口。”
    說罷,那模樣仿佛兩人已經是多年的至交好友了,而這一切的轉變,不過是因為那盒“大黃魚”的功勞。
    喜歡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請大家收藏:()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