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楚州災民圖

字數:4564   加入書籤

A+A-


    李娘娘見包拯答應受理自己的案子,喜不自勝。
    “哀家的冤枉,全仰仗包卿了。”
    “娘娘但請放心!”
    “臣定當盡心竭力為娘娘討回公道。”
    “隻是眼下耳目眾多,恐有泄漏,多有不便;望祈娘娘赦臣冒昧之罪,權且認為母子,以免眾口紛紛,不知鳳意若何?”
    李宸妃現在哪有選擇的餘地,道:“既如此,但憑吾兒。”
    包拯謝恩。
    其餘人等,也都隻稱老夫人。
    當然就李娘娘家裏歇息。
    次日一早,包拯將馬車讓給李宸妃乘坐,自己卻騎馬。
    也沒心思走訪了,徑直投大路,往京城進發。
    半個月後,眾人返回京城。
    李宸妃安排在包府下住,婉兒悉心照料,又叫公孫策替李宸妃治眼睛。
    包拯目前還沒想到替李宸妃伸冤的辦法,須要從長計議,尋一個十全十美的辦法才妥當。
    否則不但李宸妃受到牽連,包拯的小命也不保。
    朝廷方麵。
    皇上一聽到包拯回京的消息後,便即刻傳旨宣包拯進宮麵聖。
    包拯自然知曉原因。
    他在楚州殺了桃杌一事,朝廷早已知曉。
    皇上召見自己,無非就是想要得到一個滿意的解釋。
    不過包拯絲毫不慌,他既然敢殺士大夫,自然早就想好了說辭。
    隨即換了官服,徑直前往禦書房。
    “臣包拯參見皇上。”
    “平身吧!”趙楨麵帶怒氣,“包拯,朕派你辦的事,辦得怎麽樣了?”
    “臣總算不負陛下所托,楚州的詛咒已解,已迎來甘霖,臣正欲向皇上交旨。”
    對殺桃杌之事,包拯卻是隻字不提。
    趙楨氣急敗壞道:“除此之外,難道就沒有其他想要和朕解釋的嗎?”
    “臣不知皇上指的是……”包拯繼續裝傻充愣。
    “你……”趙楨氣急,想不到包拯現在也學會了以退為進,在他麵前耍心機。
    “殺桃杌之事,怎麽說?”
    包拯略一沉吟,好整以暇道:“回皇上,此事,臣已在奏折中詳細說明。”
    “朕當然知道桃杌有罪,可你難道不知太祖的遺訓嗎?”
    “我大宋自立國以來,就沒有殺士大夫的先例,你竟敢濫用職權,不稟報朝廷,便定士大夫之罪,你實在太令朕失望了。”
    “如今滿朝文武天天上奏,要朕將你嚴辦,你自己說,朕該怎麽處罰你才好。”
    趙楨聲色俱厲,神色複雜,頗有一種恨鐵不成鋼之感。
    他自然也知道,包拯殺桃杌有非殺不可的理由。
    然而,大宋朝是官僚階級的天下,士大夫的天下。
    即便是一國之君,一言一行都要顧忌士大夫的利益,否則他這個皇帝就是個屁。
    對趙楨來說,包拯是交給了他一個天大的難題。
    他不想殺包拯,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可也不願背上一個違背太祖遺訓的罵名,更不想每天都麵對士大夫的口誅筆伐。
    他這個皇帝,需要士大夫的支持。
    包拯現在動了士大夫的奶酪,更觸碰到了士大夫的底線,他這個皇上,若是一味袒護包拯,士大夫豈會善罷甘休。
    “皇上,臣自然知曉太祖的遺訓。”
    “臣也不想違背太祖遺訓,讓皇上為難。”
    “實在是桃杌罪不可赦,因為他的貪贓枉法,草菅人命,楚州連年幹旱,百姓死傷無數,怨聲載道,餓殍滿地,白骨累累,宛如人間煉獄。”
    “若不殺桃杌,天下百姓將會如何看待官府,如何看待朝廷。”
    “唐太宗有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百姓才是國家的根本。”
    “倘若百姓對官府和朝廷失去了信任和擁戴,勢必揭竿而起,到時國將不國。”
    “若因一句祖訓而陷江山社稷於危難之間,臣寧可選擇後者。”
    “臣一片拳拳之心,想必皇上也不難明白,倘若皇上因此要降罪於臣,臣也無話可說。”
    “臣方才所言,絕非信口雌黃,而是臣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楚州的慘狀,簡直觸目驚心,令人發指。”
    “臣唯恐有奸佞蠱惑聖聽,故而到了楚州之後,便讓公孫先生將在楚州的所見所聞全都記錄了下來,懇請皇上一觀。”
    說著,從袖口裏掏出一張災民圖,呈遞過去。
    在公孫策的筆墨之下,楚州災民圖被描繪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有跪在地上乞食的乞丐,有啃樹皮,吃泥巴的災民,有化作白骨的死者,更有在鍋裏煮小孩吃的父母……
    一幕幕都深深刻畫在趙楨的眼簾中。
    從小在皇宮內苑長大的趙楨,何曾見過如此慘不忍睹的場麵。
    看到災民不但啃樹皮,吃泥巴,甚至吃人肉,易子而食……
    皇上看得一陣作嘔,同時眼淚嘩啦啦順著雙頰滑落,傷心欲絕。
    不得不說,趙禎無愧仁宗這個廟號,無愧華夏第一仁君的美名,當真是愛民如子的好皇帝。
    包拯心裏也是暗自慶幸,自己穿越到了仁宗一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若不然,想當青天,怕是不知道死字怎麽寫。
    你必須得承認,先有好皇帝,才能有好官。
    世上有包青天,正是因為趙禎的仁德寬厚。
    “包卿,這圖可是真的?”趙禎哽咽著,顯得極難相信,這是自己治下的子民。
    包拯苦笑一聲:“皇上,這不過是災區的冰山一角,真正的楚州,遠比這個要慘烈十倍百倍。”
    “比……比這還要淒慘?朕……朕……”趙禎泣不成聲,“朕難道真是個昏君嗎?”
    包拯看著皇上哭得傷心,趕忙安慰:
    “皇上賢明仁德,乃世所罕見的好皇上,楚州災情,錯不在皇上,而在官吏,皇上何須自責。”
    “那檮杌貪贓枉法,頑固人命,不但讓楚州百姓深陷災難之中,更陷皇上和太後於不義。”
    “臣承蒙皇上的信任,奉旨巡察,行便宜行事之權,便不得不為楚州民生著想,不得不為大宋的江山社稷著想,更不能不為皇上和太後的名譽著想。”
    “故而才將其問斬,還冤魂竇娥一個公道,還楚州一個安寧,還大宋政治一個清明。”
    聽著包拯這番慷慨激昂的話,趙楨也深受感染,心中的氣頓時煙消雲散。
    “包卿做得對,是朕冤枉你了,朕定會在母後麵前說明原委。”
    “謝皇上!”包拯心中一陣暗喜。
    隻要皇上不想殺你,那麽士大夫的力量再大,也奈何不得。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