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梅花四首

字數:5120   加入書籤

A+A-


    “公主要罰我什麽?”
    “罰你……”
    公主看向窗外,見院子裏的梅花開得正盛,便道:
    “罰你以梅花為題,即興填詞一首。”
    “要是作不出來,日後府中大小事務都要聽本宮裁決,此生不得納妾。”
    額……
    又來!
    怎麽又是詩詞歌賦?
    包拯突覺以後的日子怕是艱難了。
    麵對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妻子,以後的生活,免不了天天要和詩詞對聯打交道。
    “我要是作出來了呢?”
    “那本宮以後都聽你的!”
    “公主可不要反悔。”說到這裏,包拯暗暗得意起來。
    關於“梅花”的詩詞,他會背的可不少。
    “本宮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那公主聽好了。”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包拯一口氣吟誦了四首詞作,每一首都堪稱精品佳作,把公主都驚得僵在了床上。
    隻見她美眸泛光,杏眼直勾勾地盯著包拯,半晌都回不過神來。
    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駙馬的才華,太驚豔了。
    多少人嘔心瀝血,方能做一首傳世佳作,他卻一口氣作了四首。
    而且每一首的風格都不同,從不同的角度歌頌梅花。
    立意高遠,格局遠大。
    仿佛從幾首詞作中,便能窺探出包拯高尚雅致的品格。
    “公主!”看著出神的公主,包拯輕聲喊了一句。
    公主回過神來,滿臉傾慕:“駙馬真乃曠世奇才!”
    “公主過譽了!”包拯得意一笑,“詩詞不過小道而已。”
    還好以前他不是學渣,會背幾百首詩詞,要不然的話,想在大宋混下去,就難了。
    “公主,時候不早了,該去給嫂娘請安了!”
    “嗯!”
    公主點點頭,一麵穿衣,一麵問包拯為何稱“嫂娘”。
    包拯這才解釋了一遍其中緣故。
    公主道:“尊嫂真乃少有的賢良。”
    心裏也不由敬重。
    隨即穿戴整齊,打扮得花枝招展,和包拯一道來給吳妙真請安。
    吳妙真先給公主行了人臣之禮,將公主請到房裏。
    公主又給吳妙真請安,隻稱“嫂嫂”。
    看著公主端莊秀麗,又通情達理,並非想象中那般刁蠻任性,吳妙真心裏歡喜不盡。
    “公主,三兒沒欺負你吧?”
    公主靦腆一笑:“駙馬待我很好,謝嫂嫂關心。”
    吳妙真道:“那就好,三兒要是欺負你,你跟我說,我好好教訓他。”
    一家人有說有笑,包拯隨即道:“嫂娘,你年紀大了,就別回去了。以後就留在府邸,讓小弟好好盡孝。”
    包拯做了官後,就多次派人去接嫂娘,可她不喜歡待在城裏,包拯也是無奈。
    然而這次,她卻突然想通了,欣然答應留下。
    包拯歡喜不盡。
    吩咐包興和丫鬟好生伺候。
    隨即,包拯又和公主去皇宮給太後請安。
    不過李後擔心的反而是包拯,有沒有被公主欺負。
    包拯笑道:“公主賢德淑良,沒欺負臣。”
    “那便好!包卿若受了委屈,盡管來找哀家。”
    “謝太後!不過公主通情達理,絕非無理取鬧之人。”
    瞧著夫妻二人一唱一和,夫唱婦隨,可見夫妻生活很是和諧,太後心裏也很是高興。
    “包卿,你執掌開封府以來,辛苦非常。如今和公主成親,理應多陪陪公主,增進增進感情。哀家去跟皇上說說,放你幾天假,讓你清閑幾日。”
    “謝太後!”
    的確,包拯也感覺為官以來,就很少有閑暇,他也想放鬆放鬆。
    太後恩典,他欣然領受。
    包拯這才得以和公主過了幾天蜜月生活,其樂融融,好不愜意。
    這天,公主獨自回宮看望皇兄。
    見皇妹和包拯夫妻生活和諧,趙禎心裏高興不已。
    公主又將包拯所填的四首“梅花”,與皇上看了。
    趙禎看罷,心中更是欣慰萬分。
    原本包拯不過是盜用名篇,可趙禎看了,卻先入為主的以為,那是包拯的內心寫照。
    特別是兩首《卜算子》!
    第一首描繪了梅花的孤獨,雖遭群芳嫉妒,更將風吹雨打,零落於塵泥之中,卻依然散發著淡淡的幽香,彰顯了其無私的奉獻精神。
    第二首則展現了梅花在風雪中堅韌不拔,盡管遭受嫉妒,卻保持不爭不奪的姿態,以一種超然的心態笑對世間的風雲變幻,展現其孤高的性格。
    兩首詞相得益彰!
    “包卿真乃高潔之士,當為百官楷模。朕有他輔佐,何愁江山社稷不穩!”
    趙禎由衷讚歎,若非心底無私之人,又如何能填出此等佳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次日上朝,百官上疏後,趙禎便將包拯所作四首梅花詞與百官傳看。
    “真乃千古佳作!”
    “包大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呐!”
    “這兩首《卜算子》,立意高遠,不輸《青玉案》。”
    “一個‘笑’字,當真是神來之筆,包大人真乃曠世奇才。”
    百官知道包拯現在是駙馬爺,風頭正盛,自然免不了拍馬屁。
    趙禎道:“朕希望各位卿家能以包卿為楷模,多為國家著想,莫要隻知爭權奪利。”
    百官默然。
    四首梅花詞一經流傳,青樓焦教坊爭相傳唱。
    包拯的名頭,在青樓都獨占鼇頭,和柳永並駕齊驅。
    歌姬舞女們個個傾慕,恨不能一睹包拯的風采。
    年輕後輩,如歐陽修、司馬光、韓琦、富弼等,都紛紛慕名前往拜訪,自稱學生。
    八賢王次子趙祥,也備了厚禮來拜謁,拜包拯為師。
    以前包拯隻是臣子,對皇家之人得恭恭敬敬。
    不過現在他是駙馬,地位不輸任何親王,自然無需再點頭哈腰,而是平起平坐。
    整個大宋朝,除了皇上和太後,已經沒有人可以讓他下跪。
    包拯看著趙祥道:“小王爺要拜我為師,王爺和娘娘可知曉?”
    趙祥道:“若非父王和母妃準允,我豈敢造次!”
    包拯有些哭笑不得:“小王爺,我如今是駙馬,你是小王爺,論輩分,你我同輩,如何做得你的師長?”
    趙祥道:“孔夫子有雲,三人行必有我師,何必在乎輩分!”
    包拯見他堅持,隻得收下他這個弟子。
    多結交一些權貴,沒有壞處。
    隻要不讓皇上猜疑和忌憚你就行。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