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鍘包勉(7)

字數:4545   加入書籤

A+A-


    “娘,不要為難三叔,他可是百姓的青天,豈能因孩兒玷汙了他的清名!”
    就在這時,包勉意味深長地長歎了口氣,語氣中還夾雜著一股濃濃的嘲諷意味,試圖刺激包拯,顧念親情,放自己一馬。
    公孫策和展昭聽到這裏,都感到無語至極。
    事到如今,他竟然還在執迷不悟,說這種風涼話,心裏隻有自己,一點都不替自家叔叔考慮。
    不過包拯沒有反駁包勉,他有怨氣無可厚非。
    “三兒,你和勉兒都是吃我的奶長大的呀!”
    “在嫂娘心裏,你和勉兒一樣,都是我的心頭肉。”
    “你怎麽可以為了名聲,向自己的親侄兒下手。”
    “你若動勉兒,嫂娘今日便死在你麵前!”
    說著,吳妙真朝著大堂上的柱子就直接撞了上去。
    “娘——”
    “嫂娘——”
    “老夫人——”
    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包拯也是下意識施展出大黃庭,身形一閃,率先搶過去拉住。
    吳妙真見沒死成,拉著包拯,泣不成聲,乞求道:
    “三兒,你既不願嫂娘死,嫂娘求求你,放過勉兒,好嗎?”
    “我就他這麽一個兒子。”
    “隻要你不伸張,又有誰知道勉兒犯法。”
    包拯鼻子一酸。
    “嫂娘,並非小弟絕情絕義,沒有了人性。”
    “小弟也不想他死,更不想讓嫂娘失去兒子。”
    “可小弟身在其位,不允許小弟有私情。”
    “……”
    包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吐露自己的難處,更表明了自己的決心。
    朝廷不知有多少人要自己死,若是徇私,以後還怎麽繼續執法?
    所以,包拯沒有理會嫂娘,毅然決然將包勉下了大獄,嫂娘卻是一整天都在以淚洗麵。
    傍晚時分,包拯又單獨來牢房見包勉。
    “三叔怎麽突然想起來看小侄?”包勉滿臉戲謔地說起了風涼話。
    “你就這麽恨我?”
    “小侄豈敢?您可是長輩,又是朝廷重臣!”
    “包勉,事到如今,你還執迷不悟!”
    “三叔,執迷不悟的人不是侄兒,是你。”
    “我如何執迷不悟,你貪贓枉法,強搶民女,欺壓百姓,反倒有理了。”
    “不錯,小侄的確是做了些見不得人的事,犯了法,可小侄已經解釋過,小侄有不得已的苦衷。”
    “三叔身在高位,不願幫小侄,小侄就隻能靠自己。”
    “滿朝文武,有幾個沒有貪贓枉法的?有幾個不該死的,別人可以貪,小侄怎麽就不可以?三叔為何獨獨要和小侄過不去!”
    “以三叔今日之權勢地位,隻需一句話,小侄便可脫罪。”
    “你我叔侄一場,就算不看子血脈的份上,看在我娘將你撫育長大的份上,三叔也不願放過小侄嗎?”
    “三叔執意要殺小侄,我娘還怎麽獨活!”
    包拯冷哼道:“虧你現在還知道你娘,你既然知道你娘會為你傷心,為何還要貪贓枉法?”
    音落,包勉也隨之冷然:“好了三叔,你我道不同不相為謀,我說服不了你,你也不用再跟小侄說大道理,大道理小侄當然清楚。”
    “如果小侄的死能成全你,小侄也算死得其所了。”
    包拯搖了搖頭:“包勉,你錯了!三叔我從來沒有想和你過不去,也並非為維護自己的青天美名。”
    “倘若世間之事這麽簡單,我又何必對付你。”
    “人之所以為人,區別於畜生,就是因為有規矩,有約束。”
    “不錯,朝廷往往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渾濁不堪。存在太多太多的不公平,有太多貪官汙吏沒有受到法律製裁。”
    “但若是因此,就要選擇同流合汙,國家還有什麽希望?社會還有什麽希望?百姓還有什麽希望?”
    “難道要讓風氣繼續渾濁下去,放任不管,等待國家滅亡,所有人都做亡國奴?”
    “華夏民族能延續至今,雖然曆經無數興衰,改朝換代。”
    “但之所以沒有被外族吞沒,依然屹立於東方大地之上,萬方來朝,這又是為何?”
    “這正是因為一代代的人付出了流血犧牲,一代代的人都在為理想為正義而奮鬥。”
    “若這個民族每一個人都是蠅營狗苟,這個民族豈能存活至今?”
    “這就是我不顧親情,也要逮捕你的原因。”
    包勉聽到這裏,心裏震驚不已。
    不敢相信,和自己同在一片天地下長大的三叔,胸懷格局如此之廣闊。
    他此時才有所醒悟和明白,自己為何一直隻是個七品知縣。
    而三叔卻能在短短幾年之間,青雲直上,成為國家的棟梁,受皇上信任器重。
    並不單純靠運氣,而是其遠大的格局和胸懷,非常人可比,更不是自己能比。
    想到這裏,包勉不由慚愧地自嘲了兩聲。
    原來自己一直堅信的道理,是如此荒謬!
    “三叔,小侄錯了!”包勉由衷悔悟,要是三叔早點和自己說這些,自己或許就不會犯這些錯了。
    可惜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即便是現在悔過,也不晚。”
    “雖然無法改變你的結局,至少可以讓天下官員都明白,這條路行不通。”
    “即便靠著這條路爬上去,最終也隻博得千古一罵名。”
    叔侄二人聊了許久,也聊了很多,包勉也放下了,心裏沒有隔閡和怨懟。
    包拯又叮囑:“明日到了公堂之上,三叔希望你一五一十交代,莫要再給嫂娘蒙羞,給包家蒙羞。”
    “三叔放心吧,小侄會的。”
    包拯離開監牢,天色已晚。
    回到府邸,公主也早已從皇宮回來。
    原本今日的宴會,公主作為包家的媳婦,應該參加。
    但公主知道自己身份始終尊貴,擔心自己的存在影響了氛圍,便去後宮陪太後了,所以便不知今日發生之事。
    還是包興第一時間告知的她。
    “駙馬,這麽大的事為何不第一時間告知我?”公主質問道。
    包拯苦笑道:“公主,這是包家的恥辱,我實在沒臉見公主。”
    “駙馬,我現在也是包家的人!”
    “我知道,駙馬現在一定很為難,也很糾結。”
    “你放心,我們現在是一家人,自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我的現在就進宮,求皇兄和對包勉網開一麵!”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