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唯恐天下不亂

字數:4989   加入書籤

A+A-


    第271章 唯恐天下不亂
    宋遼雙方現在已經劍拔弩張,趙禎不得不盡快結束話題,以免局勢越發不可控。
    他不懼遼國,可也不想徹底撕破臉。
    一切以和平為主。
    遼國使團看到趙禎突然終止話題,便已明白他的心思,當即告退。
    使臣剛剛走遠,大宋朝堂突然響起一陣喧嘩,無不是對包拯指指點點,評頭論足的聲音。
    話裏話外都透露著怨憤。
    “包大人這是想故意挑起事端,讓大宋陷入戰火嗎?”
    “如此羞辱遼國使臣,他們豈能善罷甘休?”
    “就是,他這是唯恐天下不亂!”
    “……”
    群臣七嘴八舌。
    包拯沒有理會。
    趙禎臉色也浮現出一絲鮮有的不悅,本來還想說包拯兩句,但想想便又將到嘴邊的話給咽了回去。
    包拯維護大宋尊嚴,維護大宋利益,貌似也沒錯。
    雖然言辭激烈了些,太藐視遼國了。
    可遼國貪得無厭,索求無度,的確也該給予反擊。
    趙禎內心糾纏了一陣後,方道:“包卿,如今得罪了遼國,該當如何?”
    包拯道:“陛下毋須擔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隻要陛下強硬,不輕易示弱,遼國就奈何不了大宋。”
    趙禎點點頭。
    以前他或許並不十分認可包拯的話,但現在,他逐漸讚同了。
    方才包拯如此羞辱遼國,可遼國使團卻是奈何不得,選擇了忍氣吞聲。
    這無疑也讓他明白了,似乎還真就是那麽回事。
    你隻要敢於亮劍,敵人就一定會忌憚。
    你如果選擇怯懦,委曲求全,敵人就隻會得寸進尺。
    雖然這句話的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因國力的支撐。
    可勇氣這種東西,還真不一定全部靠實力。
    至少,遼人現在的態度已經大為轉變,沒有了往日的囂張,說話都客客氣氣的了。
    甚至麵對包拯無底線的羞辱,他們竟然也選擇了笑臉相陪。
    這足以證明,包拯是對的。
    “什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說得好聽,有那麽容易嗎?”
    “包大人可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就是,惹怒了遼人,一旦揮師南下,遭殃的是大宋無辜的黎民百姓,又不是他。”
    “口口聲聲說一心為民,心係百姓,所作所為卻無一不是將百姓往火坑裏推,包大人唯恐天下不亂嗎?”
    “我看他不過是為了自己。”
    “正是,嘴上喊著和平,心裏卻隻想著戰爭,已成全他的虛名。”
    “……”
    百官一片謾罵,神情憤慨,他們是真的害怕兩國爆發戰爭,危及自身。
    “都給我住口!”就在這時,一道女人的激烈的嗬斥聲響起。
    不是別人,正是穆桂英。
    這是唯一一個能夠站在朝堂上議事的女將軍,曾在對遼戰爭中,掛帥出征。
    在軍中,穆桂英的威望甚至高於丈夫楊宗保。
    看著這群貪生怕死的諾如,她實在是已經忍無可忍。
    麵對穆桂英的出聲,百官一愕,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平時被包拯看不起也就算了,現在連一個女將軍也敢叫囂了。
    大宋的天當真變了!
    “朝堂之上何時輪到女流來說話。”
    “哼哼,更何況還隻是武將!”
    “牝雞司晨,國將不國!”
    文臣從內心裏就鄙視武將。
    即便是已經廢除崇文抑武的國策的今天,他們也似乎還沒轉變過身份和位置。
    依舊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掌控著朝堂的話語權,沒有武將說話的權力。
    確切的說,大宋的朝堂上,自從太祖杯酒釋兵權後,就已無武官這一說了。
    因為即便朝廷想要封賞有功武將,也隻會讓他們掛一個文職的頭銜,並沒有實際兵權。
    哪怕是以文職在朝,武將想在朝堂之上發言,依舊極為困難。
    因為士大夫集團天生的優越感,骨子裏就瞧不起武將,處處排擠,口水能活活將武將淹死。
    穆桂英怒道:“本將軍是女人怎麽了,當年也曾掛帥出征,抵抗遼國,爾等隻知求和苟安,還敢瞧不起女人,我看你們連女人都不如。”
    “放肆!”
    “一介女流,懂什麽。”
    “簡直翻了天了!”
    啪!
    正當士大夫口誅筆伐之際,忍無可忍的趙禎也終於怒了。
    當即手拍桌案,怒然起身:“夠了!大敵當前,爾等不失對敵良策,卻在朝堂之上爭論不休,自我內訌,眼裏可還有朝堂,可還有朕。”
    士大夫見龍顏震怒,吃了一驚:“皇上恕罪!”
    穆桂英也跟著賠禮道歉:“臣出言不遜,陛下息怒!”
    趙禎冷哼一聲,不做理會,也沒有表露出偏袒任何一方的意思。
    畢竟,他需要文武平衡,相互牽製,皇權才能穩固。
    哪怕士大夫迂腐,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至於武將,心胸素來寬闊,受點委屈也沒什麽大不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退朝!”趙禎憤然離去,暗中吩咐殿頭官宣範仲淹、包拯和楊宗保到禦書房。
    幾人來到禦書房,見了禮。
    趙禎目光看著包拯,忽然不悅道:“包拯,是不是朕對你太寬容了,所以,你便欺朕。”
    包拯知道皇上這是埋怨朝堂之上召見遼國使者時自作主張。
    他假裝震驚道:“陛下何出此言?”
    趙禎道:“你真不明白麽?”
    包拯微微一思索,不再繼續演戲:“陛下指的是臣方才自作主張,當著遼國使臣的麵說取消對遼一切援助的事麽?”
    趙禎心裏上火:“你說呢?這麽大的事,為何事先不跟朕和範愛卿商議,你眼裏莫非當真沒有朕?”
    範仲淹此時才明白,此事委實是包拯自作主張。
    而皇上之所以刻意傳他和包拯前來,目的並非單純的責問包拯,也是為了向他這個宰相解釋此事,心裏略感寬慰,也頗為感動。
    沒想皇上日理萬機,竟還能照顧他這個臣子的情緒。
    他能不感動麽?
    包拯趕忙解釋道:“陛下恕罪,事發突然,臣隻是為了反擊遼國使臣,別無他意,更無對相爺和陛下不敬的意思。”
    範仲淹也跟著替包拯求情:“陛下,包大人也是為了維護大宋的利益和尊嚴,無可厚非。”
    趙禎點點頭:“如今,包卿已將狠話拋出,範愛卿,楊愛卿,你們對此事有何看法,朕要聽聽你們的意思。”
    楊宗保道:“回陛下,臣倒是讚同包大人的主張,取消對遼國的歲幣和布絹。”
    趙禎明白他們的心思,武將嘛,眼睛裏容不下沙子,也不怕打仗,不可能和文臣一樣,能容忍賠款之事。
    所以沒多問原因,而是問範仲淹的看法。
    “回陛下,老臣倒是以為,事情還遠沒有到和遼國徹底撕破臉的地步,莫若維持原狀,免得大宋幹戈!”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