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耶律良才被耍得團團轉
字數:4446 加入書籤
第278章 耶律良才被耍得團團轉
“五萬石!”
包拯繼續和耶律良才討價,因為他表現得越艱難,耶律良才的信服度就會越高。
兩人就這麽拉扯,最終以十萬石的數量成交。
十萬石糧食,足以種植一千萬畝
但包拯提出了一個條件,耶律良才想要糧食,就不能要歲幣。
而且,十萬石糧食並非小數目,得經過朝廷的批準,所以還需要稟報皇上。
耶律良才心中充滿疑惑:“包大人,若向朝廷稟報此事,難道您不擔心朝廷對您產生懷疑嗎?”
“畢竟,高產水稻乃大宋最重要的資源,更是國家安全的保障,朝廷怎會輕易地將其贈予我大遼?”
耶律良才也不傻,畢竟十萬石糧食對於包拯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權力來說,並非難以企及的目標。
隻需稍稍在賬目上動一下手腳,不難辦到。
而他卻堅持要將此事上報朝廷。
這不由得讓耶律良才心生疑慮。
但轉念一想,興許包拯這麽做也是為了避免將來被朝廷察覺而招致麻煩。
通過正式途徑上報,便能消除後顧之憂。
想到這裏,耶律良才才釋然。
包拯笑道:“這就需要耶律將軍配合了!”
耶律良才道:“鄙人該如何配合?”
“來日,耶律將軍依舊以遼國使臣的身份朝見天子,隻需態度硬朗一些,說蕭太後欲要興兵南下,陛下崇尚和平,必定震驚。”
“包拯再從中周旋,必能說服皇上。”
耶律良才還是有些不放心:“包大人,鄙人可不想出現任何岔子。”
包拯點點頭,表示隻要耶律良才按照他說的做,朝廷就一定會答應。
“好吧!”耶律良才點頭,“就依包大人!”
三日後。
耶律良才再度以遼國使臣的身份出現在大宋朝堂之上。
他果然按照包拯的計劃,聲稱蕭太後震怒,已經集結五十萬兵馬,不日南下。
一時間,不知情的大宋群臣心中震動,一個個魂飛魄散。
即便知道大宋今非昔比,足以和遼國扳手腕,可一聽到遼國五十萬兵馬,骨子裏的軟骨病又複發了。
“什麽?”
“大遼竟然如此不守信用!”
士大夫們都慌了神。
唯有少數硬朗的臣子和武將,憤慨不已,硬氣回應。
“哼!遼國如此背信棄義,朝三暮四,簡直可惡至極!”
“遼國若當真要興兵,我大宋何懼一戰!”
“我就不信,遼國真的敢來!”
“不錯,我看不過是危言聳聽而已,大宋也不是軟柿子,任由遼國拿捏。”
趙禎和範仲淹早已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所以心裏根本就不慌。
但為了讓耶律良才中計,他們還是表現得尤為憤怒。
隻見趙禎一拍桌案,勃然變色道:
“簡直豈有此理,遼國未免如此出爾反爾,未免欺人太甚,難道當真以為朕怕了遼國不成?”
“朕對遼國一再退讓,並非懼怕遼國,隻是不忍兩國生靈塗炭,可遼國卻這般咄咄逼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
“竟然遼國要開戰,此戰,朕應了!”
雖然趙禎的硬氣都是裝出來的,可包拯看在眼裏,都像是真的一樣。
唉……
要是皇上怎能如此硬氣,大宋估計就不會被遼國騎在頭上拉屎了。
瞧著朝堂上畫風突變的氛圍,耶律良才更是懵了。
大宋這個小皇帝什麽時候變得如此硬氣?
難道大宋強大了,所以他性格也變了?
除此之外,就隻有一個解釋,自己被包拯給騙了。
一時間,耶律良才心裏又是憤怒,又是焦慮。
畢竟他不想眼睜睜到嘴邊的肥肉突然掉地上了,隨即目光看向包拯。
耶律良才於是將目光朝包拯瞥了過去。
包拯回一個“放心”的眼神,突然站出來,朝趙禎一拱手:“陛下息怒!”
趙禎道:“遼國背信棄義,出爾反爾,實在欺人太甚,你讓朕如何息怒?”
群臣都沒想到,皇上會對包拯發火,還以為皇上這次是真的怒了。
包拯也擺出一副委屈的樣子:“遼國豺狼心性,不講信譽,貪得無厭,陛下又不是不清楚。然,大宋剛剛推行變法,士兵尚未訓練嫻熟,不宜和遼國開戰。”
趙禎眉頭微凝,故作不悅:“包拯,你不是一直主戰嗎?怎麽如今又突然改口?”
群臣也紛紛議論道:“是啊,包大人不是一直主戰嗎,怎麽突然又勸陛下不要出兵,這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耶律良才心裏卻暗暗琢磨,擔心包拯把事情搞砸了,引起朝廷的懷疑,那就不好辦了。
雖然他也希望包拯死,可不是現在。
現在他最希望得到的是大宋的高產稻種。
包拯目光掃視群臣,鎮定自若:“皇上,一切因時而變。臣一直主戰,乃是不想將白花花的銀子免費送給遼國。可陛下沒有聽臣的意見,臣也無可奈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今大遼的目的旨在高產水稻,若隻在大宋的土地上種植,豈不是太可惜了。”
趙禎嗔怒道:“包拯,高產稻穀乃我大宋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若給了遼國,必將威脅大宋的安全,你身為國家重臣,如此淺顯的道理,難道也不明白嗎?”
“朕知你一向痛恨遼人,為何今日反倒幫著遼人說話?”
包拯道:“回陛下,臣的確痛恨遼人,以前如此,現在亦如此。然臣不過是為了大局著想,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著想。”
趙禎道:“你要是說不出個子醜寅卯,朕絕不輕饒!”
“是!”包拯道,“其實,遼國之所以屢屢侵犯邊境,蓋因糧食短缺,倘若遼國解決了糧食問題,契丹百姓吃飽穿暖,想來他們也絕不願打仗。”
耶律良才微微動容,對包拯這張嘴佩服得五體投地,死的都能說成活的。
他也趕忙替包拯打圓場:“陛下,包大人言之有理!本非大遼好戰,實在是我大遼百姓食不果腹,不打戰的話,就隻能坐以待斃,活活餓死。”
“誠如包大人所言,倘若我大遼也能種植糧食,解決溫飽,相信契丹人沒有人願意打仗。”
“我大遼也並非貪得無厭,隻需十萬石高產稻種。”
“陛下若是願將高產稻種和大遼分享,大遼寧舍棄三十萬兩歲幣不要,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