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全民皆兵

字數:4106   加入書籤

A+A-


    第281章 全民皆兵
    一陣震驚過後,範仲淹才悠悠長歎:“包大人不愧青天之美名,老夫慚愧,慚愧啊!”
    “相爺言重了!”
    “相爺心係天下蒼生,包拯一直視為楷模。”
    “這些話在相爺麵前,有些班門弄斧,還望相爺不要見怪。”
    說心裏話,盡管範仲淹在政治上顯得有些保守,但其胸懷寬廣,包拯仍然深感敬佩。
    整個北宋一朝,包拯最為崇拜的兩位人物,首推王安石,其次是範仲淹。
    這兩位都是改革的先驅,勇於提出新思想並付諸實踐。
    盡管他們的改革嚐試最終未能成功,但他們敢於挑戰舊有規範的精神,為後人樹立了典範。
    而且,兩人都是十足的正人君子,是後世的道德楷模,將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和百姓。
    這樣的人,不讓人尊敬都不行。
    “包大人何須跟老夫謙虛,你雖然隻是副相,可的學識老夫一直都深表歎服,你我相互學習,相互進步,相互成就。若老夫有任何不是之處,包大人盡管指出就是。”
    包拯回應了一聲是。
    範仲淹接著道:“不過話說回來,包大人雖有雄心壯誌,老夫不妄加評說,老夫隻是想提醒於你。”
    “相爺詳情,包拯聆聽教誨!”
    “教誨不敢!”範仲淹道,“凡成大事者,需先察天時,次明地利,後觀人和。”
    “三者齊備,方可為之。”
    “包大人欲伸大義於天下,豈可不察耶?”
    “老夫也曾有雄心壯誌,想匡扶天下。可天時、地利皆不在我。”
    包拯聽得眉頭一皺,“相爺何出此言,請相爺賜教。”
    範仲淹道:“自澶淵之盟以來,宋遼之間已和平二十餘年,更兼遼國蕭太後勵精圖治,兵強馬壯,大宋並無必勝之把握,此其一。”
    “其二,幽雲十六州被遼國控製,大宋北邊門戶大開,無險可守,地利不在我。”
    “第三,大宋積貧積弱已久,尚需休養生息,無論是陛下,官員,還是百姓,均渴望和平,不想戰爭。”
    “以此觀之,若貿然出兵,便是逆天而行。”
    “兵法雲,不得天時地利人和而勝之者,未之有也!”
    “當今之大宋與遼國,就好比三國時的蜀漢和北魏。”
    “遼強而宋若,包大人妄圖以弱攻強,終究落個武侯一般徒勞無功耳!”
    “包大人聰明絕頂,洞察世事,高瞻遠矚,難道當真不知這些麽?”
    “明不知可為而為之,天下安得不亂?”
    包拯沉默了半天後才道:“相爺言之在理,隻是未免有些悲觀。”
    範仲淹道:“老夫願聽包大人的高見。”
    包拯道:“相爺,昔日之大宋,積貧積弱是不錯。然大宋如今民殷國富,兵強馬壯,遠超盛唐時期。此其一。”
    “其二,大宋正因和平太久,飽食終日,不知進取,長此以往,則人心墮落,不等遼國攻打,大宋自己便滅亡了。”
    “第三,正因幽雲十六州被遼國占據,大宋北方門戶大開,無險可守,故而才更應想方設法收回這片土地。”
    “否則,大宋寢食難安!”
    “一旦和遼國反目,遼國大軍長驅直入,大宋何以抵擋?”
    “在包拯看來,遼國固然兵強馬壯,可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強大。”
    “隻要我大宋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定能消滅遼國。”
    範仲淹歎了口氣,“包大人,你我誰也說服不了誰,如此爭論下去,也無濟於事。老夫就算認同你,也要陛下認同你才行。”
    “包大人清楚陛下的性格,宋遼如今相安無事,要陛下主動去攻打遼國,絕無可能。”
    “所以,包大人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與其想著如何對付遼國,包大人還不如想著如何富國強兵,讓百姓吃飽穿暖。”
    “攘外必先安內,大宋富強了,遼國自然不敢輕易南下。”
    聽到這裏,包拯沒有再多言。
    皇上和範仲淹都不隻支持打仗,他一個人在這裏說再多也沒用啊!
    範仲淹道:“不過包大人今日所言,老夫會轉告皇上的,至於皇上能聽進去多少,就不是老夫所能左右的了。”
    “謝相爺!”包拯道了聲謝,接著道,“包拯還有一事和相爺商議。”
    “包大人請說。”
    包拯道:“還是關於軍事變革。”
    範仲淹道:“包大人說的可是裁剪兵員?”
    包拯搖搖頭:“非也!相爺方才說到富國強兵,包拯倒是有一個能讓大宋長治久安之法。”
    “哦?”範仲淹眼睛一亮,頓時好奇起來,他最清楚,包拯的主意多,而且看問題往往能直中要害,“包大人快說!”
    包拯道:“包拯說的乃是強兵之法,大宋軍製實行的乃是終身製,兵農分離,這就導致兵源匱乏。”
    士兵大多數都是來自於農民階層。
    而兵農分離的製度,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一旦發生傷亡的話,就無法有新的兵源替補,隻能招募新兵。
    新兵平時隻會種地,不會打仗。
    讓他們一參軍就去打仗,基本就等於讓他們去送死。
    說實話,這其實就是大宋軍隊戰鬥力弱的一個原因。
    範仲淹道:“老夫也曾思考過這個問題,隻是一時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來解決,想來包大人已有應對之策?”
    包拯點點頭:“是的!其實這也不難解決,隻需讓農民也參加軍事訓練即可!”
    “什麽?”範仲淹詫異得瞪大眼睛,“讓農民參加軍事訓練?包大人,農民忙於生產,豈能讓他們參加訓練,這不是耽誤農時麽?”
    “相爺先別急,聽下官把話說完。”
    “並非所有農民都要參加,家裏有兩個男丁以上的,抽調一人編入地方廂軍,給以一定的補償,農忙時種地,農閑時參加訓練。”
    “若是有心參軍,且有能力者,便可留在軍中,淘汰禁軍中年長者。”
    “如此一來,不出十年,大宋便可全民皆兵。”
    “一旦和周邊國家發生戰事,朝廷隨時可招募到百萬雄師。”
    “不知相爺以為如何?”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