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名動天下

字數:4369   加入書籤

A+A-


    趙禎為了鼓舞天下的讀書人,次日早朝時,直接將“橫渠四句”拿了出來。
    能站在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員,誰不是飽讀詩書之輩。
    看到“橫渠四句”,文武百官無不為之震動,還以為是皇上所寫。
    當得知是乃是出自包拯之口,群臣更是一陣嘩然。
    “此等驚天動地之語,竟是出自包大人?”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也唯有包大人才能說出如此振奮人心的話了。”
    “僅憑這幾句,便足以揚名立萬,名垂千古!”
    “包大人當為天下讀書人之楷模啊!”
    “……”
    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一陣恭維的聲音。
    尤其韓琦、富弼、歐陽修、王安石等,這些包拯的小迷弟,更是五體投地。
    包拯自己也沒想到,他不過是隨口和範仲淹一說,隻是借張載的話抒發一下當時的心情,沒想到範仲淹會和皇上說。
    更沒想到,皇上還會拿出來在朝堂之上說。
    更未曾想到,這幾句話會引起朝臣如此激烈的反響。
    畢竟這幾句話不是包拯所說,所以包拯心裏反而感覺有點欺世盜名的嫌疑。
    也不知道張載本人聽到這句話,又會作何感想?
    不僅如此,短短幾天的功夫,“橫渠四句”便不脛而走,天下皆知。
    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亦或是還在寒窗苦讀的學子,聽到這幾句話後,都感覺人生突然豁然開朗,有了奮鬥的方向。
    四川眉山。
    僅十來歲的蘇軾和蘇轍兩兄弟,聽到這番話後,仿佛被注入了無限的活力。
    “包大人真乃當世之聖人也!”蘇軾心中暗自立誌,對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道,“此生若能拜包大人為師,死而無憾!”
    “兄長,包大人身為宰輔,而你尚未考中秀才,想要拜包大人為師,還是等考中進士後再說吧!”
    蘇軾笑道:“進士對為兄來說,易如反掌,若考不中狀元,對不起為兄的滿腹才學。”
    對才學方麵,蘇軾一直都很自信,也很自傲。
    受父親蘇洵的影響,蘇軾和蘇轍兩兄弟從小便熟讀經史子集,天文地理,無所不涉獵,而且每讀便能過目成誦,乃少有的神童。
    到兒子如此自信滿滿,蘇洵隻是報以微笑。
    蘇洵作為一代大儒,向來自視甚高,才華橫溢,偏偏屢試不中。
    盡管如此,看到兒子誌向如此遠大,蘇洵心中還是感到一絲欣慰。
    鳳翔郿縣橫渠鎮。
    二十一歲的張載,聽聞“橫渠四句”,對包拯更是敬若神明。
    鳳翔地處西夏邊境,常年受西夏侵擾。
    因此,作為儒生的張載,對軍事事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包拯率軍出征時,曾親自前往延州拜訪包拯,並拜入其門下,聆聽包拯談論軍國大事。
    一直以來,包拯都是張載的人生榜樣。
    如今“橫渠四句”傳遍四海,張載更是五體投地。
    “也唯有老師才能說出此等驚世駭俗之語!”
    全國各地,街頭巷尾,隻要是讀書人,就沒有不談論“橫渠四句”的。
    乃是大理國、遼國等,都有“橫渠四句”的身影。
    其中也不乏嗤之以鼻之人,包拯實在是太狂妄了,簡直不知天高地厚,真把自己當聖人了。
    天下學子,無一不慕名而來,爭相拜訪,都想拜入包拯門下。
    駙馬府,每天都人山人海。
    這對包拯來說,也不是什麽壞事。
    想要做大事,沒有門生怎麽行?
    畢竟,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人來支持,尤其是變法。
    隻要有才能,真心想為國家做事之人,包拯均收入門下,為變法造勢,宣揚他的變法思想。
    如今的包拯,可謂是風頭無兩,成為天下學子的楷模。
    說實話,這是包拯始料未及的事情。
    盜用了自己學生的一句話,卻成就了自己。
    作為士大夫之後的呂夷簡,眼看包拯聲名顯赫,已經到了不可遏止的地步,趕忙杵著拐杖前往禦書房來勸諫。
    “陛下,天下學子紛紛慕名,拜入包拯門下,長此以往,天下讀書人心中隻怕再無皇上,隻有包拯了。”
    “愛卿多慮了!”趙禎淡然一笑,“天下讀書人若都能以包拯為學習的榜樣,忠君愛國,匡扶社稷,這難道不好麽?”
    趙禎並不覺得這能帶來什麽惡劣的後果。
    相反,在他看來,這反而能讓天下讀書人都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國為民。
    他不相信包拯收攏天下讀書人,做出什麽逾越的事情來。
    “陛下!”
    呂夷簡苦澀不已,苦口婆心宣勸諫道,
    “包拯名滿天下,如今更是大權獨攬,年輕官員均是他一手提拔,唯他馬首是瞻,排除異己。”
    “陛下難道就一點都不擔心包拯將來架空皇權,操縱朝堂嗎?”
    趙禎心裏也暗暗吸了口涼氣,要說一點都不擔心,那是騙人。
    但很快,他就笑了起來:
    “愛卿多慮了,包拯的為人,朕最清楚,他雖權勢顯赫,可從未做過逾越之事,一直恪守本分,恪盡職守,忠於國家,忠於朕!”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相信包拯。”
    呂夷簡聽到這裏,心裏早已哭天搶地,老淚縱橫,想死的心都有了。
    萬萬沒想到,皇上已被包拯蠱惑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了。
    “陛下,晏殊、文彥博、張方平、夏竦、曹利用等,這些昔日的老臣,均已被包拯排擠離開朝堂。”
    “如今,朝堂之上,均是包拯一手提拔之人。”
    “皇上難道就一點都沒有警覺嗎?”
    “自古道,大奸若忠,包拯城府深不見底,極能蠱惑人心,連劉太後、八賢王和老臣當初也被他所迷惑。”
    “皇上若再執迷不悟,將來包拯必定禍亂朝綱,亂天下者,必包拯也!趙高和王莽便是前車之鑒呐……”
    “一旦皇權被架空,屆時,包拯振臂一呼,天下必定雲集響應,大宋江山還能為陛下所有麽?”
    “老臣如今已是將死之人,並無任何嫉妒包拯之意。”
    “隻是想提醒陛下,即便要用包拯,也不可大用,不能讓他執掌大權,應立即罷免相位。”
    呂夷簡現在腸子都悔青了,當初就不應該主動退位。
    這樣的話,便能阻止包拯爬起來。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