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武鬆無罪
字數:4260 加入書籤
武鬆心懷殺兄之大仇,下手沒有一點情麵。
西門慶雖也習過武,可又怎會是武鬆的對手。
才幾個回合,身上已經被武鬆砍傷幾處,被武鬆一腳從二樓踹了下來,狠狠跌落在地,口吐鮮血,早已無力掙紮。
武鬆一躍而下,一把揪起西門慶,猶如提起一隻小雞,將西門慶舉過頭頂。
西門慶此時才求饒道:“好漢饒我性命。”
武鬆怒道:“饒你容易,還我哥哥命來!”
手上輕輕用力,將西門慶徑直拋向高空,等西門慶降落之時,胸口已被武鬆的刀刺穿,口吐鮮血,僅存最後一口氣。
武鬆抽出刀,當街砍了西門慶腦袋,依舊放在武大的靈堂之前,祭拜了哥哥的亡魂。
他不敢久留,騎了快馬,連夜逃出陽穀縣,直奔京城來找包拯。
畢竟他是包拯召喚的人物,所以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自然就是包拯。
汴梁。駙馬府。
傍晚時分。
包拯剛從中書省回來,便聽人來報武鬆求見。
包拯微微一凜,心裏突然感到一陣不好的預感,趕忙叫請。
須臾,武鬆來到。
看著他行色匆匆的樣子,包拯依然料到武鬆一定是闖禍了,於是問道:“將軍求見本府,所為何事?”
“相公,小人殺人了。”武鬆直言不諱。
“什麽?”包拯也吃了一驚,“你殺了誰?”
武鬆隨即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包拯暗暗歎口氣,“你家嫂子與人通奸,謀害了你哥哥,為何不直接來找本府,偏偏要自己去尋仇,難道不知此乃違法之事。”
“本府一再叮囑於你,凡事三思而行,你如今是朝廷的將軍,非同往日,為何還是要一意孤行,辜負本府對你的器重。”
武鬆解釋道:“回相公,小人原本也想第一時間回京城請相公主持公道,奈何當晚兄長的冤魂便向小人來訴苦,哥哥含冤莫白,凶手卻逍遙法外,小人心裏隻覺愧對兄長,遂……”
“你……”包拯故作埋怨。
其實他很清楚武鬆的秉性,為人仗義,更何況麵對的還是將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哥哥。
歎了口氣後,包拯道:“大宋律法明文規定,殺人者死,你乃本府親手提拔,盡人皆知,你殺了人,不但要償命,甚至還要連累本府,你可明白?”
包拯也沒有想到,此事發生得這麽突然。
關鍵是武鬆回家沒有來向他辭行,否則的話,包拯興許還能阻止這場悲劇的發生。
可現在說什麽都晚了,隻能盡力補救。
雖說大宋律法明文規定殺人者死,不過武鬆殺人情有可原,倒也未必不能保他一命。
畢竟水滸傳原著之中,武鬆尚且隻是刺配孟州。
武鬆聞言後,臉上浮現出一絲愧疚之色,道:“是小人魯莽,愧對了相公的栽培之恩,武鬆一人做事一人當,絕不連累相公。”
包拯道:“此事現在已經由不得本府了,本府也不宜插手,你去開封府投案,找公孫先生,他自有公斷!”
畢竟在朝廷的眼裏,武鬆、魯智深這些武將,那都是包拯一手提拔的人。
現在犯了事,若是包拯出麵幹涉的話,必然會落人口實,無論如何判,都會有人說他偏私。
思來想去,包拯還是覺得讓公孫策來處理此事比較合適。
公孫策一定能夠拿捏住分寸。
武鬆不太明白包拯讓他去找公孫策的原因,但也隻能照做,老老實實去開封府投案自首。
公孫策和開封府大小官員接到武鬆的案子,都詫異不已,一時間陷入了兩難境地。
畢竟誰不清楚,武鬆可是包大人的心腹愛將,而且在攻打西夏之時,立下赫赫戰功。
不想他身為朝廷的將軍,竟會為了哥哥動用私心。
“武鬆將軍,你乃朝廷的將軍,豈能不知法度?”公孫策單獨將武鬆叫到房裏,詢問道。
武鬆道:“公孫大人容稟,並非小人不知法度,奈何陽穀知縣和濟州知府被西門慶那廝買通,不予受理小人的案子,小人走投無路,隻好親自為哥哥報仇。”
公孫策恨恨道:“這陽穀知縣和濟州府尹當真好大的膽子,竟敢草菅人命,你為何不直接去找包大人。”
武鬆如實回應:“回公孫大人,小人已經找過相公,是相公讓小人來開封府投案,求公孫大人替小人做主。”
公孫策聰明絕頂,略一思索,便已明白包拯的用意。
顯然包拯心裏這是想成全武鬆,但又不想落人口實,所以才會把案子交給開封府來審理。
如此,無論他怎麽判,便無法牽連到包拯。
公孫策沉思了片刻,說道:“待本官細細思量,不過眼下隻有先委屈你在牢裏待幾日。”
“是,全憑公孫大人做主。”武鬆連連答應。
公孫策命衙役將武鬆關押進開封府大牢,看了武鬆的供詞後,隨即撰寫了一份奏折,先濟州府尹和陽穀知縣草菅人命,導致武鬆無處伸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後又表示,此案乃係西門慶得知武鬆前往官府告狀,擔心事情敗露,企圖謀害武鬆,卻反被武鬆誤殺。
王婆和潘金蓮畏罪自殺,武鬆憤怒之下,割了兩人的頭顱祭奠兄長亡靈。
武鬆自知罪責,主動前往開封府投案自首。
在公孫策的筆下,原本一起主動殺人的案件,被輕描淡寫地說成了武鬆自衛反抗。
奏折呈遞至中書省,包拯和範仲淹第一時間閱覽。
包拯都驚呆了!
沒想到公孫策顛倒黑白的能力,是一點都不遜色啊!
其實包拯並沒有想要更改案情事實的意思,隻是希望公孫策能避重就輕,簡化案件,以減輕武鬆的罪責,不至於判死刑。
孰料公孫策完全顛倒黑白,委實讓包拯感到吃驚。
這就是權力大的好處啊!
是非黑白,隻需簡單幾句話,就能顛倒乾坤,受害變成凶手,凶手也能變成被害。
範仲淹看罷奏折,一排桌案,怒然道:“這個陽穀知縣和濟州府尹簡直膽大包天,竟敢枉顧人命,看來他們的官也做到頭了。”
聽範仲淹這麽一說,包拯並沒有表態。
既然公孫策已顛倒事實,他也不能去拆台。
否則公孫策這個官怕也別當了。
畢竟,西門慶、潘金蓮和王婆不過是普通的小人物,死有餘辜,朝廷根本不會去過問和深究。
謀害武大郎,那也是不爭的事實,難逃一死。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