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宋江的手腕
字數:4666 加入書籤
大宋朝,自從範仲淹和包拯做了宰相之後,就一直推行變法。
尤其是廢除太祖崇文抑武的國策後,軍事實力空前強大,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語。
若朝廷當真派兵前來,就梁山這些江湖草莽……宋江不敢想象能不能堅持住三天。
這是其一。
其次,宋江本就是讀書之人,忠君愛國思想根植在骨子裏。
落草為寇,那是逼不得已。
對他來說,梁山現在有這麽多人馬,已經對朝廷構成了一定威脅。
正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朝廷現在有招安之意,不說入朝為官,至少不會比以前混得差。
哪怕給他一個七品知縣坐坐,他也很滿足了,沒必要再去和朝廷硬碰硬,他不敢賭。
要是僥幸勝了朝廷還好,要是輸了,那就隻有滅族的下場。
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麵對宋江有理有據的分析,晁蓋一時間也無言以對了。
誠然,麵對今日的大宋朝廷大軍,他其實也根本沒有把握。
晁蓋並沒有宋江那麽大的野心和抱負,也沒有想過以後的事。
上梁山,僅僅隻是為了謀生,安安心心做一個草寇。
隻是他沒想到,宋江的影響力有這麽大。
自從將宋江請到山上之後,四方好漢紛紛都湧入到梁山。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梁山的人馬就由幾千人擴展到了幾萬,竟然引起了朝廷的重視。
徹底玩大了。
要不然的話,他完全可以和阮氏兄弟幾人,每天打家劫舍,做自己的土皇帝。
可現在,已經回不去了。
而偏偏晁蓋又沒有和朝廷作對的野心和膽識。
吳用見他一直猶豫不決,趕忙勸說道:“兄長,小弟以為,不管梁山是否要歸順朝廷,都還有商量的餘地,兄長也不必急於下定論。”
“至少朝廷現在先拿出了誠意,哥哥也應該先看看朝廷的態度再說。”
“若不接見朝廷使者,梁山就徹底沒有後路可言了。”
晁蓋聽後,這才點了點頭:“那好吧,就依先生,晁蓋明日就會會朝廷欽差。”
當天,宋江和吳用就派人送使者離開水泊,約定明日午時,親自到北岸親自迎接欽差大駕。
次日,宋江和吳用早早便領著幾位兄弟,撥了五十隻船前往水泊北岸恭候。
到了午時,韓琦、富弼、魯智深和武鬆如約出現在岸邊。
一看到朝廷欽差,宋江激動莫名,趕忙上岸迎接:“小可宋江奉命恭候欽差大人。”
韓琦道:“宋頭領不必多禮。”
宋江畢恭畢敬,趕忙請幾人上船,表示晁蓋在斷金亭恭候大駕。
韓琦和富弼見宋江還算恭敬,心裏很是滿意。
說實話,兩人本就是官宦子弟,出身名門,對宋江這樣的小人物根本就沒放眼裏,對梁山也沒太當回事。
要不是晁蓋宋江一夥人在梁山鬧出了不小的動靜,這樣的小人物,估計這輩子也見不到他們。
兩人上了船,瞧著綿延千裏的水泊,讚歎了一番。
心中暗想,果然是個險要的去處。
難怪濟州府奈何不了梁山賊寇。
若沒有一支訓練有素的水軍,想要攻入梁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魯智深和武鬆麵對名聲在外的山東及時雨宋公明本人,也是誇讚了一番,這讓宋江倍感受寵若驚。
其實,他早就留意到了魯智深和武鬆,一個和尚,一個卻披頭散發,怎麽看也不像是個正經人,倒是和兩漢兄弟差不多。
可竟然和朝廷欽差在一起,心裏很是疑惑。
連忙詢問兩人的身份。
“灑家名魯達,法號智深,因平生不忌葷素,所以大家都叫我花和尚。”
“這位是武鬆,家裏排行老二,人稱武二郎。”
宋江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原來是三拳打死鎮關西的魯提轄和打虎英雄,幸會!幸會!”
魯智深和武鬆見到宋江竟然也知曉他他們的名號和英勇事跡,心裏很是受用。
他們心中本就對宋江懷有敬意,此刻彼此之間的距離更是拉近了許多。
加上雙方本就是魔星轉世,所以彼此之間很容易產生情感。
雙方互相恭維了一番。
宋江更是瘋狂向二人套近乎,表達報國無門,壯誌難酬,一心想要招安之意。
魯智深道:“宋三郎義薄雲天,既然有意歸順朝廷,一切都好商量。”
“不瞞你說,我們在前往梁山之前,包大人就已召見等,要我等務必傳達為朝廷招攬梁山眾義士,為朝廷效力之意。”
宋江聽到這裏,更是倍感受寵若驚,連包大人都如此重視梁山兄弟,那詔安之事就更有希望了。
心裏甚至已經在幻想,將來若是受到包拯器重,便可扶搖直上……
光是想想,宋江便已迫不及待了。
隨即表示道:“我梁山兄弟無一不是忠義之士,隻因報國無門,不得已而落草,承蒙朝廷恩赦,宋江無論如何也會促成此次詔安,讓梁山兄弟為朝廷效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得格外大義凜然。
說話間,船隻已經靠近斷金亭。
隻見晁蓋和公孫勝率領大小頭目在河岸邊等候。
宋江趕忙介紹:“這便是梁山頭領晁蓋。”
船隻靠岸。
晁蓋率先拘禮:“晁蓋率領梁山兄弟,迎接欽差大人。”
韓琦道:“晁頭領不必多禮!這些是朝廷賞賜的禦酒和禮品,晁頭領派些人搬運吧!”
晁蓋道:“晁蓋謝朝廷賞賜!”
說完比了個請的手勢。
韓琦也不客氣,上前先行,晁蓋和宋江兩旁隨行。
須臾來到旗幟之下,宋江介紹道:“二位欽差大人請看,這便是我梁山的旗號。”
韓琦幾人抬頭一看,隻見“替天行道”幾個大字迎風飄揚,獵獵有聲。
宋江道:“這麵大旗,代表的是我梁山兄弟除暴安良,匡扶正義,報國為民之意。”
晁蓋聽到宋江的解釋,臉色頓時凝重了起來,卻沒說話。
韓琦微微點頭。
很快又來到忠義堂門前,宋江又說道:“二位大人請看,這忠義堂二字,代表的便是我梁山兄弟忠心朝廷,義氣當先。”
晁蓋聽罷,一張臉更是黑得不行,感覺從始至終,他一直都被宋江牽著鼻子走。
原本忠義堂以前叫聚義廳,是宋江山上之後,才換了牌匾。
晁蓋本無城府,並沒有想太多。
此時聽宋江這麽一解釋,他才算徹底明白,宋江從一開始扯大旗,改匾額的意思。
原來這老小子從一開始就在為今天的詔安謀劃了。
真是好手段!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