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宋江還想見天子
字數:4510 加入書籤
三日後,梁山數萬兵馬啟程,派神行太保戴宗先到開封府來見包拯。
朝廷方麵。
韓琦一行人尚未回京,神行太保戴宗便已提前幾日抵達汴梁求見包拯。
包拯叫請到花廳,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道:“你便是神行太保戴宗?”
戴宗沒想包拯竟然知道他的名諱,很是詫異:“回包相爺,小人是戴宗。”
隨即表示,梁山大軍一天前便已經開拔,是以讓他提前來稟賦朝廷。
包拯點點:“本府明日便稟報朝廷。本府對梁山各位英雄寄予厚望,你回去告訴晁蓋和宋江,一路上不得侵擾百姓,歸順了朝廷之後,朝廷隻當重用各位。”
戴宗拜謝不已。
包拯道:“本府聽說你修煉了一門神行法?”
戴宗見包拯對自己的法術好奇,趕忙如實回應:“回相爺,小人十六歲時夢中得一高人指點,傳授小人咒語,還賜了小人四片甲馬,醒來後,果然有四片甲馬,遂按照高人的指點,念動咒語,果然健步如飛。”
包拯微微皺眉,不愧是玄幻世界啊!
說心裏話,雖然包拯對所謂的梁山好漢,絕大部分人他沒有好感,比如李逵、孫二娘、王英等。
既然梁山願意接受詔安,包拯自然也願意放下以往的芥蒂,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以後為朝廷效力。
當然,最重要的是,梁上之中有幾個能人,如入雲龍公孫勝、神醫安道全、紫髯伯皇甫端、混世魔王樊瑞、小李廣花榮、神行太保戴宗、神機軍師朱武、沒羽箭張清,以及阮氏三雄、浪裏白條張順、混江龍李俊等,這些都是朝廷需要的人才。
梁山不乏能人異士,隻是宋江和吳用都隻是白麵書生,不懂指揮,白白葬送了他們的姓名。
包拯支持詔安的原因,其實就是為了這少部分能人異士去的。
一念閃過,包拯目光看向戴宗:“不知你的神行法如何?”
戴宗回應道:“若是綁兩片甲馬,可日行一千五百裏,四片都綁上的話,可日行三千裏。”
我去!
就算按照二十一世紀的測量標準,古代的三千裏,也是現代的一千二百公裏左右了。
這開車也要開一天一夜。
包拯笑道:“大宋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奇人,日後效力朝廷,定能建功立業。”
“多謝相爺!”
戴宗高興不已,隨即告辭離去。
在京城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便又在腳上綁了兩個甲馬,燒了符咒,作起神行法。
如一陣風般而去,片刻功夫便已遠去數裏開外。
方一日功夫,戴宗便已和梁山大軍會麵,梁山大軍此時都尚未離開濟州府地界。
戴宗見了晁蓋和宋江等頭目,傳達包拯求才之意:“哥哥,包相爺親口對小弟說,他對咱們梁山兄弟寄予厚望,讓哥哥好生約束兵馬,不得侵擾百姓。”
宋江和吳用喜不自勝,越發堅信他們的選擇沒有錯。
宋江暗道:“天不負我宋江啊!”
晁蓋聞言後,心中也稍寬,遂催動大軍快行。
朝廷方麵。
包拯在見過戴宗之後的第二天,便也進宮將梁山已經接受詔安的事情告知皇上。
趙禎沒想事情會如此順利,喜出望外。
對於一國之君而言,趙禎其實也很清楚為何大宋朝會出現草寇。
一切還不是因為被官府所迫,生存不下去。
朝廷要是讓天下百姓都吃飽穿暖,沒有人願意成為匪寇。
說來說去,還是他這個皇帝德政有失啊!
所以,詔安無疑是趙禎的首選。
“梁山願意歸順朝廷,朕心甚慰。隻是,韓琦和富弼尚未回京複旨,包卿是如何得知梁山之事。”
包拯聞言笑道:“回陛下,梁山之中多有能人異士,晁蓋和宋江提前派了神行太保戴宗來求見臣。”
“神行太保?”趙禎眉頭一皺。
“是的陛下,這神行太保修煉了一門神行法術,可日行三千裏。”
“日行三千裏?”趙禎都驚呆了,感到匪夷所思,世上當真有這樣的奇人,便是寶馬良駒也未必能日行三千裏。
包拯笑道:“陛下,梁山之中多有奇人,匯聚著三教九流之士,有百步穿楊的小李廣花榮,有呼風喚雨的入雲龍公孫勝和混世魔王樊瑞,有精通水性的浪裏白條,還有堪比華佗的神醫安道全,等等,可謂五花八門。”
趙禎很是驚奇和詫異,卻又感到疑惑。
包拯以前對梁山之人似乎並不是很喜歡,怎麽又突然改口,反而稱讚起梁山之人了。
“包卿,朕記得剛開始你對梁山之人可沒有好感,為何今日卻……”
“回陛下,臣一直都知道梁山之中有能人異士,然則彼時,梁山和朝廷分庭抗禮,便是反賊,臣自然沒有好感。”
“然如今,梁山眾人已歸順朝廷,那便是國家之棟梁,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趙禎笑著歎了口氣,“朕有包卿,何愁天下不太平?為表朝朕求才之意,就由包卿親自去接見梁山眾人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臣遵旨!”
……
十日後。
梁山大軍抵達汴梁郊外,晁蓋將大軍駐紮在城外,先讓宋江和吳用來見包拯。
包拯上下打量了兩人一眼。
和原著一樣,宋江生得黑矮,臉上刻著金印,吳用手持羽扇,倒有三分諸葛武侯的模樣。
世人看水滸傳,往往喜歡將吳用和諸葛丞相作比較,包拯頗覺好笑。
一個白麵書生,把武侯舔腳趾頭都不配,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麽想的。
要不是兩人落草,鬧出了一點動靜,就宋江和吳用這種小人物,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至少包拯不認為他們有多少才能。
唯一讓包拯高看他們一點的就是,兩人敢想,懂得把握時機,政治手腕挺高。
兩人見了禮後,迅疾就是對包拯的一番誇獎,讚揚他如何為國為民,隨即又傳達梁山眾兄弟報國之心。
包拯道:“梁山眾人之心本府能感知一二,既歸順了朝廷,今後便是朝廷之人,本府隻當以忠良視之。望梁山眾人能棄惡從善,改邪歸正,今後好好做人,一心一意報效朝廷,若再生歹心,絕不寬容!”
包拯也提前給宋江打了預防針。
他倒不擔心宋江逾越規矩,擔心的是李逵、王英這些江湖草莽。
包拯警告宋江,旨在讓他約束好手下兄弟。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宋江連連回應,“包相爺,但不知我梁山兄弟何時才能麵見陛下?”
“麵見陛下就不必了!”
包拯暗暗好笑,很佩服宋江的勇氣和想象力。
一個草頭王,還想著抱上皇帝的大腿。
說實話,能見到包拯這個宰相,已經是宋江祖墳冒青煙了。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