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字數:4581 加入書籤
聽著包拯擲地有聲的話,群臣隻覺振聾發聵。
腦海中不自覺地回想包拯以往的言行舉止,他們很想挑出一點毛病,可無論怎麽想,愣是一點都回憶不起來。
貌似,包拯還真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國家,對不起百姓的事。
夏竦卻是嗤之以鼻,滿臉鄙夷之色。
所謂大奸若忠,這話用在包拯這匹夫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麵不知心!”
“包大人如今大權在握,獨攬超綱,排除異己,容不下天下文臣,唯恐天下不亂,這朝廷幾乎成了你包拯的一言堂,你豈止是私心過重,我看你根本就是想架空皇權,圖謀不軌,想要謀反。”
“如今,你竟還敢當著陛下的麵,振振有詞,冠名堂皇,扮演忠臣。”
夏竦的話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到湖麵,激起了驚濤駭浪。
要說趙禎一點都沒受刺激,那是假話。
畢竟他內心深處,也並不是一點也沒有忌憚過包拯。
權臣,從古至今,都是對皇權最大的威脅。
趙禎沒有說話,緊鎖眉頭,眼睛看著包拯,想聽聽包拯作何辯解。
包拯也清楚,要是不好好回答的話,趙禎和他之間的隔閡怕是要越來越深了。
“不錯!包拯如今的確是權臣!”包拯沒有否認,而是直接承認自己獨攬大權。
“包拯乃是宰相,有責任和義務協助皇上處理國事,替皇上排憂解難。”
“從古至今,有哪一個宰相不是權臣?”
“若不獨攬大權,如何治理國家,如何對抗亂臣賊子,如何整肅朝綱!”
“倘若以權柄來論忠奸,諸葛武侯豈不成了天下最大的奸臣?”
包拯將諸葛亮搬了出來。
因為,諸葛亮無疑是曆史上最大的權臣,卻也是世上一忠臣。
“簡直強詞奪理!”夏竦嘴都氣歪了,“包大人將自己和諸葛丞相相提並論,真是可笑至極,你也配嗎?”
“包拯配不配,天下百姓有目共睹,陛下也自有聖斷,還輪不到你說三道四,評頭論足。”
簡單幾句話,直接把夏竦懟得啞口無言。
是忠是奸,還不是皇上說了算。
隻要皇上相信你,你就是忠臣,不相信你,你就是奸臣。
做臣子的,無論忠奸與否,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要取得天子的信任,這才是關鍵。
至於其他人的評價,無足輕重。
這一點,包拯早就悟透了。
聽到包拯的解釋,趙禎暗暗點了點頭,不管怎麽說,包拯從始至終都在維護他的皇權,這就夠了。
或許他潛意識裏早就意識到這一點,隻是沒有真正明白而已,這才是他允許包拯大權獨攬的原因吧!
想到這裏,趙禎連忙和稀泥:“兩位卿家不必爭吵,忠奸善惡,朕分得清楚!包卿!”
“臣在!”
“傳旨,取締太祖皇帝遺訓,剝奪士大夫免死的特權,從今天起,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王公大臣,貪贓枉法者,按罪論處!”
“遵旨!”
音落,群臣再度嘩然,一個個叫苦不迭,心中把包拯的祖宗十八代都罵盡了。
匹夫,這是連自己都不放過啊!
趙禎沒有再理會士大夫,宣布退朝,起身走出大殿。
士大夫坐不住了,罵罵咧咧離開朝堂,一時間便去找太後哭訴。
太後也吃了一驚,還以為是皇上自己的意思,得知竟然是包拯的主張,感到匪夷所思。
心想,包拯如今乃是士大夫之首,取締太祖遺訓,對他也沒有任何好處啊!
更何況,他是宰相,執掌中書,如今把天下文臣都得罪幹淨,還有誰來輔助他工作。
士大夫紛紛叫苦道:太後,包大人乃駙馬爺,皇親國戚,自然不用擔心了!”
“不殺士大夫,乃太祖皇帝定下的國策,包拯膽大妄為,絲毫不為天下文臣著想,這是存心想亡我大宋社稷啊!”
太後道:“諸位卿家,此乃國事,哀家一介女流,左右不了朝局,太祖皇帝有言在先,後宮不得幹政,哀家也愛莫能助啊!”
“太後,聖上被包拯所蒙蔽,已聽不進任何人的話。如今包拯大權獨攬,超綱獨斷,用不了多久,皇權就會被包拯架空,趙家天下就要變成他包家的了。”
“是啊太後,若隻是獨攬政權也就罷了,可如今禁軍中的武將,也全是包拯的心腹。”
“包拯一旦謀反,後果不堪設想!”
太後終究是女流,聽士大夫這麽一說,心裏頓時如同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她有些不自信的道:“包卿對大宋忠心耿耿,豈會犯上作亂?”
士大夫道:“太後,人心難測,王莽當年對大漢也是忠心耿耿,可最終不也篡奪了大漢江山。太後難道敢保證,包拯不是二個王莽嗎?”
“防人之心不可無啊太後!”
“太後想想,龐太師、呂相國、丁相國,乃至範相,均不是包拯的對手,可見包拯城府之深。”
“臣等都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如今也隻有太後能勸動聖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對於士大夫來說,攻擊一個人的最佳策略並非是誹謗,而是揭露皇室的弱點。
即便皇上對包拯信任有加,也不可能完全忽視自己的皇權?
太後聽聞此言,震驚不已。
若非士大夫提及,她甚至未曾意識到這一問題。
如今回想起來,心頭不禁一震。
龐太師、呂夷簡、丁渭、晏殊和文彥博相繼倒台,連範仲淹也主動請辭。
這絕非偶然!
雖然幾位幾位朝廷重臣倒台各有緣由,但細細想來,似乎均與包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太後越是往深了想,越覺得包拯可怕。
難道他真有顛覆大宋的野心?
隻是他偽裝得太好,騙過了她這個太後,騙過了公主,甚至騙過了皇上和八王爺。
天啊,這還了得?
念頭一閃而過,李太後怎能坐得住。
不知不覺間,後背早已發涼,手心捏了一把冷汗,卻故作鎮定:“諸位愛卿請稍安勿躁,都先退下吧!哀家自有分寸!”
“遵命!”
夏竦等士大夫均均鬆了一口氣,嘴角不由上揚,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
心中暗自得意。
太後一旦產生猜疑,包拯這個宰相還能穩坐釣魚台嗎?
實際上,士大夫們心裏都明白包拯的為人,沒有人真的認為他有不臣之心,對大宋,對皇上,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奈何他專橫獨斷,做事不留餘地,想把士大夫連根拔起。
這已經嚴重觸碰士大夫的底線。
包拯不仁在先,也就怪不得他們不義。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