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包拯是一把懸在床頭的劍
字數:3964 加入書籤
公主離開禦書房,便直奔太後寢宮。
此時,太後剛準備沐浴,就聽寢宮外傳來公主嗬斥太監的聲音,於是又重新穿上衣服,道:“讓她進來吧!”
公主氣衝衝闖入寢室,眼睛直勾勾瞪著太後,看著太後氣定神閑的樣子,公主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太後難道不想給我一個解釋嗎?”
“公主想要什麽解釋?”太後從容不迫,似是早已預料到公主會來。
看著太後這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公主俏臉憋得通紅:“太後用不著和我打啞謎,駙馬究竟什麽地方得罪了太後?”
太後道:“包拯沒得罪哀家!”
公主道:“那駙馬又有什麽地方對不起趙家?”
太後道:“也沒有任何對不起趙家之處。”
公主好笑一聲,鼻端裏發出一聲輕哼:“那本宮就不明白了,駙馬既沒得罪太後,也沒有對不起趙家,太後為何還要如此待他?”
“公主聰慧過人,當真想不明白嗎?”太後不答反問。
公主也不由得一愣,沉思片刻,道:“本宮不明白!”
太後道:“哀家也想問問公主,自古有善終的功臣麽?包拯功高震主,把持朝政,已經威脅到趙家天下,這個理由夠麽?”
“你……”公主一口氣堵在喉嚨裏,心寒不已,想不到駙馬為大宋立下那麽多的功勞,換來的卻是這樣一個結果,豈不令人心寒。
“所以,太後想卸磨殺驢!”
“公主這麽理解也可以,不管公主如何看哀家,也休想讓哀家回心轉意,不殺包拯,已經是莫大的仁慈。”
“公主別忘了,你也是趙家人。”
“你難道當真希望趙氏江山被一個外姓之人所取代麽,倘若真有那麽一天,公主將如何自處。”
公主搖了搖頭,心中悲涼不已:“可他是駙馬,是半個趙家人,駙馬是什麽人,沒有人比本宮更了解他。”
太後道:“人心難測,王莽也是大漢皇室外戚,最後不也篡奪了大漢江山,公主怎知包拯不是第二個王莽?”
“哀家寧願做這個小人,也絕不容許趙氏江山受到一點點的威脅和動搖,這個風險,沒有人承擔得起。”
公主雖然生氣,但聽太後這麽一說,心裏也覺得有幾分道理。
畢竟,包拯威望實在太高。
倘若他不是駙馬,換了旁人,估計她這個公主也會站在太後一邊,和太後做同樣的選擇。
一念閃過,公主語氣緩和不少:“可駙馬並未掌握兵權!”
太後搖了搖頭:“公主,包拯雖然沒執掌兵權,可軍中將領、朝廷大臣,大都是包拯提拔,對包拯奉若神明,天下百姓更是視他為青天大老爺,趙家天下,隻知朝廷有個包青天,卻不知有個皇上,包拯隻需振臂一呼,天下必然雲集響應,屆時,大宋江山頃刻間便會土崩瓦解。”
公主聽到這裏,也沉默了,畢竟太後所說的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她心裏也清楚得很,可她明白包拯根本不會這麽做,倘若當真有異心,又何必等到現在。
但她也知道,這不是猜不猜疑的問題,而是人性使然。
從古至今,再雄才大略的帝王,也不可能讓臣子的威望蓋過自己。
公主苦澀不已:“太後,你明知駙馬不會這麽做的。”
太後道:“哀家當然知道包拯的忠心,可公主當知,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包拯功勞太大,威望之高,亙古未見,已到了無法掌控的地步。”
“包拯現在就像是一把懸在皇上床頭的一把劍,隨時都可能掉落,你讓哀家如何睡得安穩?”
“唯有將劍取下,才能讓人安心。”
“所以,公主也不要怪哀家無情!”
“帝王家,最不能講的就是情,也由不得你講,皇室需要的是維護整個天下的安定。”
這一點,她感觸太深了。
狸貓換太子一案,讓她蒙受二十多年的冤屈,母子分離。
一切的根源就是太相信劉娥。
為了權力,劉太後最終還是選擇背刺她。
同樣的事情,她不想再發生第二次。
沒有人能經得起權力的誘惑,這是李太後用血的代價換來的經驗教訓。
更何況,那是至高無上的皇權,一旦包拯哪天突然野心膨脹,抑或受了委屈,對皇上有所不滿的地方,趙家將會萬劫不複。
公主神色黯然,沒有繼續反駁,以前她的確沒有想那麽多,以為隻要駙馬對趙家盡心盡力,就一定能得到好的回報。
現在看來,是她太膚淺,太理所當然了,沒有想到朝局是這麽的複雜,這麽的無情。
想到這裏,公主整個人仿佛也釋然了一般,沒有繼續和太後理論。
因為她知道,理論已經沒用了,興許皇兄潛意識裏也是這麽想的吧!
隻是朝廷還需要駙馬,駙馬還有利用價值,所以皇兄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既然皇室對駙馬的忌憚已經如此之深,那駙馬也委實沒有必要再繼續留在朝堂賣命了。
不值得!
她一句話沒說,落寞地離開了太後寢宮。
回到府邸,已是深夜。
包拯也沒睡,坐在寢室裏等她。
看著公主的神情,就知道她一定是碰了一鼻子灰。
“公主!”
“駙馬,這麽晚了,你怎麽還不休息?”
“我在等公主。”包拯頓了頓,“你沒事吧公主?”
公主搖搖頭,臉上隻是苦笑,“駙馬,趙家如此待你,你卻還能這麽平靜,你就一點都不覺委屈嗎?”
包拯歎了口氣:“要說一點都沒有委屈那是騙人的,不過朝堂本就如此,所謂高處不勝寒,從古至今,王侯將相莫不是如此,又有什麽想不通的呢!”
包拯越是這麽說,公主心裏越覺悲涼,“自古無情帝王家,我今天才算是徹底明白了,是我趙家愧對駙馬,不過駙馬放心,趙家雖然辜負了駙馬,但我不會,無論駙馬走到哪裏,我都會陪在駙馬身邊。”
公主說著,拉起包拯的手,柔情似水,宛若一彎清泉,慰藉著包拯的靈魂。
包拯一把將她攬在懷中,“有公主這番話,包拯夫複何求?”
公主道:“駙馬,咱們明日便走,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