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與荀況弈棋

字數:3551   加入書籤

A+A-


    “是..... 是的。眼下,恐怕也唯有此途了。” 韓非長歎一聲。
    “然而,這招終究是一步險棋,稍有差池,便有滿盤皆輸之虞。且眾多魏人受此牽連,無辜蒙難。”
    此刻,唐雎一臉凝重,目不轉睛地看著眼前的韓非,壓低聲音繼續說道:“公子非,此事關係重大,還望守口如瓶,切莫讓我家主人知曉分毫。”
    “非自當…… 知曉輕重。”
    二人又低聲交流了片刻之後,忽然唐雎話鋒一轉,神色嚴肅的說道:“公子非,近日我在這邯鄲城市井之內走動時,察覺到許多陌生臉孔頻繁出沒,實在可疑。”
    “皆...... 皆是什麽樣的人?” 韓非聽聞,不禁追問道,眼神中滿是警惕與好奇。
    唐雎略作思索,緩緩開口回答道:“公子非,這些人大多還未到束發之年,觀其言行舉止,行跡可疑,十有八九便是秦國派來的細作。對於這些人,我們是否應當采取行動……”
    言及此處,唐雎目光一凜,不露聲色地抬起右手,做了一個手刀下劈的動作。
    “不...... 不可。” 韓非神色驟變,急忙擺手。
    “倘若他們果真是秦國的細作,貿然誅殺,必...... 必定會引起秦人的警覺。一旦察覺眼線被除,必將變本加厲,廣布耳目於趙。屆時,我等一舉一動皆在其監視之下,反倒易打草驚蛇。依...... 依韓非之見,唐兄隻需暗中留意其動向,安排得力人手緊盯便可。”
    唐雎聽後,覺得韓非所言不無道理。
    於是,他點頭應道:“也好,就依公子所說行事,我這便安排人去盯著。”
    .........
    鬼穀學苑中,靜謐祥和之象盡顯。
    彼時,秦臻正姿態閑適,悠然閑坐於此。身旁,是已然白發蒼蒼卻精神矍鑠的荀況。
    二人圍坐在火爐旁,興致勃勃的下著棋。
    秦臻手持黑子,目光專注,落子之際,目光不自覺地望向荀況的滿頭銀絲之上。他的思緒也飄回到了往昔。
    回憶起曾經在雲夢山,與鬼穀子對弈的情景。
    那時的他,不過一介布衣,懷揣著對天下局勢的憧憬。
    而如今,時光匆匆,快七個年頭已然過去,他已不是當初那個青澀的少年,而是秦國朝堂之上備受矚目的五大夫、鬼穀學苑的祭酒、工尉府的負責人,身份地位早已今非昔比。
    正當秦臻沉浸於往昔回憶,神色間流露出些許感慨之時。
    荀況微微抬起頭,忽而開口打破了沉默:“小友啊,老朽近日聽聞秦相竟將諸多魏國流民皆貶為城旦,此事似與秦國向來推行之國策大相徑庭。秦國素以廣納賢才、招徠流民以充實國力,此番舉措,著實令人費解。不知其中緣由究竟為何?”
    言罷,荀況手中棋子輕輕落下,“啪” 的一聲脆響,在這寧靜學苑中尤為清晰。
    他那滿是皺紋的麵龐上,一臉好奇的望向秦臻問道。
    聽到荀況所言,秦臻先是微微一怔,手中的落字動作也停了下來。
    但轉念一想,他與荀況相識已久,深知其為人,荀況絕非喜好搬弄是非、傳播流言之人。
    於是,秦臻稍作思索,於腦海中梳理一番,便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簡要地向荀況講述了一番。
    不過,在說完之後,秦臻神色凝重,最終還是開口提醒道:“荀夫子,關於這件事,關係重大,切記千萬不能讓其張揚出去。若此訊不慎傳開,恐生諸多事端,於各方皆為不利。”
    聽到這話,荀況神色肅然,緩緩點點頭,應道:“此節老朽自明,隻是…… 依老朽看來,這件事情恐怕遠遠不像表麵看起來這般簡單。”
    他一邊說著,一邊輕撫著下巴處那花白且濃密的胡須,眉頭微皺,在深思熟慮之中探尋著背後隱藏的真相 。
    “那麽,荀夫子以為,這隱匿於暗處的勢力,下一步將如何布局?”說話間,秦臻手中輕輕拈起一枚棋子,他目光看似漫不經心的將其落在棋盤之上一處極為關鍵的位置。
    麵對這個問題,荀況先是沉默了片刻,眉頭微蹙,像是在腦海中反複推演著各種可能。
    隨後,他緩緩搖頭,輕歎一聲,苦笑道:“唉,老朽並非聖人,實在難以揣測這背後黑手的心思。人心詭譎,權謀複雜,局勢猶如這棋局,瞬息萬變,實難捉摸。”
    話音剛落,荀況也迅速出手,手中棋子穩穩落下。
    不偏不倚,巧妙化解了剛剛的棋局之危。
    隨後,隻見他緩緩抬起頭,目光平靜如水,用一種平淡而又沉穩的語氣說道:“不過依老朽之見,此次事件背後的操縱者,極有可能與此前潛伏進學苑的那些死士來自同一個勢力。那些死士行事狠辣,其謀劃絕非偶然。
    當然,如果並非同一股勢力,觀其行事風格與時機把控,那麽他們之間想必也存在著暗中的往來和勾結。世間權謀爭鬥,錯綜複雜,利益糾葛之處,各方勢力往往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此番這般行徑,說不定已經達成了某種秘密協議。或是利益交換,或是野心契合,促使他們走到一起。老朽,倒是覺得這種可能性更大一些。”
    秦臻聞之,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顯然,荀況的這番分析,與他心中所想,不謀而合。
    二人目光交匯,彼此都從對方的眼神中捕捉到了對當前局勢深深的擔憂。
    秦臻的思緒不由自主飄回到此前發生的那次事件當中,當時兩個死士悄然潛入鬼穀學苑,徑直闖入工坊,並且企圖取自己性命。
    經這段時日的深思熟慮,秦臻心中已然有了篤定的判斷。
    他斷定,這些死士絕非源自秦國國內潛藏的隱秘勢力所為。
    若這些人真的屬於潛伏在本國境內的暗處力量,那麽那個成功逃離鬼穀學苑之人,完全沒有必要如喪家之犬般繼續倉皇奔逃。
    在熟悉的環境內,他大可以從容不迫地返回自己的巢穴,繼續隱匿於暗處,靜待下一次時機,根本無需如此狼狽逃竄。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哀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