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探望夏太後
字數:3675 加入書籤
隨後,呂不韋神色恭敬,微微欠身,有條不紊的向嬴政稟報道:“隻是,據臣多方探聽來的消息,趙國對晉陽,似有覬覦之心。
他們正暗中調兵遣將,蠢蠢欲動,意圖謀取晉陽。
臣已經派人給王齕將軍送去了書信,令他務必盡快率軍,日夜兼程趕往晉陽,全力抵禦趙軍,守護我大秦疆土不失。”
嬴政聽後,旋即點了點頭道:“好,那一切便依仲父所言行事。”
緊接著,嬴政微微仰頭,稍作沉默,若有所思。
片刻後,他緩緩收回目光,看向呂不韋,緩緩說道:“政兒近日心中一直掛念著夏祖母,打算前往一趟甘泉宮探望她老人家。
宮中事務繁雜,祖母又年事已高,政兒許久未曾請安,心中實在不安。仲父政務纏身,若有空暇,不知可願與政兒一同前往?”
“臣稍後要與關內侯等宗親,仔細擬定兩日後太子登基大典諸事,其間事務繁雜,臣分身乏術,便不與太子一同前往了。” 呂不韋微微躬身,說道。
嬴政聽聞,點了點頭:“好,大典籌備之事至關重要,那便有勞仲父了。”
“太子言重了,此乃臣分內之事,自當竭盡全力,不負太子所托。”
兩人又就大典的大致安排等事宜,簡單交談了幾句後。
呂不韋整理了一下衣袖,再次躬身行禮道:“臣,暫且告退,太子若有吩咐,可隨時差人喚臣。”
“好。” 嬴政簡短回應,目送呂不韋離去。
嬴政這時候也登上了馬車,朝著甘泉宮的方向駛去。
一路上,車內靜謐無聲,嬴政身姿筆挺的坐在車中,神色凝重,腦海中不斷盤旋著登基大典的相關事宜。
大典流程、禮儀規製、樁樁件件皆需慎重考慮。
行至半途,嬴政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重要之事,神色一動,伸手拉開了簾子。
對著正在駕車的劉高吩咐道:“許久沒見先生了,先生向來足智多謀,對大典諸事或能給我提點一二。待會替我去找一下先生,就說今日我誠心相邀,想與先生在鹹陽宮一同用膳,共商大事。”
“喏。”
.........
甘泉宮西宮。
嬴政此時正恭敬的跪坐在夏太後麵前,微微垂首,眉眼低垂,顯得十分謙遜。
盡管時光已悄然流逝一個多月有餘,可贏子楚的突然薨逝,仍如一道沉重的陰霾,死死籠罩著夏太後。
她斜倚在榻上,身形愈發顯得單薄。
眼眶因長久的哀傷而泛紅,淚水似乎隨時都會滑落下來。
然而她強忍著悲痛,目光中帶著慈愛,緩緩落在嬴政身上。
過了一會兒,夏太後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說道:“政兒,秦國能有今日這般強盛,皆是曆代先王們不懈努力的成果。
如今,命運的重擔已然落在你肩頭,你即將登上秦王寶座,成為這片廣袤土地的主宰。”
她的聲音略微有些顫抖,但卻充滿了關切和期望。
夏太後微微坐直身子,目光深沉而殷切。
繼續諄諄告誡道:“你不日便登上秦王之位,當知肩上責任之重。秦國的興衰榮辱,全係於你一人之身。你需時刻銘記先王們的遺誌,日夜勤勉,以圖富國強兵,使秦國在這亂世之中愈發強大,方能不負列祖列宗的期許。”
嬴政聞言,緩緩抬起頭,目光堅定的與夏太後對視。
他的眼神中,滿是專注與決絕,仿佛在這一刻,已然將這使命深深刻入心底。
他明白夏太後話語中的深意,也深知自己所肩負的使命,有多麽艱巨,卻又不容有絲毫退縮。
少頃,夏太後輕輕歎了口氣,稍作停頓,繼續說道:“治國理政,首重民生。百姓乃國家之根基,根基若不穩固,國家便如空中樓閣,難以長久繁榮。
秦國這些年來,連年征戰四方,百姓們雖深明大義,全力支持秦軍作戰,可長久的戰亂,已讓他們疲憊不堪。
田園荒蕪,民不聊生,這般景象,你定要記在心中。
待你正式登基之後,務必將民生之事放在首位,多多興修水利,整治農田。唯有如此,百姓們方能有田可耕,有糧可食,得以安居樂業。
百姓富足,國家才有穩固的後方,方能兵強馬壯,在這諸侯紛爭的亂世中屹立不倒。”
嬴政在心中默默記下夏太後所說的每一句話。
而後恭敬的開口問道:“祖母,興水利之事,千頭萬緒,具體該如何著手?”
夏太後微微一笑,耐心解釋道:“往昔李冰父子傾盡全力,於蜀地修築的都江堰。既可防洪,又能灌溉。使得原本水旱無常的蜀地,成為沃野千裏、肥沃富饒的 ‘天府之國’ ,這便是興修水利的絕佳典範。”
稍作停頓,夏太後又看向嬴政,眼中滿是讚賞。
接著說道:“之前你曾提議挖掘深坑引水灌溉農田,此想法新穎且具實效,可見你對農事水利頗為上心,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
興水利非一人之力可為,你需廣納賢才,遍尋天下精通水利之能士。
讓這些能人誌士奔赴秦國各地,仔細勘察山川走勢,尋覓適宜之地。
而後依地勢地貌,修建灌溉用的水渠,將江河之水引入其中,讓大秦的土地皆能得到潤澤,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國家倉廩日漸充實。”
“再者,用人之道亦為關鍵。”
夏太後微微眯起眼睛,繼續說道:“朝堂之上,若無賢能之臣從旁輔佐,這國家便如無根之木,難以長治久安。
昔年秦國依靠商君變法崛起,商君雖出身他國,卻憑借卓越才能,為秦國奠定富強根基。因此,需用人唯賢是舉,切不可因出身卑微而輕慢,更不能因親疏遠近有所偏頗。
文臣提筆能安邦定國,謀劃國策,使百姓安居樂業;
武將執劍可保家衛國,衝鋒陷陣、抵禦外敵,護我大秦山河。
唯有讓他們各司其職,相互配合,方能使國家繁榮昌盛,在這亂世之中屹立不倒。”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哀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