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第一次朝會
字數:3903 加入書籤
秦國,那片遙遠的土地,在他的想象中,是溫暖的避風港,是能讓他擺脫這無盡困苦的希望之地。
那個從未踏足卻魂牽夢縈的故鄉,成了他在黑暗中唯一的慰藉,他滿心期許著能早日踏上那片土地,徹底掙脫這寄人籬下、飽受欺淩的悲慘生活。
然而,現實卻總是殘酷的。
每天嬴政懷著忐忑又無奈的心情外出時,他所麵對的隻有趙人輕蔑目光和無盡的侮辱。
那些趙人,毫不掩飾他們對他這個秦國人的厭惡和歧視。
街邊的孩童,在大人的耳濡目染下,也對這個秦國人充滿惡意,時常有孩童朝他扔石子,嘴裏還惡狠狠地叫嚷著:“秦彘,滾回你的秦國去!”
這些屈辱的場景,一次次刺痛著他幼小的心靈,卻也在不經意間,錘煉出他超乎常人的堅韌。
麵對那些惡意和嘲笑,他無法反抗,隻能默默咬緊牙關,緊緊攥起自己的小拳頭,將所有的委屈和痛苦都深埋在心底。
然後默默護在母親身前,用自己瘦弱的身體為她擋住那些可能的傷害。
他猶記兒時,每逢月黑風高、心中滿是恐懼與無助之時,母親趙姬總會緊緊抱住他,輕聲安慰道:“政兒,莫要害怕,我們一定能夠回到秦國。”
趙姬的話語,給予嬴政無盡慰藉。
而父親贏子楚,盡管身為秦國公子,可在趙國為質期間,卻處處受限。
在異國他鄉,皆有趙國眼線緊盯,一舉一動皆被監視,稍有不慎便可能招來災禍。
然而,無論生活多麽不易,贏子楚仍將嬴政視作心頭至寶,想盡辦法抽出時間陪伴在側。他他常把年幼的嬴政抱於膝頭,認真教導他識字讀書,講述著秦國的曆史和文化。
嬴政至今仍清晰記得,某個燭火搖曳的夜晚。
贏子楚手指指著竹簡上的 “秦” 字,聲音沉穩,耐心解釋道:“政兒,此乃我大秦之 ‘秦’ ,自先祖披荊斬棘、立國開疆,曆經數代,方有如今之秦國。
這一字,承載著無數先輩的心血,更係著我秦國未來的興衰。”
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在向他傳遞著秦國傳承的重任和使命,順著指尖,深深烙印在嬴政心間。
那時候的嬴政雖年紀尚小,卻已敏銳捕捉到父親眼中熾熱的期望,以及那份對秦國矢誌不渝的熱愛,一顆壯誌的種子,悄然在心底生根發芽。
而姬昊,在教導嬴政啟蒙之時,還會為他講述秦國的壯麗山川、先輩們的英勇事跡,秦穆公如何廣納賢才、稱霸西戎,秦孝公怎樣力推變法、使秦國崛起。
“嬴政,你定能成為了不起的人物。”
目光中流露出不加掩飾的真誠與期待,回蕩在嬴政的耳邊。
姬昊的話語,仿若點點星火,在嬴政幼小的心靈深處,悄然種下了一顆希望,以及對秦國熾熱眷戀的種子。
寒來暑往,時光悠悠流逝,嬴政在這日複一日的教導中漸漸長大。
然而,他的生活卻並不順遂,他依舊日日遭冷眼與歧視,在異國他鄉艱難求存。
直到後來,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嬴政於邯鄲的狹窄街巷之中,偶然遇上了秦臻。
彼時,嬴政正遭受趙偃和郭開等人的欺淩與侮辱,被追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在邯鄲的街巷中狼狽的逃竄,好幾次險些摔倒,心中滿是孤立無援的無助。
秦臻的出現,恰似一道破曉之光,刹那間穿透陰霾,為嬴政那昏暗無光、滿是淒苦的生活,帶來了久違的溫暖和希望。
踏入秦國的那一刻,麵對呂不韋,嬴政的內心滿是警惕與思索,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次見麵時,呂不韋那看似溫和卻暗藏審視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他的內心,嬴政至今難忘。
而現在,呂不韋的一言一行,都透露出對權力的強烈掌控欲。
他以長輩的身份教導嬴政朝堂禮儀和治國之道,嬴政虛心受教,可也時刻提醒自己,絕不能被呂不韋完全左右,必須保持獨立思考和決策的能力。
還有蒙驁等一眾老將,他們初見嬴政時,眼神中滿是期許與忠誠。
從這些老將身上,嬴政看到了秦國數百年積累的軍事智慧,與他們對秦國的一片赤誠之心,讓嬴政深感敬佩。
一步又一步,嬴政離朝堂高台越來越近。
往昔的苦難、親情的溫暖、權力的博弈、前輩的期許,都如同一股股力量,匯聚在他的體內。當他終於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逐一掃過殿下群臣,往昔的種種經曆都已化作他眼中的堅毅與睿智。
“拜見大王!”
“拜見太後!”
“參見相邦!”
當他站定在高台之上時,殿內的群臣齊聲高呼道。
“眾卿平身。”
嬴政麵帶微笑,右手扶住腰間的秦王劍,開口說道。
他的聲音清脆卻有力,在空曠朝堂中回響。
此時此刻,嬴政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展現在眾人麵前,他不再是那個懵懂的少年,而是一個有著遠大抱負和堅定決心的秦王。
秦國的未來,也將在他的引領下,踏上波瀾壯闊的新征程。
他將承接曆代秦王的壯誌雄心,成為秦國數百年宏願的集大成者。
在他的構想中,秦軍鐵騎必將如狂風暴雨般揮師東出函穀關,以摧枯拉朽之勢掃滅六國,成就 “六王畢,四海一” 的千古偉業,讓秦國的旗幟飄揚在九州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
這一刻的嬴政,是如此的雄心壯誌。
他的心中燃燒著一團熾熱的火焰,那是對權力的渴望,對榮耀的追求,更是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
“謝大王!”
隨著百官齊聲高呼,紛紛謝恩起身,一時間,殿內一片衣袂飄動之聲。
就在這時,跪坐於高台中段的呂不韋,緩緩站起身來。
目光落在嬴政身上,拱手行禮,而後朗聲道:“大王,如今列國合縱之勢已告一段落,表麵上看似風平浪靜,然而,列國對我大秦依舊虎視眈眈、心懷不軌。
依臣之見,當務之急乃是穩固國內局勢,整頓吏治刻不容緩,選拔賢能之士,讓真正有能力、有操守之人各司其職。
同時,要大力加強對各郡縣的管控,將大秦政令切實推行至每一處角落。
如此,方可保我大秦根基穩固,長治久安。”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哀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