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王綰
字數:3696 加入書籤
正當嬴政誌得意滿、意氣風發之際,秦臻卻毫不留情地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嬴政聞聽此言,心中頓時湧起一陣難以言喻的無奈與失落。
他皺起眉頭,看著秦臻,略帶憤慨地說道:“先生,這些道理我又何嚐不明白?隻是回想在邯鄲之時,受盡磨難,先生便教導我要忍耐;
曆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回到鹹陽,先生依舊讓我忍耐。
如今,我已然登上秦王之位,坐擁這萬裏江山,難道還要繼續這般忍耐下去嗎?難道我嬴政這一生,便注定要在這般忍氣吞聲中度過,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
“大王,需稱寡人。呂不韋此人,的確有經天緯地之才,至少以大王目前的情況而言,首先要學會的,便是治理這偌大秦國。”秦臻語氣平緩的回答道。
嬴政聽著秦臻的話語,心中思緒萬千,緩緩踱步至台階旁,緩緩坐下。
他抬起頭,注視著秦臻,眼中既有迷茫,又有幾分堅定。
沉默片刻後,嬴政終於開口說道:“還請先生現在助我……助寡人一臂之力。”
“大王放心,臣既入秦國朝堂,自當竭盡全力,輔佐大王成就大業。”
言罷,秦臻也在嬴政身旁緩緩坐下,目光望向遠方,似乎在思索著接下來的謀劃。
秦臻微微停頓,整理了一下思緒,接著說道:“大王,當下需暫且安心跟隨在太後和相邦身邊,用心去學習他們的優點。
相邦呂不韋,其為人處世之道,暗藏諸多玄機,大王可深入探究,日後定能從中受益;
華陽太後,儀態威嚴,霸氣果敢,其行事風格,令人由衷欽佩;
而夏太後,看似溫婉,平日裏隱忍不發,暗中卻精心布局,一旦時機成熟,便如雷霆乍響,一鳴驚人。
這等智慧,亦是大王應當學習之處。
此外,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不可偏聽偏信,要廣開言路。
還需著手建立自己的人手,安插於各大宮殿、鹹陽城內各處,乃至關中要地。
如此,朝堂動向、宮廷秘聞,關中民生諸事,大王皆能及時知曉。唯有做到這般心中有數,方能不被他人蒙蔽。”
聞言,嬴政抬起頭,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過了一會兒,嬴政抬起頭,目光與秦臻交匯在一起,旋即開口說道:“先生,寡人近日發現一人,此人頗具大才。”
“哦?大王所言究竟是何人,竟能得大王如此高的讚譽??”秦臻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興趣,連忙問道。
“此人名為王綰,其才學出眾,謀略過人,且為人沉穩持重,行事不驕不躁。在頻陽任職期間,他推行諸多利民之策,將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政績卓著,成績斐然。
特別是在治理地方的關鍵問題上,頗有獨到之見解,對於謀略、朝堂局勢等諸多方麵的問題,他都能應對自如,對答如流,絲毫不顯慌亂。”
說到這裏,嬴政稍稍停頓了一下,神色間流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猶豫。
過了一會兒,方才繼續說道:“但,他乃是相邦呂不韋所舉薦之人。”
嬴政昨天已經親自接見了王綰,一番長談後,對他的學識、見地及理政才能均有了深刻認知,心中頗為賞識。
王綰談吐間條理清晰,令嬴政眼前一亮。
然而,王綰乃呂不韋舉薦而來,這讓嬴政對此不得不謹慎行事。
聽聞嬴政之言,秦臻眯起了雙眼,似乎在沉思著什麽。
過了片刻,他徐徐開口說道:“大王,相邦權勢雖盛,然其舉薦之人,未必皆為其黨羽。這王綰既有真才實學,能夠在頻陽取得如此顯著的政績,足見他並非徒有其表、名不副實之輩。”
“先生所言,寡人亦曾深思熟慮。
隻是如今朝堂之上,呂不韋勢力盤根錯節,寡人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其掣肘。”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呂不韋勢力的忌憚和無奈。
接著,嬴政的目光落在了秦臻身上,繼續說道:“若重用王綰,寡人擔憂他會被呂不韋以權勢、利益拉攏,成為其安插在寡人身邊的眼線。如此一來,寡人豈不是自投羅網?”
嬴政此時眉頭緊鎖,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大王,用人之道,在於製衡。
王綰之才,若能為我所用,於秦國而言,無疑是一大助力。且大王已親自考察過他,對其見識和品性應有判斷。
依臣之見,不妨先將王綰納入朝堂,委以適當之職,再暗中觀察。
引導王綰效忠於秦國,效忠於大王,而非隻聽命於相邦。”
嬴政聽後,目光閃爍,顯然在心中權衡著利弊。
他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說道:“先生之意,是讓寡人試探王綰對寡人的忠心?”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疑慮,似乎對這個建議仍有些猶豫不決。
秦臻拱手道:“正是如此,大王可交予王綰一些機密事務,這些事務既要關鍵,又需隱秘,觀其行事作風與應對之策。
在處理這些事務過程中,便能判斷出他的真實意圖。
若他一心為秦國、為大王,自會全力以赴;若心懷不軌,企圖與呂不韋勾結,在處理機密事務時,必能露出馬腳。”
嬴政點了點頭,沉思片刻後,果斷說道:
“好,那就依先生所言。這王綰,寡人暫且先用一用。若是他果真能為我大秦效力,寡人必定不會虧待他;可若是他膽敢與呂不韋暗中勾結,妄圖協助呂不韋獨攬朝政,寡人也絕不姑息。”
說罷,嬴政眼中閃過一抹淩厲之色。
“大王英明!”
緊接著,秦臻從懷中掏出一本冊子,遞給嬴政。
嬴政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伸手接過冊子。
他輕輕翻開,隻見裏麵密密麻麻地寫滿了人名,兩百多人的名字整齊羅列,每個人的名字後麵,都詳細地記錄著他們所在的地點。
細細看去,這些人分布極為廣泛,鹹陽城的各個角落,皆有他們的蹤跡。
山東六國各地,亦遍布眼線,列國的核心要地,皆在其監視之下 。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哀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