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同甘共苦
字數:3471 加入書籤
此刻,對於這些貪官汙吏,秦臻的臉上再也尋不見往日的半分和善。
他冷冷掃過那些平日裏作威作福,此刻卻麵露驚恐的官吏們,眼神中毫不掩飾地透露出對這些人的厭惡與鄙夷。
以往總是帶著和煦笑容的麵容,此刻布滿寒霜,嘴角微微下撇,勾勒出一抹嘲諷的弧度,仿佛在向這些貪官汙吏宣告,他絕不會對他們的惡行有半分姑息與縱容。
聽到秦臻的指令,中尉軍的士卒們不敢有絲毫懈怠,迅速行動起來。
將那些早已嚇得臉色慘白、癱倒在地的官員們一一控製住。
而李斯,則在一旁協助記錄,他的目光,緊緊跟隨著秦臻的一舉一動,對他這果敢而又極具威懾力的手段,心中暗自佩服。
同時,他也加快速度,仔細核查著相關賬目,務必確保沒有遺漏任何一絲貪腐的線索,以免讓這些貪官汙吏有可乘之機。
在此之後的日子裏,秦臻每日都會安排中尉軍和墨家弟子去巡查各個粥食供應點。
墨家弟子們以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和嚴謹的態度,穿梭在各個粥食供應點之間。認真檢查著每一鍋粥的濃稠度,同時也監督著糧食的發放流程,每一個環節都不放過。
一旦發現任何問題,他們便會立刻上報,絕不姑息。
處理完這些害群之馬後,秦臻立刻投入到救災行動中。
他組織墨家弟子們發揮所長,利用墨家精湛的工程技藝,協助加固堤壩。
在堤壩邊,墨家弟子們分工明確,井然有序。有的負責勘測地形,有的製作工程器械,有的帶領民夫施工。
將堤壩不斷加固,抵禦著洪水的再次侵襲。
在加固堤壩的工地上,秦臻為了鼓舞士氣,全然不顧身份,親自參與勞作。與民夫們一同搬運石塊、填埋沙袋,動作嫻熟,絲毫不見平日裏持筆理政的文弱之態。
正當秦臻與民夫們一同忙碌於堤壩修複工作時,一位官吏匆匆趕來。
待走近看清秦臻灰頭土臉、汗流浹背,正奮力搬運土石的模樣,不禁大驚失色,臉上瞬間布滿了難以置信的神情。
他趕忙上前,伸出雙手,試圖攔住秦臻,急切地說道:“大人,萬萬不可啊!左庶長乃朝堂重臣,身負重任,怎能屈尊在此,與這些民夫一同幹這等苦力活?
現場混亂危險,若大人有個閃失,叫下官如何向大王交代”
官吏眉頭緊皺,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滿臉的焦急與擔憂。
秦臻卻並未因官吏的阻攔而停下手中動作,他直起腰,用滿是泥土的手背隨意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
隨後,目光堅定地看著官吏,語氣不容置疑:“莫要阻攔!如今水患當前,百姓深陷苦難,生死攸關。吾等食秦國俸祿,身為秦國臣子,理當與百姓同甘共苦。
我在此勞作,並非逞一時之勇,而是要讓百姓看到,朝廷與他們並肩作戰,共度難關。
唯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早日加固堤壩,抵禦洪水,守護家園。
若隻因身份地位便置身事外,又怎能贏得百姓信服,更何談凝聚民心,共克難關?”
秦臻言辭懇切,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
周圍原本忙碌勞作的的民夫們,聽到秦臻這番話,紛紛停下手中動作,此刻都怔怔地看向秦臻,眼中滿是敬佩之意。
其中,有一位年紀稍長的民夫,眼眶泛紅,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忍不住大聲喊道:“大人說得對!有大人與咱一起幹,這點苦根本不算什麽,定能早日把堤壩修好!”
一時間,工地上響起一片附和聲,眾人隻覺一股熱流湧上心頭,備受鼓舞,紛紛吆喝著,重新投入勞作,幹起活來也變得愈發賣力。
官吏見狀,無奈地歎了口氣,知道無法改變秦臻的心意。
思索片刻後,他默默退到一旁,抬手解開官袍衣帶,將那象征著身份地位的黑色官袍緩緩脫下,整齊疊好放在一旁,而後毫不猶豫地加入到修複堤壩的陣營中。
不多時,其他在別處忙完手中事務的官吏們聽聞消息趕來,看到這般場景,也紛紛效仿。
他們一個個脫下官服,投身到忙碌的勞作之中,與民夫們一同為修複堤壩、抵禦洪水而努力。
秦臻見到這一幕,再次彎下腰,與眾人一起,繼續投入到緊張的勞作之中。
一時間,號子聲、勞作聲交織在一起,仿佛匯聚成一曲眾誌成城、抗擊水患的激昂戰歌。
李斯穿梭在人群中,一邊協助指揮,一邊快步走到民夫身旁,輕聲詢問需求、留意狀況。
就在他忙碌之時,眼角餘光瞥見一名民夫,那民夫正咬著牙,忍著疼,可手掌處仍有鮮血從磨破的傷口緩緩滲出,在烈日下顯得格外刺眼。
李斯環顧四周,發現周圍一片忙亂,竟沒有任何可以用來包紮的物品。
見狀,他趕忙跑回臨時營帳,翻找出布帛和草藥,親自為受傷民夫包紮。
一邊包紮,一邊叮囑道:“大家在這裏勞作,務必要注意安全。若是有什麽需要,或是身體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時告知於我,切不可逞強硬撐著。”
與此同時,那兩百中尉軍嚴陣以待,一絲不苟地遵循著秦臻的指令,他們身著甲胄,整日在災區內來回巡視。
他們嚴格按照秦臻製定的檢驗方式,仔細檢查著每一個吏官的工作情況,哪怕是最細微的偏差、最隱晦的操作不當,都難以逃過他們的眼睛,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滋生貪墨現象的細節。
同時,他們也在維護著災區的治安,日夜值守,防止有人趁亂哄搶物資,保障了救災工作的有序進行。
然而,在救災工作穩步前行的背後,災區的衛生狀況也讓人憂心忡忡。
洪水退去後,汙水四處橫流,死禽家畜的屍體隨處可見,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烈而刺鼻的惡臭。
這樣惡劣的環境,無疑為瘟疫的滋生與爆發提供了絕佳的溫床,一旦瘟疫蔓延開來,以災區此時脆弱的狀態,後果將不堪設想。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哀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