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七月朔日之誓
字數:4013 加入書籤
他這是定下基調,這是一場平叛,一場肅清逆賊、扞衛王權、滌蕩宮闈的正義之戰,功勞屬於秦臻與浴血奮戰的軍中將士。
關於太後的處境,關於那個深藏暖閣的孽種,關於所有不堪的隱秘細節,都被巧妙地掩蓋在這雷霆萬鈞的“平叛”功勳之下。
政治的藝術,在於將最汙穢的角落,用最堂皇的理由覆蓋。
權力的洗牌,已然在血光中拉開序幕。
“臣等遵旨!”眾人齊聲應諾,聲音洪亮。
“至於相邦……”
嬴政的聲音頓了一下,目光似是不經意地掃過禦案的另一角。
那裏,靜靜攤放著另一份奏章,那是呂不韋去年主持編纂的《呂氏春秋》部分書稿摘要,以及一份關於河套新土安置、新設五城治理的詳盡條陳。
條陳思路清晰,措施得當,盡顯治國老臣的深厚功底與務實精神。
嬴政眼中閃過一絲極其複雜的情緒,有對其權傾朝野、分潤王權的深深厭惡與忌憚,有對其治國才能的利用之心。
或許……還有一絲微不可察的、源自早年教導的、早已被權力冰水衝刷得所剩無幾的舊情。
這絲舊情,在冰冷的權力權衡麵前,顯得如此脆弱而矛盾。
他收回目光,語氣恢複了平板的冷硬“待逆首審訊完畢,其曆年罪狀、黨羽網絡厘清,罪證確鑿,再議不遲。”
呂不韋的命運,被懸置了。
這是一個留有餘地的信號,也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試探與權衡。
這是一招緩兵之計。
他如同一座橫亙在親政道路上的大山,如何搬動,何時搬動,需要最恰當的時機和一擊致命的理由。
雍城這把火,暫時還燒不到相府。
然而,這血與火的光芒,已經足夠清晰地照亮某些影子,讓有心人徹夜難眠。
嬴政要等待審訊的結果,看能從嫪隱這條線上,扯出多少與呂不韋藕斷絲連的蛛絲馬跡。
“大王。”
一直沉默的蔡尚,此刻上前一步,躬身低聲道
“先生此行,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一舉平定大患,使宗廟重光,王威得彰……其功勳之偉,其忠誠之堅,實乃國士無雙,恐非尋常爵祿可酬。
此番又見先生以血印明誌,忠勇之心,天地可鑒。
是否…需格外加恩,以彰其不世之功,慰其血戰之勞?”
他指的不僅是爵祿,而更是某種象征性的、超越常製的榮耀。
嬴政擺了擺手,目光再次投向那份攤在案上、血跡猶存的雍城捷報,他仿佛透過帛書看到了那個在蘄年宮前掌控全局、冷酷下令、在血泊火光中昂然而立的身影。
“先生之功”
嬴政的聲音低沉下來,帶著一種罕見的、幾乎可以稱為溫和的意味,卻又蘊含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寡人心中自有丘壑。此功,非金玉爵祿可酬盡,亦非一時恩賞可表其萬一。”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無比堅定“雍城事了,待寡人親臨處置,塵埃落定之日,自有計較。
先生所求,寡人所欲,將在彼時,一並兌現。”
他暗示的,是親政,是乾坤獨斷。
而秦臻,將是那個親手為他奉上王權巔峰權杖的人。
這份承諾,比任何封賞都更重。
這份“自有計較”,分量遠超任何尊號,蘊含著最深層次的信任與未來權柄的無上托付。
他話鋒一轉,威嚴再臨,帶著一種宣告新紀元開啟的莊嚴“再傳令下去,各部依旨行事,不得延誤分毫。
另,命太史令即刻記錄秦王政四年五月,雍城逆亂平,吉。
寡人將於七月朔日,於蘄年宮正殿,大會群臣,告祭宗廟,論雍城之功,封賞忠勇,昭告天下。”
七月朔日,告祭宗廟,論功行賞。
這不僅是對行動的最終總結與蓋棺定論,更是新王權正式確立、乾坤獨斷的盛大典禮。
嬴政要在這個象征意義重大的日子,在剛剛被血火洗滌過的蘄年宮,以真正執掌乾坤、掃清一切障礙的無上姿態,接受群臣的朝拜,站在大秦權力的巔峰。
此日之後,秦國再無掣肘。
“劉高、月泓。”
嬴政的目光他二人,聲音低沉而迫切“速做準備。待寡人親自‘會一會’這嫪隱逆賊後,便即刻移駕雍城宗廟。
寡人要親眼看一看,那塵埃落定之地。”
“喏!臣等告退!”
蒙恬、李斯、王綰、陸凡、蔡尚、月泓、劉高齊聲領命,帶著各自的重任與激蕩的心情,躬身退出大殿。
殿門在他們身後緩緩合攏,隔絕了內外。
殿外,急促的腳步和低聲的傳令聲立刻響起,整個行宮隨著嬴政的意誌,轟然運轉起來,奔向各自的目標。
偌大的忘憂宮正殿,瞬間隻剩下嬴政一人。
那令人窒息的威壓感並未消散,反而因其獨處而顯得更加深沉、更加孤絕、更加深不可測。
他緩緩踱步至窗前,推開窗扉。
陽光帶著涼意穿過窗欞,柔和地灑在他年輕卻已布滿威嚴與深沉的麵龐上,照亮了緊抿的薄唇和那雙深不見底、仿佛蘊藏著整個天下的眼瞳。
他望向東方,雍城的方向。
那裏,最汙穢的淤泥已被鐵與血蕩滌。
隔著百餘裏的山河,他仿佛能看到
那座象征著恥辱與背叛的蘄年宮,在經曆了烈火與刀兵的洗禮後,此刻正籠罩在一種死寂的、帶著血腥餘味的晨曦中,沉默地矗立著,褪去了奢靡與汙濁的金玉外衣,隻剩下冰冷的石木,正靜靜地等待著它最終的命運審判。
或是徹底湮滅於塵埃,或是被賦予新的、洗刷過的意義,成為新王權崛起的見證碑。
更深遠的視野中,他似乎穿透了百裏的距離,看到了蜿蜒的官道上,一支沉默而肅殺的車隊正朝著忘憂宮的方向疾馳駛來。
最前方的囚車裏,鎖著那個如同死狗般重傷昏迷、名為嫪隱實為嬴摎的逆賊。
而押解著這支承載著勝利與罪孽隊伍的,正是他那位算無遺策、為他背負了所有黑暗、幹淨利落地斬斷了枷鎖的先生。
一股難以言喻的、混雜著感激、依賴、信任以及更深沉複雜情緒的熱流,在嬴政胸中激蕩、衝撞。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哀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