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危言撼心

字數:3865   加入書籤

A+A-


    他經曆過呂不韋的專權跋扈,也看到了嬴政親政後整肅吏治、銳意東出的勃勃生機。
    隗壯雖出身寒門,但能力卓絕,深得大王信任,是治國理政的肱骨;
    羋啟雖為楚人,但識時務、懂進退,用於平衡外戚、穩定楚國一脈,實乃高明之策;
    至於李斯等外客,皆是才幹突出之輩,嬴政的用人並無不妥。
    如今宗室凋零,缺乏如樗裏疾、公子華等真正能獨當一麵的棟梁之才,宗室子弟若真有才,如嬴戰、嬴訖,大王亦未埋沒,能得重用已是幸事。
    嬴肅等人不去反思自身不足,提升才幹,反而妄圖憑借宗室身份攫取高位,實乃不智。
    起初,麵對嬴肅等人的滔滔不絕的抱怨和請求,嬴傒隻是不置可否地聽著,偶爾點撥兩句“社稷為重,豈可因私廢公?”、“勿爭一時長短”、“當勤勉自強”。
    他明確表示“大王用人,自有其深意。隗相、昌平君皆國之棟梁,爾等當以禮相待,精誠合作,共謀國事。
    若自身真有經天緯地之才,為國建功立業,大王豈會埋沒?
    大王所為,皆為大秦計。
    爾等若覺不公,當思己過,精進才能,而非在此怨天尤人,徒惹是非。”
    嬴傒的斥責讓嬴肅等人一時語塞,但他們豈肯甘心?
    他們見嬴傒態度雖不熱情,但並未嚴詞驅趕,便如同蒼蠅般緊緊叮上,連日來不斷登門,哭訴、激將、乃至危言聳聽。
    他們改變了策略,不再一味抱怨,而是日複一日、不厭其煩地在嬴傒耳邊灌輸一個核心觀點。
    “公子傒啊!”
    嬴肅聲淚俱下,老淚縱橫“非是我等貪慕權柄富貴,實是為我嬴氏宗廟長遠計啊。自孝公起,商君變法,外客當道,我宗室在朝堂之權柄便日漸衰微。
    如今大王更是變本加厲,長此以往,廟堂之上盡是他姓之天下。
    甚至連宿衛宮禁的郎官,都是那些非親非故的年輕人。
    公子傒,你想想……”
    此刻,嬴肅眉頭緊緊皺起,聲音悲憤“屆時,我嬴氏雖為王室,恐亦成傀儡,祖宗基業旁落他人之手。
    長此以往,宗室子弟還有何出路?
    這大秦江山,難道就要拱手讓給外人嗎?
    公子傒身為宗室柱石,豈能坐視血脈凋零,王權根基動搖?我等所求,非為私利,實為保我大秦嬴氏萬世不易之根本。”
    嬴成更是添油加醋“公子傒,昭襄王時的教訓殷鑒不遠啊。
    那範雎,一介外客,何等風光?
    然其‘遠交近攻’之策,雖利國一時,但其人刻薄寡恩,大肆排斥宗室,致使我宗室力量大損。
    今日之隗壯、羋啟一幹人等,其勢其行,與昔日範雎何其相似,大王年輕,恐被其巧言令色所蒙蔽啊。”
    “還有那楚人。”
    嬴桀陰惻惻地接口道“羋啟在左相位子上,明裏暗裏安插羋姓之人,其心叵測。若將來其與楚國勾結,裏應外合,我大秦危矣。
    難道要等到刀架在脖子上,公子傒您才肯為宗室說一句公道話嗎?那時悔之晚矣。”
    “嬴戰、嬴訖二人不過得了些營造雜務,杯水車薪,宗室整體依舊勢弱。
    吾等並非要攬權自重,隻求大王能給宗室子弟一個為國效力的機會。一個不被外客楚人壓製、能發出老秦人聲音的位置。
    如此,方可保社稷永固啊。”嬴肅聲淚俱下地總結道。
    這些話語,反複渲染“宗室衰微”、“王權旁落”、“血脈凋零”的危機感,日複一日地敲打著嬴傒內心深處的隱憂。
    他固然鄙夷嬴肅等人的為人,但“昭襄王教訓”、“宗室勢弱”、“楚人坐大”這些字眼,卻實實在在地觸動了他作為宗室元老、作為嬴姓子孫的敏感神經。
    他回想起秦國的曆史,外客幹政、引發動蕩的例子並非沒有。
    宣太後、穰侯魏冉等楚係外戚雖功勳卓著,但大秦宗室的頹勢,正是從那時悄然開始。
    範雎雖獻奇策,其排斥異己、打壓宗室亦是事實。
    更讓他擔憂的是未來。
    大王銳意東出,必然倚重隗壯、秦臻這些謀臣和王賁這些驍將,楚係羋啟作為平衡力量亦是權宜之計。
    但宗室的力量若持續萎縮凋零,一旦這些外臣勢力穩固,形成新的門閥,或者楚係尾大不掉,將來是否會威脅到嬴氏王權的穩固?
    宗室,終究是王權的最後屏障,是血脈相連的自己人。
    大王為了平衡,是否過於忽視了這股力量的培養和凝聚?
    他雖深信嬴政的雄才偉略,認可當下的用人方略確有必要,但作為宗室成員,維護嬴氏血脈在朝堂的勢力和影響力,確保王權核心不被外姓徹底侵蝕,亦是他潛意識裏的責任。
    嬴肅等人描繪的“可怕前景”,加上日複一日的“懇切”陳情,漸漸動搖了嬴傒最初的想法。
    他內心的天平,在“社稷為重”的理智與“宗室存續”的情感重壓之間,開始悄然傾斜。
    原本清晰的認知,在嬴肅等人持續不斷的“危機”渲染下,漸漸蒙上了一層疑慮的陰影。
    宗室在朝堂的聲音,如今確實太弱了。
    即便不為嬴肅這些庸才,為了整個宗室的未來存續,為了平衡那日益強大的外客與楚係勢力,似乎……也應該向大王進言了。
    不求大權在握,隻為宗室爭取一些更重要的位置,哪怕隻是象征性的參與,也能安宗室之心,固王權之本。
    至少,不能讓宗室徹底淪為朝堂的看客與棄子。
    終於,在一次嬴肅等人又以“宗室子弟報國無門,人心惶惶,怨望日深,恐生肘腋之變”為由哭訴後,嬴傒長長地歎了口氣,放下了手中的茶盞,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決斷。
    “罷了。”
    他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也帶著一絲凝重“諸位叔伯父之言,雖多偏激猜度,卻也非全無道理。宗室乃國之根本,血脈相連,理應有所擔當。
    傒…明日便去章台宮,麵見大王,陳說利害。
    然需謹記,傒此行,是為宗室長遠計,為社稷安穩計,非為宗室私欲。若大王聖心獨斷,不允所請,眾位叔伯父萬不可再生事端,徒惹滔天大禍。
    否則,休怪傒不留情麵。”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哀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