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他沒相信過你
字數:3962 加入書籤
“幫你幹掉主人格江銘?!”
馬良像是聽到了什麽天大的笑話一般,直接拍開“江銘”伸過來的手,氣笑道:
“你憑什麽覺得我會幫你呢?”
“你憑什麽以為我會放棄主人格江銘這個更可靠的隊友,而選擇你這個不知深淺的第二人格呢?”
“江銘”的手被馬良拍開,他也不惱,依舊是那副笑嗬嗬的樣子,坐回到床上,麵對著馬良說道:
“你為什麽不能選我呢?”
“哪怕你和我相處的時間不夠久,但你和主人格相處的時間也不到一天罷了。”
“一天的時間,你就覺得你能看出他的深淺來了?”
馬良聽到這話,搖了搖頭,認真的說道:
“哪怕是相交數十年的好友,也不敢說完全看清了對方,我和他才認識不到一天,自然不敢說完全了解。”
“但根據和他的交流和他在生死危機間的做出的種種決定,我對他的能力和智謀相當欣賞甚至是敬佩。”
“所以單憑他所展現出來的價值,就值得我去幫他,而不是你這個第二人格。”
“如果非要在你和主人格之間選一個,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幹掉你!”
聽到馬良這番毫不掩飾殺意的話語,“江銘”沒有任何慌張,隻是手掌有規律的輕拍床單,然後好奇的問道:
“沒有了嗎?”
馬良冷冷的搖了搖頭:
“沒有了,也不需要更多的理由。”
馬良說完之後,“江銘”頓時輕笑一聲:
“如果隻是這樣的話,那你倒是更應該選擇我,而不是主人格。”
馬良眉頭微微一皺,正想說些什麽的時候,“江銘”沒有給他開口的機會,隻是自顧自的開口說道:
“當兩個人誌同道合的時候,看到另一個人優秀,選擇幫助提攜他,這很正常,無可厚非。”
“所以你選擇幫助主人格我也能理解。”
“但是,你又怎麽敢肯定,主人格的立場是和你相同的呢?”
馬良有些不解:
“你這是什麽意思?”
“江銘”笑了笑,輕聲開口說道:
“你欣賞他,幫助他,不就是覺得他很有潛力,有可能探索出這個世界的真相,然後帶你們離開嗎?”
“但是你可能沒想到的是,主人格他根本不想回去。”
“他腦中所想的,永遠隻有活下去。”
馬良被這番言論驚到了,他舔了舔有些幹燥的嘴唇,艱難的說道:
“怎麽可能?”
“怎麽可能有人不願意回到那個安穩的世界,而選擇留在這個隨時可以丟掉性命的世界裏?”
“這和你所說的他想活下去的想法完全是相反的,你在騙我!”
“江銘”搖了搖頭,認真的看著馬良說道:
“看來主人格沒有和你說他穿越之前的情況是怎麽樣的。”
馬良咽了口口水:“怎麽樣的?”
“他是一名漸凍症患者,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七年的時光,他隻能躺在病床上,靈魂被困在日漸萎縮的肉體裏。”
“所以在有了再來一次的機會之後,他格外珍惜自己的生命,拚了命的想活下去。”
“但他又對這個活下去有些要求,至少不能像以前一樣,表麵上看還是活著的,其實差不多已經算是死了。”
“如果不是這樣,他早就在上一場怪談裏放棄掙紮,直接變成狗了,畢竟那樣雖然會失去自我意識,但依舊算活著。”
“所以,你明白了嗎?”
馬良有些畏懼,覺得眼前的“江銘“要說一些他不願意聽到的東西出來,但他又阻止不了,於是隻能忐忑的說道:
“明白什麽?”
“江銘”神色嚴肅,一字一字的緩慢說出:
“那就是主人格為了活下去,更願意把自己變成一隻詭異。”
“當然前提是能保留自我意識。”
聽到這話,馬良隻感覺腦子裏麵“嗡”的一聲,感覺大腦一片混亂。
他想要下意識的否定“江銘”的這個說法,但是按照他對江銘主人格的了解,他是真的會有這個想法的。
如果機會合適,他就會把想法付諸行動,成為現實。
而成為詭異,就意味著融入怪談,徹底融入這個世界,這就和選擇攻略怪談的營地站在了對立麵。
所以說,江銘和自己從來都不是同路人。
但馬良還想在做最後的掙紮:
“但是,轉化成詭異這件事是很困難的,營地裏也曾經有人有過這樣的想法,但直到現在,我也沒有聽說過誰成功了。”
“所以江銘隻要知道這一件事,應該還是會選擇和我們一起尋找回家的路的。”
“畢竟,我們也可能不是魂穿回去,而是肉體穿越回去,這樣他就既能有健康的身體,又能安穩活下去了,不是嗎?”
“江銘”麵色冷漠,開口打破了馬良的幻想:
“首先,不論穿越回去是靈魂還是肉體,這都無疑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情,你們營地這麽多人,這麽多年過去了,有過一絲辦法嗎?”
馬良沉默無言。
“江銘”繼續開口:
“其次,轉化成詭異雖然困難,但總比找到世界的真相,穿越回去要簡單吧?”
“而隻要成功,他就會擁有極其強大的力量,遠超人類的身體素質,再配合他的智慧,隻要他不作死,他能在這個世界過得很滋潤。”
“這筆買賣,我相信隻要是不傻的人,都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看著馬良沉默的樣子,“江銘”知道他的內心已經在搖擺猶豫了,於是他決定再下最後一劑猛藥:
“知道主人格和你並非誌同道合之人之後,你居然還如此猶豫,看來你對他還真是欣賞啊。”
“既然如此,那我便不妨再多說一些。”
“那就是主人格從來沒有信任過你,從來沒有!”
喜歡開局c級天賦,讓我通關s級怪談請大家收藏:()開局c級天賦,讓我通關s級怪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