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孤兒院

字數:9762   加入書籤

A+A-


    孫弱並不覺得讓剛才那個醫生作為【引路人】來接自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畢竟那個醫生隻有在玩家生病的時候才會出現。
    而接生大學的第五條規則是這樣的:
    在接生大學中,醫生或護士隻存在一種,那就是接生醫生或護士,如您遭遇其他醫生或護士,請立刻遠離並報告院長;
    剛才那個醫生可不像是接生醫生。
    按照規則來看,那醫生明顯不是什麽好東西,而且針對性極強,剛才孫弱就在它麵前,它也有能力抓住他,但是他卻毫無興趣。
    而想要擺脫那個醫生,規則裏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找院長。
    而接生大學第六條規則:
    接生大學中,沒有院長;
    這是怪談中的經典矛盾死局。
    怪談中的規則雖然有真有假,而且現在時間已經過了這麽久,產生了不少異化。
    但是在沒搞清楚狀況之前,一切都從最壞的情況去考慮是肯定沒問題的。
    正是因為如此,孫弱剛才才會說,江銘哪怕招來了醫生,也隻是死路一條。
    除非江銘真的鴻運齊天,在這個專門接生的接生大學裏,接生醫生都是壞的,看病的大夫才是好的……
    “目前和醫生的接觸太少,不過那看病醫生看上去不太好對付。”
    “不過既然病重到一定程度會招來看病醫生,那如果我想要招來接生醫生,那是不是等要到,我快要臨盆生產的時候才行呢?”
    “而且接生大學,接生大學,孩子在這裏無疑是很重要的東西,有沒有可能,我生出孩子之後,孩子會帶我找到接生大學主體……”
    想到這裏,孫弱看向自己的肚子,指尖輕輕的點在自己的肚子上,目光深沉:
    “不過這孩子是我用取巧的法子,利用老村規則懷上的,但是隻是一個死胎,當時隻想著用這孩子來直播整活,騙點打賞什麽的。”
    “這種死胎孩子,醫院會認嗎?”
    這麽想著的時候,周圍的灰霧翻騰,突然間,孫弱放在肚子上的感覺到一股特殊的悸動:
    咚—
    孫弱有些震驚的看向自己的肚子。
    如果他沒有感受錯的話,剛才他的肚子,好像……
    動了一下!
    “這……這怎麽回事!”
    “死胎活了?!”
    正當孫弱震驚的時候,不知何時,周遭的灰霧越來越濃厚,孫弱感受到了這變化,看向四周。
    而就在這時,一道犬吠聲自灰霧中傳出:
    “汪—”
    “嗯?接生大學裏還有狗嗎?”
    孫弱有些疑惑的皺眉。
    ……
    ……
    “幸好我江某人做事向來謹慎,不然這次真得丟下童言這小子跑路了。”
    江銘看著前方被慢慢“推”回來的童言,心中暗自想道。
    童言現在被江銘的一句話被“推”了回來,自然不是因為,江銘覺醒了什麽能夠號令別人或者命令灰霧的能力。
    而是因為他使用了一樣道具,一樣孫弱大力讚助的道具。
    江銘看著童言背後那麵金光閃閃的細網,不由得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網果然好用,難怪哪怕是當時身家那麽豐厚的孫弱,都這麽喜歡用這張網。
    不僅操作方便,而且束縛能力強,網質強度高,就連李魚也說過,就算是它出手,這網能阻攔它一會兒。
    可見這網有多麽超模。
    如果不是當時孫弱為了斷尾求生,爭取時間發動他那個卡通貓紋身,放棄了這張網,江銘也不可能得到它。
    當時這網讓江銘吃盡了苦頭,差點被孫弱打死在裏麵,不過好在此刻風水輪流轉,孫弱要是能從小賣部出來,那必然已經被那隻章魚搜刮幹淨,成了一個窮比。
    下一次再見麵,就輪到江銘困住孫弱給他上一課了。
    正是因為這網這麽好用,所以剛才江銘發現怎麽都靠近不了大日的時候,不得不停下的時候,就把這網籠罩住了他和童言。
    本意是如果在灰霧中,所謂的“它們”出現的話,能夠立刻探察到,還能短暫阻攔一下。
    但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這網沒攔到外麵的詭異,反而把要被灰霧卷走的童言攔了下來……
    此刻的江銘看著眼前緊閉雙眼的童言,將他放在地上,而後摸著下巴思索起來。
    他知道現在童言陷入了恐懼,也知道恐懼過重有可能就會變為現實。
    但是怎麽幫童言消除恐懼,他還沒什麽頭緒,畢竟他的自動售貨機隻能砸人,沒什麽精神方麵的能力。
    如果是李魚在這裏,用它的入夢能力的話,說不定還有一絲辦法。
    想到這裏,江銘眼前一亮:
    “欸,對啊,李魚那入夢的能力好像挺適配現在這情況的。”
    “雖然這個負心女在外麵有了別的男人,對我沒什麽興趣了,但是童言這小子它是一直很在意的。”
    “要是知道童言出了這檔子事情,肯定是施以援手的,讓我想想,既然在接生大學裏,越是畏懼什麽,什麽就越會出現。”
    “我畏懼大黃,它就出現了,要是我畏懼李魚,那它是不是也會出現呢?”
    “要是它出現了,是不是就能救童言了?”
    念及此處,江銘眼神奇特的看向倒在地上的童言。
    ……
    ……
    童言生病了,病得很重。
    在童言七歲的時候,他們父母因為一場意外離開了這個世界。
    自那時起,童言溫暖的家,就變成了孤兒院裏四四方方的天空,院內枯死的不知名老樹,以及……
    他的二十二個“兄弟姐妹”。
    孤兒院作為童言的第二個“家”,算不上好……不對,應該說很差。
    孤兒院是從一個廢棄的小學改造而成的,但麵積並不算很大,裏麵的各種設施也都很破舊,哪怕每年有著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援助,也遠遠不夠。
    曾經,有一位市裏傑出的企業家豪擲一大筆錢讚助孤兒院,那時候這事情鬧得滿城皆知,風風火火。
    所有人都在稱讚那位企業家慈悲的心腸,誇他年少有為。
    但很少有人去關注,那筆錢是不是真的用到了這些孤兒身上。
    很顯然,那筆錢根本沒有用到孤兒身上。
    因為社會就像是金字塔一般,位高權重者站在食物鏈頂端,普普勞苦大眾位於食物鏈最底端,不斷的為上層人士提供“營養”。
    童言他們二十三個孤兒,無疑是這條食物鏈,或者說金字塔的最底端。
    院長利用他們,不斷向社會中的愛心人士吸納錢財,隻有當院長吃飽了,才會從指縫中留下一點食物殘渣給他們。
    院長並非沒有錢去修繕孤兒院,但是在他看來,這毫無必要,甚至是一種愚蠢的做法。
    院長雖然貪婪,但卻深知人性。
    人類社會中,幾乎每個人都會有某種刻板印象,他們會在心中為不同的群體下一個預設:
    比如清掃街道的清潔工就一定是麵容憔悴的社會底層;
    出入學校周邊的不良青年,一定是染著各種顏色的頭發,騎著鬼火的精神小夥;
    身穿高定西裝,出入各種高端場所的就是成功人士……
    這是他們在心中為不同人群所下的預設,也可以叫做刻板印象。
    符合他們預設的時候,做很多事情都會很容易,但一旦打破,就會招來怨恨。
    就比如一個乞丐在乞討,一個穿著破爛,前麵還擺著一個碗,這就是一個很標準的乞丐。
    對於這樣的乞丐,人們很容易就會產生憐憫之心,然後給錢。
    同樣是這個乞丐,他依舊穿的破爛,但是如果他手中沒有碗,而是拿著一個二維碼。
    那路過的人們幾乎就不會再看他,甚至會對他產生厭惡心理。
    僅僅隻是收費東西的改變,就引發如此大的差異,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二維碼收款這種東西,在人們的預設中,就不該存在於乞丐手裏。
    二維碼意味著乞丐必然有手機,而手機這種東西,怎麽會出現在一個以乞討為生的人手裏?
    他在騙我!
    於是,人們對於乞丐的預設被打破了。
    預設,或者說刻板印象被打破,所造成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院長深知這一點,所以他為社會各界,打造了一個他們想象中,最接近刻板印象,最“完美”的孤兒院。
    在這裏,孤兒們從小無父無母,穿著破爛,生活困頓,由小學改來的孤兒院雜草叢生,一到下雨天就漏雨……
    不少社會愛心人士和大學生被感召,來到這裏當誌願者,他們可憐孤兒們,連工資都不需要。
    而在他們離開的時候,還能宣傳一下孤兒們有多麽不容易,然後讓被蒙蔽的愛心人士更加爽快的掏錢。
    院長很會宣傳,很會造勢,他經常穿著樸素,一件衣服打滿了各種補丁,將省下來的錢全給了孤兒們。
    他將孤兒當成了自己的孩子,成了媒體口中最博愛的院長。
    他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守孤兒院。
    至於孤兒怎麽樣,沒人關心。
    市裏需要院長這樣的“慈善”人物作為招牌門麵,企業家需要幫助這樣一個孤兒院來提升知名度……
    就算真的有愛心人士想要知道孤兒的生活情況,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千裏迢迢來到孤兒院,然後一直和孤兒們同吃同住,知曉他們的真正情況。
    他們所了解的一切,隻能從院長口中知道,從媒體眼中看到……
    院長一手打造了所有人印象中的“孤兒院”,而在這種環境下,童言從“兄弟姐妹”中,感受到的沒有溫暖,隻有勾心鬥角。
    自然界中,在缺少食物的時候,哪怕是一胎的兄弟,也會互相殘殺。
    人類本質上也隻是動物罷了,在院長所塑造的格局下,二十三位孤兒為了那所剩不多的資源拚命爭奪。
    而院長作為資源的真正掌控者,無疑是孩子們討歡心的重點對象,誰能討好院長,誰就能有更多的吃的,有更新的衣服……
    正是因為如此,每一次媒體來采訪時,院長的周邊,總是擠滿了嘰嘰喳喳的孩子,孩子們都很“喜歡”他。
    這就是院長的高明之處,他從不喜歡暴力,暴力在他看來,是最低級的手段,他更喜歡用人性的欲望作為絲線,掌握每一個人……
    在一個群體中,既然有爭相討好的對象,那也就有被討厭排擠的人物,孤兒院的二十三個孩子中,等級十分明顯。
    越是受到院長喜愛的孩子,地位越高,越大的孩子,越是有話語權。
    孩子是一張白紙,染什麽顏料,底色就是什麽。
    而院長從未教過他們尊老愛幼,院長無時無刻傳達給他們的觀念就是:
    他掌握一切,隻要討好他,那就什麽都有了……
    孩子們對此深信不疑,畢竟他們吃的,喝的,穿的全是院長給的。
    但童言來到孤兒院的時候,已經七歲了,他的父母對他很好,父母教他“仁義禮智信”,教他尊老愛幼,教他獨立自主……
    所以,年幼的童言,成為了孤兒院中第一個對院長所說的話表示懷疑的人。
    當時院長聽到這番話之後,隻是眼神莫名的笑了笑,並沒有多說什麽,也沒有去糾正童言。
    畢竟他是這個孤兒院的王,其他孩子會幫他“糾正”童言,讓他擁有一個“正確”的世界觀的……
    人性中有善也有惡。
    孤兒們將所有的善都給了院長,而惡不可能一直壓在心底,所以需要一個發泄窗口。
    而童言作為來到孤兒院最晚,也是最小的孩子,還被院長所厭惡,毫無意外的成為了整個孤兒院中最底層的人。
    畢竟僧多粥少的局麵,每多出一個人,都會成為其餘孩子的“敵人”。
    童言想要融入他們,但是做不到。
    因為孩子們需要樹立權威,也需要欺負童言來討好院長。
    所以當童言吃飯的時候,他的飯會被其他孩子大搖大擺的拿走,他們恥笑童言,侮辱童言,甚至是倒掉他的飯,毫不在乎……
    當院內收到愛心人士捐贈的衣服時,童言總是隻能最後挑選,哪怕選到了合適的衣服,也會被他們搶走……
    童言想要看電視,也會被他們趕走,哪怕是在晚上聽童話書的時候,他們也會把童言趕到最外圍。
    他們這麽做,是想要讓童言徹底認清現實,他,隻能是這個群體中的最底層,是他們發泄的“出氣筒”。
    剛開始時,童言還會和院長和護工告狀,但是最終,換來的結果是一頓頓毒打。
    孩子們最討厭“打小報告”的人了。
    院長知道這一切,但他選擇放縱。
    畢竟他是這個孤兒院真正的王,哪怕童言被欺負得再慘,隻要他表現出一絲善意,那情況就會逆轉。
    這也是他展現權威的方式。
    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欺淩,讓童言快要崩潰。
    最終,當一家媒體來采訪的時候,童言選擇最後一搏,他鼓起勇氣展開自己身上的傷口,向媒體訴說這一切。
    這一件事掀起軒然大波,院長“勃然大怒”,狠狠的“懲罰”了那些孩子,而後在懲罰完之後,到了一個無人的角落流淚。
    而這一幕,“恰好”被媒體拍到。
    “是我的錯,我每天奔波在外想為了孩子們拿到更多的資助,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沒想到……”
    “不怪孩子們,是我沒有教好他們……”
    最終,在院長的聲淚俱下之下,他又博得了一番美名,這件事被定性為孩子之間的“打鬧”“玩笑”。
    這件事翻篇了。
    但童言,卻迎來了他真正的噩夢。
    經過這一次,院長對他的厭惡已經毫不掩飾了,其餘孩子為了討好院長,開始更加興奮的針對起童言。
    童言的被子經常會在廁所出現,上麵沾滿了各種汙穢的痕跡,護工見到汙穢的被子,也隻會責罵童言,多大的人了還保管不好被子。
    次數一多,護工也不想再搭理童言,童言隻能默默的自己抬著被子,在寒冷的冬日,用自己稚嫩的雙手洗被子……
    童言的飯裏開始無緣無故的出現各種蟲子,泥巴,甚至在鞋子中,出現了圖釘和刀片……
    甚至一段時間裏,每當童言想要睡覺時,就會有不知名的聲音將他吵醒,或者幹脆就是有冷水潑在他的身上,將他驚醒……
    他曾經也想逃離孤兒院,但最終的結果就是院長報了警,滿城皆知,所有警察都開始出動尋找他。
    當童言被警察找到的時候,眼中還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
    畢竟媽媽曾經和他說過,遇到困難可以找警察叔叔。
    但是當童言說完這一切之後,警察隻是看了看之前的一份報紙,上麵是之前的一份新聞,大致內容是:
    “孤兒院孩童打鬧下手過重,院長淚灑現場,稱自己為了孤兒院發展而疏於管教……”
    就這樣,當童言看著院長笑眯眯的和警察握手,將他重新帶回孤兒院之後,內心隻剩絕望。
    他知道,他逃不掉的。
    院長將這件事定性為“孩子貪玩不懂事”,他再次被報道,美名更甚,是一個“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好院長。
    自那之後,童言認命了。
    他開始不再反抗,他越發沉默,他眼中的世界開始變得扭曲,變成一片灰色……
    他開始生病了,病得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