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卑微的尊嚴

字數:2839   加入書籤

A+A-


    俺爸你說的有道理,就是這麽回事兒,孫叫枝說,一個我覺得起來年紀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對張有誌家有點兒不放心,主要是張有誌家在福建漳州那邊,我之前查了一下,福建漳州離我們這裏確實太遠了,而且張有誌的家長也不出麵,隻是在手機裏頭露一下臉,最起碼他們家也得來一個家長與我們協商一下,不然我們把起來嫁出去,就好像偷偷摸摸似的,這叫四鄰八鄉怎麽看?
    趙振邦的媽媽說,叫枝說得對,就是這樣嘛,結婚哪裏有男方家長不過來一趟的?
    這時老趙說,說實話,起來能找到一個以後能伺候她,也甘心情願伺候她的人也真不容易,況且男方還是個中醫世家,人家還願意結過婚後,專門給起來治病!既然張有誌這樣執著,看來他們兩個確實是有感情的,咱們也就不要苛求什麽了。我也聽說南蠻子那邊本來結婚就早,十三四,十四五歲結婚的小孩比較普遍,不算是什麽早婚。張有誌和起來結婚,在我們這邊又不需要領結婚證,主要是福建漳州那邊領證,他們有辦法?
    一直沒有吭聲的趙振邦說,要結婚也不是不可以,讓他們家來一個家長才可以,咱們的孩子有殘疾不錯,但也長得有模有樣,要不是有殘疾,誰願意讓孩子嫁那麽遠。
    趙振邦說完,看了看他爸爸。老趙剛才開場說了那些話,好像不再願意說什麽,就從飯桌跟前站起來,走到門邊才說,沒有什麽說的,讓張有誌的家長過來一趟。
    老趙說了這句話,就出去了。
    趙振邦的媽媽接下去說,可不是嘛,讓男方的家長過來一趟,把結婚的事兒說一說,咱們這不都是這樣嗎?
    孫叫枝沉默了半天了,聽了婆婆的話,說,張有誌說是39歲,誰知道他說的是不是實話,我看他應該比振邦的年紀還要大,他的父母我估計沒有七十多,八十歲,至少也得接近七十歲,這個年紀怎麽千裏萬裏跑到咱這裏來?
    孫叫枝的婆婆說,咱們不管他那邊怎麽個情況,你對起來說說看,看男方怎麽回話在再作計較。
    隔天孫叫枝把家裏的意見綜合一下對閨女兒起來說了,趙起來對這個要求也認為是應該的,比較認可,村子裏很多出過嫁的女孩子家,結婚前男方家長上門的風俗她也是知道的。
    得了這個任務,她願意向張有誌轉達。趙起來對提出結婚要求的張有誌轉達了家裏的要求後,暫時還沒有得到準確答複。
    孫叫枝和趙振邦一如既往地打工,趙振邦的爸爸老趙和老伴兒,則忙於照顧三個小孩和侍弄蔬菜大棚。
    眼看就到了深秋,空氣除了白天還能借助太陽的光照還有些暖意外,一到夜裏,光聽聽風聲就感到深寒。
    聽同行說,今年冬天恐怕得有暴風雪。去年給蔬菜大棚保溫的草苫子保溫性能估計不照了,許多大棚戶紛紛重新製作比較厚實的草苫子。
    老趙開始的時候,認為自家的蔬菜大棚當初用的保溫塑料布比其他人家的厚實,每米貴二三毛錢,執意不願意換草苫子。有人勸他還是趕緊換草苫子吧,不然冷空氣一吹,冰粒子一砸,經過上幾年風雨剝蝕的草苫子肯定會散了架。老趙說他家的蔬菜大棚主要的保溫塑料層比別人家的厚,對付再大的風霜雨雪都沒有問題。
    雖然這麽說,看見幾乎所有的大棚戶都著手開始換草苫子了,他自己也害了怕,終於持不住勁兒,也隨大流,開始準備撤換舊草苫子。
    現有的草苫子花了他將近二千塊錢,從別人那裏買來的,他認為草苫子不值那個價錢。麥草杆子和尼龍繩子、鐵絲他都能找到,一束麥草兩手擰巴擰巴,用尼龍繩子或者細鐵絲一紮,束成麥草扇子再結成排,往大棚上麵的保溫塑料布上一鋪一固定就完事兒了,你算算哪裏能值二千多塊錢!好好的花了二千多塊錢弄好的草苫子就這麽換掉,就等於報廢了,老趙一時間心疼得不得了。再說,紮麥草鋪子,往大棚頂上鋪展草苫子,可不是一兩個人能完成的。振邦和叫枝都不得空,整天去嶼石縣城裏打工,忙得不適閑,哪裏有時間幫他弄大棚?
    但為了應對暴風雪,保溫草苫子又不能不更新換代,誰也不敢拿自己的蔬菜大棚打賭。
    老趙打問過了,如果自己買麥草,買尼龍繩和鐵絲,自己在地上捆紮麥草鋪子,完了再請人往大棚上鋪蓋,能省一半的錢。如果買人家現成的保溫草苫子,今年已經不是往年的價格了,必須在往年價格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千塊錢,而且將草苫子鋪到大棚上固定好,工錢還需要另算。現在正是缺錢的時候,老趙決定自己動手,不願意花那些冤枉錢。
    賣麥稈子的就在離老趙家五六裏路之遙的一個造紙廠院子裏。
    麥草杆子本來是造紙廠收購用來磨紙漿的,聽說今年蔬菜大棚戶都準備買麥草杆子做草苫子,就留下一部分售賣,售賣的價格自然比他們做成紙漿造紙贏得利多。
    老趙家的蔬菜大棚不小,他用地板車子一連拉了十幾趟才勉強拉夠用的。準備好了麥草杆子,老趙就去鄉裏買尼龍繩和鐵絲。拉了一整上午的麥草杆子,老趙確實累得夠嗆,到鄉裏買輔材路途也不算近,跟去造紙廠拉麥草杆子差不多遠,因為買尼龍繩和鐵絲不需要拉地板車子,老趙認為很輕鬆,空身子去,背點子繩和細鐵絲能費多大的勁兒呢?
    老趙從造紙廠將製作草苫子所需的麥草杆子拉完後,已經是下午四點多鍾,秋寒愈重,濕冷之氣就像一張沒邊沒沿的大網從天上往下壓,人就像浸在涼水裏一樣,衣衫好像助長了秋寒的威風,一點兒也不願為人幫忙。
    如果不把草苫子在蔬菜大棚的保溫塑料上及時鋪展好,看這天氣,估計不到半夜,棚子裏的各類菜蔬都得葉子打蔫,梗子變軟,別說賣菜賺錢了,連老本也保不住。
    喜歡兩夾弦請大家收藏:()兩夾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