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老外特別重的體味
字數:5997 加入書籤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油渣可是個寶貝,但凡三十歲往上的人,大多都知道它。
說白了,油渣就是提煉豬油後剩下的那部分,是炸得幹巴巴的肥肉。
放到現在,很多人覺得油渣膩口,可在缺肉的往昔,它卻是難得的美味。
豬油炒菜香氣撲鼻,油渣也不能浪費。
最簡單又最美味的吃法,就是在剛出鍋的油渣上撒上一點椒鹽,趁熱吃,又香又脆,讓人回味無窮。
對於像宋陽這樣在山裏打獵、采藥的人來說,豬油和油渣更是不可或缺,同時也十分珍貴。
這一年多來,宋陽去的地方大多是當天就能往返的,除了帶點幹糧,早、晚飯都在家吃。
實際上,山裏的獵人到了冬天,一般會四五個人結伴進山。
為了有更多收獲,短則七八天,長則大半個月,甚至一個多月才出山。
同行的人裏會安排專人負責背物資和做飯。
出發前,大家會多煉些豬油,用豬油拌著油渣炒上幾大罐鹹菜和辣椒,把剩下的豬油也帶上,再準備些火燒饃、苞米麵之類的。
在打到獵物之前,這些就是獵人們冬日進山的主要口糧。
豬油遇冷很快就會凝結,便於保存還不容易灑出來,關鍵是豬油熱量高,吃了豬油做的飯菜,能迅速補充消耗的體能。
米倉山北麵雖有秦嶺阻擋,但這裏的冬天依舊寒冷。
時常能看到冷氣順著山脊傾瀉而下,仿若流動的雲彩。
山裏更是冰天雪地,氣溫比山外還要低十多度。
到了後世,城裏人進山是為了休閑旅遊,從這個山口進,再從那個山口出,這叫穿越。
一群男男女女吃飽喝足後在野外宿營,帶著高山專用氣罐、防風帳篷、防潮睡墊、保暖睡袋,裝備齊全得像特種兵,有時候男女還會“混帳”。
可在如今這個年代,獵人進山哪有這些高級裝備,他們唯一能依靠的就是火!
獵人進山是為了打獵,不是遊玩獵奇,所以除了必要裝備,他們不會帶任何多餘的東西。
爬過山的人都清楚,到最後恨不得扔掉所有東西,空手前行。
更何況獵人越往後走,背負的東西會越多,因為還要帶著獵物一起走!
所以,即便要在山裏待大半個月,真正的獵人身上除了厚實的衣服、一塊油布和狩獵工具,再無其他累贅物品。
一般在天黑前一兩個小時,獵人就得找地方過夜,這個地方必須能避風避雨,比如石崖下或石窟裏。
選好地方後,他們就會生一堆火。
剛開始,火堆不用太大,能把豬油做的飯菜熱透,或者烤些獵物就行。
獵人的晚餐豐富又簡單,說豐富,是因為有各種山珍野味;說簡單,是除了鹹菜、火燒饃、苞穀麵糊糊,就是肉。
這樣的“篝火晚宴”絕對少不了酒,而且都是自己釀的高度苞穀酒,一般在捕獲獵物的當晚拿出來“開壇”慶祝。
當然,大家不會喝得酩酊大醉,一來要防備野獸侵襲,第二天還要爬山涉水繼續打獵;二來酒就帶了那麽多,敞開了喝,後麵就沒得喝了。
酒足飯飽後,大家聊聊天,就該睡覺了。
這時,就得把火生大,大概要有三個桌麵那麽大。
那塊油布就派上用場了,它其實就是一塊簡單的防潮墊。
有了鋪的,那蓋什麽呢?很簡單,就是自己身上厚實、老舊甚至有些破爛的棉衣褲,蓋上外套,就能在冰天雪地的山裏過夜了。
有這堆火,早上起來每個人都能睡出一身汗!
就像眼前這個石窟,裏麵搭了簡易木床,還放著厚實的鋪蓋和雨衣雨鞋,一看就知道,這裏的主人絕對不是獵人。
山裏很多人家根本拿不出這些東西,在大多數人還披著蓑衣、油布擋雨的年頭,山洞裏的這些可都是高檔貨。
再加上這裏出現了半自動步槍……宋陽想來想去,都想不明白住在這洞裏的是什麽人。
他總覺得這事透著古怪,能肯定的是,住在這裏的絕不是打獵采藥的人,誰會閑著沒事在深山石窟裏搭木床呢?
打獵、采藥都是四處遊走的活兒,不會費心思在一個地方長時間停留。
還有那些酒瓶子,山裏人進山,哪會帶這些花錢買的“好酒”,都是自家釀的苞穀酒,勁兒大夠烈。
難道是逃犯?有些犯了事的人,為躲避追捕,會藏進山裏。
上輩子,宋陽就聽說過有人藏在山裏十幾年,後來又犯了大案才被發現抓捕。
也有可能是盜墓賊!可這附近,沒聽說有什麽大墓啊……看著山溝裏的積雪,自下過那場大雪後,這幾天再沒下過,雪上麵也沒有任何人走動的痕跡。
宋陽估計,住山洞裏的人應該在下雪前就離開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回來。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宋陽可不願給自己找麻煩,他隱隱覺得,這些人不是什麽好人。
他沒再多做停留,繼續朝著自己設陷阱的地方走去。沒想到,剛找到自己在深山設的第一個陷阱,宋陽就有了收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一個被吊起來的,是隻石貂。這小家夥愛喝水,洞穴一般離水源不遠,大多藏在岩石的溝縫、山坡的石縫、岩洞或者樹洞裏。
它的皮毛會隨季節變化,冬夏交替更換。
夏天是咖啡色,一到冬天,就換成一身雪白,隻留下一小段漆黑的尾巴尖。
在雪地奔跑或枝頭跳躍時,它那蓬鬆的尾巴時常來回擺動,所以又被叫做掃雪。
石貂可是上等的皮毛獸,這次是被宋陽用野雞肉做誘餌捕獲的。
就這麽小小的一張皮,能賣三四十塊錢呢。
石貂在村子周邊也偶爾能見到,有時候還會進村子咬雞鴨,在屋頂上跳來跳去。
它太機靈了,稍有動靜,立馬跑得遠遠的,一蹦就是兩三米,敏捷得讓人難以捕捉。
宋陽當即把石貂取下來,裝進布包,接著查看其他陷阱。
第二個和第三個陷阱都沒被動過,直到最後一個陷阱,他又有了新發現,還是他獨自打獵以來,頭一回遇到的動物——靈狸,也叫麝香貓。
宋陽跟著李乘風在山裏學打獵時,見過幾次麝香貓,它們好像更喜歡在夜裏活動。
白天幾乎見不著,都藏在灌木叢、草叢或者樹洞裏,隻有早晚時分,能看到它們在林間跳躍,動作相當敏捷。
李乘風說這動物性子狡猾,在一個地方總是一步三回頭,疑心很重,有點像狐狸,所以李乘風更多時候叫它狐狸貓。
這隻麝香貓體型和家犬差不多,臉和身體細長,身上布滿黑褐色斑紋和麻點。
最顯眼的是它那條長長的尾巴,有著黑白相間的色環。
它的皮毛厚實濃密,收購站也在大量收購。
最特別的是,這家夥遇到獵狗追趕時,會像黃鼠狼一樣放出極臭的氣味。
不管是雄性還是雌性,麝香貓都有一個香囊,臭味就從這裏來。
不過,香囊開口處會分泌出一種像黃油一樣的液狀靈貓香,這可是一種貴重的香料,還能入藥。
它們會在領地範圍內的樹上磨蹭,塗抹這種氣味來標記領地,山裏人把這叫做擦樁。
宋陽從後世的視頻和動物節目裏了解到,後來出現的貓屎咖啡,就是這動物吃了咖啡豆後排出來的。
和麝香一樣,靈貓香雖說帶個“香”字,實際上氣味濃烈刺鼻,讓人聞著很不舒服,也就一些老外喜歡用它來遮蓋自己身上的體味。
對宋陽來說,有價值的就是麝香貓的皮毛和香囊,這些都是收購後用來出口的,皮毛加上香囊,能賣六七十塊錢。
這一趟下來,收獲讓宋陽喜出望外,他原本沒抱多大期望。
設置的陷阱抓到一隻黑麂、一隻石貂和一隻狐狸貓,既有肉吃,又能賣皮毛,收獲相當豐厚!看來這一帶的山裏,這個冬天得多來轉轉。
雖然才臨近中午,宋陽卻不打算再往深處走了。
把這些東西帶回家處理,就得花不少時間,隻能改天再來。
他重新布置好陷阱,提著狐狸貓往回走。到了掛黑麂的地方,把兩個小家夥捆綁好,砍了根木棒挑著。
回到放黃毛野豬的山林,宋陽看到那頭大野豬已經被開膛,大部分肉都被搬回去了。
他幹脆在那兒,用殺豬刀從大野豬身上割了些肉,讓幾條獵狗吃飽。
然後,自己找來些木柴,生了一堆火,把包裏用紙包著的火燒饃拿出來幾個烤著。
等火燒饃烤軟乎了,吃幾口饃,再往嘴裏塞些積雪,就當是喝水了。
一直等到宋建國和宋軍回來。
看到雪地上放著的狐狸貓,宋軍和宋建國都沒見過,好奇地問道:“這是啥呀?咋這麽臭!”
“狐狸貓……”宋陽簡單給他們介紹了一下。
一說起狐狸貓的臭味,三個人都覺得難受。
宋陽一路挑著它回來,一直小心翼翼,就怕臭味沾到衣服上,洗都洗不掉。
“這麽臭的東西,還能用來做香水?真的假的?”宋軍覺得老外的喜好太奇怪了,實在想不通他們怎麽能忍受這怪味。
宋陽笑著說:“那些老外看著人五人六的,可他們體毛旺盛,身上總有一股怪味。
哪像咱們,就算十天半個月不洗澡,也沒什麽特別重的體味,最多有點汗酸味。
他們隻能用香料做成香水之類的東西,以香掩臭,蓋住自己身上的臭味。
當然了,這些香料得加工之後才能做成香水用。”
說起這事,宋陽不禁琢磨,那些一心想嫁給老外的女人,麵對老外的體味,心裏到底是啥滋味呢。
喜歡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