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麵生的人來打劫

字數:5828   加入書籤

A+A-


    茶樹的繁殖方式多樣,既可以用種子育苗,也能夠扡插,還能進行嫁接。
    其中,扡插一直以來都是維持茶樹優良特性的絕佳方法,同時也是一種簡便快捷的途徑。
    宋陽之前聽在青溝經營茶園的老板提及過,那位老板采用的便是扡插繁殖法。如今,宋陽自然也打算如法炮製。
    事情交代妥當後,宋陽發覺時間不早了,便喊上王嶽一同返程。當他們回到鎮上時,恰好碰到杜春明和李衛東兩人一同返回公社。
    這兩人眼尖,先一步瞧見了宋陽和王嶽,李衛東老遠就熱情地打招呼:“兄弟夥……”這招呼一聽就透著股親近勁兒。
    宋陽趕忙加快腳步迎上去,臉上掛著笑容說道:“社長,書記……你們這是剛從生產隊回來呀?”
    “開春了,得去各個生產隊轉轉,看看情況,順便安排一下生產任務。一年之計在於春,可不敢耽誤。你們倆這時候還在鎮上幹啥呢,不趕緊回家,天都快黑啦!”
    李衛東看起來有些疲倦。在這山裏,他們出行基本就靠推著輛自行車,遇到能騎行的路段就騎一段,可不少地方不是坡路就是泥窪,還得費力推著走,山裏的工作著實不輕鬆。
    “我帶狗去獸醫站看傷呢,這幾天攆山,獵狗被野物給傷了……”宋陽一邊說著,一邊從背篼裏拿出黑娃子腳掌遞給兩人。
    “這是昨天打到的黑娃子,今天專門給你們送來。之前來過一次,你們出去忙工作了,沒見著。帶回去嚐嚐鮮,感謝兩位領導這段時間對我們的關照!”
    “你小子厲害呀,又打到黑娃子了……”杜春明驚喜地接過宋陽遞來的熊掌,拿在手裏翻來覆去地看,一臉稀罕的模樣。
    桃源公社位於深山之中,山裏攆山的人不少,身為公社社長,山裏的野味他吃過不少,但黑娃子可不是誰都能打到的,熊掌對他們而言,也是相當難得的美味。
    宋陽隻是微微一笑:“別提了,你瞧瞧我這獵狗身上的傷,差點就折損一隻了……好了,我們還得趕路,就不多耽誤時間了,先走啦!”
    “是該早點回去,路上注意安全哈!”李衛東笑著叮囑道。
    王嶽要買的東西,在宋陽等著給獵狗掛針的時候就已經買好了。
    兩人往回走,路過供銷社時,宋陽進去買了些糖果,準備帶回去給兩個侄女。當然,他也沒忘記給滾滾買所需的牛奶粉。
    看著宋陽和王嶽走進供銷社,杜春明對李衛東說道:“這小夥子挺會做事的!”
    “確實不錯,是個有本事又有想法的人!”李衛東點頭表示讚同。
    天色漸漸暗下來,外出勞作的山民大多都已回家,一路上沒見到幾個人,顯得格外清淨。
    今天去見宋軍這件事,宋陽並沒有對王嶽隱瞞。
    王嶽聽宋陽說讓宋軍好好學習技術,還要找大葉茶嫩枝回來扡插,不禁好奇地問道:“小陽,你讓軍哥弄大葉茶枝條回來扡插做啥呀?”
    “我打算讓他以後弄個茶園,自己種茶樹,等茶葉長好了,自己采摘、鞣製加工,這可是條不錯的出路。”
    在王嶽麵前,宋陽沒什麽可隱瞞的,而且他正想跟王嶽好好聊聊,有些事情可以提前準備起來了。
    “茶園?你這是打算自己單幹呀,上邊能允許嗎?”王嶽有些擔憂地問道。
    “馬上就要分田到戶了,以後不再吃大鍋飯,各家忙各家的,種什麽自己說了算,這事兒你應該知道吧。”
    王嶽身為保管員,平日裏常和宋建國在一起,上邊有什麽風吹草動,他多少能先知曉一些。
    分田到戶的事兒,王嶽心裏明白這是大勢所趨,隻是還沒公開傳開罷了。
    雖說如此,但在山裏,地裏種來種去也就那幾樣東西。
    旱地一般就種苞穀、紅苕、麥子、洋芋這些,河邊為數不多的水田能種上一季水稻。
    不過各家分開幹後,能節省出不少時間,就可以用來發展些其他副業。
    宋陽作為王嶽的好兄弟,自然不會落下他。
    “我哥家所在的青溝,別人瞧不上那地方,可那山溝溝裏雲霧繚繞,特別適合種茶。不然你以為我為啥讓我哥搬到青溝去,就是先占個好位置,方便以後發展嘛!”宋陽笑著解釋道。
    “種茶能賺錢嗎?”王嶽沒接觸過這方麵,對這些事情不太了解。
    “當然能賺錢啦,山裏山外的人都離不開茶葉,這東西一直都有銷路。而且茶樹四季都在發芽生長,春、夏、秋、冬都能采摘。”
    “不過,最好的茶是春茶,秋茶次之,夏茶相對差些,冬茶很少有人采,主要是為了讓茶樹休養生息。這可是一年到頭都能做的營生,種上一園子茶樹,打理好了,能采摘好多年,肯定能賺錢!”
    宋陽對這件事信心滿滿。
    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國內茶葉供不應求,還大量出口,他可是親眼目睹山裏山外茶園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要是不賺錢,誰會去幹這事兒呢。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宋陽自然要抓住這先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茶樹栽下去,等個三四年成林了,那時候正是做生意的好時機,隻要加工得好,不管是賣給廠家,還是自己包裝售賣,都沒問題。
    “聽你這麽說,你選在盤龍灣,肯定早就有打算了吧?”王嶽顯然來了興致,也聽出了宋陽話裏的意思。
    宋陽輕輕點了點頭:“是有一些想法。盤龍灣那地方偏僻安靜,水源方便,路也修通了,我打算在種養殖方麵做點文章。”
    “快跟我說說!”王嶽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我計劃開辟一個藥園,種些杜仲、厚樸、金銀花之類的,還想搞點養殖,像黑豬、黃羊。”
    宋陽所說的這些,除了黑豬,其他的都是特產,在後世還是地理標誌產品。
    至於黑豬,他想著不追求高產,用土法喂養,不用飼料,做成精品肉類,想必也會很不錯。
    這些日子,宋陽思考了很多,心中多少有些雄心壯誌,但事情得一步一步來,不可能一蹴而就。
    “沒想到啊,你小子腦袋裏裝了這麽多主意!”王嶽的興趣徹底被激發出來,“那你快給我說說,我那地方能幹點啥?也幫我出出主意唄!”
    “早就替你想好了,不然你以為我為啥建議你在麻柳坡蓋房子?一是因為那裏靠近大路,確實方便;二來那山坡到處是些山石旮旯,別人瞧不上,卻是種植木耳的好地方。”
    宋陽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上輩子王嶽外出闖蕩幾年,學到了木耳培植技術,挑的就是麻柳坡那片地方搞木耳培育。
    和傳統的砍青岡木回來堆放,再到山裏找木耳菌種接種不同,王嶽自己培養木耳菌絲,培育出來的菌種讓木耳產量翻了好幾倍,而且質量上乘。
    木耳一直是很受歡迎的食材,同樣的價格,在更高的產量和質量下,王嶽自然借此賺了不少錢,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
    到了兩千年,整個石河子村就兩座小別墅,一座是在鎮上混得不錯的趙昌富家的,另一座就是王嶽家的。
    而如今,趙富貴家已經衰敗,再沒了往日的風光。
    “除了種木耳,還可以搞點其他的,像種植豬苓……你現在也別急,先看看情況,等局勢稍微穩定些再說,不然生意不好做。”
    “你可以先跟著我幹,正好土地到戶後,我做這些事兒也需要幫手,你就負責幫我,我做的這些你也能參與。”
    宋陽其實更希望王嶽能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整個石河子村,除了自己的親人,他覺得王嶽是最靠譜的人。
    “我就盼著咱兄弟倆一起合作賺錢,一起過上好日子。”
    反正宋陽做的這些事,都需要些時間才能見到成效,八三年之後的幾年,山裏山外局勢複雜,很多事不太好辦。
    王嶽稍微琢磨了一下,笑著問道:“我就納悶了,你腦袋裏啥時候裝了這麽多想法,一個接一個往外冒,我都快覺得不認識你了。這些事兒,你還真敢想。”
    “我是沒你那麽多主意,你說的種木耳、種豬苓這些,我也不會。咋看咋覺得跟著你靠譜……以後我就跟你混啦!”
    王嶽顯得很興奮,“你負責出主意,我負責出力氣!”
    正說著,走在前麵領路的招財突然停了下來,眼睛直直地盯著前方,發出嗚嗚的低吼聲,還汪汪叫了兩聲。
    兩人的談笑瞬間止住,警覺地看向前麵的土路。
    沒過一會兒,前方傳來清脆的馬鈴鐺聲。馬鈴鐺一般掛在騾、馬的脖頸上作為裝飾,發出聲響也是為了讓聽到的人及時避讓。聽聲音,應該是有人趕著馬車過來了。
    宋陽擔心獵狗驚到馬匹,趕緊把四條獵狗招呼到路邊。
    不一會兒,兩輛馬車快速駛來。兩輛馬車上分別坐著四個人,每輛車都是一人站在車廂裏拉著韁繩駕馭馬匹,另一人坐在車廂中。
    從這裏再往裏走,隻有三條路,一條通往岩房坪村、徐家溝方向,另外兩條則分別通向石河子村和黑潭子村。
    看著這四個人麵生,應該不是石河子村和黑潭子村的村民,那就很可能是從岩房坪方向過來的。
    兩輛馬車經過他們身旁時,都停了下來。其中一人跳下馬車,從兜裏掏出一包煙,滿臉笑容地朝兩人走來,熱情招呼道:“兩位兄弟,抽煙!”
    宋陽打量著這幾個人,表麵上看起來普普通通。
    即便如此,他還是心中一緊,手不自覺地摸向袋子裏馮曉萱一直帶著防身的刀子,說道:“我們不會抽煙……你們是哪兒的人?好像從來沒見過。別靠太近,小心被狗咬。”
    那人聽了,立刻停下腳步,看了看四條獵狗,然後抬頭看向宋陽:“不抽煙啊,兄弟學得挺好!我們從橋亭鎮過來,要到小壩鄉拉魔芋種,走到這兒迷路了,想跟你們打聽下路!”
    說著,那人自顧自地給自己點了支煙,把煙放回懷裏內袋。
    然而,當他的手從懷裏抽出來時,宋陽和王嶽頓時感覺如墜冰窖。
    他手裏隨意掏出的,竟是一把小巧的手槍,正對著宋陽,冷冷說道:“別動,也別想著跑,我這槍可不長眼。”
    喜歡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