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一群倉蜂

字數:7647   加入書籤

A+A-


    在那蜂巢門口,蜜蜂猶如潺潺流水般源源不斷地爬出來,加入到空中飛舞的隊伍之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飛舞的蜂群規模愈發壯大,那密密麻麻的身影,好似一片湧動的烏雲,聲勢頗為壯觀。
    宋陽哪敢有絲毫懈怠,急忙飛奔回屋內,取來一個提籃,接著往裏麵裝入些許細碎的泥土,旋即返回石崖前靜靜等候。
    在這鄉村之中,蜜蜂這小小的精靈,向來備受人們喜愛與珍視。
    村民們深信,唯有家庭和睦、平安順遂,蜂群才會嚶嚶嗡嗡地飛臨,在那家安營紮寨。
    蜂群的到來,能讓主人家一連數日喜笑顏開。
    一方麵,人們可以收獲香甜的蜂蜜,享受這難得的口福;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些靈動飛舞的小精靈,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份熱鬧的氛圍,帶來了一份對未來的希望,以及在艱辛生活之外的美好憧憬。
    山裏人把蜜蜂當作寶貝,在分蜂的時節,家中有蜂群的人家,大多會留人看守這些珍貴的小家夥。
    閑暇之時,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樂意在蜂巢旁一蹲就是許久,饒有興致地看著蜜蜂進進出出,注視著它們後腿上攜帶回來的那一小團一小團色彩各異的花粉。
    宋陽對蜜蜂的喜愛更是非同一般。在上輩子,很長一段時間裏,他所飼養的蜜蜂,是維持生活的重要保障,彼此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情感紐帶。
    此刻,他全神貫注地觀察著蜂群,眼見著蜜蜂傾巢而出,數量越來越多,飛行的高度也越來越高,心中明白,不能再繼續等待了。
    隻見他一手穩穩提著提籃,另一隻手迅速抓起籃中的泥土,大把大把地朝著蜂群撒去,同時扯開嗓子高聲呼喊:“蜂王落……蜂王落……”
    飛舞的蜜蜂依靠信息素和聲音相互聯絡,進而抱團行動。
    撒出的泥巴不僅能夠幹擾它們的飛行路線,還能在擊中蜜蜂時,讓它們誤以為是天降雨水。
    此外,宋陽喊叫的聲音同樣能對它們產生幹擾效果。
    馮曉萱在一旁看著,見宋陽這般忙活,雖害怕蜜蜂,但也跟著在一旁大聲喊叫。
    就連平日裏看家護院的幾條獵狗,也被吸引了過來。
    它們既對這密密麻麻的蜜蜂陣勢心生畏懼,又對主人宋陽的怪異舉止感到好奇,誤以為發生了什麽狀況,便跟著汪汪狂吠起來。
    一陣手忙腳亂之後,終究是經不住這般“蠻橫挽留”的蜂群,漸漸在石崖邊那棵紅楓樹的樹椏處緩緩落下,簇擁成了一個碩大的蜂團。
    這分出的蜂群頗為強盛,抱成的蜂團比一個籃球還要大上一些。
    而且蜂團距離地麵不算高,僅有一米出頭,這倒是為收取蜂群提供了便利。
    待局勢穩定下來,宋陽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樂嗬嗬地回到屋裏,找來一頂草帽,又隨手折下一根小樹枝。
    他將草帽放置在蜂群上方,緊緊貼著樹椏,隨後用小樹枝輕柔地向上掃動蜂群,嘴裏還念念有詞:“蜂王進,蜂王進……”
    宋陽之所以沒有直接用手去抓蜜蜂,而是選擇這般柔和的方式,是因為他純粹享受收蜂的這個過程。
    要知道,蜜蜂具有向上的習性,受到驚擾後,它們會本能地不斷向上攀爬。
    正是巧妙利用這一特性,宋陽才得以順利收蜂。
    待到所有蜜蜂都爬進草帽,宋陽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小心翼翼地提著草帽,朝著石崖走去。
    此刻,草帽中匯聚了成千上萬隻蜜蜂。最上麵一層的蜜蜂緊緊貼附著草帽,下麵的蜜蜂則咬著上麵一隻的腿,依次向下懸吊著,彼此緊密相連,結成了一個安靜的球形。
    一路上,隻要動作不過於劇烈,這些蜜蜂就顯得格外溫順,即便提著走上幾裏路,也不會出現什麽問題。
    石崖上開鑿的石窟還有不少空位,宋陽精心挑選了一個,將封住石窟的木板輕輕取下,把裝有蜜蜂的草帽緩緩放入石窟中。
    接著他輕輕敲擊草帽,受到驚動的蜜蜂便順著草帽爬到了石窟的頂壁上,再次結成蜂團。
    等蜜蜂全部爬完,宋陽小心地取出草帽,至此,過箱的步驟算是順利完成。
    他又小心翼翼地蓋上蓋子,把草帽掛在一旁。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防止蜂群離開。
    此時時間尚早,宋陽心裏清楚,隻要熬過今天,基本就能確定蜂群會安穩地在此入住了。
    “接下來這段日子,我就哪兒都不去了,專心守著這些蜜蜂。”看到馮曉萱走過來,宋陽麵帶笑容地說道。
    “又沒人攔著你。”馮曉萱回應道。她心裏明白,如今家裏也算有了些家底,倒也不慌。
    而且,她深知蜂蜜的價值,留住這些蜜蜂,每年產出的蜂蜜,那可都是實實在在的收益。
    在蜀地,公社是鼓勵發展養蜂這項副業的。
    一年當中,養蜂人帶著蜂群追隨著花期四處奔波,隻要拿著公社開具的證明,去車隊尋求車輛幫忙運輸,一路上都會暢通無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雖說養蜂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老天爺的臉色,但馮曉萱從不覺得守著蜜蜂就是無所事事。
    今日出現分蜂後,宋陽又繞著石崖上的各個蜂群仔細查看了一番。
    這一看,還真有意外發現。他瞧見崖壁上有幾十隻零散的蜜蜂,在崖壁的石縫間鑽進鑽出。
    他先是微微皺了下眉頭,緊接著神色就轉為欣喜,對馮曉萱說道:“萱兒,你信不信,今天咱們這石崖上還會有蜂群過來安家。”
    馮曉萱對養蜂之事了解不多,瞧不出其中的門道,不禁搖了搖頭,說道:“你可別哄我,雖說我也盼著有蜂群來,更盼著這滿崖壁都是蜜蜂,可你以為蜜蜂是你家養的呀,能像獵狗、熊貓那樣,你一喊就來?”
    “滿崖壁都是蜜蜂,也不是沒可能,說不定這個春天就能實現呢。你要不信……來,你過來看。”
    宋陽一邊說著,一邊把馮曉萱叫到跟前,指著那些在崖壁各處縫隙中鑽進鑽出的蜜蜂說道:“這些是分出來尋找新巢穴的蜜蜂,隻要它們找好地方,回去就能領著蜂群過來。”
    “真的假的呀?”馮曉萱還是有些將信將疑。
    “哄你幹嘛……不但會有蜂群來,我還知道,它們會住進那個石窟裏。”
    宋陽指著石崖從下往上數的第四排、距離地麵兩米多高的一個石窟說道:“就是那個……你看,不斷有蜜蜂往裏麵進出,還有幾隻蜜蜂守在門口,一個勁兒地扇著翅膀。
    看樣子,它們是相中這個地方當蜂窩了。不信你就等著,不出半個小時,肯定有蜂群過來。”
    “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馮曉萱笑著說道。
    這些由宋陽用鏨子精心打鑿出來的石窟,內部都塗抹過蜂蠟,本就是絕佳的誘蜂之處。
    俗話說“養蜂不用種,隻要勤做桶”,這石壁位置顯眼,背風向陽,又處在山灣之中,無論南風還是北風都吹不到。
    再加上有蜂蠟氣味的吸引,這裏自然就成了蜜蜂極為理想的棲息之所。
    別的不說,一群蜂少說也能分出兩三群,把崖壁上這些石窟住滿,並非難事。
    宋陽留下馮曉萱在這兒照看新過箱的蜂群,自己則回到屋裏查看用河沙催芽的杜仲種子。
    這一看,發現種子已經有了發芽的跡象,看來是時候進行播種了。之前因為下雨耽擱了,土地還沒有整理好。
    於是,他提起鋤頭,再次來到地裏,進行二次翻挖和平整。
    果然,沒過半個小時,遠處傳來一陣嗡嗡聲,聲音是從對麵竹林方向傳來的。
    宋陽抬頭朝對麵望去,很快就看到密密麻麻的黑點,如同一股龍卷風般翻滾著逐漸靠近,正是一群蜜蜂。
    蜂群飛行的速度並不算快,差不多和人跑步的速度相當。
    看著它們越飛越低,宋陽不用想也知道,它們是衝著自己這邊的石崖而來。
    就在這時,他看到竹林裏有個人正狂奔而來,一邊跑一邊大聲吼叫,還不斷地彎腰從地上抓起泥沙,朝著空中撒去,試圖迫使蜂群降落。
    來人正是王嶽。
    宋陽見狀,朝著他大聲喊道:“嶽哥,你別追了,這群蜂已經在我這兒把窩都找好了。”
    王嶽聽到喊聲,停下了追趕的腳步,朝著宋陽這邊看了一眼,然後小跑過來,很快就進了院子。
    宋陽也放下鋤頭,兩人碰麵後,一同朝著屋後的石崖走去。
    馮曉萱一直守在石崖邊,她也遠遠地聽到了蜂群的嗡嗡聲,便跑過來看著蜂群朝著崖壁飛來。
    三人趕到的時候,正好看到蜂群徑直朝著宋陽所說的那個石窟落去,然後如水流般紛紛湧入石窟之中……
    馮曉萱驚訝地看了看宋陽,她著實沒想到,真的有蜜蜂飛來,而且還真的進入了宋陽所說的那個石窟,不禁說道:“這回我信了。”
    王嶽見狀,咧嘴笑道:“我本來打算去公社的,剛出門沒多久,就看到蜂群翻過山梁飛出來,飛得比較低,我就一路追,也想學你一樣弄兩群養著,沒想到……看來我沒這個運氣啊。”
    宋陽笑著說道:“想養蜜蜂還不太難,山裏多得是。等你把事情忙完了,進山的時候碰到了,弄回來養就行。至於這一窩,你就別惦記了。”
    “我懂規矩。”王嶽點頭應道。
    在山裏,有這樣的規矩:飛出來的蜜蜂,進了誰家院子就是誰家的,誰把它們留下就是誰的,至於能不能養得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哪怕蜜蜂是從自家蜂窩分出來的,一旦進了別人家,也不能上門去索要。
    “你事情準備得咋樣了?”幾天沒見,宋陽隨口問了一句。
    “快差不多了,再過十來天,你幫我上山打點肉就行。其實事情倒不算多,主要是那些票證不好換,像糖果票、布票啥的。你這兒還有多少,要不先給我用用?”
    “是還有一些,但也不多了……寶兒,你去把家裏放著的那些票證拿出來,先緊著嶽哥用。”
    馮曉萱微微一笑,轉身回屋,將家裏存放的糖果票、布票都拿了出來,遞給王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嶽清點了一下,隨手就裝進了褲兜。
    兩人之間,無需過多言語。
    “我先走了,背篼還在大路上放著呢。”王嶽打了個招呼,便轉身離開了。
    宋陽也沒再多說什麽,目光投向剛落下的蜂群。
    隻見在新窩的巢門口,蜜蜂們抱成一大團,排著整齊的隊伍進進出出。
    守在巢門口的幾隻小蜜蜂,就像生怕大部隊找不到入口似的,賣力地扇動著翅膀,仿佛在熱情地招引和指揮著同伴。
    這群蜂的體色十分漂亮,僅僅過了五六分鍾,所有蜜蜂便盡數鑽進了石窟裏麵。
    像這樣的蜂群最為穩定,無需過多操心。
    它們簡單認準巢穴位置後,很快就會著手營建巢穴,過上三五天,就能造出不少蜂脾。
    事實上,早上收進石窟的蜂群,安定下來的速度也很快。
    沒過多久,就有蜜蜂飛出來認巢,在周邊盤旋飛舞,進進出出。
    這可把馮曉萱嚇了一跳,她以為蜂群要逃跑,趕忙提著裝滿細泥巴的提籃守著,打算等蜜蜂大量飛出的時候,學著宋陽的樣子把它們逼落。
    結果,蜂群一直在蜂巢周圍縈繞,一個多小時後,開始有蜜蜂從外麵帶著花粉歸來,這表明蜂群已經穩定下來。
    宋陽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將杜仲種子播種下去。
    接下來的幾天,他就一直守著蜂群。
    去年飼養的蜂群分出了十多窩,又從山裏飛來了二十來群蜜蜂,轉眼間,崖壁上的那些石槽裏,就隻剩下三四個還空著了。
    如今,真可謂是蜂群滿石崖。
    眼瞅著離分蜂期結束還有好些日子,宋陽尋思著不能浪費這些過往的蜂群。
    於是,他從山上砍來幾棵大樹,用鋸子將其鋸成六七十公分長的小段,再一分為二,接著用磨得鋒利的挖鋤將其掏空,趕製出一批土蜂桶。
    在宋建國的協助下,經過四天的努力,又製作出十多個蜂桶。
    他們用柴火燒炙蜂桶內壁,再用砂紙簡單打磨,然後烤上蜂蠟。
    還沒等蜂桶完全幹燥,就趕忙送往盤龍灣和青溝的山石上架設起來。
    也不知道這些臨時加工出來的土蜂桶,會不會有蜜蜂入住。
    到了傍晚,院子裏的獵犬突然狂叫不止。
    正在吃飯的宋陽聽到動靜,出門看了一眼,發現來的是張晨軒,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
    但人既然已經來了,總不能拒之門外。
    宋陽端著碗去打開院門,張晨軒隔著院門一看到宋陽,便滿臉堆笑地說道:“兄弟,我今天上山,在山裏一座廢棄的老屋裏,發現了一群倉蜂。你這段時間不是一直在收蜂嘛,我來領你去收。”
    喜歡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