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謝涼粉
字數:6746 加入書籤
天還未亮透,宋陽便早早起身,開始忙碌地收拾起準備帶去縣城的東西。
臘肉、豬肚、竹溜子、豬獾子,還有蕨粑、葛粉、黃精等等,一樣樣被他仔細地分裝在兩個袋子裏,這些東西加起來,足有上百斤重。
收拾妥當後,宋陽用一根木竹挑起袋子,和懷有身孕的馮曉萱一同朝著桃源鎮出發。
從這裏前往縣城的路途頗為遙遠,要是僅靠雙腳行走,今天怕是很難趕到。而且考慮到馮曉萱的身體狀況,長途跋涉顯然不合適。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到鎮上瞧瞧,能不能搭上前往縣城的汽車或者拖拉機。
一路上,兩口子安靜地走著,等他們抵達桃源鎮時,天邊才剛剛泛起晨曦。
在岔路口,宋陽輕輕將挑著的東西放在路邊的草地上,溫柔地對馮曉萱說:“寶兒,你就在這兒等著,我去鎮上車隊瞅瞅,看有沒有車要去縣城。”
馮曉萱輕輕點頭示意。宋陽又不放心地叮囑了一句:“你自己小心點啊!”說完,便順著大路快步朝鎮上走去。
鎮上車隊的位置離農機站不遠,在鎮子盡頭一片較為開闊的地方。
雖說名為車隊,但畢竟鎮子規模不大,並沒有太多運輸任務,整個車隊也就三輛汽車和五輛拖拉機。
往常要是有貨物要運出去,這個時候車子應該差不多要發動去裝車了。
可當宋陽趕到時,卻發現車隊大門緊閉,四周一片寂靜,毫無動靜,一看就知道今天怕是沒希望搭上車了。
無奈之下,宋陽隻好尋思著另一條出路,去木炭窯那邊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找到外出送木炭的馬車,商量搭個順風車。
再不然,就在路上守著,看看能不能遇到其他順路的車子。
在這個交通不太便利的年頭,大多數人出遠門主要還是靠雙腳,也正因如此,那時候的人都特別能走路,就算背著百多斤的重物,兩個小時走上二十裏地的人也不在少數。
可讓宋陽沒想到的是,當他趕到燒木炭的窯子那兒時,卻發現一片冷清,灰熄火冷,連個人影都看不到。
宋陽無奈地歎了口氣,隻好返回岔路口。他對著馮曉萱攤開雙手,苦笑著說:“咱們今天出門,肯定是沒挑好日子啊!”
“別急嘛,就在路口再多等會兒,說不定還能碰到別的車子呢!”馮曉萱輕聲安慰道。
“也隻能這樣了,可能是咱們來太早了。要是實在沒辦法,等八點他們上班了,我再去車隊問問,花錢雇輛車直接送咱們到縣城。”宋陽思索著說道。
不過,花錢雇車得先去公社開證明。
好在宋陽跟李衛東和杜春明他們比較熟,開個證明倒也不是難事,隻是雇車的費用可不低。
而且,如果雇的是馬車,速度慢不說,一路上顛簸得厲害,馮曉萱怕是也吃不消。
就這樣,兩人一等就是大半個小時。
此時,太陽已經從東邊緩緩升起,天空完全亮堂起來,可依舊沒有車子經過。
眼瞅著時間差不多了,宋陽微微歎了口氣,轉身準備往鎮裏走去。
“陽哥,等一下!”
馮曉萱突然叫住了宋陽,“你聽,好像那邊有車子的響聲!”
宋陽側耳細聽,確實聽到了汽車的聲音,而且是從另一條山道傳來的。
“那個方向,好像是林場的車……我去看看!”宋陽說完,立刻拔腿順著大路跑了起來。
拐過大路的轉彎處,果然看到山道上一輛滿載原木的車子正歪歪斜斜地搖晃著下來,那模樣給人一種隨時都會翻倒的感覺,卻又偏偏穩穩當當的。
這種車有個好處,在平坦的路上能跑得起速度,遇到坑窪多的地方,司機也能把速度控製得很好,不會顛簸得太厲害……
宋陽加快腳步追了上去,大聲喊道:“師傅,等一下!”
司機聽到呼喊,將車子停了下來,腦袋從車窗探了出來,問道:“啥事啊?”
“我想問問,您這車子是去縣城嗎?”宋陽急切地問道。
“是啊,送點木材到縣城的木工廠……你有啥事?”司機回應道。
“是這樣的,我和我媳婦要去縣城我老丈人家,想搭個便車,您看方便不?”宋陽滿臉期待地說道。
“這樣啊……怕是不行,我這開的是重車,走得慢……”司機有些猶豫地說道。
見司機麵露難色,宋陽趕忙笑著說:“我們可以付車錢的!”
在這個年頭,司機可是人人羨慕的金飯碗,多少都有點架子,不太好說話,要想讓他們通融通融,往往得靠錢來開路。
“能給多少啊?”司機的臉色瞬間緩和了許多。
畢竟這隻是順路的事兒,還能額外賺點外快,這可是他們樂意之極的事情。
“您看要多少合適……”宋陽覺得自己開價不如讓司機說,於是反問道。
司機上下打量了宋陽一番,說道:“你也是這山裏的人,我也不多要你的,一個人兩塊錢,行的話你就坐!”
這個價格倒也還算合理,沒有獅子大開口,宋陽二話不說,當即掏出錢從車窗遞給了司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見宋陽如此痛快,司機接過錢後,順手掏出煙,遞給宋陽一支。
“謝謝啊……我不會抽煙,麻煩司機大哥稍微等會兒,我去叫我媳婦,拿東西!”宋陽說道。
“你快點啊!”司機催促道。
宋陽點頭應下,轉身往回跑。找到馮曉萱後,挑起東西又匆匆返回。
來到車旁,宋陽先把東西塞到駕駛室的腳下,然後自己先上了車,接著伸手拉馮曉萱上車。車門關上後,車子再次搖搖晃晃地開動起來。
一路上,宋陽和司機攀談起來,得知司機姓吳,叫吳光,是米倉山東邊林場的人。
說到林場,宋陽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張晨軒當護林員的父親張春貴,這一下子就打開了話匣子,一路上三人說說笑笑,倒也十分愉快。
雖然車子速度不快,但終究是汽車。臨近中午的時候,他們終於走完了這百裏路程,順利抵達縣城。
坐在車上,宋陽不禁開始盤算,自己什麽時候也找個機會學學駕駛,說不定這輩子也能成為有車一族。
等到以後允許私人擁有車輛的時候,哪怕弄一輛拖拉機,專門幫人拉點東西,也不失為一條不錯的賺錢門路。
司機並不進縣城,要直接把木材送到縣城邊緣的木工廠,而馮學恩家的老宅在另一個方向,所以宋陽和馮曉萱隻能提前下車。
兩人挑著帶來的東西,一路往縣城裏走去,拐了幾道彎後,來到了縣城外邊的老宅前。
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老宅的大門緊緊關著。
“今天可真是怪了,走到哪兒都吃閉門羹……你說阿公會去哪兒呢?”
宋陽一邊說著,一邊走進院子,將東西放下,然後湊到門縫往裏瞧。
院子裏有些昏暗,勉強能看到屋子裏重新做了一番打理,地板換成了水泥的,四麵牆壁也重新粉刷過,廚房還新砌了灶台。
老屋前的菜地也被精心照料著,因為用水方便,裏麵的各種小菜長得格外水嫩被。
看樣子,馮安又重拾大廚的手藝,日子應該過得不錯。
“我也不知道呀!”
馮曉萱笑著搖搖頭,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按照以前開館子的習慣,這個時候他應該是到周邊幾個村子轉轉,看看有沒有人打到野味,挑一些買下來,還有雞鴨之類的東西。”
“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回來,走,咱們先去縣城裏吃點東西,順便買點紙火。清明沒能來上墳,今天得補上。”
宋陽說著,把帶來的東西放到一旁柴棚的柴垛子上,又用些木柴蓋好,防止被人發現。
隨後,兩口子一起往縣城裏走去。進了縣城,他們找到一家食堂,可進去一看,裏麵人滿為患,也不知道要排到什麽時候才能吃上飯。
兩人對視一眼,幹脆先去街上的紙火店買了香燭紙錢,又到供銷社買了些糖果和水果。等再次返回食堂時,裏麵的人總算少了些。
走進食堂,宋陽看著掛在黑板上寫著的“今日供應”,轉頭問馮曉萱:“寶兒,你想吃啥?”
馮曉萱也看著黑板上公布的菜品飯食,說道:“我胃口不是特別好,就想吃點涼的……就這個涼粉吧,你呢?”
“我隨便,那就吃涼粉吧!”宋陽說著,便去窗口買票,馮曉萱則找了張桌子坐下。
不一會兒,宋陽端著兩大碗涼粉回到桌前,嚐了兩口,忍不住讚歎道:“這味道真不錯啊!”
“不就是川北涼粉嘛,我也會做!”馮曉萱一臉自信地說道。
“喲,你會的還不少呢,怎麽之前都沒見你做過?”宋陽好奇地問道。
“這不是家裏之前沒有豌豆嘛……阿公說這川北涼粉早年間發源於南充的農家。三國蜀漢的時候,南充還叫安漢縣,在碼頭上有兩個涼粉棚。
大棚的老板姓薜,大家都叫他薜涼粉;小棚的老板姓謝,叫謝涼粉。大棚經營冷吃旋子涼粉,小棚經營熱食片子涼粉。
兩家的涼粉,冷熱不同,但都做得特別好,後來兩家還結了親,就靠這涼粉手藝傳家。
後來張飛當太守的時候,巡視安漢,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涼粉,還把它當成貢品進貢給了劉備。”
馮曉萱興致勃勃地講著,小嘴像機關槍一樣叭叭叭說個不停,聽得宋陽一愣一愣的。
宋陽想起,自家菜地裏去年秋季種下的豌豆顛,吃了一冬,到春季就開始開花結果,現在豌豆顆粒應該已經飽滿了,估計能收個二三十斤。
“說得頭頭是道的,還真沒看出來啊!”宋陽笑著說道。
“這都是我阿公說的,他說做菜不但要會做,還得懂得這些背後的故事。
以前他教我做菜的時候,都是一邊教一邊講,他把這叫做‘飲食文化’,說這是很有意義的東西,也是吸引顧客的賣點。
有了這些故事,簡簡單單的小吃就變得不一樣了!”馮曉萱解釋道。
宋陽雖然不太能說清楚這種感覺,但也覺得挺有意思,仿佛這簡單的小吃因為這個故事,一下子變得高端大氣上檔次起來。
兩人手中的筷子在大碗中輕輕攪動,夾起晶瑩的涼粉滑入口中,隻覺得這涼粉綿軟細嫩,爽口宜人,麻辣鮮香的味道在口中散開,回味無窮。
再配上鬆脆酥香的小鍋盔,更是風味獨特,鮮美異常。
哪怕隻是食堂裏簡單調製出來的,吃起來也格外美味,讓人瞬間精神一振。
吃完涼粉,小兩口稍作休息,便提著買好的東西,一路說笑著往城外老宅走去。
走到城邊的土路上時,迎麵走來一個青年。
經過宋陽和馮曉萱身邊時,那青年不停地偏著腦袋打量宋陽。
宋陽也覺得這人有些眼熟,忍不住也在打量對方,可直到兩人錯身走過,他還是沒想起來在哪裏見過。
馮曉萱見兩人舉止古怪,小聲問道:“陽哥,你和剛才那個人怎麽怪怪的,你們認識嗎?”
宋陽搖搖頭說:“感覺在哪兒見過,就是想不起來了。”
馮曉萱也微微皺起眉頭:“我也覺得眼熟!”
她話音剛落,身後突然傳來那青年的喊聲:“那個家夥,給老子站住!”
喜歡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