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蛇的畏懼

字數:6539   加入書籤

A+A-


    三人如同出遊般,采挖了一些鮮嫩的折耳根後,一邊尋覓草藥,一邊悠然往回走。
    抵達石河子村時,時間尚早。
    王嶽拎著兩隻兔子,抓了幾把折耳根先回了趟家,不多會兒,便提著一隻大公雞匆匆趕來。
    這可是他家個頭最大的打鳴公雞。
    王宏遠和許少芬對於王嶽跟著宋陽瞎折騰的事兒,向來是不太管的。
    宋陽瞅見那隻公雞,不禁笑道:“咋把最大的雞帶來啦?就不怕嬸子罵呀?”
    王嶽咧嘴笑道:“怕啥,我媽早想讓我爸把它宰了。
    你又不是不知道,這隻公雞凶得很,其他幾隻公雞都被它啄得不敢靠近,那些母雞頭上的毛都快被它拔光了。
    有它在,家裏整天雞飛狗跳的!六隻母雞,哪能受得了它呀!”
    宋陽和馮啟亮聽聞,隻是微微含笑,心裏都明白是怎麽個情況。
    這樣的公雞在雞群裏,既是守護者,也是稱霸的“大王”。
    三人來到盤龍灣對麵的竹林,瞧見馮曉萱正在裏麵砍那些剛抽條的新竹子,準備給兩隻熊貓吃。
    她把每根竹子砍成幾段,堆放在宋陽搭建的平台上,任由團團和跳跳挑選。
    團團在吃竹子方麵相當熟練,隻見它抓起一根竹子,張嘴就咬,輕鬆撕開,接著扯成幾瓣,然後抓著竹片頂在腦袋或者鼻梁上,用力一掰就斷了。
    隨後,它小心翼翼地剔掉竹片的青皮,便哢嚓哢嚓地嚼起來,動作十分嫻熟。
    可跳跳就沒掌握這門“手藝”,它瞅準團團,偷偷摸摸地湊過去,爪子悄悄伸出,抽走一根團團破開的竹片,扭頭就跑到一旁。
    然而在掰斷竹子的時候,它和團團就沒法比了。
    它不會借助腦袋或鼻子作為支撐點來折斷竹片,隻能用兩隻爪子緊緊抓著,齜牙咧嘴,看上去使了很大的勁。
    可這會兒的竹片還比較嫩,它抓得又寬,即便竹片都被彎成圈了,就是不斷,急得它咿咿直叫。
    所以,馮曉萱送竹子過去後,會把一部分竹子砍得更短,還順便破開幾瓣。
    即便如此,跳跳抓到竹片後,依舊會齜牙咧嘴地掰上一番,仿佛不這樣做,吃起來就沒滋味似的,模樣十分有趣。
    看到宋陽他們回來,馮曉萱拿起另外兩截竹子,順著竹林間的小道拐到土路上,說道:“我還以為你們得再過一陣才回來呢,打到兔子啦?”
    “打了好幾隻,還挖了些草藥和折耳根,另外還打到一條烏梢蛇呢!”
    宋陽笑著分享這一趟的收獲,“嶽哥貢獻了一隻雞,晚上咱們吃麻辣兔頭,再喝龍鳳湯!”
    馮曉萱聽了,直搖頭:“敢吃嗎這?”
    “這有啥不敢的……老話說‘秋風起,三蛇肥’,蛇這東西,早被看作是滋補的好物。
    雖說現在才三月初,但能打到也挺難得。我跟你講,以前老一輩的人,家裏女人懷孕沒補品,就常上山打蛇回來燉湯。
    據說吃了後,對女人皮膚好,對胎兒皮膚也好,生出來的娃娃會更白些!”宋陽壓低聲音說道。
    馮曉萱瞪大了眼睛:“真的假的?”
    “反正我聽說是這樣,到時候嚐嚐唄,說不定吃了以後你就不怕了。
    又不是經常吃,偶爾吃一頓。以後要是再逮到烏梢蛇,那可得留著做藥賣錢的!”
    宋陽所知,確實有這種說法,有些地方,即便後來條件好了,家裏女人懷孕,也會特意弄條蛇回來吃一頓。
    至於有沒有效果,他也不清楚,隻知道不少人都這麽做。
    馮曉萱聽完,猶豫了一下:“那到時候我試著嚐點。”
    回到院子裏,馮曉萱先把竹子送到倉房的瓦缸裏喂那幾隻竹溜子。
    時間還早,還沒到做飯的時候,她接過宋陽帶回來的草藥,拿去清洗處理。
    馮啟亮則幫忙殺雞。王嶽找來一把鈍刀,將那幾張在這個季節不太值錢的野兔皮,用桶箍在木頭上鏟油皮,雖說賣不了多少錢,但總比沒有強。
    宋陽找了根細鐵絲,拴住蛇頭,掛在樹上,持刀把整張蛇皮剝下來,清洗過後,砍成段。
    不過二十來分鍾,鏟過油皮的野兔皮用鹽稍微醃製防腐,再塞上緊實的稻草撐著,送到了倉房。
    馮曉萱把草藥清洗好,放在簸箕裏晾曬。宋陽和馮啟亮也將雞肉和蛇肉處理妥當。
    為了做這頓蛇肉,宋陽特意在院子裏用石塊搭了個土灶,把鍋盆仔仔細細地清洗幹淨,在外麵油炸蛇肉。
    幾人立刻圍攏過來,看著蛇肉在高溫的油鍋裏翻滾,向外翻卷,脊骨彎曲。
    因為待會還要和雞肉一起燉煮,所以並沒有炸得太透。要是直接炸透,配上椒鹽,用來下酒,那味道簡直絕了。
    李乘風就偏愛這種吃法,宋陽也跟著嚐過。
    夾起一塊外皮香酥的蛇肉,撕成一條條的,吃起來緊實有嚼勁,還帶著絲絲鮮甜,十分過癮。
    宋陽上輩子還聽說有用蛇血炒飯的,說蛇血大補,加到炒飯裏,能讓炒飯濕潤滑口,還會增添獨特的香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這吃法宋陽可不敢嚐試,光是想想,都不知道到自己手裏會做成什麽樣。還是燉著吃,大家接受度更高些。
    “陽娃子,為啥煮蛇肉一定要在外麵,不在屋裏頭呢?”王嶽看著煮肉,好奇地問道。
    “其實我自己也不太明白。按老一輩的說法,蜈蚣對蛇的氣味特別敏感,一旦家裏弄蛇肉,蜈蚣會爬到屋頂往鍋裏撒尿。
    而且咱們住的大多是吊腳樓、土木瓦房,屋子裏常年累月積攢了不少灰塵,風一吹,很容易落到鍋裏,說是這樣會讓蛇肉變毒。
    為了既能吃到蛇肉又避免中毒,所以才有在室外燉煮的講究。”宋陽說的這些,都是民間流傳的說法。
    “蜈蚣專門跑來下毒,這說法太扯了吧!”
    王嶽覺得這說法玄乎得很,“屋子裏的灰塵也說不過去呀,天天在屋裏做飯、睡覺,咋沒見中毒呢!”
    宋陽笑了笑:“還有一種說法,說在家裏煮蛇,會引來蛇類侵擾。
    我覺得這種說法可能性更大些,大家對蛇這東西,向來傳得神乎其神,估計也就是求個心理安慰。
    不管咋說,按照老一輩的方法做,吃的時候心裏踏實些。”
    在西南地區,蛇的數量不少,南方更是如此,吃蛇的人也挺多。
    但在不少地方,很多人覺得隻有那些遊手好閑、缺德的人才會吃蛇,所以才有“懶得燒蛇吃”的說法。
    這其中,恐怕大多還是因為對蛇的畏懼。
    不少蛇有毒,連帶吃蛇也成了極其危險的事,這種觀念甚至延伸到了燉煮蛇肉上。
    祖祖輩輩都講,做蛇吃的時候,鍋裏不能掉進一點點灰塵,也不能用有灰塵的水,不然會毒死人。
    山裏人家大多用柴火做飯,房頂被煙熏火燎,會結一層黑色的煙渣,叫揚塵。
    時間久了,這揚塵會化成塵蔓細網,樓上有人走動時,微小的塵蔓細網難免會落下。
    同時,水汽凝結還會出現混合著塵蔓細網的蒸餾水,誰也沒法保證揭開鍋蓋時,這些東西不會落到鍋裏。
    有些事情確實說不清楚,不管是出於忌諱還是傳說,小心點總是好的。宋陽甚至專門用了燉肉的砂鍋。
    盡管心裏多少有些忐忑,但半個小時後,龍鳳湯還是做好了。
    揭開砂鍋蓋子,幾人都湊過去,隻見麻辣的湯水微微翻滾,噴出的蒸汽裹挾著濃鬱的香氣。
    盡管心裏還有些擔憂,可還是忍不住直咽口水。
    那張蛇皮,宋陽也沒扔掉,刮掉鱗片,清洗幹淨後,切成段,焯了三遍水,做成了涼拌的,這是他見別人這麽做過,才跟著弄的。
    宋建國和王靜雅背著豬草收工回來時,幾個小輩已經把飯菜端上了桌。
    有黃燜的兔肉、涼拌的蛇皮、龍鳳湯和涼拌折耳根,菜的種類不多,但分量很足。
    老兩口回來看到宋陽他們做的龍鳳湯,一開始還以為那一段段的蛇肉是黃鱔,等看到那盤涼拌蛇皮時,也有些愣住了。
    六個人圍坐在桌旁,愣愣地都不敢下筷子,就連一開始提議吃蛇肉的馮啟亮也沒動。
    估計一看到這些肉,就會想起蛇在草叢裏蜿蜒爬行的樣子,總讓人感覺有些陰森。
    最後,還是吃過蛇肉的宋陽先動了筷子。
    他先夾了一口蛇皮,隻覺得麻辣味十足,又充滿彈性,甚至比魚皮還要爽口勁道!
    接著又夾了一段燉煮的蛇肉放在碗裏,用筷子輕輕一撥弄,由於燉煮得比較熟,輕易就撥弄下來了。
    蛇肉白白淨淨,肉質緊實,的確是絲絲縷縷,仿佛纏繞在一起。
    這蛇肉一入口,比雞肉還要香,隻是肉質稍微有點柴,吃的時候有些塞牙縫,但味道格外鮮香,十分誘人。
    看著宋陽吃得津津有味,其餘幾人麵麵相覷後,也跟著動起了筷子。
    就連馮曉萱在宋陽的鼓勵下,也嚐了一塊。這一吃,就停不下來了,吃到最後,還有些意猶未盡。
    宋建國伸著脖子看了看砂鍋,用勺子攪了攪,見裏麵的雞肉、蛇肉都沒了,忍不住笑罵道:“砍腦殼嘞,這龍鳳肉做得這麽好吃,簡直恨不得把筷子頭都嚼進去,太香了……”
    這話一出,把幾人都逗笑了。
    “等會兒!”宋陽想了想,端著砂鍋到外麵,添了點柴火,重新把土灶點燃。
    等湯水燒開後,往裏麵放了粉條。粉條煮熟後端回來,大家紛紛往碗裏夾。
    粉條煮得滑溜溜的,吸進嘴裏一彈一彈的,仿佛鼻子都想湊過來長顆牙齒嚐嚐鮮。
    一砂鍋的粉條和湯沒過多久就被吃得精光,直到這時,嘴巴裏還泛著鮮味,逗得喉嚨直發癢。
    馮啟亮甚至都忘了他心心念念的麻辣兔頭。
    但從這一次之後,宋陽就再也沒吃過蛇肉。
    因為吃完這一頓後的幾天,他也不知道為啥,反倒有些害怕。
    蛇肉本身倒沒什麽,可那個龍鳳湯實在是太鮮美了,鮮美到就像一種中毒般的記憶。
    也許是過於美味,反而讓靈魂都產生了警惕吧。
    王嶽估計也有同樣的感覺,總說那湯好吃,可要是問還想不想吃,他卻直搖頭。
    馮啟亮在盤龍灣跟著宋陽、王嶽在山裏混了三天,帶著宋陽挖到的幾隻竹溜子和一些能做藥膳的藥材,便決定回去了。他也有自己的正經事兒要忙。
    一直等他回到家,打開隨身帶的書包,才發現之前被宋陽抽走,又給了馮曉萱的錢和票證,一分不少地全在那軍綠色的帆布書包裏。
    他不禁搖搖頭,隨即笑了起來。
    喜歡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