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蛤蟆洞

字數:3633   加入書籤

A+A-


    尤其是像攆山人、采藥人這類在山林中討生活的,幾乎沒有不會抽旱煙的。一來,抽旱煙能提神醒腦。
    二來,抽旱煙的人,蛇蟲不太願意近身,而且在緊要關頭,煙葉碎末和煙油還能當作藥用。
    要知道,紙煙可不是人人都抽得起的,哪怕是不帶過濾嘴的紙煙,對於山裏人來說也是稀罕物。
    而葉子煙就簡單多了,自己在地裏種上一小片,等煙葉成熟割回來,經過晾曬、捂製等幾道工序,反複幾次後,就足夠一年的用量了。
    老人見宋陽是個攆山人,便以為他也抽煙。
    宋陽擺了擺手,說道:“謝謝大爺,我不抽煙!”
    “不抽旱煙也好,免得身上一股子煙臭味,女娃兒家可不喜歡。”老人也不勉強,將東西收了回去,接著說道,“聽你這口音,不像是咱們這邊的人呐!”
    “我是蜀地桃源鎮的……”
    “這地方我聽說過!”
    兩人就這樣隨意地攀談起來,宋陽了解到,老人是佛坪附近村子的村民,是個地地道道的老農。
    這段時間正值農閑,不用再去掙工分,便抽空到山裏挖些認識的草藥,拿回去補貼家用。
    1982年,分田到戶政策全麵推行,家家戶戶都有了自己的田地,忙完自家農活後,空閑時間也多了起來。
    老人一個勁兒地誇讚政策好,感慨自己能過上幾年舒心日子。
    此時,山溝呈現出奇特的景象。下半部分被陰影籠罩,仿佛藏著無盡心事。
    上半部分則沐浴在明亮的陽光中,那些在光亮下的雜樹與山石,閃爍著歡快的光芒,遠遠望去,就如同置身於波光粼粼的海麵。
    陰陽交界處呈現出明顯的波浪形狀,那正是隔壁山巔的輪廓。
    沒過多久,兩人就熟稔起來。
    聽到宋陽說要去打野豬,老人剛好知曉那群野豬的蹤跡,說道:“我曉得那群野豬在哪兒,就在山背後靠近河邊的野草地裏,它們平時就窩在那兒。
    前天我從那兒路過,瞧見十多隻野豬整整齊齊地分成三個小群,躺在樹林裏的泥窩子裏呢。你往那邊去找,保準能找著。”
    宋陽對老人的話深信不疑,這可省了他不少事兒,不用再沿著豬道四處追尋了。
    “那可太謝謝大爺啦!”
    宋陽起身準備出發,卻見老人也不繼續挖葛根了,將挖好的幾節葛根裝進蛇皮袋背在身上,說道:“我帶你去吧,正好,你要是打到野豬了,分我點五花肉嚐嚐鮮!”
    宋陽自然不會有意見。
    要知道,采藥人進山往往一待就是好些日子,所帶的東西簡單,吃食也頗為簡陋。
    通常上午就是苞米麵熬煮的糊湯搭配酸菜,到了晚上回到落腳處,順帶采些山野菜炒一炒,偶爾再喝點苞穀酒。
    在采藥過程中,基本就隻喝水,喝的是清甜的山泉水。
    這山上到處都是清泉、溪流、水潭和瀑布,眾多溪水潺潺流淌,匯聚成河,一路奔騰下山。
    他們途經的一條岔溝裏就有一條小溪,溪水中遊動著一些小魚,魚身半透明,十分活潑且機警,不仔細看還真難發現。
    老人說,這小溪裏還有大鯢,隻是它們白天藏在石頭縫裏,晚上才出來活動。
    溪邊生長著許多紅蓼和蘆葦,紅綠相間,微風吹過,草葉搖曳,一片茫茫之景。
    宋陽趴在溪邊的河石上,撅著屁股暢快地喝了幾口溪水,那股清甜的滋味伴隨著絲絲涼意,讓他感覺格外舒服,忍不住咕咚咕咚又喝了好幾口,然後用手背一抹嘴巴。
    老人也喝了些水,接著領著宋陽繼續前行。
    走到半山腰的時候,老人將背著的葛根放在地上,輕裝上陣,打算等宋陽打到野豬後,回來再帶上葛根回落腳處。
    反正這深山老林裏也沒人,葛根丟不了。
    大約過了一刻鍾,在老人的帶領下,宋陽來到山背後向陽的山溝邊。
    老人站在高處,指著山溝邊一處長滿蘆葦、雜草和灌木的拐彎處,說道:“野豬群就在那兒呢,我腿腳不利索,就不跟你下去了,省得驚動了野豬,影響你打獵!”
    看樣子,老人對攆山打獵的事兒還挺在行。
    宋陽點點頭,領著獵狗小心翼翼地朝著那拐彎處摸去。
    果然,沒走多遠,招財就發出了低沉的嗚嗚聲,這是發現獵物的信號。
    宋陽知道野豬群就在附近,他衝著幾條獵狗發出指令,讓它們乖乖定坐在原地,自己則提著雙管獵槍,躡手躡腳地繼續往下摸。
    在大林子邊緣,他瞧見十多頭野豬正慵懶地躺在灌木下的泥窩子裏,隻有幾隻花毛豬崽和兩隻黃毛野豬在周圍哼哼唧唧地拱來拱去。
    眼前這情形,打獵的機會難得。宋陽又悄悄靠近了一些,藏身在一棵青杠樹後,瞄準一頭六七十斤重的黃毛野豬,扣動了扳機。
    “砰!”槍聲響起,那頭黃毛野豬應聲倒地。
    其他原本愜意的野豬瞬間驚跳起來,發出哼哼唧唧的叫聲,帶著豬崽順著河溝一溜煙地往下跑了一段,隨後拐向左側的樹林。
    聽到槍聲,跟著衝下來的幾條獵狗被宋陽喝住,沒有再去追趕。
    宋陽走到那頭黃毛野豬旁邊,將它拖到空曠之處,拿出殺豬刀開始剝皮取肉。
    沒過多久,老人也跟了下來幫忙。
    宋陽留下一條後腿,準備帶回觀察點,另一條後腿以及處理起來比較麻煩的豬肚、豬心,則送給了老人。
    其餘的肉,都讓六條獵狗美美地飽餐了一頓,到最後,竟沒剩下多少。
    兩人帶著肉往回走,來到老人放葛根的地方。
    老人熱情邀請道:“娃兒,到我那兒去喝口茶吧,離這兒不遠,我就住在那邊橫裏一點的蛤蟆洞。”
    宋陽順著老人所指的方向望去,沒瞧見什麽洞,隻看到半坡上幾塊像屋子般大小的山石突兀地立著,旁邊還有一道崖壁。
    見距離確實不遠,時間也還早,宋陽便點頭應道:“好嘞!”
    沒幾分鍾,宋陽就來到了老人所說的蛤蟆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