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戰後餘波
字數:2018 加入書籤
戰爭的硝煙漸漸散去,可戰場上那刺鼻的血腥味和彌漫的塵土,依舊在空氣中揮之不去。秦軒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與戰友們一同返回秦國軍營。他的鎧甲破損,上麵沾滿了鮮血,分不清是敵人的還是自己的。肩膀上的傷口雖已簡單包紮,但每走一步,仍傳來鑽心的疼痛,汗水順著他的額頭不斷滾落,滴在腳下幹涸的土地上。
回到營帳,軍醫趕忙上前為秦軒處理傷口。軍醫皺著眉頭,小心翼翼地揭開包紮的布條,看著血肉模糊的傷口,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這傷可不輕啊,幸好沒傷到要害,好好養著,別落下病根。”軍醫一邊清理著傷口,一邊不住地搖頭,手中的鑷子輕輕夾出傷口裏的碎渣,秦軒疼得臉色煞白,卻隻是緊緊咬著牙,一聲不吭。處理完畢,軍醫再次叮囑:“接下來的日子,千萬不能沾水,按時換藥,否則這傷口一旦感染,麻煩可就大了。”秦軒微微點頭,臉上擠出一絲笑容:“多謝軍醫,我命大,這點傷不算啥。”
營帳外,士兵們有的在擦拭兵器,有的在修補破損的鎧甲,每個人都沉默不語,戰爭的殘酷讓大家身心俱疲。小李端著一碗熱湯走進營帳,眼眶泛紅:“秦哥,你快喝點熱湯,暖暖身子。這次要不是你,我……”話還沒說完,小李的聲音就哽咽了。秦軒接過湯,喝了一口,溫暖的液體順著喉嚨流下,驅散了些許寒意。他打斷小李的話:“別這麽說,我們是並肩作戰的兄弟,換做是你,也會這麽做的。”
戰後,將軍開始清點傷亡人數,統計戰爭損失。營帳內氣氛凝重,所有人都屏氣斂息。將軍麵色沉重,聲音低沉地宣布:“此次戰役,我們雖勝,但傷亡慘重,許多兄弟永遠地留在了戰場上。他們是秦國的英雄,我們要銘記他們的功績。”聽到這話,秦軒的腦海中浮現出那些熟悉的麵孔,有的是訓練時一起摸爬滾打、互相較勁的夥伴,有的是戰場上相互扶持、生死與共的戰友,如今卻陰陽兩隔,他的心中滿是悲痛,拳頭不自覺地握緊。
為了安撫陣亡將士的家屬,秦國開始籌備撫恤事宜。秦軒主動申請參與其中,他深知那些失去親人的痛苦。他與其他士兵一起,挨家挨戶地走訪,將撫恤金和慰問品送到家屬手中。每到一戶,看到那些悲痛欲絕的家人,秦軒心中都充滿了愧疚與敬意。
在一戶人家中,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婦人拉著秦軒的手,哭著說:“我兒子走了,以後我可怎麽活啊。”秦軒眼眶濕潤,緊緊握住老婦人的手:“大娘,您別太傷心,您兒子是為了秦國戰死的,他是英雄。以後您有什麽困難,都可以找我們,秦國不會忘記你們的。”老婦人隻是不停地哭泣,秦軒在一旁耐心安慰,許久才起身離開。
處理完撫恤事務,秦軒回到軍營。夜晚,他獨自一人坐在營帳外,望著滿天繁星,思緒萬千。戰爭的殘酷讓他對和平有了更深的渴望,他深知,僅憑戰場上的廝殺,無法真正實現和平。他開始思考如何從根本上減少戰爭,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或許,知識和文化的傳播,能讓各國相互理解,減少衝突。”秦軒低聲自語,心中暗暗做了決定。他決定在軍中推廣文化教育,讓士兵們不僅擁有強健的體魄和高超的武藝,還能擁有開闊的思維和包容的胸懷。他相信,隻有這樣,秦國乃至整個天下,才能迎來真正的和平與安寧。
第二天,秦軒找到將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將軍,戰爭雖能取得一時的勝利,但要實現長久和平,還需從人心和文化入手。我們何不在軍中開展文化教育,讓士兵們明白戰爭的意義,以及和平的珍貴。”將軍聽後,陷入沉思,許久才開口:“你的想法有道理,可軍中事務繁忙,士兵們平日裏訓練都來不及,哪有時間學習文化?”秦軒早有準備,他說道:“將軍,我們可以利用閑暇時間,每天抽出一兩個時辰,由識字的士兵擔任先生,教大家讀書寫字,講解道理。”將軍點了點頭:“好,那就按你說的試試,若效果好,再推廣開來。”
就這樣,秦軒開始在軍中忙碌起來,他四處尋找合適的教材,組織識字的士兵備課,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盡管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比如有些士兵對學習不感興趣,認為這是浪費時間,但秦軒沒有放棄,他耐心地勸說,給士兵們講述知識的力量和文化的重要性。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士兵參與到學習中來,軍營中逐漸形成了一股濃厚的學習氛圍,而秦軒也在這條追求和平的道路上,堅定地邁出了第一步。
喜歡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請大家收藏:()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