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奇人之名與邂逅商鞅

字數:1973   加入書籤

A+A-


    時光悠悠流轉,數年如白駒過隙般一晃而過。秦國在一係列改革與發展舉措下,國力愈發強盛,邊境安穩,百姓生活也蒸蒸日上。在這漫長歲月裏,眾人驚奇地發現,秦軒的容貌竟絲毫未改,依舊是初入秦國時那般年輕模樣。無論是烈日下參與農田勞作,還是在營帳中挑燈夜戰商討軍務,歲月似乎格外眷顧他,未曾在他臉上留下一絲痕跡。
    起初,士兵們隻是私下裏小聲議論,有人說他定是服食了神秘仙藥,也有人猜測他是天上星宿下凡,免受塵世歲月的侵蝕。“你們說,秦大哥是不是偷偷找到了長生不老的法子?”一個年輕的士兵滿臉好奇,壓低聲音問身旁的戰友。“別瞎說了,這世上哪有那種東西,說不定秦大哥就是有獨特的保養之道。”另一個士兵雖然嘴上反駁,但眼神裏也滿是疑惑。
    可隨著時間推移,這事兒漸漸傳開,整個軍營乃至都城都知曉有個“不老奇人”。街頭巷尾,百姓們茶餘飯後都在談論,眼神裏滿是好奇與疑惑。“你說那秦軒,莫不是得了仙人庇佑?怎麽就是不見老呢?”一個賣菜的大叔一邊給客人稱菜,一邊和旁人閑聊著。“誰知道呢,說不定真有啥奇遇。”旁邊的人附和道。
    這“奇人”之名也傳到了朝堂之上,不少大臣心生猜忌,覺得此事詭異,甚至有人暗中向秦王進諫,認為秦軒的存在恐有不祥。然而,秦王看重秦軒的才能與對秦國的貢獻,隻是將他召入宮中,仔細端詳後,溫和地囑咐道:“秦軒,你這容顏之事雖奇特,但朕信你一心向秦。往後行事多加小心,莫要引發過多事端。”秦軒跪地叩謝,心中暗自警醒,明白自己必須更加謹言慎行。
    一日,秦軒奉秦王之命,前往都城的學宮商議文化教育推廣之事。學宮之中,文人墨客、飽學之士雲集,四處彌漫著濃厚的學術氛圍。秦軒正與幾位學究交談甚歡,討論著如何將文化知識更有效地傳授給普通百姓,是采用通俗易懂的故事,還是結合實際生活案例講解。
    這時,一位身著長袍,氣質不凡的中年男子緩緩走來。此人目光深邃,透著睿智與堅毅,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家風範。旁人見了,紛紛恭敬行禮。秦軒心中好奇,低聲向身旁的學究打聽。“這便是商鞅大人,秦國變法的關鍵人物啊,他的主張和變革,讓秦國煥然一新。”學究滿臉敬意地介紹道。
    秦軒聽聞,心中湧起一陣激動。他久聞商鞅大名,對其推行的變法舉措欽佩不已。此刻見商鞅走來,秦軒趕忙整理衣冠,恭敬地拱手行禮:“久仰商鞅大人威名,今日得見,實乃秦軒之榮幸。”
    商鞅微微頷首,目光落在秦軒身上,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你便是那容顏不老的秦軒?我早有耳聞,你在軍中推行文化教育,助力戰後重建,為秦國做了不少實事。”
    秦軒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大人過獎了,都是為了秦國百姓,秦軒不過是盡些綿薄之力。倒是大人的變法,讓秦國脫胎換骨,此等功績,才是令人敬仰。”
    兩人越聊越投機,從文化教育對國家發展的影響,談到變法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與挑戰。商鞅感慨道:“變革之路,艱難險阻無數,總會有人因循守舊,不願改變。可若不破舊立新,秦國又怎能強大?就拿廢除井田製來說,那些舊貴族利益受損,便百般阻撓,險些讓變法夭折。”
    秦軒深以為然,點頭道:“大人所言極是。就像軍中推行文化教育,起初也有不少人反對,覺得無用。但隻要堅持下去,讓大家看到好處,自然就會理解支持。我還記得最初推廣識字時,士兵們抱怨浪費時間,可當他們能看懂軍令、家書後,態度就轉變了。”
    不知不覺,日頭漸西斜,兩人的交談仍意猶未盡。商鞅最後說道:“秦軒,你我雖行事不同,但目標一致,都是為了秦國昌盛。日後若有需要,不妨來找我,咱們一同為秦國出謀劃策。”
    秦軒心中一陣溫暖,再次行禮致謝。與商鞅的這次相遇,讓他對秦國的未來充滿了更多期待,也深感自己肩負的責任愈發重大。在這風雲變幻的時代,他將與眾多有誌之士一起,繼續為秦國的繁榮而拚搏,書寫屬於他們的傳奇 。
    喜歡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請大家收藏:()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