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聯盟陰影下的破局之爭
字數:3034 加入書籤
反秦聯盟成立的消息如一道驚雷,瞬間在秦國朝堂炸開了鍋。鹹陽宮的氣氛凝重得近乎窒息,秦莊襄王緊急召集眾臣商議對策,滿朝文武震驚之餘,皆是滿麵憂慮。
“諸位愛卿,如今東方幾國聯盟來犯,我秦國當如何應對?”秦莊襄王眉頭擰成了個死結,目光焦灼地在群臣臉上一一掃過 ,聲音中滿是焦慮。
一位年邁的老臣率先出列,身形微微顫抖,憂心忡忡地說道:“大王,敵軍勢大,我們不可貿然出擊。依老臣之見,不如先派使者前去求和,以拖延時間,再做打算。”
此言一出,立刻有幾位大臣隨聲附和,他們或是畏懼聯盟的強大兵力,或是擔憂秦國一旦戰敗將麵臨滅頂之災,都盼著能先通過求和爭取喘息之機。
然而,秦軒卻當場提出反對,他向前一步,身姿挺拔,神色堅定:“求和絕非長久之計,隻會讓秦國陷入被動,示弱於天下。如今我們應當主動出擊,尋找聯盟的破綻,各個擊破。一味求和,隻會讓秦國的威嚴掃地,日後他國更會變本加厲地挑釁。”
呂不韋也緊接著站出來,點頭讚同:“秦公子所言極是。我們秦國曆經變法,國力漸強,豈有不戰而退之理?當務之急,是要先摸清聯盟各國的真實意圖和兵力部署。隻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經過一番激烈的唇槍舌劍,秦莊襄王最終采納了秦軒和呂不韋的建議。他任命呂不韋為總指揮,統籌全局;秦軒則負責情報收集和軍事策略的製定,秦國上下就此緊張地運轉起來。
秦軒深知情報的重要性,他馬不停蹄地開始行動,精心挑選並派出了大量精明強幹的密探前往各國。這些密探喬裝打扮成商人、流民、遊士等各種身份,分散到齊、楚、趙、魏、韓等國的各個角落,深入市井街巷、達官顯貴府邸、軍事要塞周邊,收集有關聯盟的情報。同時,他也與軍中將領們日夜閉門商討作戰計劃,依據不同國家的軍隊特點、地理環境、戰略目標,製定了詳細且針對性強的應對策略。
在情報收集的艱難過程中,秦軒發現了一個關鍵信息:聯盟各國雖然表麵上因共同對抗秦國而聯合在一起,但內部實則矛盾重重。齊國自恃國力強盛,一心想稱霸東方,在聯盟中對其他國家頤指氣使、多有壓製;楚國幅員遼闊,對領土擴張野心勃勃,與周邊國家存在諸多利益衝突,尤其是與齊國在勢力範圍劃分上一直明爭暗鬥;趙國尚武,魏國富庶,兩國在邊境商貿和領土問題上也時有摩擦,互不相讓。
得知這一情況後,秦軒和呂不韋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兩人閉門商議許久,決定利用聯盟內部的矛盾,實施分化瓦解之計。他們先挑選了一位能言善辯、精通楚地風俗文化的使者前往楚國。使者帶著秦軒親筆書寫的信件和秦國願意割讓部分邊境土地的詳細協議,麵見楚王。使者在楚宮中,言辭懇切地向楚王表明秦國的誠意,強調楚國若退出聯盟,不僅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土地,還能避免陷入與秦國的苦戰,保存實力,日後在諸侯紛爭中更能遊刃有餘。
與此同時,呂不韋安排了一批擅長散布消息的人手,潛入聯盟各國。他們在各國的市井酒肆、商賈雲集之地,暗中挑撥齊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添油加醋地散布齊國企圖獨吞聯盟勝利果實的謠言。比如傳言齊國打算在戰勝秦國後,搶占趙國的邊境城池,將魏國變為自己的附屬國,還會限製楚國在東方的貿易往來等。
在秦國的一係列精心運作下,聯盟內部開始出現了明顯的裂痕。楚王在看到秦國送來的割地協議後,心中動搖不已,他一方麵垂涎秦國割讓的土地,另一方麵又擔心繼續留在聯盟中為齊國做嫁衣。楚國朝堂之上也因此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接受秦國條件退出聯盟,另一派則擔心失信於其他國家,雙方爭論不休。而齊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猜忌也越來越深,原本就貌合神離的聯盟,凝聚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
與此同時,呂不韋也在積極籌備軍事力量。他親自前往各地兵營,精心調集了秦國的精銳部隊,將那些身經百戰、訓練有素的士兵匯聚到邊境地區,嚴陣以待。為了增強軍隊的戰鬥力,他還親自到軍營中視察,與士兵們促膝長談,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
“將士們!我們秦國是虎狼之師,豈會懼怕那些烏合之眾?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奮勇殺敵,定能保衛我們的家園,讓秦國的威名傳遍天下!”呂不韋站在點將台上,聲音洪亮,激情澎湃,士兵們聽後,士氣大振,紛紛揮舞著手中的兵器,高呼口號,表達自己的決心。
然而,就在秦國緊鑼密鼓地準備應對聯盟之時,國內卻又出現了新的問題。舊貴族們見秦國麵臨外部危機,認為有機可乘,再次在暗中蠢蠢欲動。他們暗中聯絡一些心懷不滿的官員,又用錢財蠱惑煽動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在鹹陽及周邊郡縣製造混亂。他們造謠生事,擾亂市場秩序,甚至組織小規模的騷亂,企圖擾亂秦國的後方,讓秦國腹背受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秦軒得知此事後,怒不可遏。他深知此時穩定國內局勢的重要性,稍有不慎,秦國就可能陷入內憂外患的絕境。他親自帶領一支精銳的士兵隊伍,展開了雷厲風行的行動。他們先是順著線索,揪出了那些暗中煽動百姓的舊貴族爪牙,通過審訊,順藤摸瓜找到了幕後的舊貴族勢力核心。秦軒毫不留情地對這些舊貴族的勢力進行了嚴厲打擊,將為首的幾個舊貴族一網打盡,依法嚴懲。在他的鐵腕手段下,舊貴族們的陰謀未能得逞,國內的局勢暫時得到了控製。
隨著時間的推移,反秦聯盟內部的矛盾愈發激烈,逐漸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終於,在秦國的分化瓦解和軍事壓力下,聯盟各國開始各自為戰。齊國見勢不妙,擔心繼續深陷聯盟會損耗自身實力,率先撤兵回國;楚國在經過一番權衡後,在得到秦國的部分土地後,也宣布退出聯盟。其他國家見齊國和楚國兩大主力離去,大勢已去,也紛紛放棄了進攻秦國的計劃,反秦聯盟就此土崩瓦解。
一場看似無法避免的危機,在秦軒和呂不韋的殫精竭慮、精心謀劃與不懈努力下,再次被成功化解。秦國又一次驚險地度過了難關,繼續朝著強大的目標穩步邁進。然而,秦軒和呂不韋站在鹹陽城樓上,望著城中熙熙攘攘的百姓和城外廣袤的土地,心中清楚,未來的道路依然荊棘密布,充滿挑戰。秦國的改革和發展,還需要他們付出更多的心血與努力,下一次危機或許就在不遠處悄然潛伏,等待著他們去應對……
喜歡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請大家收藏:()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