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神算天樞子的救世奇謀
字數:7060 加入書籤
從西域榮耀凱旋的秦軒,本想著回歸長安後,繼續在自己的謀士崗位上過著安穩日子,偶爾給朝廷出謀劃策,閑暇時在自家花園品茗讀書。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一擊。剛踏入長安城門,入目皆是民生凋敝的淒涼景象。漢武帝連年征伐,國庫雖因戰利品而充實,可百姓卻陷入了水深火熱的生活困境。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麵黃肌瘦的百姓,孩子們因饑餓而發出的哭聲,聲聲刺痛人心,大人們滿臉寫滿了無奈與絕望,這一幕幕如同重錘,狠狠地敲打著秦軒的內心。
“這可如何是好?絕不能對百姓的苦難坐視不管!”秦軒在自家書房裏,急得來回踱步,嘴裏不停地念叨著。突然,他腦海中靈光一閃,一個瘋狂卻又充滿創意的計劃誕生了——他要扮成神秘莫測的高人,用獨特的方式來救助百姓。
“此計堪稱神來之筆!既能幫百姓解決眼前的難題,又能給這壓抑沉悶的長安帶來一絲生機。”秦軒自言自語道,越想越覺得這個點子妙不可言,不禁為自己的奇思妙想暗自點讚,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說幹就幹,第二天一大早,秦軒便開始精心籌備。他翻出了那件壓箱底的玄色長袍,長袍上繡著古樸而繁複的八卦圖案,每一針每一線仿佛都承載著古老的智慧與神秘的力量。他又找出一頂高聳的混元巾,穩穩地戴在頭上,手持一把繪有太極圖的折扇,扇麵上的陰陽魚仿佛在緩緩轉動,訴說著宇宙的奧秘。最後,他對著鏡子,小心翼翼地貼上一抹精心準備的山羊胡,瞬間,整個人的氣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位普通的謀士搖身一變,成了一位超凡脫俗、仙風道骨的高人。
“嗯,這模樣,應該能唬住不少人了。”秦軒對著鏡子左看右看,滿意地點點頭。可很快,他又皺起了眉頭,“不行,還得有個霸氣響亮的名號,才能讓人信服。”他在房間裏來回踱步,絞盡腦汁地思考著,突然,眼睛一亮,興奮地說道:“有了!就叫天樞子。天樞乃北鬥之首,寓意著指引方向,我要成為這亂世中百姓的引路人,帶領他們走出困境!”
“大人,您這是要作甚去啊?”管家一推開書房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得目瞪口呆,下巴差點掉到地上,結結巴巴地問道。
“不可多問,此乃機密要事!我這是肩負著拯救蒼生的重任,待我歸來,再與你詳細訴說。”秦軒一臉嚴肅,故意壓低聲音,裝出高深莫測的樣子,說完,便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大步流星地朝集市走去。
一到集市,秦軒深吸一口氣,運足中氣,扯著嗓子高聲喊道:“諸位鄉親聽好了!吾乃天樞子,自昆侖山巔修行而來,今見此地百姓深陷困苦泥沼,特來施以援手。吾精通《易經》命理,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能斷吉凶禍福。但吾每日隻算兩卦,先到先得,為大家指點迷津,排憂解難!”這一嗓子,如同炸雷般在熱鬧的集市上空響起,瞬間吸引了眾多百姓的目光,大家紛紛圍攏過來,裏三層外三層,將秦軒圍了個水泄不通。
“你這自稱天樞子的,看著不太靠譜啊,莫不是來誆騙我們這些老實人的?”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從人群中擠了出來,他眯著眼睛,滿臉狐疑地打量著秦軒,皺著眉頭,語氣中充滿了懷疑。
“老人家,您這話可就說錯了!我天樞子若心懷不軌,必遭天打雷劈,五雷轟頂!我自幼便在昆侖山潛心研習《易經》,數十年來,日夜鑽研,對其中的奧秘早已了如指掌,豈會做出欺瞞眾人的勾當?”秦軒神色莊重,一臉正氣,言辭懇切地回應道,一邊說,一邊還用力地揮舞了一下手中的折扇,仿佛在向眾人展示自己的決心。
這時,一個調皮搗蛋的孩童從人群的縫隙中鑽了出來,他仰著頭,手指著秦軒,笑得前仰後合:“大家快看呐,他的胡子好像一把小掃帚,掃來掃去的!”孩童清脆的笑聲瞬間打破了緊張的氣氛,眾人一聽,也都忍不住哄堂大笑起來,原本嚴肅壓抑的氛圍一下子變得輕鬆愉快起來。
秦軒卻不惱,反而順著孩童的話,笑著回應道:“小娃娃,你可真是好眼力!這胡須可不是普通的胡須,它可是我修行多年的標誌,蘊含著天地間的靈氣,能感知世間的疾苦,為眾人消災解難呢!”說罷,還煞有介事地輕撫著胡須,搖頭晃腦,那模樣,仿佛真的是一位得道高人。
見眾人依舊將信將疑,秦軒決定露一手,讓大家見識見識自己的“真本事”。他從懷中緩緩取出三枚銅錢,高高舉起,展示給眾人看,然後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我今日就以這三枚銅錢起卦,為大家展示一下《易經》的神奇奧秘。這《易經》,乃是上古奇書,其中的六爻八卦,蘊含著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世間的一切變化,皆在這八卦之中。就像這三枚銅錢,當我將它們拋出後,落下時的正反組合,便能形成不同的卦象。而每一卦,都有著獨特的寓意和象征。比如說,乾卦代表天,它象征著剛健、進取,寓意著積極向上,勇往直前;坤卦代表地,它寓意著柔順、包容,象征著承載萬物,默默奉獻。通過解讀這些卦象,我們便能知曉過去之事,預測未來之變。但記住,今日隻算兩卦,機會難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之時,一個年輕的農夫從人群中衝了出來,急切地說道:“天樞子先生,求求您先給我算一卦吧!我家的莊稼這幾個月不知為何,一直長不好,眼看到了收獲的季節,卻顆粒無收,一家人就指望這點莊稼過日子,您快幫我看看是怎麽回事!”
秦軒看了看焦急的農夫,點了點頭,說道:“莫急,且看我為你起卦。”說罷,他將手中的三枚銅錢用力一拋,銅錢在空中翻滾著,閃爍著金屬的光澤,眾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緊緊地盯著銅錢,仿佛在等待著命運的裁決。待銅錢落地,秦軒俯身仔細端詳了一番,然後直起身子,神色莊重地說道:“此乃地火明夷卦,卦象顯示,你家莊稼受損,是因為田地的風水被破壞了。你回想一下,最近你家田地周圍可有什麽變動?”
農夫皺著眉頭,想了好一會兒,突然一拍大腿,說道:“對了!前段時間,村裏在我家田地旁邊挖了一條水渠,會不會是這個原因?”
秦軒點了點頭,解釋道:“正是如此。水渠的開挖改變了你家田地的氣場,導致陰陽失調,莊稼自然長不好。你隻需在田地的東北方向,種下一排柳樹,借助柳樹的生機,平衡氣場,莊稼便能恢複生機。”
農夫聽了,半信半疑,但看著秦軒一臉篤定的樣子,還是決定試一試,他感激地說道:“多謝先生指點,我這就回去照做。”
這時,人群中又走出一位中年婦人,她神色慌張,說道:“天樞子先生,我丈夫前幾日出門做生意,至今未歸,音信全無,我擔心他遭遇不測,您能幫我算算他的安危嗎?這可是今天最後一卦的機會了,求您一定要幫幫我。”
秦軒再次拿起三枚銅錢,拋起後仔細查看卦象,片刻後,他說道:“此為水山蹇卦,你丈夫目前平安,隻是途中遇到了一些阻礙,被困在了西北方向。你不必過於擔心,三日後,他自會歸來。”
婦人聽了,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她連連向秦軒道謝:“謝謝先生,謝謝先生,您可真是我們的大救星!”
解決了這兩人的問題後,秦軒發現大家對《易經》的興趣愈發濃厚了,於是,他決定趁熱打鐵,給大家再深入地講解一些《易經》知識。
“大家知道嗎,《易經》中的八卦,還衍生出了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六爻。這六爻,就如同人生的六個階段,從初爻的萌芽,到上爻的成熟或者衰落。比如乾卦的六爻,初爻‘潛龍勿用’,就像是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要韜光養晦,積蓄力量;二爻‘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意味著嶄露頭角,遇到貴人相助;到了五爻‘飛龍在天’,便是人生的巔峰時刻;而上爻‘亢龍有悔’,則提醒人們在成功之後,要保持清醒,不可驕傲自滿,否則就會走向衰落。這六十四卦,涵蓋了人生的各種境遇和變化,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智慧,應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而且,《易經》並非迷信,它蘊含著深刻的科學道理,比如其中對自然規律的總結,對事物發展變化的洞察,都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知識相契合。就像剛才為農夫解決莊稼問題,看似是風水之說,實則是利用了環境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這一科學原理 。”
眾人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發出陣陣驚歎,對秦軒的敬佩之情也愈發深厚。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先生,您既然這麽厲害,能不能幫我們想想辦法,讓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啊?這連年的征戰,讓我們百姓實在是苦不堪言呐!”
秦軒聽了,心中一震,他知道,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他沉思片刻,然後大聲說道:“大家的苦難,我天樞子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要想過上好日子,光靠我這小小的卦象可不行,還得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如今,陛下連年征伐,雖然揚了我大漢國威,但也讓百姓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我們應該向陛下進言,建議與周邊國家開展貿易往來,用我們大漢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特產,換取他們的牛羊、馬匹和香料。這樣一來,既能避免戰爭,減少傷亡,又能互通有無,繁榮經濟,充實國庫,讓百姓們過上安穩富足的生活。”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可又有人擔心地問道:“先生,您說的這些,陛下能聽進去嗎?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哪有機會跟陛下說這些啊?”
秦軒微微一笑,自信地說道:“大家放心,我定會找機會向陛下進言。我既然敢站出來,就有信心說服陛下。不過,在此之前,大家還是要齊心協力,共度難關。我相信,隻要我們團結一心,沒有什麽困難是克服不了的!”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大家對秦軒充滿了信任和期待。而秦軒也深知,自己的計劃才剛剛起步,未來還有漫長而艱難的道路要走,但他心中充滿了堅定的信念,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和阻礙,他都要為百姓爭取一個美好的未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下來的日子裏,秦軒每天都會來到集市,為百姓們答疑解惑,用《易經》的知識為他們指點迷津,同時,他也在積極地籌備著進宮麵聖的事宜。他四處搜集資料,詳細了解周邊國家的情況,精心準備了一份全麵而詳實的貿易計劃書,希望能以此打動漢武帝。
終於,秦軒得到了進宮麵聖的機會。這一天,他身著莊重的朝服,懷揣著那顆為百姓謀福祉的赤誠之心,踏入了皇宮的大門。在大殿之上,他跪在地上,神色誠懇,聲音堅定地說道:“陛下,如今百姓生活艱難,民不聊生,連年的征戰雖然讓我大漢揚威四方,但也讓百姓承受了巨大的苦難。臣有一策,既能保我大漢威嚴,又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漢武帝坐在龍椅上,微微皺眉,目光犀利地看著秦軒,問道:“秦愛卿,你且說來聽聽,是何良策?”
秦軒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陛下,我們可以與周邊國家開展貿易往來。我大漢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在他國頗受歡迎,而他們的牛羊、馬匹和香料,也是我們所需要的。通過貿易,我們既能避免戰爭帶來的傷亡和損失,又能互通有無,繁榮經濟,充實國庫。如此一來,百姓們便能安心生產,過上安穩富足的生活,我大漢也能在和平的環境中繼續發展壯大。而且從《易經》的角度看,這是一種陰陽調和的策略,戰爭為陽,過於剛猛,貿易為陰,以柔濟剛,能讓國家發展更加平衡 。”
漢武帝聽了,陷入了沉思,大殿之上一片寂靜,氣氛緊張得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片刻後,漢武帝開口說道:“秦愛卿,此計聽起來倒是可行。但貿易之事,錯綜複雜,涉及諸多方麵,還需從長計議。”
秦軒連忙磕頭謝恩:“陛下英明!臣願為陛下分憂,全力籌備此事。臣深知此事責任重大,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重托。”
從皇宮出來後,秦軒長舒了一口氣,雖然漢武帝沒有立刻答應,但他能感覺到,皇帝已經開始認真考慮他的建議了,這讓他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回到家中,秦軒顧不上休息,便開始著手準備下一步的工作。他召集了一些有經驗的商人、學者和謀士,共同商討貿易計劃的具體細節。他們日夜忙碌,仔細研究各國的市場需求、貿易路線、貨物運輸等問題,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在這個過程中,秦軒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和阻力。有些人對貿易之事持懷疑態度,擔心會影響國家的安全和穩定;還有些人則害怕觸動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不敢輕易支持他。麵對這些質疑和反對,秦軒沒有退縮,他耐心地向大家解釋貿易的好處,用詳實的數據和案例說服他們。他還親自走訪了一些受到戰爭影響的百姓家庭,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需求,將這些真實的情況反饋給朝廷,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和同情。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貿易計劃終於初步成型。秦軒再次進宮,向漢武帝呈上了詳細的計劃書。這一次,漢武帝認真地審閱了計劃書,對其中的內容表示認可,並決定先在部分地區進行試點。
得到皇帝的批準後,秦軒欣喜若狂,他立刻投入到緊張的籌備工作中。他親自挑選了一批精明能幹的商人,帶領他們前往周邊國家進行貿易洽談。在談判過程中,秦軒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智慧和口才,與各國代表進行了艱苦的協商和博弈,最終達成了一係列互利共贏的貿易協議。
隨著貿易的逐步開展,大漢的經濟開始複蘇,百姓們的生活也逐漸得到了改善。集市上的商品越來越豐富,人們的臉上重新洋溢出了笑容。
這日,秦軒像往常一樣在集市中踱步,看著煥然一新的熱鬧景象心中滿是欣慰。突然,一個年輕人急匆匆地跑來,在他麵前“撲通”一聲跪下。“天樞子先生,求您救救我們村子!”年輕人帶著哭腔說道,“我們那兒突然鬧起了邪祟,一到夜裏就有奇怪的聲響,還有黑影飄來飄去,好多人都嚇得病倒了,村裏的巫師做法也沒用,求您去看看吧!大家都說您本事大,肯定能解決,這事兒可比算卦難多了,您一定要幫幫我們啊。”
秦軒眉頭一皺,扶起年輕人,神色凝重道:“竟有此事?莫慌,且細細道來。”聽完年輕人的講述,秦軒思索片刻,“我隨你走一趟,定要弄清楚這所謂‘邪祟’的真相。這世上哪有什麽鬼怪,不過是些未知之事罷了,我定要用所學,還大家一個明白!《易經》講的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次也不例外 。”說罷,便轉身吩咐手下準備一些簡單的工具和照明用的火把。周圍百姓聽聞,紛紛圍攏過來。
“天樞子先生,您可得小心啊!那邪祟可厲害著呢!”
“是啊,先生,我們都盼著您平安歸來,再給大夥帶來福氣!”
秦軒看著這些信任他的百姓,用力地點點頭,大聲說道:“鄉親們放心,我此去定會查明真相!我這就以科學的法子和《易經》的智慧,去會會那所謂的邪祟!等我回來,必然給大家一個清清楚楚的交代,讓這怪異之事不再困擾大家!”說罷,在眾人的注視下,秦軒與年輕人快步離去,身影逐漸消失在街巷之中。而那未知的“邪祟”究竟是什麽呢?
喜歡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請大家收藏:()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