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皇帝震動

字數:6198   加入書籤

A+A-


    晨曦初照,新日漸升,高大雄偉城牆在日光下,映照出厚重威嚴!
    洛城下,十萬名倉促組建的烏合之眾,排列著一個個方陣靜立以待,後方大營亦是旌旗蔽空,塵煙滾滾,操練日烈。
    經過三日的初步統合,李信終於能夠直視洛陽雄城。
    大地上,旌旗招展,十萬青壯靜默無言。
    這些青壯,便是他三日來的辛苦成果,李信跟隨波才久矣,深得黃巾裹挾精髓。
    洛陽有民百萬,司隸七郡一百零八縣,隻是初步征役,便得青壯十八萬眾,可謂是富得流油,比之豫州時還要誇張。
    有人可能會說,賊軍隻有一萬多人,憑什麽壓製近二十萬新兵,甚至壓製司隸七八百萬人口,但有些事就是那麽奇妙,就是那麽誇張。
    野豬皮當年能憑借十幾萬的人口,入主中原花花世界,並且統治神州億萬百姓,李信這些與他們相比算的了什麽。
    賊軍,不過是學了黃巾,和野豬皮的一些皮毛罷了。
    若是李信能學得野豬皮精髓,攻破洛陽,統治中原,那都不是夢。
    而且大漢的徭役製度,使得底層百姓習慣了被征調,被奴役,甚至被強製壓榨。
    李信無需廢太多心思,隻需接管府衙,按部就班,維持原狀,並在這個過程中將朝廷的一些法令踐行下去,便會有數之不清,用之不盡的兵員...
    城外旌旗招展,聲威赫赫,城上同樣不平靜。
    麵對來勢洶洶的賊軍,漢帝劉宏在一眾文武的簇擁下,緩緩登上城樓。
    四周刀槍林立,羽林侍衛更是精神緊繃,不敢絲毫懈怠。
    此刻,圍繞在漢帝身邊的這些人,都是朝廷重臣大漢支柱,權力巔峰所在。
    他們主宰著十三州億萬百姓興亡,其中某些人就算是打個噴嚏,這天下也要抖三抖。
    億萬人口可能有些誇張,大漢官方數據,統計民戶人口六千六百四十八萬。
    注意這些隻是民戶,其中不包括官員士族以及王公貴胄的家奴,更何況此時世家猖獗,內藏私兵隱匿人口者眾,所以這個數據翻個身也不過分。
    值此亂世,皇權勢微,製度紊亂,自起私兵,藏納民戶,隱匿人口,太多了。
    呼呼,熱風撲麵,眾人環衛下,漢帝眺望城下無邊無沿的人潮。
    旌旗招展,頭顱烏汪,宛若黑色海潮,平靜無波。
    然而在烈烈旌旗的襯托下,愈發顯得聲勢浩大。
    漢帝也算是見過大世麵的人,但麵對賊軍的陣勢,一時間有些失聲道:“賊軍勢眾,該如何是好。”
    “該如何是好....”
    劉宏環顧四周,喃喃自語一番後,又覺不妥。
    好在皇帝威儀自振,經過短暫慌亂後便迅速鎮定下來。
    他目視左右道:“眾卿可知賊首何人?”
    “屬哪一夥黃巾?”
    雖然傳言靈帝昏庸,如今更是被賊軍陣勢所攝,但那是因為常年養尊處優。
    常年於深宮中,從來沒有直麵戰場殺伐,朝堂威儀與軍中森嚴,自有不同。
    此刻,有些失神,倒也正常。
    “陛下,那賊首乃豫州李信!”
    有人消息比之皇帝還要靈通,遂出言解惑:“河南一役,李賊因被朱帥伏擊損失慘重,隻於殘部逃遁!”
    “不想賊人狡猾,趁竟然趁虎牢守備空虛奪了關隘,短短三日便裹挾了近四十萬大軍...”
    這是一名老者,乃當朝司空袁逢所謂的四世三公。
    區區幾日的功夫,他便將賊人的大概情況摸清,可見其中道道。
    “什麽?李賊?”漢帝失聲:“可是在豫州肆虐,又禍亂河南的匪首李信賊頭?”
    “賊人不是在河南嗎?”
    “怎麽流竄到洛陽來了?”
    “朱儁是幹什麽吃的...”
    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戝軍為誰,才知道,竟然是黃巾排名第四,也就是傳說中的亂臣賊子。
    一眾朝廷文武,同樣失色,你言他語的議論紛紛。
    可能是顧忌皇帝在場,不敢大聲喧嘩,但仍然免不了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李戝的名頭,隻要是關心天下大勢的,多少有所耳聞。
    畢竟大漢名將皇甫嵩名頭太響亮了,以至於反向襯托下,賊首之名也被眾人知。
    有人立刻出列攻訐:“陛下,朱儁受命平息河南之亂,如今匪患未平反讓賊軍威逼洛陽,實乃匹夫之過!”
    “臣參其罪,請聖上定奪。”
    “朱儁無能,累洛陽危機,請陛下降罪!”
    一眾清流派係借機發難,言朱儁種種過錯,要將罪行定性,不給其翻身的機會!
    “陛下不可!”有老臣情急,想要說情
    “大敵當前,如此爭鬧成何體統!”
    劉宏看著一眾爭權奪利,相互攻訐的文武,心中有怒,但卻隱忍不發!
    他雖政績不顯,但身有帝王術,知道手握雄兵者不可輕動。
    世人皆言漢帝荒淫無度,昏庸無能,但那也要看與誰比。
    較之劉老三與光武,劉宏可謂是極為不合格,但若與那些亡國之君論,他無疑更加英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作為東漢後期,僅存的一位實權皇帝,他還是很有權術手腕的。
    劉宏不動聲色的環顧四周道:“朱儁大軍現在何處?”
    “朕三日前便已下旨,為何遲遲不見蹤影?”
    “陛下有所不知,如今賊軍封鎖洛陽周圍要道,更兼虎牢滎陽等雄城被攻占,前後派出信使不下百名,然仍無音訊,恐怕...”
    常侍張讓雖沒有明說,其意卻不言而寓,賊軍封道鎖關,加之道路艱遠這來回耽擱不知何時才能回訊。
    劉宏暴怒:“朕,不想聽這些,總之一旨不夠便下十旨百旨,三日後若朱儁大軍未至,便命人提頭來見。”
    “另外差人問那那李賊願受詔安否,其若願解散賊軍入京請罪,朕可赦免其罪責,既往不咎!”
    漢帝想要招安賊軍,若李信願意罷手,自然可解洛城之危,畢竟四百年大漢餘威猶在,心向朝廷者眾。
    張讓低聲道:“陛下,臣先前亦曾遣使試探,然卻被割髯斷發送了回來,賊軍凶殘至此可見目無君父,是鐵了心的要反。”
    這個時代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棄之,又有削發代首之意,所以賊軍的行為可明其反誌。
    其實賊軍最好的做法,應該是直接將使者斬首,這樣才能顯露出其心如鐵。
    隻不過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是明規也是潛律,尊不遵守全看各人心情。
    大將軍何進看著漢帝陰晴不定的神情,開口道:“為今之計,是該如何守衛皇城!”
    “陛下萬不可心存...仁慈...”
    其實他想說萬不可心存僥幸,但是語到舌前打了個轉,可見有時說話也是一門學問。
    “轟隆隆!”
    正在朝廷文武爭論之時,陡然間自城下戰鼓齊鳴,十萬賊軍分成三十六個方隊,緩緩向著城牆逼近!
    最前方一群賊兵推著盾車開道,身後萬餘名青壯緊隨,他們中有人拉車有人背負沙袋。
    “不好,賊軍攻城了,”
    城上眾將很快反應過來,他們急忙諫言:“城樓凶險,陛下請移駕,”
    “請陛下移駕!”
    “也罷!”
    劉宏望著麵露焦急的諸將,不敢耽擱:“帝都,就靠諸位來來守護了!”
    “此戰過後,所有將士,都官升三級!”
    言畢,他便在眾人的護送下,迅速下城。
    他知道若自己等人在城上,將士們肯定不能放開手腳作戰。
    所以在寬慰激勵一番後,與一眾文武回宮。
    當漢帝回宮的同時,城下賊兵也逐漸逼近洛城。
    “嘩啦啦!”一方方土石沙袋被傾入河中,波瀾蕩漾,濺起陣陣白色水花。
    “放箭,快放箭阻止他們!”城上守將見皇帝等人離開後心中鬆了口氣,此時看到敵人正在肆無忌憚的填河,急忙命人反擊。
    “嗖嗖哆!”一波波箭矢飛過,紮在盾車上,偶爾有些漏網之魚,被倒黴蛋接住,然後到底哀嚎。
    強征的青壯身無寸甲,箭矢劃過非死即傷,這個時候隻能看個人運氣了。
    “啊!”有人中箭哀嚎,一些麵色稚嫩的少年兵,更是嚇得四處逃竄:“我的胳膊...”
    “嗚嗚...俺不想死啊...”
    “俺要回家...”
    “噗嗤!”
    鮮血濺射,未等青壯跑多遠,便被身後督戰賊兵毫不留情斬殺,血淋淋教訓警示眾人。
    一群倉促組成的烏合之眾,丁點傷亡就能引發大批騷亂。
    這些青壯中,有的前些時日還在家中睡覺,不想今日卻送了寶貴性命。
    後方以心腹賊軍為骨幹,獄中死囚潑皮無賴等,組成的近六萬名督戰隊虎視眈眈。
    督戰隊由李信心腹魏延和臧霸等人統領,三千名狼騎兵遊走戰場監視,躊躇不前者當場斬殺。
    攻城慘烈之戰,他們連護城河都沒跨過,便死傷慘重。
    時間流轉,每時每刻都有人倒地,哀嚎死亡。
    狼騎漠視,他們中很多老賊,都是從新兵蛋子一路殺過來的,對於那些膽怯者也心有戚戚。
    但,手中屠刀,卻毫不留情,擅退者皆斬...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